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鰍
鯉形目鰍科動物
沙鰍,Botia almorhae (J. E. Gray,1831),又稱沙墜,鰍科沙鰍屬的一種魚類。通身亮黃色。體長而側扁,頭側扁。吻尖。體被細鱗,頰部有鱗或裸露。英文名:Almorha loach, Yo-yo loach, Pakistani loach。
長十幾厘米,為體之五倍半;頭長之四倍。頭側扁,吻稍尖。眼小,幾位於頭之中間。鼻孔距眼較距吻端近。口成馬蹄形,下顎極小,觸鬚六,位於嘴上者四口角者二。脊鰭起點距尾基校距吻端近。胸鰭距腹鰭願遠。腹鰭位於脊鰭之下,其起點稍在脊鰭之後,臀鰭起點距尾基較距腹鯧起點近。尾鯨成叉狀,其裂片之長度距頭稍短。頭部非疊裸出體,被微細之鱗。側線完全。體色上部帶灰色,下面帶白色,其體側有十六橫帶紋,其第一紋很短,不達於鰓蓋。脊齬有三小稍紋,尾鱸有四帶紋及一黑斑在其基部中間,他鰭無斑點。
沙鰍外形酷似一般野生小魚,成年鰍體長約15厘米,大者可達22厘米。體呈紡錘狀,側扁。頭扁錐狀,叉尾。由於其腹面弧度較大,使之吻部略顯上翹而突出。口較小,下位。呈馬蹄形。吻須3對,上頜須2對,下頜須各1對。前後鼻孔相靠,前鼻有半透明管狀皮突。眼位於頭側略偏上方,眼下藏有叉形眼刺。頭部及體表均有難以顯見的小鱗。側線完整,位於體側正中位,微凹。胸鰭側下位,扇貝形。背鰭位於體中央,鰭端平整略凹。腹鰭蝶翅狀,與背鰭正對。臀鰭位於泄殖孔與尾鰭正中。尾鰭叉形,叉口深達鰭基,上、下鰭對稱,酷似蠅翅。背部及兩側呈灰黃色或灰青色,腹面白色。體背及上側有13條向後傾斜的褐黑色寬條橫紋,直穿側線,消失於腹緣。頭背側各有2條自吻至眼部的黑色縱紋。眼后顱頂部有2條對稱的弧線。
眼側位,眼下刺分叉或不分叉。口下位,呈弧形。須3對或4對,其中吻須2對,聚生於吻端,口角須1對,在頦下的1對須有時為1對突起所取代或缺如。骨鰾囊是由第二椎骨橫突的背、腹支與第四椎骨橫突的腹肋和懸器構成的;鰾前室部分為骨質或全為骨質囊所包;遊離的鰾后室發達或退化。側線完全。尾鰭分叉。臀鰭分枝鰭條5根。
烹飪沙鰍
淡水底層魚類,適應性強,耐酸鹼,耐寒。常在湖水面1m以下活動。夜間覓食。
沙鰍觀賞
分佈範圍東至中國黑龍江和日本,西至巴基斯坦,南至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在中國主要分佈於長江以南。為淡水中小型底層游泳魚類。
沙鰍必須在乾淨的河流裡面才能生長,一般體長10~20厘米,長達30厘米的也有,湖南道縣沙鰍較多。
一盆沙鰍
花斑副沙鰍 | 壯體沙鰍 | |
分類地位 | 鯉形目鯉秋沙鰍亞科 | 鯉形目鰍科華沙鰍屬 |
英文名稱 | Barred loach | Sinibotia robusta(Wu,1939) |
地方名稱 | 山石猴、沙鰍 | 六角魚、軍魚 |
形態特徵 | 體長形,略圓,尾部側扁。頭長而尖。吻部甚長·尖端突出。吻皮蓋過上頜,吻長約為眼徑的2.2—2.8倍。口下位,呈馬蹄形。上下唇的兩側皮褶較厚。須3對(2對吻須在吻端,並互相靠攏·1對頜須在口角)。前後鼻孔靠近,中間有—分離的皮褶。體長89-192mm。 | 體短而粗壯,側扁。尾柄長等於或小於尾柄高。眼大。眼下刺分叉,4粗壯。口下位。頦下具1對肉質突起。眼大,頭長為眼徑的4.8-5.7倍。須3對,其中吻須2對,聚生於吻端。尾鰭深分叉。側線完全,平直。頰部無鱗。體黃綠色,體上具6條深褐色垂直條紋。頭背面和側面各有1對自吻端向後的縱條紋。 |
生活習性 | 淡水底層魚類。喜棲息於泥沙底質的河邊。或湖內淺水處。攝食搖蚊幼蟲及水生昆蟲,亦吃藍藻、綠藻、硅藻、黃藻。 | 棲息於江河中。種群狀況:數量多,是江河重要的小型經濟魚類。 |
生長繁殖 | 河北省海河水繫懷卵量3746~47365粒。產卵期6-7月,產粘性卵。 | 花斑副沙鰍的繁殖季節在6~8月,從府河、環河中採集到Ⅳ末的親魚,人工催產,人工授精;卵無粘性,為漂流性卵;受精卵在水溫28℃時胚胎髮育速度很快,從受精到孵化開始出膜只要12h,全部出膜需要12h50min,剛出膜的仔魚身體透明,全長27mm。 |
經濟利用 | 可供食用,但數量少。 | |
地理分佈 | 珠江、長江、錢塘江、淮河、黃河海河水系,灤河、黑河。 | 分佈廣,珠江水系的紅水河、柳江、桂江、左江、右江等都有分佈。 |
小沙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