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雅量

劉義慶《世說新語》的第六門

世說新語·雅量是劉義慶《世說新語》的第六門,共42則。雅量指寬宏的氣量。魏晉時代講究名士風度,這就要求注意舉止、姿勢的曠達、瀟灑,強調七情六慾都不能在神情態度上流露出來。不管內心活動如何,只能深藏不露,表現出來的應是寬容、平和、若無其事,就是說,見喜不喜,臨危不懼,處變不驚,遇事不改常態,這才不失名士風流。

作品原文


(1)豫章太守顧劭,是雍之子①。劭在郡卒,雍盛集僚屬,自圍棋。外啟信至,而無兒書。雖神氣不變,而心了其故;以爪掐掌,血流沾褥。賓客既散,方嘆曰:“已無延陵之高,豈可有喪明之責②!”於是豁情散哀,顏色自若③。
(2)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散》①。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太學生三千人上書,請以為師,不許。文王亦尋悔焉。.
(3)夏侯太初嘗倚柱作書,時大雨,霹靂破所倚柱①,衣服焦然,神色無變,書亦如故②。賓客左右皆跌蕩不得往。
(4)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①。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②。
(5)魏明帝於宣武場上斷虎爪牙,縱百姓觀之①。王戎七歲,亦往看。虎承間攀欄而吼,其聲震地,觀者無不辟易顛仆②。戎湛然不動,了無恐色③。
(6)王戎為侍中,南郡太守劉肇遺筒中箋布五端,戎雖不受,厚報其書①。
(7)裴叔則被收①,神氣無變,舉止自若。求紙筆作書,書成,救者多,乃得免。后位儀同三司②。
(8)王夷甫嘗屬族人事,經時未行①。遇於一處飲燕②,因語之曰:“近屬尊事,那得不行?”族人大怒,便舉?擲其面③。夷甫都無言,盥洗畢,牽王丞相臂,與共載去。在車中照鏡,語丞相曰:“汝看我眼光,乃出牛背上④。”
(9)裴遐在周馥所,馥設主人①。遐與人圍棋,馥司馬行酒②。遇正戲,不時為飲,司馬恚,因曳遐墜地。遐還坐,舉止如常,顏色不變,復戲如故。王夷甫問遐:“當時何得顏色不異?”答曰:“直是暗當故耳!”
(10)劉慶孫在太傅府,於時人士多為所構,唯庾子嵩縱心書外,無跡可間①。后以其性儉家富,說太傅令換千萬,冀其有吝,於此可乘②。太傅於眾坐中問鹿,庾時頹然已醉,幘墮几上,以頭就穿取③,徐答云:“下官家故可有兩娑千萬,隨公所取④。”於是乃服。後有人向庾道此,庾曰:“可謂以小人之慮,度君子之心。”
(11)王夷甫與裴景聲志好不同,景聲惡欲取之,卒不能回①。乃故詣王,肆言極罵,要王答己,欲以分謗②。王不為動色,徐曰:“白眼兒遂作。”
(12)王夷甫長裴成公四歲,不與相知①。時共集一處,皆當時名士,謂王曰:“裴令令望何足計②!”王便卿裴③,裴曰:“自可全君雅志。”
(13)有往來者云:“庾公有東下意①。”或謂王公:“可潛稍嚴,以備不虞②。”王公曰:“我與元規雖俱王臣,本懷布衣之好。若其欲來,吾角巾徑還烏衣,何所稍嚴③!”
(14)王丞相主簿欲檢校帳下①,公語主簿:“欲與主簿周旋,無為知人几案間事②。”
(15)祖士少好財,阮遙集好屐,並恆自經營①。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②。人有詣祖,見料視財物;客至,屏當未盡,余兩小簏,著背後,傾身障之,意未能平③。或有詣阮,見自吹火蠟屐;因嘆曰:“未知一生當著幾量屐!”④神色閑暢。於是勝負始分⑤。
(16)許侍中,顧司空俱作丞相從事,爾時已被遇,游宴集聚,略無不同①。嘗夜至丞相許戲,二人歡極。丞相便命使入己帳眠。顧至曉迴轉,不得快熟②;許上床便哈台大鼾③。丞相顧諸客曰:“此中亦難得眠處。”
(17)庾太尉風儀偉長,不輕舉止,時人皆以為假①。亮有大兒數歲,雅重之質,便自如此,人知是天性②。溫太真嘗隱幔怛之,此兒神色恬然③,乃徐跪曰:“君侯何以為此④?”論者謂不減亮。蘇峻時遇害。或云:“見阿恭,知元規非假⑤。”
(18)褚公於章安令遷太尉記室參軍,名字已顯而位微,人未多識①。公東出,乘估客船,送故吏數人,投錢唐亭往②。爾時吳興沈充為縣令,當送客過浙江,客出,亭吏驅公移牛屋下③。潮水至,沈令起彷徨,問牛屋下是何物,吏云:“昨有一傖父來寄亭中,有尊貴客,權移之④。”令有酒色,因遙問:“他父欲食餅不?姓何等?可共語。”褚因舉手答曰:“河南褚季野。”遠近久承公名,令於是大遽⑤。不敢移公,便於牛屋下修刺詣公,更宰殺為饌具⑥。於公前鞭撻亭吏,欲以謝慚。公與之酌宴,言色無異。狀如不覺。令送公至界。
(19)郗太傅在京口,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①。丞相語郗信:“君往東廂,任意選之。”門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卧,如不聞②。”郗公云:“正此好!”訪之,乃是逸少,因嫁女與焉③。
(20)過江初,拜官,輿飾供饌①。羊曼拜丹陽尹,客來蚤者,並得佳設②。日晏漸罄,不復及精,隨客早晚,不同貴賤。羊固拜臨海,競日皆美供③。雖晚至,亦獲盛饌。時論以固之豐華,不如曼之真率。
(21)周仲智飲酒醉,策目還面謂伯仁曰:“君才不如弟,而橫得重名①!”須臾,舉蠟燭火擲伯仁,伯仁笑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
(22)顧和始為揚州從事,月旦當朝,未入,頃停車州門外①。周侯詣丞相,歷和車邊,和覓虱,夷然不動②。周既過,反還,指顧心曰:“此中何所有?”顧搏虱如故,徐應曰:“此中最是難測地。”周侯既入,語丞相曰:“卿州吏中有一令仆才③。”
(23)庾太尉與蘇峻戰,敗,率左右十餘人乘小船西奔①。亂兵相剝掠,射,誤中舵工,應弦而倒,舉船上咸失色分散②。亮不動容,徐曰:“此手那可使著賊③!”眾乃安。
(24)庾小征西嘗出未還①。婦母阮,是劉萬安妻,與女上安陵城樓上②。俄頃翼歸,策良馬,盛輿衛③。阮語女:“聞庾郎能騎,我何由得見?”婦告翼,翼便為於道開鹵簿盤馬④,始兩轉,墜馬墮地,意色自若。
(25)宣武與簡文、太宰共載,密令人在輿前後鳴鼓大叫①。鹵簿中驚擾,太宰惶怖,求下輿。顧看簡文,穆然清恬②。宣武語人曰:“朝廷間故復有此賢。”
(26)王劭、王薈共詣宣武,正值收庾希家①。薈不自安,逡巡欲去②;劭堅坐不動,待收信還,得不定,乃出③。論者以劭為優。
(27)桓宣武與郗超議芟夷朝臣,條牒既定,其夜同宿①。明晨起,呼謝安、王坦之入,擲疏示之②。郗猶在帳內。謝都無言,王直擲還,云:“多!”宣武取筆欲除,郗不覺竊從帳中與宣武言。謝含笑曰:“郗生可謂入幕賓也③。”
(28)謝太傅盤桓東山,時與孫興公諸人泛海戲①。風起浪涌,孫,王諸人色並遽,便唱使還②。太傅神情方王,吟嘯不言③。舟人以公貌閑意說,猶去不止④。既風轉急,浪猛,諸人皆喧動不坐。公徐云:“如此,將無歸?”眾人即承響而回⑤。於是審其量,足以鎮安朝野。
(29)桓公伏甲設饌,廣延朝士,因此欲誅謝安、王坦之①。王甚遽,問謝曰:“當作何計?”謝神意不變,謂文度曰:“晉阼存亡,在此一行②。”相與俱前,王之恐狀,轉見於色;謝之寬容,愈表於貌。望階趨席,方作洛生詠,諷“浩浩洪流。”③桓憚其曠遠,乃趣解兵④。王、謝舊齊名,於此始判優劣。
(30)謝太傅與王文度共詣郗超,日旰未得前。王便欲去,謝曰:“不能為性命忍俄頃①?”
