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姚集鎮的結果 展開

姚集鎮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轄鎮

姚集鎮,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下轄鎮,位於縣域北部偏西邊緣,距縣城約30千米,轄域總面積167.8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姚集鎮下轄7個居民社區和2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郭盧社區。截至2019年末,姚集鎮常住人口為8.82萬。

姚集曾名姚集寨、姚家圩等,早在東漢光和五年(182年)就有人在此定居,姚姓居多,起集,故名。明代初,屬青羊社,后屬大村社。1949年,歸睢寧縣。1957年9月,姚集鄉組建。2000年,撤銷姚集鄉、張圩鄉、劉集果園場,合併設立姚集鎮。境內古黃河從東向西九曲十八彎達35千米。姚集鎮東有251省道,西有271省道,中有324省道。著名旅遊景點有房灣濕地公園

歷史沿革


姚集鎮歷史悠久,早在秦朝古黃河沿岸和張圩山區就有人跡,早在五帝時期,該地區就有先人群居於依山傍水之地。宋代之前其山區東南地域多為湖盪草甸,后受黃河連年決口水患之影響,湖盪草甸即被大量的泥滂覆蓋淤積,自然形成大面積的沙鹼灘塗,給人居耕種提供有利條件。
明代初,姚集地區為青羊社。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劃歸大村社。
民國元年(1912年),黃河以南屬龍河市,黃河以北歸河北市。
民國十七年(1928年),更名為姚集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屬睢宿縣。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銅睢縣。
1949年,歸屬睢寧縣。
1957年9月,撤區並鄉,更名為姚集鄉。
1958年,成立姚集人民公社。
1983年,恢復鄉制改稱姚集鄉。
2000年,撤銷姚集鄉、張圩鄉、劉集果園場,合併設立姚集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姚集鎮位於睢寧縣北部偏西邊緣,東接慶安水庫慶安鎮)、古邳鎮,南臨慶安鎮、王集鎮,西接王集鎮,北與邳州市佔城鎮和銅山區伊庄鎮接壤,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17°84′,北緯34°07′,總面積167.8平方千米,位居徐州市第一。

地形地貌

姚集鎮東部古黃河流域為平原,黃河以南為黃緩衝低洼鹽鹼地帶,黃河以北為紅粘土高亢地帶,西部以蛟龍山向西延伸屬山區。

氣候

姚集鎮位於黃淮之間,地處中緯度,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每年平均氣溫為14℃,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和,年日照平均數為2396小時,日照百分率為54%。全年10℃以上植物生產季節為216.7天,年平均降水量為910毫米,6月到9月汛期降水量佔全年總量的80%。

自然災害

姚集鎮常發生的自然災害有春旱,導致沙鹼地塵土飛揚,特別是來自東南方向的乾熱季風,更是在田農作物枯萎傷根的大敵。夏澇時節會出現暴風雨、冰雹、龍捲風等災害,導致各年份季節均有輕重不等類型各異的農作物病蟲害發生。
姚集鎮圖片
姚集鎮圖片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姚集鎮總面積167.8平方千米,可耕地面積12萬畝,山區面積4.4萬畝,總水面3.39萬畝。

