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平鯛的結果 展開

平鯛

鱸形目鯛科動物

平鯛(學名:Rhabdosargus sarba)是鯛科、平鯛屬魚類。體高而側扁,體呈橢圓形,背緣隆起,腹緣圓鈍。頭中大,前端尖。口端位;上下頜約等長;上頜前端具圓錐齒2~3對,兩側具臼齒4列,下頜前端具圓錐齒2~3對,兩側具臼齒3列;鋤骨、齶骨及舌面皆無齒。體被薄櫛鱗,背鰭及臀鰭基部均具鱗鞘,基底被鱗;側線完整,側線至硬棘背鰭基底之間有6.5~7.5列鱗。背鰭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無明顯缺刻,硬棘強,第Ⅳ或Ⅴ棘最長;臀鰭小,與背鰭鰭條部同形,第II棘強大,軟條數11;胸鰭中長,長於腹鰭;尾鰭叉形。體呈銀灰色,腹面顏色較淡,體側有許多淡青色縱帶,其數目和鱗列相當。腹鰭和臀鰭顏色略黃;尾鰭上下葉末端尖,大部為深灰色,僅下緣鮮黃色。

平鯛為熱帶、亞熱帶淺海底層魚類,其生活習性基本上與黃鰭鯛相同。平時分散棲息於水深50米以內的淺海處,移動不遠。

形態特徵


背鰭Ⅺ-13;臀鰭Ⅱ-10~11;胸鰭15;腹鰭Ⅰ-5;尾鰭17。側線鱗鰓耙5~6+8~9。
體長為體高2.2~2.3倍,為頭長3.0~34倍。頭長為吻長2.7~3.4倍,為眼徑3.8~4.2倍。尾柄長為尾柄高1.3倍。
體近橢圓形,側扁。背緣深弧形,較窄;腹面圓鈍,近於平直。頭大,背面隆起高。物鈍,近於垂直。左右額骨不癒合,多孔。眼中大,上側位,距鰓蓋後上角較距吻端為近。鼻孔2個,緊靠眼前緣;后鼻孔裂縫狀。口小,前位。上領前端有門牙6枚,兩側各有臼齒5行;下領前端亦有門牙6枚,兩側各有日齒3行;犁骨齶骨和舌上無牙。前鰓蓋骨后緣光滑,鰓蓋骨后緣具扁平棘。鰓蓋條6條。鰓耙短小。
體被圓鱗中大而薄,頭、鰓蓋及頰部均被鱗;背鰭及臀鰭棘部具發達鱗鞘,鰭條部亦被鱗。側線完全,與背緣平行。
背鰭起點在胸鰭前上方,棘部與鰭條部連續,其間無缺刻,各鰭棘倒伏時左右交錯,可摺疊於背部鱗鞘溝中。臀鰭短,起於背鰭第四鰭條下方,具3棘,不特別粗壯。胸鰭下側位,尖長,後端可伸達臀鰭。腹鰭胸位。尾鰭分叉。
幽門盲囊4個。椎骨10+14節。體背部青灰色,腹部較淺,體側有多行暗色縱帶。背鰭及尾鰭暗色,邊緣黑色;腹鰭黃色。

生活習性


幼魚棲息於內灣,對惡劣環境抵抗力較強。中國香港海域1982~1987年間發生過5次水溫低於15℃的寒潮,五次均造成尖吻鱸巨石斑魚死亡,四次造成紅笛鯛死亡,只有一次造成平鯛死亡;當水中溶氧量低至0.8毫克/升時,平鯛死亡率為3.9%,赤點石斑魚為12.5%。在25℃、水體溶氧正常的情況下,平鯛的耗氧率為4.88±0.33微克/(克·分鐘)。
平鯛為雜食性魚類,以雙殼類、蝦、蟹、蝦蛄藤壺及海藻等為食,對餌料無專一性,舉凡生鮮餌料,均會攝食。在人工養殖條件下,可攝食配合詞飼料。
1.習性:在 朝鮮、日本、及以及律賓,我國黃海、東海和南海分佈。為淺海沿岸底層的魚類。平時分散棲息於淺海。
2.食性:雜食性,攝食雙殼類、蝦、蟹、蝦蛄、藤壺和海藻。
3.生長:體長一般為250mm,體重0.25~0.5kg,大的可達1~2kg。
4.繁殖:生殖期為2~4月,2齡魚懷卵量為15萬粒左右。浮性卵,油球1個。
5.洄遊:移動不大,常棲息於淺海和港灣岩礁處。

分佈範圍


海域範圍:分佈於印度洋至西太平洋,西起東非、紅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大利亞。在中國分佈於黃海、東海、南海及台灣南部、西部及澎湖海域,常與黃鰭鯛同時棲息於同一海域。
國家地區:澳大利亞、巴林、孟加拉國、汶萊達魯薩蘭國、柬埔寨、中國、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日本、約旦、肯亞、韓國、科威特、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爾地夫、模里西斯、莫三比克、緬甸、阿曼、巴基斯坦、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卡達、留尼汪島、沙烏地阿拉伯、塞席爾、新加坡、索羅門群島、索馬利亞、南非、斯里蘭卡、蘇丹、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越南、葉門。