(31)支道林還東,時賢並送於徵虜亭①。蔡子叔前至,坐近林公;謝萬石後來,坐小遠。蔡暫起,謝移就其處。蔡還,見謝在焉,因合褥舉謝擲地,自復坐②。謝冠幘傾脫,乃徐起,振衣就席,神意甚平,不覺策沮③。坐定,謂蔡曰:“卿奇人,殆壞我面。”蔡答曰:“我本不為卿面作計。”其後二人俱不介意。
(32)郗嘉賓欽崇釋道安德問,餉米千斛,修書累紙,意寄殷勤①。道安答直云:“損米,愈覺有待之為煩②。”
(33)謝安南免吏部尚書還東,謝太傅赴桓公司馬出西,相遇破岡①。既當遠別,遂停三日共語。太傅欲慰其失官,安南輒引以它端。雖信宿中塗,競不言及此事②。太傅深恨在心未盡,謂同舟曰:“謝奉故是奇士。”
(34)戴公從東出,謝太傅往看之①。謝本輕戴,見,但與論琴書。戴既無吝色,而談琴書愈妙②。謝悠然知其量”③。
(35)謝公與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言,徐向局①。客問淮上利害,答曰:“小兒輩大破賊。”意色舉止,不異於常。
(36)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忽發火①。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②;子敬神色恬然,徐喚左右,扶憑而出,不異平常③。世以此定二王神宇④。
(37)苻堅遊魂近境①,謝太博謂子敬曰:“可將當軸,了其此處②。”
(38)王僧彌,謝車騎共王小奴許集①,僧彌舉酒勸謝云:“奉使君一觴。”謝曰:“可爾。”僧彌勃然起②,作色曰:“汝故是吳興溪中鉤碣耳,何敢?張③!”謝徐撫掌而笑曰:“衛軍,僧彌殊不肅省,乃侵陵上國也④。”
(39)王東亭為桓宣武主簿,既承藉,有美譽,公甚欲其人地為一府之望①。初,見謝失儀,而神色自若,坐上賓客即相貶笑②。公曰:“不然,觀其情貌,必自不凡。吾當試之。”后因月朝閣下伏,公於內走馬直出突之,左右皆宕仆,而王不動③。名價於是大重,咸云:“是公輔器也。”④
(40)太元末,長星見,孝武心甚惡之①。夜,華林園中飲酒,舉杯屬星雲②:“長星,勸爾一杯酒。自古何時有萬歲天子!”
(41)殷荊州有所識,作賦,是束皙慢戲之流①。殷甚以為有才,語王恭:“適見新文,甚可觀。”便於手巾函中出之。王讀,殷笑之不自勝②。王看竟,既不笑,亦不言好惡,但以如意帖之而已③。殷悵然自失④。
(42)羊綏第二子孚,少有俊才,與謝益壽相好。嘗蚤往謝許,未食。俄而王齊、王睹來,既先不相識,王向席有不說色,欲使羊去①。羊了不眄,唯腳委几上,詠矚自若②。謝與王敘寒溫數語畢,還與羊談賞;王方悟其奇,乃合共語。須曳食下,二王都不得餐,唯屬羊不暇。羊不大應對之,而盛進食,食畢便退。遂苦相留,羊義不住,直云:“向者不得從命,中國尚虛③。”二王是孝伯兩弟。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1)①雍:顧雍,字元嘆,累遷尚書令,位至丞相。
②延陵:地名,這裡指延陵季子。春秋時代,吳國的季札受封於此,稱延陵季子,他最熟悉禮制,他兒子死後,葬喪都合乎禮。並且說:“骨肉歸復於土,命也。若魂氣,則無不之也。”喪明:《禮記·檀弓上》載,孔子弟子子夏死了兒子就哭瞎了眼睛。孔子的另一弟子曾子為此責備他,認為這是子夏的罪過之一。
③豁情:敞開胸懷;心情開朗。
(2)①嵇中散:嵇康。參看《德行》第16則注①。廣陵散:古琴曲。
(3)①霹靂(pī lì):響聲很大的雷。
②焦然:形容燒焦了。
(4)①折枝:使樹枝彎曲。
②信然:確實這樣。
(5)①宣武場:場地名,在洛陽城北。斷:隔絕。縱:聽憑。按:《水經?谷水注》引《竹林七賢論》說:魏明帝在宣武場上圍起柵欄,包住虎牙,派大力士跟虎搏鬥。
②承間:同“乘間”,趁著空子。顛仆:跌倒。
③湛然:形容鎮靜。
(6)①筒中箋布:一種細布,卷作筒形。按:《晉書?王成傳》作“筒中細布五十端。”端:二丈為一端。
(7)①裴叔則:裴楷,字叔則,曾任屯騎校尉、太子少師。按:公元290
晉武帝死,晉惠帝立,太傅楊駿輔政,第二年皇后賈氏殺楊駿,裴楷和楊駿是兒女親家,也被逮捕。
儀同三司:儀仗同於太尉、司徒、司空。這三個官職號稱三公,又稱三司,三公以下有”位從公”之名,儀同三司的都是位從公,即非三公卻給以和三公同等的待遇。
(8)①王夷甫:王衍,字夷甫,官至太尉。屬(zhū):囑託。
②飲燕:同“飲宴”。
③?(lěi):食盒。
④“汝看”句:牛背是挨鞭子打的地方,王夷甫自以為風采神韻優美出眾,眼光也高人一頭,不屑計較剛才發生的事。
(9)①設主人:以主人身分備辦酒食。
