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衣

華夏古代服飾名

足衣,拼音是zú yī,是華夏古代服飾名,即穿著於足上的裝束。先秦時,足衣泛指鞋襪。自漢代始,足衣又有內外之分。足之內衣為襪,足之外衣指鞋。

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下》,用作名詞。

定義


西周時,即有原始的襪,時稱腳襪,即用絲帶將帛裹於足上。漢代已縫製襪。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中,即出土有兩雙絹面夾襪,均用整幅絹縫製而成。縫縫位於腳面,襪筒向後開口,襪口有襪帶。穿在腳上后,須用襪帶繫於腳脖處。其後,襪遂成為人們日常的服飾。
古人的鞋因製作材料不同,而有履、屐等名目。

分類


古代的鞋有屨(jǜ,巨)、履、屩(juē,決陰平)、屐(jī,雞)、鞮(dī,低)等名稱,其間有異有同。下面分別介紹。
屨,先秦時期的鞋,用皮、絲、麻、草等材料製成。一般百姓只能穿草屨。古時,草屨亦為喪服及罪人的刑服。《說文》:“履也。一日鞮也。”段玉裁引晉蔡謨曰:“今時所謂履者,自漢以前皆名屨。《左傳》‘踴貴屨賤’,不言‘履賤’;<札記)‘戶外有二屨’,不言‘二履’;賈誼曰‘冠雖敝,不以苴屨’,亦不言‘苴履’。《詩曰》:‘糾糾葛屨,可以履霜’。屨、舄者一物之別名,履者足踐之通稱。”他還對古代的用字作了統計:“《易》、《詩》、三《禮》、《春秋傳》、《孟子》皆言屨,不言履;周末諸子、漢人書乃言履。《詩》、《易》凡三‘履’,皆謂踐也。然則履本訓踐,后以為屨名,古今語異耳。許[慎]以今釋古,故云古之屨即今之履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也說:“古曰屨,漢以後曰履,今日鞵(鞋)。”
至於《說文》所說“鞮也”一義,則是皮革所制之屨(見《說文·革部》)。古代的屨分別用草、麻、皮製成,在稱呼上比較混亂。例如《左傳·僖公四年》:“申侯(鄭大夫)見[齊侯]曰:‘師老矣(指長久在外已疲勞)。若出於東方而遇敵,懼不可用也;若出於陳、鄭之間,共其資糧屝屨,其可也’。”杜註:“屝,草屨。”孔疏引《方言》:“絲作之曰履,麻作之曰屝,粗者謂之屨。”今本《方言》作“麻作之者曰不借。”《方言》又說:“徐兗之郊謂之屝,自關而西謂之屨。”《玉篇》:“麻作謂之屨也。”這樣,屝到底是草制、麻制還是粗屨?莫衷一是。大約屨、屝、不借等由於有方言分歧這個因素在,具體所指並不很固定,要根據上下文提供的線索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
古代說“草屨”,自然是草鞋。白居易《香山寺石樓潭夜浴》:“綃巾薄露頂,草屨輕束足。”《宋史·呂祖儉傳》:“在謫所,讀書窮理,賣葯以自給,每出,必草屨徒步,為逾嶺之備。”“菲屨”也是草鞋。《漢書·刑法志》:“所謂‘象刑惟明’者,言象天道而作刑,安有菲屨赭衣(赭色之衣,囚犯所服)者哉!”顏註:“菲,草履也。”“菅(jiān,尖)屨”也是草鞋。《左傳·襄公十七年》:“齊晏桓子(晏嬰之父)卒,晏嬰粗衰(Cuī,崔)斬,苴絰(dié,迭)帶,菅屨(按:這都是喪服)。”杜註:“菅屨,草屨。”“葛屨”,是用葛藤加工成的纖維編的鞋,介乎草、麻之間。比一般的草鞋要高級些。《詩經·小雅·大東》:“糾糾葛屨,可以履霜。”葛屨為天暖時所服(《儀禮·士冠禮》:“屨,夏用葛……冬皮屨可也。”)。《大東》是“東國困於役而傷於財,譚(國名)大夫作是詩以告病焉”(《詩》小序),結霜的天氣還穿著夏天的葛屨走路,正是困窶的表現。古書上常以草鞋為罪人之服或喪服,其實貧苦人常年所穿的都是草鞋,甚至有人以編織草鞋為生。