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添堡回族鄉
甘肅白銀市會寧縣下轄鄉
新添堡回族鄉隸屬於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位於華家嶺北麓、會寧縣城南部,南與侯家川鎮相依,西接中川鎮,北與會師鎮毗鄰,東鄰翟家所鎮,鄉人民政府設在新添堡村南馬組,距會寧縣城15公里。地處東經105度68分,北緯35度35分。新添堡回族鄉東西寬12公里,南北長18公里,總流域面積208平方公里。共轄13個村,75個村民小組,4001戶,19447人,其中回族14506人,漢族4591人,東鄉族350人;有農業戶數3943戶19289人,其中回族14463人,漢族4477人,東鄉族349人。
新添堡回族鄉歷史悠久,古代為原始森林地帶,從清朝同治十一年,即公元1875年起,回、漢、東鄉三個民族陸續從寧夏回族自治區、陝西省關中地區及甘肅省張家川、臨夏、通渭等地徙遷寄居在這裡繁衍生息,並以農為主。
據歷史資料記載,新添堡回族鄉以歷史上新添驛站和民族而得名。此地清朝年間以前為新添鋪,以當地有鋪舍而命名,清朝年間,附近山上築起堡子后,便叫成新添堡。解放前是新(新添)侯(侯家川)鄉公所駐地。1949年8月12日新添堡地區解放,划屬當時的二區管轄。1952年體制調整中劃出二區,建立新添回族自治區,1958年改為新添人民公社,1981年5月經上級批准改為新添回族人民公社,1983年8月改為新添堡回族鄉,沿用至今。
回族
新添堡回族鄉的回族和東鄉族均信仰伊斯蘭教,人數達14856人,佔全鄉人口的76.8%。由於歷史的遺傳,在宗教內部之間有三個門宦和一個教派。三個門宦:哲赫忍耶、虎夫耶、嘎德忍耶;一個教派:老格底目。宗教活動在憲法、法律和政策允許的範圍內進行,門宦與教派之間互相來往、互相團結、互不干涉、各行其是、和睦相處、安居樂業。宗教活動場所以清真寺為主,到2006年清真寺35所,主要分佈在:老街、南馬家、連五坊、北擺家、南擺家、川口、西山、郭家、下壩、魏城溝、炭山溝、彭灣、澇池溝、王家屲、上黃家、蘆岔、馬蓮、水草灣、西寺、王家咀、王家河、沙灣、伏香庄、大寺、北堡子、擺灣、柳灣、草甸子、三岔、撒家大庄、蘇家莊、南灣、張坪、上南、苦水岔等地。宗教教職人員35人。
新添堡回族鄉
新添堡回族鄉以自然河流為主,境內有苦水、新合、蘆岔、炭山等四條河流。苦水河發源地在新添堡回族鄉苦水村牛灣腦;新合河流發源地在中川的王磨;蘆岔、炭山溝兩河流發源地在候川鄉的蘆河村。現被建成新合、蘆岔、苦水、炭山(水庫名)等四座水庫,總庫容量為1396萬立米;在道口等村開挖和配套14眼大口井,有效澆灌面積3800畝,庫蓄水為下游兄弟鄉灌溉。
新添堡回族鄉屬黃土高原梁峁溝壑區半旱山區,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6.4℃,最冷為三九天,最低氣溫-18℃,最熱三伏天,氣溫最高34℃,無霜期150天左右,風力最大8級,風速最大每秒2.2米,全年日照220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在350—450毫米之間,年總蒸發量為1350毫米。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冰雹、暴雨、霜凍、乾熱風和病蟲害等。
新添堡回族鄉
主要糧食有:小麥、豌豆、扁豆、莜麥、玉米、胡麻、洋芋、白菜、甜菜、蘿蔔、蔥、蒜、韭菜等;藥材主要有:杏仁、紅花、薄荷、大黃、艾葉、牛籽、來菔子、當歸、黨參等。野生藥材主要有:石膏、防風、麻黃、秦艽、遠志、蒼耳子、車前子、停力子、甘草、茵陳、冬花、柴胡、地骨皮等。經濟林木資源有:蘋果、蘋果梨、茄莉、核桃、杏等。動物主要有:狐狸、兔子、竄豬、崖獺等。禽類有:野雞、嘎拉雞、水鴨、燕子、啄木鳥、布穀鳥、鷹、麻雀等。礦藏資源有少量煤炭和石膏,均未開發。
新添堡回族鄉農民在採摘花椒
一是加強農村適用技術培訓。廣泛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培訓農民技術員和致富能人591名。在培訓中注重抓好“三種課堂”:首先是抓好“固定課堂”。依託鄉黨校、村文化技術培訓中心、黨員活動室和黨員中心戶,集中開展科技培訓,突出政治理論、政策法規和實用技術的學習培訓。其次是抓好“流動課堂”。建立送學幫教、理論宣講、先進事迹報告、播放電教片等4支隊伍,深入村組農戶,開展駐村幹部講形勢、先進典型講事迹、老黨員講傳統、致富黨員講創業、反面典型講教訓、致富能人講技術的“六講”活動。第三是抓好“實踐課堂”。組織廣大群眾參觀農業產業化基地和示範戶,致富能人現場介紹致富經驗,指導群眾學習掌握種植、養殖技術,一大批少數民族青年成為科技種田、科學養殖能手,在推廣應用地膜覆蓋、間作套種、林果栽培、畜牧養殖等技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和諧社會打牢了人才基礎。
農民收穫洋芋
三是優化種植業結構,實現農業增產增效。著眼於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狠抓梯田建設,累計興修梯田5萬多畝,佔到新添堡回族鄉耕地面積的50%,人均達到2畝以上。同時,大面積推廣地膜覆蓋種植,調整種植業結構。自2001年以來,新添堡回族鄉地膜玉米種植每年保持在2萬畝以上,人均1畝以上,僅地膜玉米種植人均增產糧食500公斤;冬小麥種植每年保持在1萬畝以上;洋芋種植面積達到4.1萬畝,向外銷售洋芋33750噸,僅此一項人均每年增收270多元。
四是發展勞務經濟,促進農民增收。新添堡回族鄉把勞務輸出作為振興民族經濟的關鍵措施,宣傳、引導、組織剩餘勞動力進城務工,發展二、三產業。新添堡回族鄉外出務工人員每年穩定在5000多人,2005年實現勞務收入1000多萬元,人均500多元。僅農民在蘭州開設烤羊肉攤點100多個,其中有20多戶在蘭州安家落戶。在南擺組新建集中住宅小區一處,完成30戶標準化農宅建設工程,並配套30戶暖棚,建成小型平板橋一座。
寬敞的公路