②馥司馬:周馥手下的司馬。周馥任平東將軍,將軍府下有司馬,管一府之事。行酒:在宴會上主持行酒令、斟酒勸飲等事。
(10)①劉慶孫:劉輿,字慶孫,在太傅司馬越的官府中任長史。構:羅織罪狀陷害人。縱心:放開心思,不關心事情。間(jiàn):插在中間;乘間。
②儉:吝嗇。換:借。
③頹然:形容精神不振的樣子。幘(zé):頭巾。幾:坐時靠著或放物品的小桌子。
④兩娑:兩三。
(11)①裴景聲:裴邈,字景聲。歷太傅從事中郎、左司馬,監東海王軍事。惡:討厭。回:改變。
②肆言:肆無忌憚地說。要:要挾;強迫。
(12)①裴成公:裴..(wěi),字逸民,累遷尚書左僕射、侍中,死後的謚號是成。
②裴令:指裴楷,任中書令,很有名望,是裴..的叔父。令望:美好的聲望。
③卿裴:稱裴為卿。這是把裴..看成小輩的、不講禮法的稱呼。
(13)①庾公:庾亮,字元規。按:晉成帝登位(公元325年)后,王導為司徒,錄尚書事,和庾亮等參輔朝政。後來庾亮進號征西將軍,都督六州諸軍事,鎮守武昌,有人勸他起兵東下入首都,罷免王導,因郗鑒不同意,才作罷。
②潛:暗中;秘密地。嚴:戒備。虞:預料。
③角巾:有稜角的頭巾,是隱土所常戴的。這裡指家居時的服飾。烏衣:建康城內的烏衣巷。東晉時王導、謝安這些貴族都住在這裡。按:這句話指棄官家居。
(14)①檢校:檢查核對。帳下:幕府中,這裡指幕僚。
②几案間事:指案犢,即官府文牘案卷之事。
(15)①祖士少:祖約,字士少,曾任豫州刺史。阮遙集:阮孚,字遙集,曾任吏部尚書、廣州刺史。屐:木板鞋,鞋底下多有二齒。經營:料理。
②累:毛病。得失:高下;優劣。按:晉人推崇超脫,曠達,所以有一種嗜好,就看成是一種毛病。
③屏當:同“摒當”,料理;收拾。麓(lú):竹箱子。意未能平:心神還不能平靜,指有點慌張。
④蠟屐:用蠟塗在屐上,使它滑潤。
⑤勝負:高下;優劣。按:這裡並不從兩種嗜好去品評,而從心胸開闊與否來判斷高下。阮孚“不為外物所累”,所以他勝於祖約。
(16)①許侍中:許?(zǎo),字思文,任從事、侍中,官至吏部侍郎。顧司空:顧和,字君孝,官至尚書令,死後追贈司空。從事:官名,是三公和州郡長官的屬官。按:王導任揚州刺史時,召許、顧二人為從事。
②熟:指習慣。
③?(hái)台:打呼嚕的聲音。
(17)①庾太尉:庾亮,字元規,位至司空,死後追贈太尉。《晉書·庾亮傳》說他美姿容,作風嚴整,動由禮節。
②雅重之質:高雅穩重的氣質。
③幔(màn):帷帳。怛(dá)之:使他害怕;驚嚇他。恬然:安靜、無動於衷的樣子。
④君侯:對列侯和地方高級官吏的尊稱。
⑤阿恭:庾亮大兒庾彬的小名。
(18)①諸公:褚裒,字季野,河南陽翟人。在蘇峻叛亂時,車騎將軍郗鑒(後進位太尉)調他為參軍。參看《德行》第34
則注①。記室參軍:官名,掌管文書。
②送故:長官離任或歿於任所,屬吏贈錢遠送或護送靈柩回故鄉,這叫送故,是當時風氣。錢唐亭:錢唐縣的驛亭,驛亭是供旅客留宿的公家客店。
③浙江:江名。牛屋:牛棚子。晉人多以牛駕車,所以客店也有牛棚子。
④傖父(cāngfǔ )):罵人的話,意為粗鄙的人。吳人稱中州人為傖人。
⑤承:聞知。遽(jù):惶恐。
⑥修刺:備辦名片。饌具:酒食。
(19)①郗(xī)太傅:郗鑒,曾兼徐州刺史,鎮守京口。
②矜持:拘謹。坦腹:敞開上衣,露出腹部。按:后稱人女婿為東床或令坦,本此。
③逸少:王羲之,字逸少,是王導的侄兒。
(20)①輿飾:都整治。輿,都,皆。按:《晉書?羊曼傳》作“相飾”。供饌:酒宴。
②蚤:通“早”。佳設:盛宴;美味佳肴。
③美供:精美的酒宴。
(21)①橫:意外;無緣無故。
(22)①顧和:字君孝。王導任揚州刺史時,調他做從事,後來官至尚書令。月旦:農曆每月初一。朝:下屬進見長官。
②夷然:安然。
③令仆才:指作尚書令和僕射之才。
(23)①庾太尉:庾亮,死後追贈太尉,晉成帝時,庾亮任中書令,蘇峻起兵時,詔為都督征討諸軍事。
②射:《晉書?庾亮傳》作“亮左右射賊。”分散:《晉書?庾亮傳》作“欲散”,於義為長。
③著賊:指射中盜賊。賊指蘇峻一夥。按:誤中舵工后,人人自危,恐受懲處。而庾亮只是淡淡地責備了一句,所以眾乃安。
(24)①庾小征西:庾翼,是庾亮的弟弟。庾亮曾任征西將軍,他死後,庾翼也升任征西將軍,所以這裡稱小征西,以別於庾亮。
②安陵:地名。這可能是庾翼屯駐之地。
③策:用鞭子趕。輿衛:隨隊坐的車子和衛士。
④鹵薄:儀仗。
(25)①宣武:桓溫,謚號宣武。太宰:武陵王司馬?,晉穆帝即位后,升任太宰。
②穆然:鎮靜的樣子。清恬(tián):心神平和安適。
