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島
天然深水良港
三都鎮是蕉城區的海島鄉鎮,位於城區的東南方向,在三都澳的中海域,有5個島嶼和城澳半島北部地帶。國土面積200.22平方公里,包括土地80.22平方公里、海域120平方公里。海域中含淺海54.13平方公里、灘塗3.47平方公里。鎮區在三都島上,三都島處於三都澳中心,距大陸最近距離為1.9公里,通過客運碼頭往來。
全鎮有29個行政村。2010年,人口約2.76萬人,鎮區常住人口約1萬人。其他較大的人口集中地有城澳新區、海上社區,人口分別約3300人、8000多人。共有耕地1.5萬畝、林地8萬多畝,水果近萬畝。海上養殖網箱約10萬個,育魚場200餘家。全鎮有渡口17個,海上客運主要靠300多條摩托艇,生活生產用木船1300多條。鎮內各行政村均通水泥路,通車里程約120公里。
三都澳是名聲遠播的世界級深水良港,同時也是一處氣勢壯闊、風光秀美、島礁星羅的海灣。三都澳區域內還有豐富的近代歷史文化景觀和奇特的現代人文景觀,這些人文與自然的景觀構成發展旅遊業的良好資源。
三都的氣候與西北山區及霍童溪流域頗有不同,植物區劃上屬於“閩江口鷲峰山南潮暖亞熱帶雨林小區”,分佈著較暖性植物。種類主要有樟、相思樹、香椿、榕樹及荔枝、番石榴、美人蕉等,森林覆蓋率為60%。三都澳海域一帶,常年風向為東風,10月至翌年4月為東北風,每年颱風平均3-4次。潮水為正規半日潮,潮流為往複流,流向與航道基本一致,海面最大流速為每秒1米。最高潮位9.38米,低潮位0.51米,平均潮差4.2米,平均海平面425米。
三都澳由東沖半島和鑒江(城澳半島)半島合抱而成口小腹大的海灣,海域面積714平方公里。有時亦稱“三沙灣”。地質上屬閩東華夏沉降帶,山地丘陵直逼海邊,岸坡較陡。三都島位於三都澳中央,面積26.94平方公里,岸線長約37公里,島上黃灣山海拔461米。北岸陡直,西、南較彎曲,為中生代火山岩和第四紀殘積層組成的大陸島。
境內較大島嶼除三都島外,還有青山島、斗帽島、白匏島、雞公山島。較大的礁有16座,較大的嶼31座。在松岐白礁、青山北礁、青嶼及青山島等地,建有航標燈塔。三都澳水深港闊,灣內的航道主要有加仔門廣水道、青山水道、蝦蛄弄水道等,都可以行駛萬噸大船,而三都島北側的雞冠水道位於青山島與城澳半島之間的錢墩門水道,水最深至50米,是建設深水碼頭的好選址。東衝口之內的小門J水道和東沖水道,水深甚至超過百米,可行任何噸位的巨輪。
三都港地處海峽西岸,又是我國南北海運的必經之途,地理位置適中。
三都澳10米以上的深水域174平方公里,主航道水深30-115米,50萬噸級巨輪可全天候進港,且口小腹大,避風條件好,是一個極為典型的溺谷型基岩深水港灣,是建設大型深水泊位理想的港址。條件良好的深水岸線、豐富的建材石料、豐沛的淡水資源、大片的淺海灘塗,這些都為將來發展大型項目和港口建設提供了寬闊的空間。
近年來,以青山海面為主,三都澳海域由經常居住海上的養殖從業人員組成面積廣闊的海上居住社區。有白基灣、七星、白稱潭、斗帽、蝦尾等五個小區。海上社區以養殖大黃魚為主,兼養殖真鯛、臚魚、牙鮃、美國紅魚等。2007年,共有網箱12萬箱,實現產值近8.7億元。這裡還有社區辦公、警務、急救中心、診所、治保會、法庭、文化活動室、工商所駐點、電信通訊等社區服務機構和設施。或以浮船定置於此,或巡迴辦公,人文景觀十分獨特。
三都島