到2眼;硬化100平方米雨水集流場3496處,戶均達到1處。並在南擺建成苦鹹水淡化工程一處,30多戶農戶用上了安全自來水;完成農村沼氣池建設100戶;組織村民完成村莊綠化1萬株;建成新添堡、沙灣、羊場農貿集市三處,年成交額100萬元,個體商業25戶,收入總額7.25萬元。
二是興修鄉村道路,增強發展後勁。新添堡回族鄉境內有國道西蘭(西安—蘭州)公路,有省道靖天(靖天—天水)公路貫通新添堡回族鄉,80年代以來,又發動群眾義務修築了會黨(會寧—黨峴)公路,鄉上堅持統一規劃、統一測設、統一標準,打破村與村、組與組的界線,先後籌措資金140多萬元,採取機整、人修的辦法,累計新修鄉村公路21條352公里,其中2001年以來新修16條218公里,實現了村組通公路的目標,硬化南擺、北擺村組道路4117.28平方米,改造提升鄉村公路10公里;規劃鋪油通村公路8公里,工程正在建設中。
回民中學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發展農村科技文化事業,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鄉上籌措1.2萬元建成了文化站、廣播放大站,實施了“村村通”工程,新添堡回族鄉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100%。新建村文化技術培訓中心13所,廣泛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培訓農民技術員和致富能人591名。
衛生院
2002年引進內蒙磚瓦廠一處,投資1200萬元,年產500萬片瓦和300萬塊磚,引進磚廠一處,投資300萬元,年產300萬塊磚,2005年引進澱粉加工廠三處,投資300萬元,年產澱粉300萬公斤2002年。2001年實施的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動與扶貧開發相結合示點項目,是中組部和國家扶貧辦項目,項目共分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化建設、服務體系建設和農民培訓四個部分,總投資1934.11萬元,其中專項資金1000萬元,貸款160萬元,有關部門配套293萬元,群眾自籌481.11萬元,涉及新添堡回族鄉16個村95個村民小組19058人。農村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民族經濟進一步發展。2006年爭取並實施了甘肅省“扶貧開發與農村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相結合”試點項目和“黨性教育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試點項目,項目總投資1000多萬元,其中專項資金700多萬元。項目涉及農業基礎條件改善、農戶基本條件改善、基礎產業開發、農民基本素質提高、新農村示範點建設等內容。為新農村建設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強大動力。
新添堡回族鄉曾連續三次(1994年9月、1999年9月、2005年5月)被國務院授予“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稱號,2001年3月被甘肅省委評為“甘肅省統一戰線工作先進集體”,2001年2月被甘肅省綜治委、人事廳評為“甘肅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2002年3月被甘肅省檔案局評為“甘肅省機關檔案管理省一級”,2002年10月被白銀市委、市政府、市軍分區評為“民兵預備役基層建設先進單位”,2003年2月被白銀市政府評為“民政工作先進單位”,2003年7月被白銀市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4年2月被白銀市委、市政府評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2005年1月被白銀市委評為“實施‘雙培雙帶’工程先進基層黨組織”、2005年8月被甘肅省委評為“信訪網路建設先進集體”,2006年被白銀市組部授予“中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從1994年以來,新添鄉共獲獎勵:國家級4項,甘肅省級10項,白銀市級58項,會寧縣級181項。
道口村是一個純回族村,位於會寧縣縣城以南7.5公里處,轄6個村民小組。養殖、運輸等已逐漸成為該村的主導產業,牛、羊飼養量分別達到1200頭和1803隻。2006年被確定為甘肅省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在各部門大力支持下,道口村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建設總投資830萬元,其中扶貧專項資金180萬元,其它部門整合資金163萬元,農戶自籌271萬元,信貸資金216萬元。大量種植洋芋,科學種植地膜玉米,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收入,在退耕還林地里套種的紫花苜蓿解決了養牛養羊的飼料問題。道口村投資62萬元調整產業結構,道口村種植優質馬鈴薯4000畝,地膜玉米1700畝,更新改造優質牧草1000畝。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是新農村建設的基本內容。道口村在南擺、下壩新修梯田1900畝;硬化村組道路3條,共1.11萬平方米;新修道口南擺至彭灣鄉村公路8公里;新建農村沼氣70戶。在南擺組新建集中住宅小區1處30戶,新建養牛暖棚30座,建設苦鹹水淡化工程1處,新打水窖30眼,硬化院落30處,埋設排洪管道1200米,建成小型平板橋1座,組織村民完成綠化植樹6000株,一個新型農村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