(26)①王劭、王薈:是王導的兩個兒子。庾希:是皇親國戚,兄弟皆為顯貴。桓溫忌恨他們,借故殺了他弟弟。后庾希聚眾反,桓溫派兵討伐,庾希被俘,兄弟子侄五人被斬。
②逡(qun)巡:有顧慮而徘徊不敢前進。
③得不定:得與不得成為定局。按:王劭只是想看個水落石出。
(27)①郗超:任大司馬桓溫的參軍,接著義調任散騎侍郎,為桓溫所器重。芟(Shān)夷:除去。條牒:分項的文書。
②疏:給皇帝的奏議。
③生:先生的省稱。入幕賓:占代將帥辦公的地方稱幕府,幕府中的屬官是幕僚或幕賓。幕有帳幕義。郗超正在帳中,所以謝安這樣嘲諷他。
(28)①謝太傅:謝安。按:謝安在出任官職前,曾在會稽郡的東山隱居,時常和孫興公、王羲之、支道林等暢遊山水。盤桓:徘徊;逗留。泛海:坐船出海。
②唱:提議。
③神情:精神興緻。王:通“旺”。吟嘯:參《言語》第40 則注③的“嘯詠”。
④說:通“說”,愉快。
⑤承響:應聲。響,聲音。
(29)①“桓公”句:晉簡文帝死時,桓溫出鎮在外,遺詔使桓溫輔政,而沒有滿足他的纂位野心,他就以為是吏部尚書謝安和侍中王坦之(字文度)的主意,非常憤恨。后入朝,屯兵新亭,要謝、王前去迎接,想殺掉二人。甲,甲士,披鎧甲的士兵。
②阼:皇位,這裡指國家。
③望階趨席:指到了台階上就疾行就座。方作:通“仿作”,仿效。洛生詠:用洛陽書生讀書的語音來吟詩。浩浩洪流:這是嵇康《贈秀才入軍)詩中的句子,意謂大河浩浩蕩蕩。
④曠遠:曠達;心胸寬闊。趣(cù):通“促”,急促。
(30)①“不能”句:郗超得到桓溫的器重,掌生殺大權,所以謝安這樣說。
(31)①“還東”句:支道林原在建康,這時要回到東邊的會稽郡東山。征虜亭,亭名。太安中征虜將軍謝安所立,以後此亭逐漸成為送客之處。
②褥:坐墊。
③冠幘:頭巾。策沮(jǔ):生氣、頹喪。
(32)①釋道安:釋是釋迦牟尼的簡稱,這裡用來稱和尚。道安是和尚名。斛(hú):十斗為一斛。累紙:一張紙疊一張紙。意寄:所寄託的心意。
②損米:對饋贈的客套語,指破費對方的米,等於說蒙惠贈米。有待:有所待,有依靠的東西。《莊子》講有待、無待,認為無待才可以逍遙,即得到精神上的真正自由。釋道安感嘆自己還不能擺脫有待,仍須憑藉外物,心靈得不到解脫。
(33)①謝安南:謝奉,字弘道,曾任安南將軍。按:謝奉是會稽郡山陰縣人。這裡所說的還東,蓋指回到會稽。“謝太博”句:謝安隱居在會稽郡東山,不肯出仕,後來征兩大將軍桓溫請他出任司馬,謝安才赴召。
信宿:連注兩夜。中塗:中途;半路。
(34)①戴公:戴逵,字安道。居會稽郡剡縣,不肯出仕,有清高之名。擅長棋琴書畫。
②吝色:受辱的表情;不樂意的神色。
③悠然:閑適的樣子。
(35)①“俄而”句: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堅大發兵分道南侵,企圖滅晉,軍隊屯駐淮水、淝水間。當時晉朝以謝安錄尚書事,征討大部督,謝安派他弟弟謝石、侄謝玄率軍在淝水堅拒苻堅軍,苻堅大敗,這就是淝水之戰。淮上,淮水上,這裡指泥水戰場上。向局:面向棋局。
(36)①王子猷、子敬:王徽之,字子猷,官至黃門侍郎。王獻之,字子敬,官至中書令。都是王羲之的兒子。
②遽:匆忙。不惶:沒有時間。惶,通“遑”,空閑。
③扶憑:攙扶。按:當時貴族的一種氣派是走路要由僕人攙扶著。
④神宇:神情氣宇(氣度)。
(37)①遊魂:流散的魂魄,這是對敵寇的憎稱。
②當軸:朝廷中的當權人物。
(38)①王僧彌:王珉,小名僧彌。謝車騎:謝玄,死後贈車騎將軍。謝玄叔父謝安,曾任吳興太守,當時謝玄年少,曾隨叔父住在吳興。所以下文說到吳興。後來謝玄任充州刺史、徐州刺史,所以下文稱他為使君。王小奴:王薈,字敬文,小名小奴,是王導的兒子,王珉的叔父。督浙江東五郡左將軍,會稽內史,進號鎮軍將軍,死後追贈衛將軍,下文謝玄以衛軍稱呼王薈,似誤,當稱鎮軍為是。
②勃然:盛怒的樣子。
③碣(jié):謝玄的小名。按:謝玄喜歡釣魚,所以這裡既直稱他的小名,又鄙視他為垂釣的賤民。僧彌以謝對他不禮貌而生氣,當面罵謝,而謝則以玩笑對待,可稱有雅量。?(zhōu)張:欺騙;胡說。
④肅省:嚴肅明白。上國:指春秋時中原各國,這是對周圍的夷狄等部族而言。這裡用上國指自己,就等於把對方說成夷狄。按:謝玄在這句里也是直呼王珉的小名。
(39)①承藉:指繼承、憑藉祖先的福蔭。按:王東亭即王?,封東亭侯,是王導的孫子,年輕時就為桓溫所敬重。人地:人品和門第。
②謝:問。儀:禮節。
③宕仆:搖擺跌倒。宕,同“盪”。
④名價:名聲身價。公輔器:指相當於三公、輔弼大臣一類人材,后也指可以做宰相的人才。