三都澳海域主要由寧德市蕉城區、福安市、霞浦縣、福州市羅源縣管轄。根據寧德市海洋漁業局提供的資料,截至2005年12月,在三都澳內,不包括獨立的小礁石,不計過去是島嶼但在歷史上已經圍墾為陸地的 流嶼、酒嶼、金蛇山、貴岐山、吉嶼等島嶼,共有島嶼126個。其中屬於寧德市蕉城區的25個,屬於福安市的25個,屬於霞浦縣的73個,屬於羅源縣的3個。在126個島嶼中,有居民島嶼17個。分別是蕉城區的三都島、青山島、斗帽島、雞公山、白匏島、鳥嶼、官滬島、橫嶼、雲淡島;福安市的六嶼、福嶼;霞浦縣的東安島、長腰島、雷江島、大嶼、文岐島、竹江島。其中最大的島嶼是三都島,面積27.74平方公里,是三都鎮政府所在地。
三都澳內主要有白馬港、官井洋、東吾洋、覆鼎洋、鱸門港、鹽田港等水域。在東吾洋與官井洋連接處,溪南半島與鑒江半島邊島嶼較多。作為旅遊開發的島嶼主要有斗帽島、三都島、青山島、雞公山、紗帽嶼、圓嶼等。三沙灣內還有一些明暗礁,如松岐白礁、七星白礁、漁潭白礁、甲杯礁、荷葉礁等。
三都澳歷史上就是中國繁華的對外貿易港口之一。早在唐朝以前,三都澳就已開發。此後到五代閩王王審知執政時期,由於重視港口建設和對北方的海上溝通,三都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曾到三都澳邊的漳灣鄭灣,遊覽他的朋友寧德狀元阮登柄的祖居,並留下數首詩作。明代開闢了運糧航線,1452年(明景泰三年),朝廷在此設河泊所管理漁業。民族英雄戚繼光曾在這裡抗擊倭寇。明末清初鄭成功曾率師進三都澳。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在雲台山、寧波、漳州和澳門分設江海關、浙海關、閩海關和澳海關的同年,清政府在三都澳設了寧德稅務總口,下轄九個口岸,每年徵稅達12000兩銀子。
1846年,英國74號船對三都澳進行了勘測並繪製了航海地圖。之後帝國主義列強要求清政府開放三都澳,清政府也迫於外債需要關稅償還,於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正式開放三都澳,成為對外貿易港口。1898年三都口岸對外開放后,義大利在這裡設領事館,英國修建了雜貨碼頭和油碼頭,美國也修有油碼頭。島上還建有“美孚”、“德士古”、“亞細亞”等油庫。此後,英、美、德、日、俄、荷、瑞典和葡萄牙等24個國家在此修建泊位、設立辦事處或代表處,有4個國家在這裡設有錢莊。國內輪船公司和中央、交通、農民三大銀行也在此設立分公司或分行。廣東、江蘇、福州、寧波及古田、福安、寧德城關的官僚地主、資本家也紛紛前來三都島佔地開業,總計有36家之多。1899年5月,三都澳設立福海關,是繼漳州海關、閩海關、廈海關之後設立的福建省第四個海關。1905年三都島就鋪設了海底電纜,並設立了大清帝國電報局,形成了設施完備的商港。當時三都澳年進出口稅達16萬兩白銀。
三都島
三都島
三都澳不僅是世界著名的深水良港,也是風光獨特,集雄渾與秀麗於一體的海灣。近代弋詩人郭沫若稱讚:“三都良港舉世無,水深灣闊似天湖”。
三都澳海面寬闊,風光旖旎,四周環繞陡峭的青山,海灣風靜波平,島嶼點點,別緻秀麗,錯落散佈於如湖水的海面上。有的島嶼峰險、岩奇、崖高、洞怪,有的島嶼綠樹蔥蘢,山勢平緩,是開發現代旅遊業很好的地點。
海灣南岸由西向東,自白馬山起,經白洋山、大膽山、岡頭山,峰頂山到虎尾山入海。白馬山海拔近千米,高聳入雲;筆架山巨岩突起,陡崖直逼海邊;虎尾山逶迤入海。景色十分壯觀。源自沿岸高山的多條山澗溪流注入海灣,其中,源自白馬山的礁溪入海處附近,形成高約百米瀑布,風景秀麗。