例如《孟子·滕文公上》:“其(指許行)徒數十人皆衣褐,捆(等於說砸,織草鞋的一道工序)屨織席以為食。”許行雖是學者,但過的卻是貧民的生活。《左傳·昭公三年》:“國之諸市,屨賤踴(受過刖刑者的鞋)貴。”這是說齊國的刑重,受刖刑的人多,但也可見當時織屨販屨已經成為一種職業。至於《禮記·少儀)所說“君子不履絲屨,馬不常秣(喂糧食)”,則是官樣文章,沒有誰認真照辦過。<史記·春申君列傳》:“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上等)客皆躡珠履以見趙使,趙使大慚。”以珠飾履,這決不會是草鞋。《札記·檀弓上》:“有子(孔子弟子)蓋既祥(喪祭名)而絲屨、組(絲繩)纓。”那麼,連孔門也有穿絲鞋的了。歷代穿絲鞋的當然都是有錢的人,君王甚至有專門機構供應絲鞋。《老學庵筆記》卷二曾記載南宋的情況:“禁中舊有絲鞋局,專挑供御絲鞋,不知其數。嘗見蜀將吳珙被賜數百裲(雙),皆經奉御者。壽皇即位,惟臨朝服絲鞋,退即以羅鞋易之,遂廢此局。”與絲鞋相比,革履便是較粗笨低劣的了。所以《漢書·貢禹傳》載,貢禹稱讚漢文帝儉樸時說:“漢文皇帝衣綈履革,器亡(無)琱文、金銀之飾。”
屨,在戰國之後確實通稱為履了。例如:《韓非子·外儲說左下》:“晉文公與楚戰,至黃鳳之陵,履系(帶兒)解,因自結之。”《晏子春秋·內篇諫下》:“[齊]景公為履,黃金之綦(詳下),飾以組,連以珠……”韓非已是戰國末期的人,《晏子春秋》成書當在漢初,所以都稱履。至於上文所引《史記·春申君列傳》則更為明顯:司馬遷是用漢代的語言敘述先秦的事情,自然更要說履。又如《孔雀東南飛》:‘‘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白居易《楊柳枝》:“綉履嬌行緩,花筵笑上遲”;杜荀鶴《吳縣》:“草履隨船賣,綾梭隔岸鳴”——都以說“履”為常了。
草鞋又稱躧(Xī,喜),字又作蹤、屣。《史記·蘇秦列傳》:“夫實得利,尊得所願,燕趙棄齊如脫躧矣。”脫掉草鞋是很方便的,所以古人常以“脫躧”表示事之輕易。《淮南子·主術訓》:“堯舉天下而傳之舜,猶卻行而脫躧也。”高誘註:“言其易也。”草鞋又是賤物,所以脫躧、棄躧又表示視之如糞土。《漢書·郊祀志》:“於是天子(指漢武帝)曰:‘嗟乎!誠得如黃帝,吾視去妻子如脫屣耳。’”顏註:“屣,小履。脫屣者,言其便易無所顧也。”《孟子·盡心上》:“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蹤也。”趙岐註:“蹤,草履……敝喻不惜。”躧當動詞使用時,有一個很特殊的含義:趿拉著鞋,即如現在穿拖鞋。《漢書·雋不疑傳》:“[暴]勝之開閣延請,望見不疑容貌尊顏,衣冠甚偉,勝之躧履起迎。”顏註:“履不著跟曰躧。躧謂納履未正,曳之而行,言其遽也。”司馬相如長門賦》:“舒息悒而增欷(哀嘆)兮,躧履起而彷徨。”李善註:“蹤,足指掛履也。”
舄(xì,戲)是在底子下面再加一層木底。(很像現在在底子上加掌)的鞋。這是先秦的名稱,到漢代時這種兩層底兒的鞋改稱為屨了。鄭玄《周禮·屨人》註:“復下(兩層底)曰舄,褝(單層)下曰屨。古人言屨以通於復,今世(漢代)言屨以通於褝,俗易(改變)語反與?”崔豹《古今注》:“舄,以木置屨下,干臘(xī,西。在這裡也是乾的意思)不畏泥濕也。”這樣看來,舄的作用很像現在的膠底鞋或雨鞋。《方言》:“自關而西……中有木者謂之復舄。”這說明周秦的舊名在漢代還流行在關西的俗語中。《詩經·小雅·車攻》:“赤芾金舄,會同有繹。,’這是說諸侯們來行會同之禮,佩朱芾、穿朱黃色的舄,按其尊卑列位。《詩經·豳風·狼跋》:“公孫碩膚,赤舄几几。”(公孫指周成王,這是形容他長得高大美好,服飾很盛。)毛傳:“赤舄,人君之盛屨也。”後代常以舄為帝王所服,如《漢書·東方朔傳》:“[漢文帝]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身衣弋綈(詳后),足履革舄。”顏註:“革,生皮也。不用柔韋,言儉率也。”但同時也逐漸用為一般鞋履的別稱,如《史記·滑稽列傳》:“日暮酒闌,合尊(酒器)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開筵交履舄,爛漫倒家釀。杯(杯)行無留停,高柱送清唱。”
