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與激光工程

中國光學工程學會主辦雜誌

《紅外與激光工程》由航天機電集團主管,本刊主要包括紅外、激光和光電技術在航天。

歷史沿革


1972年,《國外紅外與激光技術》創刊,當年出版2期。
1973年,以季刊穩定出版。
1978年,《國外紅外與激光技術》更名為《紅外與激光技術》。
1991年,改為雙月刊。
11995年,《紅外與激光技術》更名為《紅外與激光工程》。
2011年,改為月刊。
2014年12月,正式入選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2018年,《紅外與激光工程》成立了“青年編委”團隊。

欄目介紹


《紅外與激光工程》主要刊登中國國內光學、光電子及交叉學科的學術論文與工程研究報告,集中反映中國光學工程及光電技術在航空、航天等國防工業,以及國民經濟各個領域的工程應用水平。
《紅外與激光工程》常設欄目包括紅外技術與應用,激光與光電子技術應用,先進光學,光學遙感、空間探測,光電器件與材料,光通信與光感測,光電測量,太赫茲技術,光譜成像,光學圖像識別及信息處理等。

人員編製


據2018年10月《紅外與激光工程》官網顯示,《紅外與激光工程》第十六屆編委會有顧問委員會成員11人、編委會編委73人、青年編委38人、國際編委7人。
姓名所在單位備註
陳良惠中科院半導體所中國工程院院士
褚君浩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院士
范滇元深圳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
黃培康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黃瑞松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永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姚建銓天津大學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履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工程院院士
庄松林上海理工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
周立偉北京理工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
周壽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一所中國工程院院士
第十六屆編委會編委
畢勇白劍柏連發蔡毅曹治國陳德應陳衛標陳旭情程勇崔玉平董雁冰
范晉祥費錦東馮國英付躍剛高春清龔威郭勁韓申生韓森華燈鑫蔣立輝
金光勇金偉其柯熙政林文雄劉福華劉會通劉銀年婁淑琴盧欣陸璇輝羅海波
馬文坡孟衛華聶勁松牛燕雄錢列加饒長輝饒瑞中尚麗平沈為民史文傑史衍麗
蘇建忠舒嶸孫東松譚久彬田金文王華明王璞王巍王曉王立君王向軍
溫顯斌吳南健伍凡肖連團閆秀生楊立楊遠洪袁小聰張存林張建立張新
張書練張志剛趙遠鄭永超鍾敏霖周治平朱亦鳴----------------------------
第十六屆編委會青年編委
白瑜曹良才常浩陳慧敏陳楠陳沁董浩顧有林
雷李華劉東劉華松劉正君劉智穎羅智超毛宏霞孟慶宇
孟祥濤牟成博彭志勇沈正祥斯科宋賀倫宋清海孫紅勝
談宜東王峰王鵬飛王文光王毅徐飛閆興鵬姚俊傑
臧志剛張穎鄭永秋周輝周朴左超--------------
第十六屆編委會國際編委
姓名所在單位(國家)
Chao Zhang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Australia)
Dayan BanUniversity of Waterloo(Canada)
Lin Li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UK)
Masashi Yamaguchi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USA)
Ping Hua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Shibin JiangUniversity of Arizona (USA)
Vyacheslav Trofimov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Russia)

社會事件


學術交流

2018年5月22日,《紅外與激光工程》編輯部在北京舉辦了“青年編委交流會”,召集了30餘位來自不同科研單位的青年編委參加會議。

主要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18年10月27日中國知網顯示,《紅外與激光工程》共出版文獻10008篇。
據2018年10月27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紅外與激光工程》共載文7718篇。

收錄情況

《紅外與激光工程》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CS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擴展版)、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6年、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來源期刊;被美國工程索引(EI)compendex,英國科學文摘(S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俄羅斯文摘雜誌(AJ),日本科學技術社資料庫(JST),荷蘭斯高帕斯(Scopus)資料庫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18年10月27日中國知網顯示,《紅外與激光工程》總被下載1620221次、總被引64204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248、(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012。
據2018年10月27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紅外與激光工程》被引量為45132、下載量為463682;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來源數據顯示,期刊影響因子為0.754,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194種)中排第328名、無線電電子學與電信技術(128種)中排第4名。

獲得榮譽


《紅外與激光工程》曾獲得Caj-cd規範獲獎,被評為天津市一級期刊。
2012年、2014年、2016年被評為“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文化傳統


《紅外與激光工程》的特色是集學術研究、技術研發與工程應用於一體的綜合性的科技期刊,以“科學家辦刊”為辦刊宗旨,刊登和傳播紅外、激光技術等領域的原創性科研成果,並推廣其應用,為同行業科技工作者提供交流、學術探討平台。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所在單位
主任庄松林上海理工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廣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
常務副主任吳志新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三院八三五八所
副主任陳錢南京理工大學
龔海梅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王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九院十三所(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學軍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趙雪燕中國光學工程學會
名譽主編金國藩清華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
主編張鋒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三院
執行主編盧進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三院八三五八所
常務副主編李瑾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三院八三五八所
副主編韓森上海理工大學
馬晶哈爾濱工業大學
史澤林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
史偉天津大學
宋瑛林蘇州大學
魏志義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王立軍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張天序華中科技大學 

社會評價


《紅外與激光工程》在推動航天光電子技術應用和發展方面起到了積極的導向作用 ,是光電子技術工作者的摯友和參謀。(航天科工集團三院八三五八所所長孫再龍)

企業概括信息


《紅外與激光工程》系中國宇航學會光電技術專業委員會會刊,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主管,創刊於1972年,是國家科委和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學術刊物。
30年來期刊不斷發展,現已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被美國“工程索引(EI)compendex”,英國“科學文摘(S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俄羅斯“文摘雜誌(AJ)”收錄,被美國際媒體指南,烏里希期刊指南,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收錄,併入編清華大學主辦的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論文百事通本刊是中國航天界光電子技術領域內學術性與工程應用性集於一體的綜合性刊物,主要刊登國內紅外與激光技術方面的學術論文和工程研究報告,集中反映了中國光電技術在宇航、衛星及導彈武器系統中的工程應用水平。期刊的編委會由70餘人組成,其中包括王大珩、母國光、張履謙、周立偉姚建銓院士,及其他國內光電領域著名的專家、學者,他們來自航天、航空、兵器、電子、機械系統及中科院,國內著名大學,有他們審稿把關,期刊質量得到提高。主管單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主辦單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編輯單位:《紅外與激光工程》編輯部主 編:孫再龍張天序(副主編)史澤林(副主編)陳德應(國內刊號:CN12-1261/TN國際刊號:ISSN1007-2276郵發代號:6-133...

欄目信息


主要版塊欄目:圖像處理目標檢測目標識別大氣傳輸激光技術圖像模擬數據融合杜瓦瓶光電對抗微處理器紅外探測器出版消息

相關詞條


公開核心研究
報告優秀報導

參考資料


張中南,王富賓,李曉;發展中的紅外成像制導技術[J];飛航導彈;2006年01期
冷鋒,鄒振寧;紅外成像精確制導武器的光電對抗技術分析[J];航天電子對抗;2004年06期
喬亞;紅外成像制導對抗技術研究[J];激光與紅外;2005年12期
趙強,劉隆和;紅外成像制導及其目標背景特性分析[J];航天電子對抗;2006年01期
夏逸斌;地面視景的紅外模擬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