三都島面積近27平方公里,人口稠密、經濟設施較好,有著豐富的人文景觀,由於當時多西方人氏在此生活,三都島上尚存有天主教堂、修道院兩幢古建築,還有海關稅務司舊址及當時三都中學的洋樓數幢。島上的黃灣山海拔近500米,還有大片的灘塗淺海,發展旅遊業的容量大。
三都澳以其獨特的景緻、秀美的風姿聞名遐邇,素有“海上明珠”之稱。澳內有許多形態各異的礁石岸塢,如“仙趾石”、“黃魚朝天”、“金鼠跳崖”、“人生五全景之祿壽喜財福”、“螺殼岩”、“金龜馱珠”、“鯤鵬展翅”、“烈馬回首”、“非洲大象”、“筆架山”、“古猿人”等栩栩如生。峰奇石怪,景色優美,每年吸引眾多遊人前去觀光。三都澳旅遊區景點多集中在三都澳東南部,可分為斗姆景區、福海關遺址景區、青山景區、筆架山景區和雞公山景區五個部分,此外還有海上漁城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三都軍港觀賞和海上景觀游賞等三大遊覽點。
斗姆景區
斗姆景區入口崖壁上的題詩
斗姆風景區坐落於斗帽島,薈萃三都澳美景,島 上奇石遍布,有名揚海內的中國沿海一大奇觀——螺殼岩。螺殼岩位於斗帽島東部海濱,是一個附著於傾斜度達60多度石壁上的獨立象形岩石,因為酷似螺殼 而得名螺殼岩。螺殼岩長6.5米,螺頭高3米,全高6米,寬3米,周長15米。螺殼岩一個是空心岩石,內腹空間最高處1.2米,最長3米,最寬處1.5米,可同時容納7-8人。螺殼岩頭大而圓,尾小而略帶螺旋狀,內腹空心開口於螺殼尾部,口高約1米。是迄今發現的最大、最像、最奇特的空心象形螺殼石。
人生無全景之喜——“斗姆迷宮”
黃魚朝天
三都澳筆架山
青山島蝦盪尾東側,有一石壁臨海兀立,岩石石紋隱隱顯出關雲長騎馬持刀的雄姿,陰霾雨霧時,由於水氣折射,形象更加清晰,俗稱“仙人畫”。
青山島在三都島東南方向十里。面積11.8平方公里,岸線長約16.42公里。北岸平直,南部曲折多淺灘,沿岸多礁石。青山島的朝天頂海拔393米,於海中奇峰突起,幾乎全由巨大花崗岩體構成,氣勢不凡。青山島上幽洞怪石遍布,間雜著松、榕、杜鵑等花、樹,旅遊潛質很大。青山寨景點,位於青山島中部,與主峰鯉魚峰遙遙相對,為幾塊巨石相疊組成的天然石屋,可容幾十人。石壁呈黃白色,陡峭險峻,唯有小路可達寨頂。崖間有榕、松及杜鵑等零星散布,立於寨頂可環視三都澳廣闊海面。“仙人畫”,在青山島西部的仙竹村,為海邊岩壁之上自然形成紋路,形似關雲長像,為一奇觀。清縣誌稱其“似天工造化,非人力所能”。
筆架山景區
三都澳筆架山位於三都澳城澳半島,海拔419米,在三都澳南岸。因山峰奇雄秀偉,斷裂凹凸形如筆架故名。山體東西走向,緊臨海灣,峰頂有數峰突出,形狀如筆架,巨石凌空,峭岩壁立,睛天在縣城可遙遙望見,清代縣誌中稱為“縣治捍門山”。山呈五峰內顧,又被稱為“五馬峰”。以其雄奇孤峙海上,還被古代詩人贊為“江南第一峰”。相傳宋代道教南五祖白玉蟾曾修鍊於此。
西班牙教堂
位於三都鎮羅厝村後山上,建於民國21年(1932),坐西朝東。大門兩側鐘樓三層高15米,正面三間寬17米,深三間21米。建築風格為十五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建築特點,精細、絢麗。平面布局嚴謹,外部裝飾做工雅緻。大門正上方上層為十字架,下為“天主堂”,中層為梅花形圓窗。建築為石木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人字形屋架,檁櫞木構,穹隆頂,左右兩側共12個窗,后廳四方形頂,大門兩側置抱鼓石一對。建築面積600多平方米,佔地面積350平方米。門窗採用小柱子分為兩半,上端的券和小梅花形窗組成圖案,窗上的彩色玻璃及內部的裝飾採用拱券式線條造型,形成了內部空間燦爛奪目的效果。1996年重新裝修。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海上漁城