礦產資源

姚集鎮北邊的低山丘陵中有大理石、石灰石、磷礦、工業燒鹼、鈦鐵礦石、白銀鹽礦石、金屬鎂等礦產資源。
姚集鎮圖片
姚集鎮圖片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9年,姚集鄉下轄32個行政村,分別是姚集、姚南、陸盧、郭盧、郭鐵、房灣、朱灣、馬營、后營、王塘、石碑、谷堆、魏山、青山、青年、杜湖、湖口、程劉、大劉、劉店、夏場、趙場、婁堰、李慢、黃漢、金武、八一、二堡、道庄、邵庄、高黨、吳黨。
2000年,因鄉鎮合併從原張圩鄉划入24個行政村,分別是張圩、馮庄、欽庄、陳庄、張井、武庄、宋庄、陳井、劉庄、辛安、戴庄、花山、蛟龍、鐵寺、大同、郭山、白路、梁山、林場、魏庄、陳小樓、王窩、油坊、黃山,和從原劉集果園場划入2個行政村,分別是劉集和張尹。此時,姚集鎮下轄58個行政村。
2001年後,村級行政區劃調整,58行政村合併為36個行政村,分別是姚集村、郭盧村、張圩村陳井村、張井村、梁山村、大同村、曉樓村、油坊村、新安村、馮庄村、王沃村、鐵寺村、黃山村、蛟龍村、馬營村、樓埝村、房灣村、王塘村、青年村、湖口村、道庄村、石碑村、程劉村、李漫村、金武村、高黨村、八一村、二堡村、大劉庄村、魏山村、趙場村、杜湖村、劉店村、劉集村、張尹村。
截至2020年6月,姚集鎮下轄7個居民社區和2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郭盧社區境內。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320324113001121姚集社區居委會
320324113002122高黨社區居委會
320324113003122劉店社區居委會
320324113004122張圩社區居委會
320324113005122大同社區居委會
320324113006122郭盧社區居委會
320324113007123李漫社區居委會
320324113202220房灣村委會
320324113203123王塘村委會
320324113204220石碑村委會
320324113205220程劉村委會
320324113206220道庄村委會
320324113207220青年村委會
320324113208220湖口村委會
320324113210220金武村委會
320324113211220二堡村委會
320324113212220八一村委會
320324113214220婁堰村委會
320324113215220趙場村委會
320324113216220大劉村委會
320324113217220魏山村委會
320324113219220杜湖村委會
320324113221220馮庄村委會
320324113222220欽庄村委會
320324113223122陳井村委會
320324113224220新安村委會
320324113225220梁山村委會
320324113227220蛟龍村委會
320324113228220王沃村委會
320324113229220油坊村委會
320324113230220鐵寺村委會
320324113231220小樓村委會
320324113232220黃山前村委會
320324113233220劉集村委會
320324113234122張尹村委會
320324113236121馬營村委會

區劃詳情

序號居民社區/行政村人口
1郭盧社區3120
2大同社區3265
3高黨社區2437
4李漫社區2644
5劉店社區1963
6姚集社區2400
7張圩社區2824
8八一村3183
9陳井村4593
10程劉村1605
11大劉庄村4221
12道庄村1871
13杜湖村3198
14二堡村3132
15房灣村1424
16馮庄村4026
17湖口村2461
18黃山村1826
19蛟龍村3272
20金武村1701
21梁山村2797
22劉集村2146
23婁埝村2258
24馬營村2160
25青年村3244
26石碑村1933
27鐵寺村2288
28王塘村2970
29王窩村3112
30魏山村1964
31曉樓村1749
32新安村3707
33油坊村1790
34張井村2510
35張尹村2400
36趙場村1810
-總計94004
參考資料:(註:數字數據為2018年數據)

人口


源流

明朝初,朱元璋執行強制性移民政策,從山西省曲沃縣遷來姚集,盧、林、孫、陳、程、徐等姓氏的人家在此定居繁衍生息。

數量

2019年末,姚集鎮家庭戶數為20123戶,常住人口為88227人。
姚集鎮圖片
姚集鎮圖片

經濟


綜述

2018年,姚集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6.6億元,增長8.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8521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8億元,增長9.2%;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結構比例34.3:31.8:33.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家,規模工業銷售收入7.50億元。

第一產業

2018年,姚集鎮農業機械總動力78500千瓦,土地機耕面積11.46萬畝,水稻機插秧面積1.76萬畝,小麥、水稻機收面積13.63萬畝。有石碑村加旗養豬合作社、新安村銀衫養雞合作社等農民合作組織241個,帶動農戶3840戶。2018年,姚集鎮完成土地流轉26000畝,300畝連片經營共36000畝(含以前年份流轉土地),農田託管36000畝。全鎮生豬飼養量7.2萬頭、羊1.3萬隻、牛1100頭、家禽134萬羽、魚1280噸。

第二產業

20世紀90年代,該地逐步發展鄉村工業。同時轉變企業經營機制,走公有民營之路,推動私營企業的發展。1994年,工業總產值6200萬元,其中私營企業產值達4300萬元。具有120台立繅機的鄉辦繅絲廠,年產值達1000萬元。鄉辦絲綿廠生產的絲綿被,通過台灣客商已打入香港、日本、荷蘭等國家和地區。鄉辦絲織廠可實現繭,絲、綢生產線。鄉辦造紙廠,年產優質瓦楞紙達3000噸。2018年,姚集鎮共招商引資項目8個,完成合同引資額20億元。

