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成普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教授

余成普,男,安徽金寨人,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人物經歷


2000-2006年就讀於中南大學社會學系,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
2006-2009年就讀於清華大學社會學系,獲得博士學位;
2009.7-2011.7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師資博士后
2011.7至今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 講師

研究領域


目前研究的主題為血液捐贈、器官移植和捐贈。

主要成果


余成普:《生命贈予:中國血液捐贈的個案研究》,清華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余成普:《器官移植病人的后移植生活:一項身體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后出站論文
余成普:《器官移植病人的后移植生活:一項身體研究》,《開放時代》2011(11)
余成普、景軍:《“血荒”背後:公共物品的濫用及其社會後果》,《思想戰線》2011(5),《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2(1)轉載3000字以上
余成普:《動員結構與公民的獻血參與》,《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0(6)
余成普:《單位團體獻血的運作過程與機制:個案研究》,《社會》2010(2)
余成普:《生命的禮物》(書評),《社會學研究》2010(1),《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0(5),轉載3000字以 上
余成普:《作為組織問題的“血荒”:一項社會學的探究》,《開放時代》2010(1),《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0(6),轉載3000字以上
余成普:《災后獻血中的個人、集體與組織:以C市為例》,《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季刊)2009(4)
余成普:《個人痛楚與制度壁壘:對張海超“開胸驗肺”事件的反思》,《學習月刊》,2009(9)
余成普、朱志惠:《國外醫患互動中的病人地位研究綜述》,《中國醫院管理》,2008(1)
余成普:《私人利益取向的群體行動何以可能》,《開放時代》,2007(5)
余成普:《原始分類的起源與動力》,《廣西民族研究》,2007(2)
谷中原、余成普:《山區農民閑暇生活方式的實證研究——以大別山區一行政村為例》,《中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1)
谷中原、余成普:《對湘西農民科技素質現狀的調查與思考》,《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
朱朝暉,余成普:《湘西農民科技素質的構成與功能》,《民族論壇》,2003(10)
余成普,谷中原:《農民區際流動所引起的家庭教育問題及其消解》,《民族論壇》,2003(7)
古德(Byron Good)著:《醫學、理性與經驗:一個人類學的視角》,呂文江、余曉燕、余成普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李斌主編:《社會學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第十九章。
張桂蓉主編:《人口社會學》,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第十一章。
吳倬主編:《清華名師講壇》,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編委。
王康樂等著:《旅遊開發是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和科技素質的重要契機》,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第一章。
鄒海燕等編著:《社會心理學》,湖南大學出版社,2003。第七章

主持課題


2011年 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中山大學青年教師培育項目
2010年 第三批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
2010年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
2009年 第46批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
2009年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
2009年 中山大學青年教師起步資助計劃
2008年 中山大學“中國田野調查基金”
2006年 中南大學學生暑假實踐課題
並參與國家、省級縱向課題和橫向課題多項。
教學情況
《中國民族學》
《醫學、社會與文化》
田野工作
2001年3月-4月 在湖南長沙芙蓉區就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進行調查;
2002年10月-11月 在湖南婁底市茅塘鎮就農民的生活方式進行調查;
2003年7-8月 在湖南張家界市、吉首市就農民的科技素質問題進行調查;
2003年9月 在武陵、雪峰山脈張家界市山門鎮)就旅遊開發與農民文化科技素質的關係進行調查;
2004年4月 在安徽省金寨縣就農民的閑暇生活方式進行調查;
2004年11月 在湖南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就城市犯罪做有關的統計工作;
2005年7月 在湖南花垣縣就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進行調查;
2006年-2009年 多次赴烏魯木齊、昆明、成都、武漢等地做艾滋病項目的督導工作;
2007年暑假 在廣西玉林第一人民醫院對醫患關係做調查;
2008年5月-11月 在湖南長沙市就無償獻血的組織運作過程做調查;
2009年7月 廣東郁南縣就鄉村都市化問題做調查
2010年至今 在廣東某醫院做器官移植的相關調查研究
2011年7-8月 廣東梅州調查客家文化
社會服務
就我國部分城市發生的“血荒”現象接受新華社、中央電視台南方人物周刊三聯生活周刊等媒體的採訪

獲獎情況


1、2001年-2004年連續四年獲“中南大學優秀學生”稱號;
2、2001年-2006年連續六年獲中南大學特等獎學金或一等獎學金;
3、2001年獲“鄭州鐵路建設獎學金”;
4、2003年獲“國家獎學金”二等獎;
5、2004年獲“湖南省優秀本科畢業生”稱號;
6、2004年本科畢業論文被評為“中南大學優秀畢業論文”;
7、2006年獲“中南大學優秀研究生幹部”稱號;
8、2006年獲“湖南省優秀碩士畢業生”稱號;
9、2007年獲“清華大學法鼓山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學金;
10、2007年獲“清華大學博士生論壇”優秀論文獎
11、2011年獲中山大學優秀博士后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