生長繁殖


繁殖習性

中國廣東沿岸平鯛的繁殖期為11月下旬至2月上旬,福建沿海的繁殖期在12月至翌年1月,生活在阿拉伯海的平鯛每年4-6月產卵,而日本在5月進行平鯛的人工繁殖。該魚屬雄性先熟的雌雄同體,有性轉變現象。低齡魚通常為雄性,髙齡魚通常為雌性。據李加兒等(1997)年對平鯛進行檢查的結果:雄魚體長範圍為160~300毫米(216.94±32.7毫米),雌魚體長範圍為210~340毫米(273.5±39.5毫米)。卵巢組成屬於非同步型。Mihelakakis(1995)利用天然捕獲的親魚,分兩群分別飼育在3平方米的水槽中達7個月,結果是兩群魚分別持續產卵65和42天,產卵在每天18~23時進行,產卵期的水溫為13.5~21.3℃。

人工繁殖

20世紀80年代起,平鯛成為海水網箱和鹹淡水池塘養殖的品種之一。中國南海水研究所於1985年在深圳試驗基地取得平鯛人工繁殖成功,90年代初達到規模化生產水平。
● 親魚來源及親魚培育
● ● 親魚來源:種苗生產使用的親魚來源於四個方面:①捕獲天然海區成熟親魚;②在海區捕獲天然魚苗,在海上網箱或池塘中培育而成;③在海上釣捕未成年魚放在網箱中培養成親魚;④將在人工培育的魚苗放在池塘或海上網箱中直接培養成親魚。 
● ● 親魚培育:親魚培育池面積1/15~1/5公頃,水深1.5米。放養密度為每1/15公頃300~400尾,培育期間定期灌注新水,海上網箱規格為3米×3米×3米或2.5米×2.5米×2.5米,放養密度為4~6千克/立方米。餌料以魚肉和人工配合飼料為主,每天投喂兩次,投喂量為魚體重的5~8%。 
● 親魚選擇
將親魚從池塘或網箱捕起,移入孵化室內的蓄養池中,適應2~3天後,逐尾檢查雌魚體重1千克以上,腹部膨大而柔軟,用塑料軟管吸卵鏡檢,卵徑達到400微米以上者即可用來催產;雄魚體重100g以上,以用手輕壓腹部有精液泄出者為好。按雄、雌比2:1的比例將親魚放入催產池中。上述工作也可直接在海上漁排上進行。
● 人工催產
採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進行催產,分兩次注射,第一針注射劑量為按重體計1000IU/千克,24小時后注射第二針,劑量為1500IU/千克,施行人工授精后采卵或讓其自然產卵受精后采卵。自然產卵的地集一般結合催產池的換水進行,或採用流水式連續收卵的方式。用60~80目的篩絹網袋收集,將收集到的卵置於大水盆中靜置半小時左右,用軟管虹吸除去沉底的死卵和未受精卵,然後收集上浮卵移入孵化水槽或網箱中進行孵化。
● 胚胎髮育
平鯛的受精卵為無色透明的分離浮性卵,圓球形,卵徑範圍800~1200微米。卵膜光滑,無特殊構造。卵黃粒細小且均勻,卵中央具一大油球,直徑180~260微米。

養殖技術

● 種苗培育
● ● 育苗前的準備:用於育苗的各類水池在使用前必須浸泡和洗刷乾淨,尤其是新建水池,需浸泡1個月左右。餌料生物培養池還須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數小時后再用清水沖洗乾淨方可使用。育苗和餌料生物培養用水需經沉澱、砂濾和200目篩絹再過濾。小球藻擴大培養在育苗前1個月、輪蟲培養在育苗前半個月進行,鹵蟲在餵魚前2天開始孵化。 
● ● 室內培育:初孵仔魚投放量為1.5~2萬尾/立方米,共池仔魚應在1~3天內投放完畢。在放苗的同時,接種小球藻和輪蟲,密度為小球藻30~40萬個/毫升,輪蟲515個/毫升,以後每天視仔魚吃食情況予以添加。從放苗后第2天起開始加水,第10天加滿池水后開始換水,換水基開始為飼育水體的1/3,以後逐漸增大到1/2~4/5。所換的水經過預熱,與原池水溫差不超過2℃。第14天起,每隔一個星期左右,用虹吸式排污器吸底清污。人工投餌一般在上午換水後進行,第20天起開始投喂鹵蟲,第30天起投喂枝角類、橈足類等。一般情況下,仔魚經1個月左右的培育即變態成稚魚。 
● ● 室外培育:仔魚完成變態后,即移到室外水池進行中間培育,培育池面積1/15~1/5公頃,放養前清理乾淨,然後注水,施放經發酵的有機肥培養餌料生物。稚魚入池后,投喂下雜魚貝肉糜,每天投喂3~4次,每次喂到魚不吃為止。稚魚在水池中經過1個月的培育,體長可長到30~40毫米。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9年 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平鯛為沿岸海域經濟價值較高的魚類之一,用於釣、延繩釣或其他網具捕撈。該魚肉味鮮美,腹內脂肪多。由於它能充分利用港灣底棲生物,可作為魚塭養殖及海灣人工放流的對象。為肉質鮮美的食用魚,適合各種的烹調方法。

漁業利用


般以船釣、延繩釣、一支釣或底拖網等方式捕獲,為肉質鮮美的食用魚,適合各種的烹調方法。
我國鯛科魚類的增養殖發展較快,人工育苗正大規模推開。早在 1974~1979年廈門水產學院就進行真鯛、平鯛、黃鰭鯛及二長棘鯛等的養殖試驗,通過這幾年的成功試養,真鯛、平鯛生長較快。黃鰭鯛次之,二長棘鯛生長最慢,而且掙食很兇。鯛科魚類在我國除進行網箱養殖外,還進行室內外水泥池及室外土池養殖,除了進行海水養殖外,還可進行低鹽度地區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