蹻(屩)也是草鞋的名稱。《史記·平原君列傳》:“虞卿者,遊說之士也,躡蹻擔簦(長柄笠,類似今天的雨傘,但戴在頭上)說趙孝成王。”《漢書·卜式傳》:“式既為郎(中郎,漢宮名),布衣草蹻而牧羊。”顏註:“蹻即今草屨也。南方謂之蹻。”
古代叫屨、履,現在叫鞋。鞋字首見於南朝梁顧野王的《玉篇》,是鞵的異體字。《顏氏家訓·治家》:“鄴下有一領軍,貪積已甚……后坐事伏法,籍其家產,麻鞋一屋,弊衣數庫,其餘財寶,不可勝言。”白居易《花線毯》:“美人蹋上歌舞來,羅襪綉鞵隨步沒。”《上陽人》:“小頭鞵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
現在日本人民生活中仍保存的木屐,原是我國古代的木履。顏師古《急就篇注》:“屐者,以木為之,而施兩齒,可以踐泥。”南北朝時士族大夫好屐,不但以為常服,而且親自動手製作,以至成癖。《晉書·阮孚傳》:“初,祖約性好財,孚性好屐。同是累(人生的拖累)而未判其得失。有詣約,見正料財物,客至,屏當(遮擋)不盡,以身蔽之。有詣阮,正見自臘屐(往屐上塗臘),因嘆曰:‘未知一生當著幾量(雙)屐。’於是勝負始分。”(《世說新語·雅量》略同。)
《南史·謝靈運傳》:“[靈運]尋山陟嶺必造幽峻……常著木屐,上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則去其後齒。”後來人們便把這種屐叫謝公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古代屨履上除今所謂鞋幫、鞋底外,其部件還有綦(qí,奇)、絇(qǘ,渠)、繶(yì,意)、純。《晏子春秋·內篇諫下》:“景公為履,黃金之綦,飾以銀,連以珠,良玉之絇。”綦是鞋帶兒。絇是鞋頭上的裝飾,有孔,可以穿系鞋帶。(儀禮·士喪禮):“乃屨,綦結於跗(fū,夫。腳背),連絢。”繶是鞋牙(即今鞋幫)與鞋底相接處的縫裡裝飾的絛子。沿著鞋口的裝飾與衣邊的鑲飾是同類的東西,因此也叫純。《儀禮·士冠禮》:“屨,夏用葛,玄端(一種黑色的禮服),黑屨,青絇、繶、純。”《漢書·外戚傳》:“俯視兮丹墀,思君兮履綦。”顏註:“綦,履下飾也。言視殿上之地,則想君履綦之跡也。”
古代也有靴子,字原作鞾。《說文新附》:“鞾,鞮屬。”據《釋名》(《太平御覽》引)說鞾本是胡(北方少數民族)名,趙武靈王始服之。《說文》:“鞮,革履也。胡人履連脛,謂之絡鞮。”(依段玉裁本)

古代的襪子,是用布帛、熟皮做的。字作韤、韈。《說文》:“韤,足衣也。”《左傳·哀公二十五年》:“衛侯……與諸大夫飲酒焉,褚師聲子韤而登席。公怒,[褚師]辭曰:‘臣有疾異於人,若見之,君將嗀(huò,獲。嘔吐)之,是以不敢。”’按照古代禮節,臣見君,需解襪然後登席,褚師穿著襪子登席,衛侯以為對自己不敬,所以“怒”。穿襪子時要用帶子繫上。《史記·張釋之列傳》:“王生者,善為黃老言,處士也。嘗召居廷中,三公九卿盡會立,王生老人,曰:‘吾韤解’,顧謂張廷尉:‘為我結韤!”釋之跪而結之。”富貴人家可以穿絲綢襪。張衡南都賦》:“修袖繚繞而滿庭,羅襪躡蹀而容與。”(躡蹀nièdié,聶蝶,小步的樣子。容與:緩慢的樣子。)貧者則無法著襪。杜甫北征》:“平生所嬌兒,顏色白勝雪。見爺(父親)背面啼,垢膩腳不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