(40)①“太元”句:太元是晉孝武帝的年號,據記載,太元二十年(公元395年)九月出現蓬星(即這裡說的長星,是彗星的一種)。按:古人的迷信說法,蓬星出現是不吉利的,多預示兵災。這裡以為是預示帝王死,所以說沒有萬歲天子。見(xiàn),同“現”。
②屬(zhǔ):勸。
(41)①束皙:字廣微,任尚書郎,曾作《勸農賦》、《餅賦》等,文頗詼諧。慢戲:不莊重、開玩笑。
②自勝:自製;剋制自己。
③如意:器物名。用玉、骨等製成,可用來搔癢,也供指划、賞玩之用。帖:通“貼”,壓著。
④悵(chàng)然:失意、不痛快的樣子。
(42)①向席:走到座位上;入座。說:同“悅”。
②眄(miǎn):斜看。委:放。詠矚:吟詠、顧盼。
③中國:指腹中。按:二王原先想趕他走,後來又獻殷勤,羊孚才說明所以不走是因為腹中尚空。

白話譯文

(1)豫章太守顧劭,是顧雍的兒子。顧劭死在任內,當時顧雍正大聚下屬飲酒作樂,他親自下圍棋。外面稟報說豫章有送信人到,卻沒有他兒子的書信。顧雍雖然神態不變,可是心裡已明白其中的緣故;他悲痛得用指甲緊掐手掌,血流出來沾濕了座褥。直到賓客散去以後,才嘆氣說:“已經不可能有延陵季子那麼高尚,難道可以哭瞎眼睛而受人責備嗎!”於是就放開胸懷,驅散哀痛之情,神色自若。
(2)中散大夫嵇康在法場處決時,神態不變,要求給他琴彈,彈奏《廣陵散》曲。彈完后說:“袁孝尼曾經請求學這支曲子,我吝惜固執,不肯傳給他,《廣陵散》從今以後要失傳了!”當時,三千名太學生曾上書,請求拜他為師,朝廷不準許。嵇康被殺后,文王司馬昭隨即也後悔了。
(3)夏侯太初有一次靠著柱子寫字,當時下著大雨,雷電擊壞了他靠著的柱子,衣服燒焦了,他神色不變,照樣寫字。賓客和隨從都跌跌撞撞,站立不穩。
(4)王戎七歲的時候,有一次和一些小孩兒出去遊玩,看見路邊的李樹掛了很多果,壓彎了樹枝,小孩兒們爭先恐後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著不動。別人問他,他回答說:“樹長在路邊,還有這麼多李子,這一定是苦的李子。”拿李子來一嘗,果真是苦的。
(5)魏明帝在宣武場上包著老虎的爪牙,舉行人、虎搏鬥表演,任憑百姓觀看。王戎當時七歲,也去看。老虎乘隙攀住柵欄大吼,吼聲震天動地,圍觀的人全都嚇得退避不迭,跌倒在地。王戎卻平平靜靜,一動不動,一點也不害怕。
(6)王戎任侍中的時候,南郡太守劉肇送給他十丈筒中細布,王戎雖然沒有受禮,還是深情地給他寫了一封回信。
(7)裴叔則被逮捕時,神態不變,舉動如常。要來紙筆寫信給親朋故舊,信發出后,營救他的人很多,才得以免罪。後來位至儀同三司。
(8)王夷甫曾經托族人辦事,過了一段時間還沒辦。後來兩人碰到一起吃喝,王夷甫便問那位族人:“原先托您辦的事,怎麼還不去辦呢?”族人非常生氣,就舉起食盒扔到他臉上。王夷甫一言不發,洗乾淨后,挽著丞相王導的手,和他一起坐牛車走了。在車裡照著鏡子,對王導說:“你看我的眼光,竟然超出牛背之上。”
(9)裴遐在周馥家,周馥以主人身分宴請大家。裴遐和人下圍棋,周馥的司馬負責勸酒。裴遐正在下棋,時時要酒喝,司馬很生氣,便把他拽倒在地上。裴遐爬起來回到座位上,舉動如常,臉色不變,照樣下棋。後來王夷甫問他:“當時怎麼能做到面不改色呢?”他回答說:“只不過是暗地忍受著罷了!”
(10)劉慶孫在太傅府任職,在這期間,名人多被他構陷,只有庾子嵩不把心思放在世事上,使他沒有空子可鑽。後來就抓住庾子嵩生性吝嗇而家境富裕這點,慫恿太傅向庾子嵩借千萬錢,希望他表現得吝嗇不肯借,然後在這裡找到可乘之機。於是太傅就在大庭廣眾中間庾子嵩借錢,這時庾子嵩已經醉醺醺的了,頭巾顛落在小桌上,他把頭伸進頭巾里戴上,慢吞吞地回答說:“下官家原來大約有兩三千萬,隨您取多少。”劉慶孫這才佩服了。後來有人向庾子嵩談起這件事,庾子嵩說:“這可以說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11)王夷甫和裴景聲兩人志趣、愛好不同,景聲討厭王夷甫想任用自己,可是始終沒法改變王夷甫的主意。於是就故意到王夷甫那裡,肆意攻擊,痛罵一番,迫使王夷甫回罵自己,想用這種辦法使王夷甫分擔別人的指責。王夷甫卻始終不動聲色,從容地說:“白眼兒終於發作了。”
(12)王夷甫比裴..大四歲,兩人不相交好。有一次,兩人聚會在一起,在座的都是當時的名士,有人對王夷甫說:“裴令的名望哪裡值得考慮!”王夷甫便稱呼裴..為卿,裴..說:“我自然可以成全您的高雅情趣。
(13)有往來首都的人說:“庾公有起兵東下的意圖。”有人對王導說:“應該暗中略作戒備,以防備不測事件。”王導說:“我和元規雖然都是國家大臣,但是本來就懷有布衣之交的情誼。如果他想來朝廷,我就徑直回家當老百姓,略作戒備做什麼!”
