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南樓

鄂州南樓

《鄂州南樓》是宋代詩人范成大創作的一首詩。詩中出色地描繪了武昌的繁華的都市風光。此詩前三聯寫中秋之夜所見南樓及江、城形勝;尾聯抒發思鄉歸隱之情。此詩多用典故,化而不露,氣勢亦較為遒壯,語言清麗,風格溫婉,意境超脫。

作品賞析


鑒賞

范成大的詩,多清新淡遠之作,此詩卻寫得道逸雄壯,接近陸遊,與陸遊《黃州》一詩,聲調氣勢都極接近。
起聯“誰將”句點出遊南樓在中秋,並聞歌管之聲。借用李白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詩意。一句從聽覺寫實,二句由視覺寫虛。古人寫吹笛常甩“弄”字,以表現吹笛人嫻熟的技藝、勃勃的興緻和曲調的悠揚變化。“弄”字寫出吹笛者緩吹閑賞、邊吹邊賞之態,和游者的心情合拍。不說笛聲如何美妙動聽,卻說連“一去不復返”的黃鶴都被笛聲吸引回舊日游過的地方,這種襯托手法的運用比直說效果更好,而且以無作有,以虛寫實,以虛襯實,增加了詩的情趣。這一聯筆調飄逸。
次聯,寫南樓形勝。南樓隔江遙對漢陽,西面、北面為長江所懷抱。“漢樹”句自唐崔顥《黃鶴樓》詩“晴川歷歷漢陽樹”化來;“有情”,加重感情色彩;“橫北渚”,貼切形勢。“蜀江”句,即《吳船錄》所謂“岷江自西南斜抱郡城東下”。“無語”除加重感情色彩外,又渲染夜靜。“橫”字、“抱”字,錘鍊有力。
第三聯,寫鄂州城市和江面的夜景。當時鄂州商業發達,市面繁榮,《吳船錄》載:“沿江數萬家,廛鬧甚盛,列肆如櫛,酒爐樓欄尤壯麗,外郡未見其比。蓋川、廣、荊、襄、淮、浙貿遷之會,貨物之至者無不售,且不問多少,一夕可盡,其盛壯如此。”鄂州並且是長江中游的軍事要地,官、商船艦雲集,故以此二句狀之。“燈火”是夜遊所見,“月”字點明中秋;“三更市”,說夜市直到深更;舟來“萬里",又多高插“旌旗”,江面喧鬧非凡;“燭天”寫燈火之盛,“搖”字寫月兼聯江水,氣勢極為雄壯。
結聯,自嘲流連鄂州景色,不及早還鄉。上三聯敘事、寫景,這聯轉為抒情,筆調應接起聯,以飄逸勝,兼帶風趣。鱸鄉,指作者故鄉蘇州一帶魚米之鄉,暗用張翰在洛陽思吳中鱸魚膾之典;“垂釣手”,指隱者,用以自喻;“武昌魚好”,化用三國時“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的謠諺。此聯蘊歸隱之心,與同時《水調歌頭》詞所寫:“想垣娥冷眼,應笑歸來霜鬢,空敝黑貂裘。釃酒問蟾兔,肯去伴滄洲?”辭異情同。

評價

清代學者紀昀瀛奎律髓匯評》卷一:“聲調自好,然而浮聲多於切響矣。”
清代學者賀裳《載酒園詩話》:“此石湖帥蜀歸過鄂州作也。古云:‘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卻如此點化,何減回道人半黍。”

創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六月,南宋著名詩人范成大作為封建王朝的高級官吏,被委任“知成都府”、“權四川制置使”,訴江經武漢去四川,兩年之後,卸任回臨安,又經過武漢,當時正趕上中秋節,登上武昌南樓寫下了這首詩。

作者簡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致能(一作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號此山居士,晚號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府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中興四大詩人之一。
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進士第,累官禮部員外郎兼崇政殿說書。乾道三年(1167年),出知處州。乾道六年(1170年),作為泛使出使金國,索求北宋諸帝陵寢之地,並爭求改定受書之儀,不辱使命而還。乾道七年(1171年),自中書舍人出知靜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調任敷文閣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升任參知政事,此後相繼知明州建康府,頗著政績。晚年退居石湖,並加資政殿大學士。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於詩。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到清初影響更大,有“家劍南而戶石湖”的說法。著有《石湖集》、《攬轡錄》、《吳船錄》、《吳郡志》、《桂海虞衡志》等著作傳世。
紹熙四年(1193年),范成大逝世,年六十八。累贈少師、崇國公,謚號“文穆”,後世遂稱其為“範文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