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亨咸

中國科學院院士

陶亨咸,機械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機械工程技術領導工作。主持推行機電產品三階段設計程序,倡導設計與工藝相結合。領導了重大技術裝備的研製。積極推動無損檢測、失效分析、摩擦學技術、設計方法學等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為機械工業的科技進步和人才培養作出了貢獻。

簡介


陶亨咸
陶亨咸
中科院院士、機械工程專家陶亨咸(1914.8.31-2003.6.27),機械工程專家。
原籍浙江紹興,生於天津。
1939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工學院。
國家機械工業局高級工程師。
參加了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156項工程建設所需機械設備的研製規劃和設計製造。
參與了我國1956—1967年科技發展規劃和1963—1972年科技發展規劃制定工作。
首先提出了注意開展自行設計機電產品建議,積極推行產品設計、試製、鑒定的科學工作方法,積極推行產品設計的三個階段 (技術任務書、技術設計、工作圖設計)程序。積極組織並推廣應用有限元法和價值工程,推動了我國無損檢測技術和摩擦技術的發展。
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人物簡歷

1914年8月31日 出生於天津市。
1926—1933年 天津市南開中學學習。
陶亨咸
陶亨咸
1933—1934年 同濟大學德文班學習。1934—1939年 同濟大學機械系學習。
1939—1941年 江西大庾鎢業管理處修造廠技術員、助理工程師。
1941—1945年 蘭州甘肅機器廠助理工程師、副工程師、工務課代課長。
1945—1947年 美國實習。
1947—1949年 中央機器公司工務處工程師,上海機器廠工程師、副廠長,昆明機器廠副廠長。
1950—1953年 雲南省工業廳計劃科科長兼技術科科長、兼昆明機床廠廠長。
1953—1980年 第一機械工業部技術司設計科科長、設計處處長、總設計師、技術司副司長、司長、儀錶局副局長。
1980年 第一機械工業部總工程師,副部長兼總工程師,機械部總工程師、部技術委員會主任等職。

生平概況

陶亨咸
陶亨咸
陶亨咸,1914年8月31日生於原直隸省天津市。原籍浙江紹興。祖父是清末進士,在清政府和民國時期北洋政府財政部任過職。其父陶元燾早年留學日本,攻讀土木工程。回國后曾任津浦鐵路局考工課課員、濟南市工務局科長,當過家庭教師。他兄弟姐妹七人都是工程技術人員,是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陶亨咸1933年畢業於天津南開中學。同年考入同濟大學,第一年補習德文,一年後轉入工學院機械系。他入學后閱讀了大量進步報刊,接受新思想。在工廠勞動實習時廣泛與工人接觸,了解社會。1935年“一二·九”學生運動暴發前後,同濟大學也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並開展了驅逐國民黨C,C派的反動校長翁元龍的鬥爭。他擔任了同濟大學學生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在學生會內,一方面參與組織學生運動,一方面還和學生會內部的右派學生進行鬥爭。他參加了1936年12月24日上海市學生大示威,以後加入了上海市學生救國會,投身於抗日反蔣的救亡運動。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同濟大學遷校離開上海,他參加了同濟大學戰時服務團負責宣傳工作,活躍在街頭和傷員中。1938年同濟大學又一次掀起驅逐反動校長翁元龍的學潮,他被選入學生代表大會主席團領導這一鬥爭,為此,學校當局決定開除他的學籍。進步學生組織罷課抗議學校這一無理決定,並去武漢向國民政府教育部提出抗議,學校當局在校內外的壓力下不得不宣布撤銷開除他的決定,不久翁元龍也被撤去校長職務。
1939年他從同濟大學畢業後到江西大庾鎢業管理處修造廠任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務課代課長。1941年調到蘭州甘肅機器廠任助理工程師、副工程師。1942年在蘭州加入中國工程師學會。1945年到美國學習機床製造及熱處理、鑄造、機械加工等技術和自行車的生產工藝。1947年回國后曾任中央機器公司工程師,上海機器廠和昆明機器廠副廠長。在此期間他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鬥爭。昆明解放前夕,他組織工人護廠,為迎接昆明的解放作出了貢獻。1949年7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聯盟,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昆明解放后參加了雲南機器廠的接管工作。曾任雲南省工業廳計劃科科長兼技術科科長,兼任過昆明機床廠(即雲南機器廠)廠長。1953年調至第一機械工業部,先後擔任過一機部技術司設計科科長、設計處處長、總設計師、技術司副司長、司長、儀錶局副局長。1980年後任一機部總工程師、副部長兼總工程師,機械工業部總工師和部技術委員會主任等職。

