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粉果的結果 展開
- 粉果
- 艾角
粉果
粉果
粉果,又稱“娥姐粉果”,是廣東省廣州地區的特色傳統名點。
粉果
在明朝已有關於粉果的記載。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寫道:“平常則作粉果,以白米浸至半月,入白粳飯其中,乃舂為粉,以豬脂潤之,鮮明而薄以為外,荼蘼露、竹胎(筍)、肉粒、鵝膏滿其中以為內,則興茶素相雜而行者也,一名曰粉角。”可見,正宗的粉果,不是用澄麵皮,不是用粘米粉也不是用糯米粉開水糊成團做皮,而是用蒸熟的米研成飯皮。只是這種傳統的飯皮粉果在廣東已經銷聲匿跡,貌似的僅在香港的陸羽茶室能覓其蹤影。飯皮當然不如澄麵皮剔透彈牙,但試試真正的古法傳統味道,聯想一下娥姐到底有多手巧有多漂亮,倒也不錯。
味美色香
粉果用飯粉(即米飯曬乾后磨成的粉)作皮,80年代后改為用澄面和生粉代替。餡料用瘦豬肉、熟肥豬肉、叉燒、冬菇、筍肉、蝦仁等,包得滿而不實,捏成橄欖核狀。粉果歷史悠久,明清時期在廣東廣為流行。相傳20世紀20年代,廣州各酒家、茶樓爭相創名牌菜點以招徠客人。清朝的史料中已有“粉角”的製作記錄,就是後來粉果的前身。
娥姐粉果是用澄面和生粉做皮,用豬肉、叉燒、冬菇、筍肉、生蝦肉、白糖、醬油、精鹽、味精、白酒、胡椒粉、蛙油等做餡。每個粉果包餡六錢,要包得滿而不實,形如欖核,捏口不留指痕,搖之有聲。包好后,別具風味。
潮州粉果
彩蝶粉果廣東人喜歡飲茶,愛到茶樓品嘗一盅兩件,更成為每天的習慣。到茶樓除了享受飲茶的情趣外,巧手的點心當然亦有吸引力,廣東點心花款多,製作精巧,味道鮮美,就如廣東粉果,皮薄餡靚,令人垂涎。
彩蝶粉果
做法:
一、冬菇浸透,與豬肉、紅蘿蔔及 肉一同切粒。芫茜洗凈摘葉。
二、燒熱鑊,下油一湯匙爆炒各粒料,加入調味料拌勻成餡料,候凍。
三、澄面、生汾、栗粉同篩勻,清水及鹽煲滾,熄火,倒入粉迅速攪勻,加蓋三分鐘取出。
四、加油將粉料搓至極勻,再搓成長條,分切小粒,碾成圓形薄片,包入餡料及芫茜一片,塗上油排於碟上,放入蒸籠內隔水蒸十分鐘即成。
主料:粉果皮料:生粉1兩(約40克),澄面2兩(約80克),水3/4杯。粉果餡料:豬肉、沙葛各2兩(約80克),菜脯、潮州炸花生各1兩(約40克),韭菜3條,芫荽1棵,油3湯匙。
做法:
1、豬肉、沙葛及菜脯切粒、韭菜及芫荽切碎。
2、燒熱油,放入餡料炒熟,加調味料拌勻后盛起待涼。
3、水煲滾,離火加入澄面拌成一粉團,再加生粉搓至綿滑。
4、粉團分成16分,逐分輾薄,包入餡料成粉果。
5、蒸籠掃油,放入粉果隔水蒸5分鐘即成。
原料配方
澄粉500克,蟹黃100克,蝦仁500克,筍肉250克,豬肉糜500克,芫荽50克,水發冬菇100克,白醬油15克,澱粉275克,黃酒5克,精鹽25克,白糖10克,麻油5克,小湯25克,豬油25克,胡椒粉、味精少許。
製作方法
1.將蝦仁用少許菱粉拌勻,下沸水鍋氽熟撈起,切成細粒。
2.將鍋放火上,倒入上湯,筍肉、冬菇、肉糜和鹽、白醬油、白糖、味精、麻油、黃酒、胡椒粉燒透后,用火收干湯汁,即下水菱粉炒成厚芡出鍋,即成餡心。
3.將澄粉、水菱粉、鹽一起放入鍋,連鍋放入熱水內烘熱,摻入沸水將澄粉燙熟,並用木昆攪勻,倒在刷過油的面板上揉勻,搓成長條,摘成50個面劑,一個個擀成窩形皮子,再捏成深窩形,放入蟹黃和芫荽葉兩片,再放入做好的餡心約30克,然後將口子對摺捏牢、剪齊餃邊,放入抹過油的碟子內,上籠蒸3~4分鐘出籠裝盤即成。
(一)準備餡料:1、西葫蘆擦絲,擠干水份,放在碗中,加2小勺鹽拌勻,靜置5分鐘后,再擠一次水份備用(一定要加鹽后再擠一次,否則後麵包的時候會出很多水)
2、雞蛋打散,放入油鍋,炒熟,加入西葫蘆餡中
3、蔥、姜切末,加入西葫蘆餡中;
鮮蝦粉果
2、燙麵:加開水,邊加邊攪拌,到沒有乾麵就OK了,蓋上蓋子悶5分鐘。
3、取燙麵在案板上揉呀揉,分幾次加入剩餘的20克澱粉;
4、加入一點點豬油或橄欖油,再揉。
5、揉好后,醒一會
6、取一小塊,搓成長條,切小段
7、趕成圓皮,不過偷懶了,拿手捏成的薄皮:
8、放入餡捏成餃子狀
9、入蒸鍋蒸5分鐘(開水)
1.麵粉要用沸水燙透燙熟,並且要揉勻揉透,至不粘手光滑為度;
2.包制時不能在捏口處留有指甲痕迹,每隻搖之有響聲;
3.蒸用旺火短時間,煎炸以上色熟透為度;
4.粉果蒸熟后可掃上熟油,增加光澤。搓粉團時可用澄面作粉陪,避免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