第三產業

2018年,姚集鎮根據古黃河綜合開發產業整體規劃,將姚集“山水古河”四大優勢資源融入古黃河開發,在古黃河東段重點發展油菜等經濟觀賞作物,在古黃河中段大力打造房灣濕地旅遊度假區,在古黃河西段發展花生、果樹,全鎮初步形成了以房灣濕地觀光旅遊為引領、優質果為特色的“農業產業”格局。
姚集鎮圖片
姚集鎮圖片

文化


雙孤堆

姚集鎮境內的“雙孤堆”古墓葬被列入省級重點文物。“雙孤堆”為一大一小兩座土墓,大墓在西,直徑80餘米,墓高22餘米;小墓在東,直徑50餘米,墓高15米。兩墓相距約200米。
有專家推斷,“雙孤堆”可能是漢代下邳國國王或其家族的墓葬,但民間一直傳說,“大孤堆”是西晉時奢靡無度的富豪石崇的墳墓,因而覬覦其中“寶藏”的竊賊代不乏人。
“雙孤堆”的歷史傳說
據蛟龍村村民介紹,蛟龍山東側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雙孤堆”。其中,西邊的大土堆為石崇墓,東邊小土堆為范丹墓。談及此處,還有一段傳說。
歷史上有人名石崇,財大氣粗,敢與國舅王愷比富,許多有錢的大款他都不放在眼裡,唯獨高看知識分子。
那時的女知識分子,在石崇看來只有才女綠珠;那時的男知識分子,在石崇看來只有丐幫幫主范丹了。范丹的衣著言行,讓石崇讚賞不已。
范丹實在過意不去石崇的再三相邀,就隻身來到石崇的住所。一進家門,就見金磚鋪地,餐桌上金玉碗琥珀杯,范丹不由蹙眉。過些時候,范丹回請石崇,石崇來到了范丹家中,只見茅屋配破門,屋內更是一貧如洗。
范丹拿出自釀的酒水,自產的蔬菜,又到蛟龍山上採集幾種野果,小木桌上全是土特產。門前地面不平坦,范丹就喊來4個兒子趴在木桌下撐起4隻桌腿。一個兒子跑堂、端茶、倒水加斟酒,兩個女兒跑前跑后的,想得十分周到。兩人越喝越投機,氣氛越來越好,最後竟結拜為仁兄弟。
數年之後,石崇和范丹相繼去世,范丹的兒孫們就按照父親的遺囑,把仁兄弟倆選葬在龍脈之地--"蛟龍山"以東,仲山以西。兩墓均在蛟龍山的龍鬚之下,人們稱這樣風水寶地的墓葬為“石崇、范丹頂葬蛟龍”。這兩座一大一小兩個土堆因歷史久遠,就被久居在這裡的人們稱之為“雙孤堆”。