三都澳海上漁城
三沙灣內的官井洋,歷史上就是大黃魚的天然繁殖場,每到春夏之交,大黃魚成群結隊回遊官井洋,成為中國十分知名的閩東漁場。官井洋是福建省政府頒布的全國唯一的、也是世界唯一的大黃魚繁殖自然保護區。遊人可在此觀海、賞魚、垂釣和品嘗海鮮。
福海關遺址
三都澳福海關遺址
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始建於1932年(民國21年),由梵蒂岡羅馬教廷撥款修建。坐西向東,高15米,正面三間寬17米,深三間21米。大門正上方樹十字架,下書“天主堂”三字,中層為梅花形圓窗。石木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人字形屋架,檁椽木構,天篷穹窿式,左右兩側共12窗,后廳四方頂,大門兩側置抱鼓石一對,建築面積600平方米。為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哥特式建築風格。1996年重新裝修。教堂右側有聚教樓一棟,為神職人員住處。
三都島
修道院,位於天主教堂后側,為城堡式結構,四周為圍牆與房間,中間為露天花園,保存完好,為三都教堂修女居所。修道院始建於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1934年西班牙籍主教趙炳文重修。磚木混凝土結構,西班牙哥特式建築。佔地面積1750平方米,高18米,有三層。這座“回”字型的建築,四周是房間,中間為露天花園。
海關稅務司舊址
為晚清西洋風格建築,磚木結構,佔地面積600平方米,進深30米,面闊20米,高15米,雙層正方脊頂,拱形門窗。原為海關稅務司英國人居住。屋周圍有百年古松十幾株。
瑞峰寺
橄欖嶼、雞公山島等島嶼綠樹蔥蘢,坡度平緩,有的基本無人居住,有的散布著一些村莊,都具有一定的旅遊潛質。
百克醫院遺址
原醫院在三都外街,即今三都街都澳路40號至50號之間,三都小學校址範圍內。醫院為二十年代入黨的丁立山所開,是福州市委與閩東黨組織的重要聯絡站。
“海上浮城”
近年三都澳海上養殖網箱達到十萬多箱,從事養殖業人口近萬人。連綿不斷的網箱,一幢幢小屋,組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海上社區。人們來往於岸上與各個生產區之間,大街小巷就是預先留出的水道,白色的摩托艇穿梭其間。主要分佈三都鎮青山海面,有白基灣、七星等幾個小區,海上社區人文景觀十分獨特,有人稱為“海上浮城”,也有人稱為“東方威尼斯”。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橄欖嶼
在三都島西側數百米,高程約50米,面積0.114平方公里。島上綠樹蔥蘢,景色秀麗。島上保存著人民解放軍某部高炮炮位,現已初步開發成國防教育基地。在此,遊人在了解人民軍隊光榮傳統的同時,也可飽覽三都澳海面壯闊景象。
蝦盪尾村
位於青山島上,為三都鎮最大的漁業村,漁家風情十分濃郁。三都澳海面上原有許多連家船漁民,舊稱“胥民”,歷史上,是一個生活習性頗有特色的水上族群。解放后,連家船漁民陸續上岸定居。這個村有300多戶,村民中保留著漁家習俗。在部分老輩人的語言中,保留著一些水上生活的禁忌語。婚嫁、喪葬等方面的習俗也很有特點。同時還保留了一些獨特的民間崇祀和生活習俗。盪尾村中有部分村民能演唱胥歌船謠,有著多彩的民間文學藝術景觀。這些歌謠題材廣泛,包括生產方面和生活方面兩類。如《官井洋“十槳仔”》、《漁民情歌》、《一粒橄欖》等等。
