噶瑪蘭語
噶瑪蘭語
噶瑪蘭語詞典
目前的噶瑪蘭語主要包括下列由北到南的語言社區。
(1)加禮宛(Kaliawan) - 接近花蓮,位於撒奇萊雅語言區里。
(2)新社(Patxungan) -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為主要的噶瑪蘭語言社區。
(3)立德(Kudis) -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立德村。
(4)樟原(Kladut) - 位於台東縣長濱鄉樟原村。
這些東台灣噶瑪蘭語社區的名稱還是傳承自遷移前之原宜蘭縣噶瑪蘭各社的名稱,比如:Kaliawan(加禮宛)、Sahut(掃笏),以及 Tamayan(打馬煙)等。目前花蓮縣及台東縣之噶瑪蘭語社區處於阿美語社區的範圍內。
許多噶瑪蘭族人能夠講阿美語、閩南語、中文,以及日語。
十七世紀荷蘭殖民時代以前台灣少數民族語言沒有任何書面記錄,因此只能用語言學與考古學的方法推測早期歷史。根據李壬癸的分類,噶瑪蘭語、巴賽語、西拉雅語、阿美語彼此關係較近,使用其共同祖語者應在台南一帶。噶瑪蘭語與巴賽語的關係又更近,使用此二者共同祖語者應是從台灣西南部遷至東部海岸。巴賽人後來遷至台灣北海岸,噶瑪蘭人則遷至台灣東北海岸。宜蘭淇武蘭遺址有早期與晚期兩層文化,經碳14測年,早期文化年代約為1300~800年前,晚期文化年代約為600~100年前。晚期文化屬噶瑪蘭人的遺址,早期文化未有定論。因此噶瑪蘭人在東北海岸活動至少有600年的歷史。
1650年,荷蘭人紀錄有噶瑪蘭人的四十幾個聚落,約有九千多人左右,其中包括了淇武蘭社(Kibannoran)840人。十八世紀末,漢人進入宜蘭開墾。在漢人的壓力下,噶瑪蘭族於1830~1840年左右開始南遷至花蓮新城。1878年發生加禮宛事件,噶瑪蘭族又被迫南遷至花蓮豐濱及台東一帶。噶瑪蘭族現在在蘭陽平原的人數很少。
1896年,伊能嘉矩對噶瑪蘭族進行了調查。安倍明義的《蕃語研究》(1930年)用片假名紀錄了一些噶瑪蘭語的資料。1936年淺井惠倫對宜蘭的噶瑪蘭語進行了調查。
1996年,李壬癸發表了關於噶瑪蘭語語音學、構詞學、句法學的研究、噶瑪蘭語方言的比較辭彙表、李壬癸本身收集的文本、以及淺井惠倫在1936年所收集的包含噶瑪蘭語不同方言的文本。
2000年時噶瑪蘭語有24位使用者,Ethnologue並將之列為瀕危語言。謝富惠與黃宣范於2007年調查了23位噶瑪蘭語使用者,受訪者平均年齡超過60歲。所有受訪者均表示20歲以下的年輕人幾乎不懂噶瑪蘭語。
目前花蓮縣及台東縣之噶瑪蘭語社區均處於阿美語社區或於撒奇萊雅語社區的範圍內,因而許多花蓮及台東地區噶瑪蘭族人能夠講阿美語、閩南語、中文,以及日語。原宜蘭地區噶瑪蘭族人亦如巴賽族人一樣,已大部份被台灣閩南人所同化。故宜蘭地區噶瑪蘭族人幾已全部混入漢族圈裡,均使用閩南語為主要交談媒介。
這些年來經噶瑪蘭族花東地區噶瑪蘭族長老及族人全力的投入噶瑪蘭語復甦運動,噶瑪蘭語漸漸為人所重視。偕萬來及李文盛等長老亦參予編纂少數民族台灣地區教育事務主管部門與行政院少數民族委員會〈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語文學習領域 少數民族語〉編著計劃、其中偕萬來長老主編〈巴宰語學習手冊第(1-9)階〉。於2006年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李壬癸院士、及日籍學者土田滋編纂成全世界第一本的《噶瑪蘭語詞典》。多年來在新社噶瑪蘭族發展協會李文盛長老及謝宗修等族人的努力下推廣噶瑪蘭語學習課程。另謝宗修先生及潘金妹女士於2006年參與由台大宋麗梅教授所主持的“台大台灣南島語多媒體語料庫”噶瑪蘭語“青蛙的故事”、“梨子的故事”,以及“海的故事”等之語音錄音項目。目前在少數民族電視台亦有 Pipis 主播之噶瑪蘭語族語新聞定時播出。
於2004年,噶瑪蘭族脫離所依附之阿美族而獲得正名。台灣少數民族噶瑪蘭語能力認證考試只有一類語群“噶瑪蘭語”。
噶瑪蘭語音系包括15個輔音,4個母音。音節結構有母音(v);輔音+母音(CV);母音+輔音(VC);輔音+母音+輔音(CVC)4種。重音落在最後音節上。噶瑪蘭語的詞大多是多音節的,詞根前、后可加附加成分,詞根第一個音節輔音和母音之間可加中加成分。此外詞的重疊也是一重要的構詞手段。
句子的基本語序是謂語在前,主語在後,賓語在主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