(14)丞相王導的主簿想去查核部下,王導對他說:“我想和主簿交談一下,不用去了解人家文犢案卷上的事。”
(15)祖士少喜歡錢財,阮遙集喜歡木屐,兩人經常都是親自料理。兩種嗜好同是一種毛病,可是還不能從此判定兩人的高下。有人到祖士少家,看見他正在收拾、查點財物;客人到了,還沒有收拾完,剩下兩小箱,他就放在背後,側身擋著,還有點心神不定的樣子。又有人到阮遙集家,看見他親自點火給木屐打蠟;因此還嘆息說:“不知這一輩子還會穿幾雙木屐!”說時神態安詳自在。於是兩人的高下才見分曉。
(16)侍中許?和司空顧和一起在丞相王導手下任從事,那時兩人都已經得到賞識,凡是遊樂、宴飲、聚會,兩人都參加,沒有絲毫不同。有一次兩人晚上到王導家玩,玩得高興極了。王導便叫他們到自己的床上睡。顧和輾轉反側直到天亮,不能很快習慣;許?一上床就鼾聲如雷。王導回頭對客人們說:“這裡也難得到個睡覺的地方。”
(17)太尉庾亮風度儀容,奇偉出眾,舉止穩重,當時人們都認為這是一種假象。庾亮有個大兒子,只有幾歲,那種高雅、穩重的氣質,從小就是那樣,人們才知道這是本性。溫太真曾經藏在帷帳後面嚇唬他,這孩子神色安詳,只是慢慢地跪下問道:“君侯為什麼做這樣的事?”輿論界認為他的氣質不亞於庾亮。他在蘇峻叛亂時被殺害了。有人說:“看見阿恭的樣子,就知道元規不是裝假。”
(18)褚季野從章安縣令升任太尉郗鑒的記室參軍,當時名聲已經很大,可是官位低,很多人還不認識他。諸季野坐著商船往東去,和幾位送舊官的屬吏到錢唐亭投宿。這時,吳興人沈充任錢唐縣令,正好要送客過浙江,客人到來,亭吏就趕出褚季野,把他移到牛屋裡。夜晚江水漲潮,沈縣令起來在亭外徘徊,問牛屋裡是什麼人,亭吏說:“昨天有個北方佬來亭中寄宿,因為有尊貴客人,就姑且把他挪到這裡。”縣令這時已有幾分酒意,便遠遠地問道:“北方佬想吃餅嗎?你姓什麼?可以出來交談交談。”褚季野便拱手回答道:“河南褚季野。”遠近的人久仰褚季野的大名,縣令於是大為惶恐。又不敢起動他,便在牛屋裡呈上名片拜謁他,並且另外宰殺牲畜,整治酒食。還當著褚季野的面鞭責亭吏,想用這些做法來道歉,表示愧意。褚季野和縣令對飲,言談、臉色沒有什麼異樣表現,好像對這一切都沒在意似的。後來縣令把他一直送到縣界。
(19)太傅郗鑒在京口的時候,派門生送信給丞相王導,想在他家挑個女婿。王導告訴郗鑒的來人說:“您到東廂房去,隨意挑選吧。”門生回去稟告郗鑒說:“王家的那些公子還都值得誇獎,聽說來挑女婿,就都拘謹起來,只有一位公子在東邊床上袒胸露腹地躺著,好像沒有聽見一樣。”郗鑒說:“正是這個好!”一查訪,原來是王逸少,便把女兒嫁給他。
(20)晉室南渡的初期,新宮接受任命時,都要備辦酒宴招待前來祝賀的人。羊曼出任丹陽尹時,客人來得早的,都能吃到豐盛的酒食。來晚了,備辦的東西逐漸吃完了,就不能再吃上精美的酒食了,只是隨客人來得早晚而不同,不管官位高低。羊固出任臨海太守時,從早到晚都有精美的酒宴。雖然到得很晚的,也能吃上豐盛的酒食。當時的輿論認為羊固的酒宴雖然豐盛、精美,但是比不上羊曼的本性真誠直率。
(21)周仲智喝酒喝醉了,瞪著眼扭著頭對他哥哥伯仁說:“您才能比不上我,卻意外地獲得大名聲!”接著,舉起點著的蠟燭扔到伯仁身上,伯仁笑著說:“阿奴用火攻,原來是用的下策啊!”
(22)顧和當初任揚州州府從事的時候,到初一該進見長官了,他還沒有進府,暫時在州府門外停下車。這時武城侯周頜也到丞相王導那裡去,從顧和的車子旁邊經過,顧和正在抓虱子,安閑自在,沒有理他。周策已經過去了,又折回來,指著顧和的胸口問道:“這裡面裝些什麼?”顧和照樣掐虱子,慢吞吞地回答說:“這裡面是最難捉摸的地方。”周策進府後,告訴王導說:“你的下屬里有一個可做尚書令或僕射的人才。”
(23)太尉庾亮率軍和蘇峻作戰,打敗了,帶著十幾個隨從坐小船往西邊逃去。這時叛亂的士兵正搶劫百姓,小船上的人用箭射賊兵,失手射中舵工,舵工隨即倒下了,全船的人都嚇得臉色發白想逃散。庾亮神色自若,慢慢說道:“這樣的手怎麼可以用來殺賊!”大家這才安定下來。
(24)征西將軍庾翼有一次外出還沒有回來。他的岳母阮氏,是劉萬安的妻子,和女兒一起上安陵城樓觀望。一會兒,庾翼回來了,騎著高頭大馬,帶領著浩大的車馬衛隊。阮氏對女兒說:“聽說庾郎會騎馬,我怎麼能見一見呢?”庾翼妻子於是告訴庾翼,庾翼就為她在道上擺開儀仗,騎著馬繞圈子,剛轉了兩圈,就從馬上摔下來了,可是他神態自如,滿不在乎。”
(25)桓溫和簡文帝、太宰共坐一輛車,桓溫暗中叫人在車前車后敲起鼓來,大喊大叫。儀仗隊伍受驚混亂,太宰神色驚惶恐懼,要求下車。桓溫回看簡文帝,他卻鎮定自若,滿不在乎。後來桓溫告訴別人說:“朝廷里仍然有這樣的賢能人才。”
(26)王劭、王薈一起去拜訪桓溫,恰好碰上桓溫派人逮捕庾希一家。王薈心裡不安,徘徊猶豫,想離開;王劭卻穩穩噹噹地坐著不動,直等到派去逮捕的官吏回來,知道事情的結果后才退出。評論者認為王劭比王薈強。
(27)桓溫和郗超商議撤換朝廷大臣的事,上報名單擬定后,當晚兩人同一處安歇。第二天桓溫一早起來,就傳呼謝安和王坦之進來,把擬好的奏疏扔給他們看。當時郗超還在帳子里沒起床。謝安看了奏疏,一句話也沒說,王坦之徑直扔回給桓溫,說:“太多了!”桓溫拿起筆想刪去一些,這時郗超不自覺地偷偷從帳子里和桓溫說話。謝安含笑說:“郗生可以說是入幕之賓呀。”
(28)太傅謝安在東山居留期間,時常和孫興公等人坐船到海上遊玩。有一次起了風,浪濤洶湧,孫興公、王羲之等人一齊驚恐失色,便提議掉轉船頭回去。謝安這時精神振奮,興緻正高,又朗吟又吹口哨,不發一言。船夫因為謝安神態安閑,心情舒暢,便仍然搖船向前。一會兒,風勢更急,浪更猛了,大家都叫嚷騷動起來,坐不住。謝安慢條斯理地說:“這樣看來,恐怕是該回去了吧?”大家立即響應,就回去了。從這件事里人們明白了謝安的氣度,認為他完全能夠鎮撫朝廷內外,安定國家。
(29)桓溫埋伏好甲士,設宴遍請朝中百官,想趁此機會殺害謝安和王坦之。王坦之非常驚恐,問謝安:“應該採取什麼辦法?”謝安神色不變,對王坦之說:“晉朝的存亡,決定於我們這一次去的結果。”兩人一起前去赴宴,王坦之驚恐的狀態,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在臉色上;謝安的寬宏大量,也在神態上表示得更加清楚。他到台階上就快步入座,模仿洛陽書生讀書的聲音,朗誦起“浩浩洪流”的詩篇。桓溫害怕他那種曠達的氣量,便趕快撤走了埋伏的甲士。原先王坦之和謝安名望相等,通過這件事才分出了高低。
(30)太傅謝安和王文度一起去拜望郗超,一直等到天色晚了還不能上前會見。王文度便想走,謝安說:“你就不能為了性命再忍耐一會兒?”