除蝦盪尾村以外,三都澳範圍內還有若干個漁村,也保留著部分漁家習俗。
三都島
2005年,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構想,寧德位於福建東大門,是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且是福建省規劃建設的四大港口之一。寧德市委、市政府按照港口、產業、城市三位一體、互動發展的總體思路,加快三都澳開發建設。
一是以科學規劃指導港口開發。高起點編製港口發展總體規劃,做好港界、漁業區、生態保護區、產業發展和配套設施建設用地等規劃,合理確定港口岸線、工業岸線、生態岸線和居民生活岸線,切實保護好岸線後方陸地資源,為港口陸續開發提供足夠的用地空間。目標是:通過開發使三都澳成為福建省重要的綜合性深水港,並建成我國沿海特大型深水港。
二是以快捷通道建設拓展經濟腹地。按照基礎設施適度超前的原則,加快建立和發展“西進東出、北接南聯”的水、公、鐵等銜接配套的現代陸海立體交通運輸網路。加快環三都澳港口群建設,配套完善各港區後方疏港路網,發揮港口與交通大幹線的聯動效應,使三都澳經濟腹地延伸至中部內陸省份。
三都澳
三都澳並不等同於政治上所說的“環三都澳區域”,學術上的三都澳即是由東沖半島和鑒江半島包含的所有714平方公裏海域。“環三”規劃指出,環三都澳區域範圍包括蕉城區、福安市和霞浦縣環澳周邊的2個街道辦事處、18個鄉鎮和東僑經濟開發區,陸域土地面積約1850平方公里,澳內海域面積714平方公里。
三都島
三都澳屬於寧德市管轄,南出市區就進入了風光秀麗的三都澳淺海區,三十多公里就可進入三都澳風景區城澳旅遊碼頭,從城澳碼頭到斗帽島斗姆風景區乘坐快艇只有10分鐘的時間;也可以在礁頭碼頭乘遊艇30分鐘到達景區(碼頭距離寧德市區僅16公里)。
從北京、合肥、武漢、南昌方向到三都澳:
從北京、合肥、武漢、南昌方向到三都澳的遊客可以走京福高速公路到福州,接瀋海高速公路到“飛鸞、三都澳”出口,沿著城澳疏港公路到城澳碼頭,然後乘坐快艇到斗帽島斗姆風景區。
從上海、杭州、溫州方向到三都澳:
從上海、杭州、溫州方向到三都澳的遊客可以走瀋海高速公路到“飛鸞、三都澳”出口,沿著城澳疏港公路到城澳碼頭,然後乘坐快艇到斗帽島斗姆風景區。
從廣州、深圳、廈門、泉州、福州方向到三都澳:
從廣州、深圳、廈門、泉州、福州方向到三都澳的遊客可以走瀋海高速公路到“飛鸞、三都澳”出口,沿著城澳疏港公路到城澳碼頭,然後乘坐快艇到斗姆風景區。
從南平、古田方向到三都澳:
從南平、古田方向到三都澳的遊客,可以走寧古省道到寧德,再從寧德走瀋海高速公路到“飛鸞、三都澳”出口,沿著城澳疏港公路到城澳碼頭,然後乘坐快艇到斗姆風景區。
從武夷山方向到三都澳:可以走寧武高速,再從福安灣塢上瀋海線高速公路到寧德“飛鸞、三都澳”出口,沿著城澳疏港公路到城澳碼頭,然後乘坐快艇到斗姆風景區。
從麗水、縉雲方向到三都澳,可以走金溫高速公路到溫州,再從溫州走瀋海高速公路到“飛鸞、三都澳”出口,沿著城澳疏港公路到城澳碼頭,然後乘坐快艇到斗姆風景區。
從中原內陸地到三都澳:
從中原內陸地區到三都澳,可以走京福高速公路到福州,再從福州走瀋海高速公路到“飛鸞、三都澳”出口,沿著城澳疏港公路到城澳碼頭,然後乘坐快艇到斗姆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