機械工業


國際機械交流
國際機械交流
他長期從事機械工程技術領導工作,基礎理論紮實,知識淵博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在技術管理和組織領導的崗位上,為中國機械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50年代,他在一機部技術司任職期內,首先從定型設計、計量檢定、改進材料性能入手提高產品質量。為解決雙輪雙鏵犁的質量問題,提出並參於組織建立了中國機械工業第一批金屬材料實驗室,不但提高了機械產品的用材質量,還促使建立了機械產品質量管理程序。50年代初,上海、天津、瀋陽三個自行車製造廠已形成年產10萬輛自行車的生產能力,但是三個廠車型設計不統一,車架、輪轂輻條的材料依賴進口,他參與組織了自行車材料國產化和定型設計工作。1954年完成了三大自行車廠統一設計,18個部件可以互換的自行車“標定”工作。1956年實現了自行車材料國產化的要求。這些工作為中國自行車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1954年以後,他主持制定了產品設計程序和計劃、管理辦法,促進了中國機電產品獨立設計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他主張在學習蘇聯技術時,一方面要嚴格執行工藝要求,另一方面又應實事求是地改進產品設計。在產品設計管理體制的改革中,為促進產品設計與工藝的結合和適應機械工業迅速發展的需要,他提出應改變部專業局直接設計產品的建議,主張在產品主導生產廠內成立設計科並逐步使其成為行業產品專業設計室。在建立產品系列型譜的工作中,他分析了中國起重運輸機械、儀器儀錶等產品與國外先進產品的差距,提出了發展中國機電產品的意見。他力主在產品的設計和生產的各個環節中都應加強技術管理,按客觀規律辦事。大力宣傳、推行以制定設計任務書、技術設計和施工設計為內容的機電產品設計二階段以及大批量生產的產品實行樣品試製和小批量試製兩個階段的工作方法。他積極推行產品設計、試製、鑒定的科學工作方法,以大連機車廠自行設計製造的當時世界上功率最大的1-5-1型蒸汽機車為樣板,宣傳、推行機電產品儘快由測繪仿製走向自行設計的設計思想和設計方法。他曾組織並參與決策6000千瓦火電機組、1.2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和10萬千瓦汽輪發電機組等產品的研製。組織領導了一機部核工業配套設備的設計工作。1956至1957年他參加一機部訪問蘇聯的代表團,作為代表團專家組成員,參加了中蘇雙方122項科技合作項目的談判。在這一時期內,協助並指導建立起一批機械工業的科研機構,對完成中蘇合作項目及以後中國機械工業的發展起了積極推動作用。他參與組織制定了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156項工程建設所需設備的研製規劃。
他還參加了中國《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 《1963~1972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第二個五年計劃機械產品規劃和機械工業技術革新規劃等機械工業重大發展規劃的制定工作。他參與領導了中國年產50萬噸無縫鋼管軋機等重大技術裝備的研製,為提高中國機械工業製造技術及重大技術裝備的國產化水平作了大量工作。
陶亨咸一貫重視標準化工作,主張積極採用國際標準及國外先進標準,齒輪精度標準就是在他的極力堅持下而採用ISO標準的。他組織翻譯了一整套技術先進的《聯邦德國技術準則》,對中國機械工業標準化工作的發展起了積極推動作用。在他的領導下組織編寫了第一批《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指導性技術文件》。
先進技術
陶亨咸與他的學生
陶亨咸與他的學生
他積極提倡應用國際先進技術,以提高中國產品技術水平。早在1964年帶隊赴日本訪問考察后,就提出成套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以加速工業發展的建議。一機部採納了這一建議。從日本引進技術和設備建成了榆次液壓件廠和中原量儀廠。他最早組織推廣了有限元法、價值工程的應用,推動了中國無損檢測技術和摩擦學技術的發展。為了改變機械工業科學研究機構重產品設計,輕試驗研究的偏向,他積極主張建立行業試驗基地,以利於培養人才和加速發展機械工業。他主持成立了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無損檢測專業學會和摩擦學專業學會等學術組織。推動並組織了斷裂力學、失效分析和設計方法學的研究工作和這些方面的學術活動。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通過國際學術交流從德國引進了國際無損檢測委員會聯邦德國先進的無損檢測人員培訓及資格鑒定方法。建立了中國機械工業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無損檢測人員培訓和技術鑒定體系,這項工作有力地促進了中國無損檢測技術的發展,並導致與德國無損檢測學會建立了無損檢測人員資格互任協議。他重視工程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1983年領導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理工科工程師繼續工程教育基地——機械工程師進修大學,並任校長。1983年領導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專業學會與聯邦德國焊接學會簽訂了技術合作協議和合作建立中國機械工業焊接培訓中心的備忘錄,從而建成了中國第一個應用現代先進焊接工藝和先進培訓方法培訓焊接人員的哈爾濱焊接培訓中心。這對提高中國金屬焊接技術和產品質量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發明創造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
他熱情支持科技發明創造,關心中青年科技人員的成長。從學術上指導,從工作上支持了“二輥斜軋穿孔機斜軋曲線和複合曲線”、“齒輪整體誤差測量新技術”、“弧線、擺線齒輪銑齒機”等四個項目的科學研究,這些項目先後分別獲得了國家發明一等獎和二等獎。重視發揮科技人員的集體智慧,在他的主持下為寶山鋼鐵總廠二期工程國內設備的製造等工程所提出的決策諮詢建議,均被有關部門所採納。他謙虛、好學、學識淵博。工作實事求是,嚴格認真,堅韌不拔。他不墨守成規,熱情支持新生事物,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勇於學習和積極採用國外先進技術,是一位勇於創新的、務實的機械工程專家。
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81年被選為技術科學部常務委員,是全國政協第二、三、四、五、六、七屆委員,1982年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1980~1985年兼任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中國科協第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三屆秘書長、第四屆副理事長、第五屆理事長。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明獎評審委員會委員和中國國際科技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曾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機械設計與傳動專業學會和無損檢測專業學會理事長,任中國機械工業技術發展基金委員會主任委員。由於他對機械工業和機械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國內外科學技術交流所作出的重要貢獻,1986年獲得了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頒發的科技成就獎。1983年獲聯邦德國工程師學會通訊會員稱號。1987年獲聯邦德國焊接學會榮譽會員稱號。1989年獲英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榮譽會員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