(31)支道林要回到東邊去,當時名士一起到征虜亭給他餞行。蔡子叔先到,就坐到支道林身旁;謝萬石後到,坐得稍為遠點。蔡子叔走開了一會兒,謝萬石就移坐到他的座位上。蔡子叔回來,看見謝萬石坐在自己位子上,就連坐墊一塊抬起他扔到地上,自己再坐回原處。謝萬石頭巾都跌掉了,便慢慢地爬起來,拍乾淨衣服,回到自己座位上去,神色很平靜,看不出他生氣或頹喪。坐好了,對蔡子叔說:“你真是個怪人,差點兒碰破了我的臉。”蔡子叔回答說:“我本來就沒有替你的臉打算。”後來兩個人都不介意。
(32)郗嘉賓很欽佩、推崇道安和尚的道德、名望,送他千擔米,並且寫了一封長長的信,情意懇切深厚。道安的回信只是說:“蒙賜米,也更加覺得有所依靠是煩惱的。”
(33)安南將軍謝奉被免去吏部尚書的官職后回東邊老家去,太博謝安因為應召出任桓溫的司馬往西去,兩人在破岡相遇。既然就要久別了,便停留三天一起敘敘舊。謝安對他丟了官一事想安慰幾句,謝奉總是借別的事避開這個問題。雖然兩人半路上同住了兩夜,卻始終沒有談到這件事。謝安因為心意還沒有表達出來,深感遺憾,就對同船的人說:“謝奉確實是個奇特的人。”
(34)戴逵從會稽到京都,太傅謝安去看望他。謝安原來輕視他,見了面,只是和他談論琴法、書法。戴逵不但沒有不樂意的表情,而且談起琴法、書法來更加高妙。謝安從這裡了解到他那種閑適自得的氣量。
(35)謝安和客人下圍棋,一會兒謝玄從泥水戰場上派出的信使到了,謝安看完信,默不作聲,又慢慢地下起棋來。客人問他戰場上的勝敗情況,謝安回答說:“孩子們大破賊兵。”說話間,神色、舉動和平時沒有兩樣。
(36)王子猷和子敬曾經同坐在一個房間里,前面忽然起火了。子猷急忙逃避,連木板鞋也來不及穿;子敬卻神色安洋,慢悠悠地叫來隨從,攙扶著再走出去,就跟平時一樣。世人從這件事上判定二王神情氣度的高下。
(37)苻堅的鬼子兵逼近邊境,太傅謝安對王子敬說:“可以用個執政大臣為統帥,把他們就地消滅。”
(38)王僧彌和車騎將軍謝玄一起到王小奴家聚會,僧彌舉起酒杯向謝玄勸酒說:“奉獻使君一杯。”謝玄說:“行啊。”僧彌生氣地站起來,滿臉怒色他說:“你原先不過是吳興山溪里垂釣的碣奴罷了,怎麼敢這樣胡言亂語!”謝玄慢慢拍著手笑道:“衛軍,你看僧彌太不莊重,太不懂事了,竟敢侵犯欺凌上國的人呀。”
(39)東亭侯王?任桓溫的主薄,既受到祖輩的福蔭,名聲又很好,桓溫很希望他在人品和門第上都能成為整個官府所敬仰的榜樣。當初,他回答桓溫問話時,有失禮之處,可是神色自若,在座的賓客立刻貶低並且嘲笑他。桓溫說:“不是這樣的,看他的神情態度,一定不平常。我要試試他。”後來趁著初一僚屬進見、王?正在官廳里的時候,桓溫就從後院騎著馬直衝出來。手下的人都給嚇得跌跌撞撞,王?卻穩坐不動。於是聲價大為提高,大家都說:“這是輔弼大臣的人材呀。”
(40)太元末年,長星出現,晉孝武帝心裡非常厭惡它。入夜,他在華林園裡飲酒,舉杯向長星勸酒說:“長星,勸你一杯酒。從古到今,什麼時候有過萬歲天子!”
(41)荊州刺史殷仲堪有了點見解,就寫成一篇賦,是束皙那種遊戲文章一類的。殷仲堪自認為很有才華,告訴王恭說:“我剛見到一篇新作,很值得看一看。”說著便從手中套子里拿出文章來。王恭一面讀,殷仲堪一面得意地笑個不停。王恭看完后,既不笑,也不說文章好壞,只是拿個如意壓著它罷了。殷仲堪很失望,心裡覺得丟了點什麼。
(42)羊綏的次子羊孚,少年時就才智出眾,和謝益壽很要好。有一次,他一大早就到謝家去,還沒有吃早飯。一會兒王齊、王睹也來了,他們原先不認識羊孚,落了座,臉色就有點不高興,想讓羊孚離開。羊孚看也不看他們,只是把腳搭在小桌子上,無拘無束地吟詩、觀賞。謝益壽和二王寒暄了幾句后,回頭仍舊和羊孚談論、品評;二王方才體會出他不同一般,這才和他一起說話。一會兒擺上飯菜,二王一點也顧不上吃,只是不停地勸羊孚吃喝。羊孚也不大答理他們,卻大口大口地吃,吃完便告辭。二王苦苦挽留,羊孚按道理不肯留下,只是說:“剛才我不能順從你們的心意馬上走開,是因為肚子還是空空的。”二王是王孝伯的兩個弟弟。

作品鑒賞


​本篇所記的就是名士們的雅量。在遇到喜怒哀樂等方面的事情時神色自若,應付自如。如果因身心暢快而面露歡娛之色,這就顯得有所計較而不寬容了。逢喜事卻能不異於常,這就很有涵養而顯出雅量。例如第35則記謝安得知淝水之戰大捷的消息后,“意色舉止,不異於常”。如果怒氣使人面帶怒容,這就有失風度,不好。本篇記載了一些豁達處世、寬容待人的事例,受到困辱打罵也不發火,不吵罵,更不動手報復。例如第18則記久負盛名的褚季野旅居驛亭時被亭吏驅移牛屋下住宿,後來縣令了解原委,“於公前鞭撻亭吏”。對這前後兩種態度,褚季野表現得襟懷磊落,“言色無導,狀如不覺”。第9則記裴遐在宴會上因飲酒事被人拽倒在地,爬起來后,舉止如常,顏色不變,復戲如故”。就算遇上牢獄之災,殺身之禍,也應該若無其事,好像心胸能包容萬物。例如第2則記嵇康“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第29則記桓溫欲誅謝安、王坦之兩人,王坦之膽戰心驚,“轉見於色”,而“謝之寬容,愈表於貌”。兩人對比,顯示出謝安不凡的氣度。在突發事變面前未嘗倉皇失措,也是氣量寬宏的表現。例如第1則記顧雍在賓客滿座的情況下知道自己的兒子死於任上時,雖然心裡痛苦不堪,“以爪掐掌,血流沾褥”,可是終於能控制住而在言談神色上沒有露出痕迹。第28則記謝安和諸人坐船到海上遊覽,遇上風急浪猛,大家都驚恐失色,他卻仍神態安閑,心情舒暢。
