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文寶

寧夏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院長

米文寶,男,1962年6月生,陝西富平縣人。教授,寧夏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院長,博士。1984年7月畢業於西北大學地理系,獲學士學位,1988年9月—1989年6月在河南大學學完碩士研究生課程,2001年9月~2002年1月教育部自然災害與環境演變重點實驗室高級訪問學者。2007年7月畢業於寧夏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寧夏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院長,人文地理碩士生導師,人文地理學科學術帶頭人,寧夏大學區域開發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所長,寧夏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理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理學會幹旱半乾旱區地理建設分會理事,中國自然資源學會理事,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寧夏地理學會理事長,寧夏旅遊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經濟地理研究所特邀研究員,《經濟地理》編委會委員,《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版)常務編委,《乾旱區資源與環境》編委會委員。

概述


主要從事區域地理、草地資源環境與生態、區域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出版學術著作3部,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自治區科研項目多項。正主持教育部科學技術重大項目的研究。先後獲省部級科研獎二、三等6項。2001年獲寧夏大學先進科技工作者獎,先進科技管理工作者獎,2004年又獲寧夏大學先進科技工作者獎。2004年獲寧夏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1年被評為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學術帶頭人(自治區313人才)。

科研成果


發表論文
1. 寧南山區的自然災害及其防治, 寧夏大學學報(自科)1991,12(3), 第一作者
2.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理(合著)(著作), 寧夏人民出版社,1991,9。獲寧夏大學第四屆科技成果(著作)三等獎, 獨立完成(地貌、氣候、土壤部分)共3萬字
3. 中國自然地理教學改革初探, 高教研究,1992,2, 獨立
4. 城市地震災害及對策的初步探討, 寧夏大學學報(自科),1992,13(3), 第二作者
5. 寧夏黃河文化的基本特徵及其開發利用, 寧夏學刊,1992,3(90)。獲寧夏地理學會第四屆學術論文優秀論文獎, 第一作者
6. 把高校建成培養革命接班人的重要場所, 寧夏日報(理論版),1992,9(3), 第二作者
7. 寧夏生態災害及其防治, 乾旱區環境整治與資源合理利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乾旱區資源與環境,1993,3-4期;寧夏大學學報(自科),1993,14(3),獲寧夏大學第四屆科研成果論文三等獎, 第一作者
8. 寧夏自然歷史遺跡及其初步評價, 寧夏大學學報(自科),1993,14(3), 第二作者
9. Influence of Neotectionic Movement on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Ningxia, Chinese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earch 1993, 第三期/New York, 第二作者
10. 賀蘭山自然保護區的特點及其保護價值, 寧夏大學學報(自科),1994,15(2)。中國生物學文摘,1994,8(10), 第一作者
11. 寧夏城市(鎮)地貌初步分析, 寧夏大學學報(自科)1995,16(3)。十八屆太平洋科學大會(國際會議)摘要集,1995,5, 第二作者
12. 寧南山區地質災害與第四紀地質, 高山第四紀國際會議討論會論文摘要集,1995,5, 第二作者
13. 淺析新構造運動土壤形成中的作用—以中國西部為例, 地域研究與開發,1995,14(4), 第二作者
14. 淺析新構造運動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響, 乾旱區研究,1995,12(3)。十八屆太平洋科學大會(國際會議)論文摘要集,1995,5, 第二作者
15. 寧夏自然環境的基本特徵及自然區劃,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科),1996,19(增), 第一作者
16.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of Quatemary in the Mountains of Southern Ningxia China,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Quarternary Research,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第二作者
17.固原地區貧困原因分析與可持續發展對策, 寧夏大學學報(自科),1997,18(1), 獨立
18. 西海固貧困原因分析與可持續發展對策, 人文地理(核心),1997.12(3), 第一作者
19. 西海固地區可持續發展理論及應用, 乾旱區地理(核心),1999.22(3), 獨立
20. 試論西海固貧困民族地區的城市化及反貧困, 人文地理(核心),2000.15(3),獨立
21. 可持續發展若干問題思考,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核心),2000.10(專刊),獨立
22. 西海固區域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 人文地理(核心),2000.15(4), 第一作者
23. 西海固地區可持續發展中的生態環境問題及對策,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核心),2000.10(4), 獨立
24. 澇河橋市場區位實證研究及其意義, 經濟地理(核心),2000.6, 第一作者
25. 寧夏中部生態脆弱帶自然資源可持續發展利用, 寧夏大學學報(自科版),1998.19(2), 獨立
26. 大戰場吊庄區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初探, 寧夏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1998, 獨立
27. 寧夏隆湖扶貧經濟開發區可持續發展的若干問題, 寧夏社會科學,1998(增), 獨立
28. 寧夏西海固地區貧困與生育文化關係初探, 寧夏大學學報(自科版),1999.20(2), 獨立
29. 銀川市城市地貌對城市住區及城市發展的影響, 寧夏大學學報(自科版),1999.20(2), 獨立
30. 寧夏西海固地區貧困少數民族地區資源開發利用與區域可持續發展, 跨世紀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寧夏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文集(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8;2000, 第一作者
31. 西海固地區可持續發展研究戰略意義及框架, 寧夏大學學報(自科版),2000.21(2), 第一作者
32.寧夏賀蘭山東麓沿線98520洪澇災害分析, 寧夏大學學報(自科版),2000.21(3), 第一作者
33. 寧夏旅遊規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 寧夏大學學報(自科版),2000.21(4), 第一作者
34. 寧夏中部風沙區人類活動的經濟分析, 中國沙漠(核心),1999.19(3), 第二作者
35. 寧夏能源的開發利用現狀及對策, 寧夏第二屆青年科技工作學術年會論文集(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11, 第二作者
36. 寧夏植物多樣性特徵及其保護, 寧夏第二屆青年科技工作學術年會論文集(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11, 第二作者
37. 銀川市新城區發展的戰略思考, 寧夏工作研究,2000(增2), 第一作者
38. 在西部開發背景下銀川市新城區發展的若干問題思考, 市場經濟研究,2001.1, 第二作者
39. 寧夏中北部沙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研究, 寧夏大學學報(自科版),1999.20(4), 第二作者
40. 寧夏西海固貧困少數民族地區可持續發展研究, 西安地圖出版社,2001.10, 主編
41. 寧夏西海固地區可持續發展模式研究, 經濟地理(核心),2001.2, 獨立
42. 銀川市20世紀90年代城市住區發展及其優化對策, 經濟地理(核心)2001.6, 第二作者
43. 全球變化與天-地-生-人耦合關係研究, 寧夏大學學報(自科版),2001.22(1), 第二作者
44. 地理類專業分階段教學方案的課程設置及特點, 寧夏大學學報(自科版),2001(增), 第二作者
45. 世界糧食計劃署2605項目對寧南山區生態環境建設的啟示, 水土保持研究(核心),2002,9(3), 第一作者
46. 論綠洲區域開發與生態建設, 水土保持研究(核心),2002,9(3), 第二作者
47. 西海固地區地質地貌災害對環境的影響及其防治對策,水土保持研究(核心),2002,9(3),第二作者
48. 寧夏中部生態脆弱區農業土地利用可持續發展初探---以寧夏同心縣為例,水土保持研究(核心),2002,9(3),第二作者
49. 稠水河流域現代侵蝕因素分析,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版),1988,(2),獨立
50.青藏高原隆起對我國自然環境演化的影響,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版),1990,(1),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