除此以外,只要沒有虛偽的表現,純任自然,不為外物所累,都可以看成雅量。例如不為威逼利誘所動;不吝惜財物;不怕丟失官職;保持真誠直率,不做作;等等。第19則記郗家到王家選女婿時,王家子弟“咸自矜持”,只有王羲之“在東床上坦腹卧,如不聞”。這正是直率、不掩蓋、不做作的很好寫照。第15則記祖士少和阮遙集二人各有嗜好,雖然同是為外物所累,可是前者處置失當,被人看見而“意未能平”,後者處置得宜,在人前仍“神色閑暢”,相比之下,人們就認為後者有氣量。
真正有雅量的名士,確也表現出一種難得的修養,值得肯定。但是從記載中可以看出,有一些士族名士所講究的魏晉風度實際是假裝的。有的故作曠達,有的不過是臉皮厚而已。

作品簡介


《世說新語·雅量》
《世說新語·雅量》
《世說新語·雅量》所記的就是名士們的雅量。在遇到喜怒哀樂等方面的事情時神色自若,應付自如。如果因身心暢快而面露歡娛之色,這就顯得有所計較而不寬容了。逢喜事卻能不異於常,這就很有涵養而顯出雅量。例如第35則記謝安得知淝水之戰大捷的消息后,“意色舉止,不異於常”。如果怒氣使人面帶怒容,這就有失風度,不好。本篇記載了一些豁達處世、寬容待人的事例,受到困辱打罵也不發火,不吵罵,更不動手報復。例如第18則記久負盛名的褚季野旅居驛亭時被亭吏驅移牛屋下住宿,後來縣令了解原委,“於公前鞭撻亭吏”。對這前後兩種態度,褚季野表現得襟懷磊落,“言色無導,狀如不覺”。第9則記裴遐在宴會上因飲酒事被人拽倒在地,爬起來后,舉止如常,顏色不變,復戲如故”。就算遇上牢獄之災,殺身之禍,也應該若無其事,好像心胸能包容萬物。例如第2則記嵇康“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第29則記桓溫欲誅謝安、王坦之兩人,王坦之膽戰心驚,“轉見於色”,而“謝之寬容,愈表於貌”。兩人對比,顯示出謝安不凡的氣度。在突發事變面前未嘗倉皇失措,也是氣量寬宏的表現。例如第1則記顧雍在賓客滿座的情況下知道自己的兒子死於任上時,雖然心裡痛苦不堪,“以爪掐掌,血流沾褥”,可是終於能控制住而在言談神色上沒有露出痕迹。第28則記謝安和諸人坐船到海上遊覽,遇上風急浪猛,大家都驚恐失色,他卻仍神態安閑,心情舒暢。
除此以外,只要沒有虛偽的表現,純任自然,不為外物所累,都可以看成雅量。例如不為威逼利誘所動;不吝惜財物;不怕丟失官職;保持真誠直率,不做作;等等。第19則記郗家到王家選女婿時,王家子弟“咸自矜持”,只有王羲之“在東床上坦腹卧,如不聞”。這正是直率、不掩蓋、不做作的很好寫照。第15則記祖士少和阮遙集二人各有嗜好,雖然同是為外物所累,可是前者處置失當,被人看見而“意未能平”,後者處置得宜,在人前仍“神色閑暢”,相比之下,人們就認為後者有氣量。
真正有雅量的名士,確也表現出一種難得的修養,值得肯定。但是從記載中可以看出,有一些士族名士所講究的魏晉風度實際是假裝的。有的故作曠達,有的不過是臉皮厚而已。
“雅量”:一種文化品格
“雅量”是《世說新語》的第六門。所謂“雅量”,是指宏闊的度量。雅量是一種高雅的精神品質,一種良好的文化品格。在中古時代,士林中人特別推重雅量,由此而構成了當時人物品藻的一個重要尺度。《世說新語·德行》三:“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車不停軌,鸞不輟軛;詣黃叔度,乃彌日信宿。人問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萬頃之陂,澄之不清,擾之不濁,其器深廣,難測量也。’”黃憲是有雅量的人,“萬頃之陂”的喻辭和“其器深廣”的說法都指此而言。大概袁閬在這方面要略遜一籌,所以郭林宗一面即走;而見到黃叔度卻留戀不已,垂青有加。
《宋書》卷五三《庾登之傳》附《庾炳之傳》:“炳之為人強急而不耐煩,賓客干訴非理者,忿詈形於辭色。素無術學,不為眾望所推。”“忿詈形於辭色”,是沒有雅量的表現。庾炳之心胸狹窄,又不學無術,所以得不到大家的擁戴。其實在中古時期,許多名士都是以雅量之美獲得時人的好評的。如“器識弘曠”的張華(《晉書》卷三六本傳),“沉雅有器量”的王渾(同上,卷四二本傳),“少有器量,介然不群”的山濤(同上,卷四三本傳),“高簡有雅量”的郭奕(同上,卷四五本傳),“識量弘遠”的鄧騫(同上,卷七0《甘卓傳》附《鄧騫傳》)以及“器量淹雅”的陸玩(同上,卷七七《陸曄傳》附《陸玩傳》)等等。雅量是士人心靈世界的一種美。《世說新語·傷逝》一五劉孝標註稱謝琰“開率有大度”,雅量是一種開朗之美,一種高尚之美,也就是所謂“開美”:殷允出西,郗超與袁虎書云:“子思求良朋,托好足下,勿以開美求之。”世目袁為“開美”,故子敬詩曰:“袁生開美度。”(《世說新語·賞譽》一四五)本條劉孝標註引《中興書》:“允字子思,……。恭素謙退,有儒者之風。”袁宏具有“開美”的氣度,郗超告訴他不要用這個標準來要求殷允,因為殷允的個性與他不同。中古士林之俊傑多是具有雅量的人物,“開美”深蘊於他們的精神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