季札掛劍

“掛劍台”此原遺址位於該縣西北部原古下邳西郊故黃河北岸、大花山坡下(今姚集鎮清水畔水庫西側),是明清乃至更早時期睢寧縣一處較為著名的歷史古迹。
周代的季札,是吳國國君的公子。有一次,季札出使魯國時經過了徐國,於是就去拜會徐君。徐君一見到季札,就被他的氣質涵養所打動,內心感到非常地親切。徐君默視著季札端莊得體的儀容與著裝,突然,被他腰間的一把祥光閃動的佩劍,深深地吸引住了。在古時候,劍是一種裝飾,也代表著一種禮儀。無論是士臣還是將相,身上通常都會佩戴著一把寶劍。
季札的這柄劍鑄造得很有氣魄,它的構思精審,造型溫厚,幾顆寶石鑲嵌其中,典麗而又不失莊重。只有像延陵季子這般氣質的人,才配得上這把劍。徐君雖然喜歡在心裡,卻不好意思表達出來,只是目光奕奕,不住地朝它觀望。季札看在眼裡,內心暗暗想道:等我辦完事情之後,一定要回來將這把佩劍送給徐君。為了完成出使的使命,季札暫時還無法送他。
怎料世事無常,等到季札出使返回的時候,徐君卻已經過世了。季子來到徐君的墓旁,內心有說不出的悲戚與感傷。他望著蒼涼的天空,把那把長長的劍,掛在了樹上,心中默默地祝禱著:「您雖然已經走了,我內心那曾有的許諾卻常在。希望您的在天之靈,在向著這棵樹遙遙而望之時,還會記得我佩著這把長長的劍,向你道別的那個時候。」他默默地對著墓碑躬身而拜,然後返身離去。
季札的隨從非常疑惑地問他:徐君已經過世了,您將這把劍懸在這裡,又有什麼用呢?季子說:雖然他已經走了,但我的內心對他曾經有過承諾。徐君非常地喜歡這把劍,我心裡想,回來之後,一定要將劍送給他。君子講求的是誠信與道義,怎麼能夠因為他的過世,而背棄為人應有的信與義,違棄原本的初衷呢?
自古以來,聖賢一再地教誨我們,高邁的志節往往是表現於內心之中。就像季札,他並沒有因為徐君的過世,而違背做人應有的誠信,何況他的允諾只是生髮於內心之中。這種「信」到極處的行為,令後人無比地崇敬與感動。
一個人成敗的根源,源於我們內心的誠與敬。如果連講話應有的信用都做不到,那很難想象,還有什麼樣的事情,能夠成就得了。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沒有信用,就好像車子無法走動一樣。《中庸》說:「不誠無物。」如果缺乏真誠的心,與應有的信義,那任何的事業都很難成就。
語言是心靈的外在表現,關係重大,影響深遠。曾子曾經提到:「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我們在講話的時候,容貌予人什麼樣的感覺,至關重要。也正是因為它代表著我們的心,從我們的行為容止與言語意涵,對方就能夠透析說話之人的內心世界,所以我們的言語一定要謹慎。
言為心聲,言語是內心至情的表白,要明晰地洞視、了知為人真實的品操,就要關注人的內心世界。心善,行為就善,心惡,行為自然偏頗。在這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中,雖然季札內心想要將劍送給徐君,但是他並沒有言語上的承諾,更何況當時徐君已經過世了。然而他仍然信守著內心的諾言,不惜捨去千金難買的寶刀,將它掛在樹上,悵然而去。並且說道:我的心中有過對徐君的許諾,怎麼能夠因為朋友的離去,而背棄曾有的誠信呢?在這落落而言、擲地有聲的三言兩語中,信義的精神,確已傳揚萬古而不朽。
人生經歷
季札是周朝吳國人,因受封於延陵一代,又稱「延陵季子」。他的祖先是周朝的泰伯,曾經被孔子讚美為「至德」之人。泰伯本是周朝王位繼承人,但父親太王,有意傳位給幼子季歷以及孫子昌。於是泰伯就主動把王位讓了出來,自己則以採藥為名,逃到荒蕪的荊蠻之地,建立了吳國。
數代后,壽夢繼承了吳國王位。他的四個兒子當中,以四子季札最有德行,所以壽夢一直有意要傳位給他。季札的兄長也都特別疼愛他,認為季札的德行才幹,最足以繼承王位,所以都爭相擁戴他即位。但是季札不肯受位,堅持把王位讓給哥哥。
哥哥諸樊覺得自己的德能,遠在季札之下,一心想把持國的重任託付給他,但被季札婉言謝絕了。他說:曹國之人想擁立賢能的子臧為國君,來取代無德的曹王,但被子臧所拒絕。為了堅守臣民應有的忠義,並打消國人擁立的念頭,子臧離開曹國,奔走到了宋,使曹國的君主,仍然得以在位執政。子臧謙恭無爭的美德,被人們讚美為能「守節」的盛德之人。前賢的殷鑒歷歷在心,國君的尊位,哪裡是我季札所希求的呢?雖然我無德,但祈求追比賢聖,則是念念在心啊。
季札的厚德感動了吳國之人,他們如同眾星拱月般,一心想要擁戴季札為王。不得已之下,季札退隱於山水之間,成日躬耕勞作,以表明他堅定的志節,才徹底打消了吳人的這個念頭。
有一次,吳國派遣季札出使魯國。到了魯國,季札聽到了蔚為大觀的周樂。季札以深密的感受力和卓絕的見識,透析了禮樂之教的深遠蘊涵,以及周朝的盛衰之勢,語驚四座,使眾人為之側目。聽到《唐》,他聽出了思接千載的陶唐氏遺風,聽到《大雅》,他在樂曲深廣的氣魄里,聽到了文王之德。當《魏》歌四起,那「大而寬,儉而易」的盟主之志,輝映著以德輔行的文德之教。一直到《招箾》舞起的時候,季札驚嘆道:這是最令人嘆為觀止的至德樂章,就如同蒼天無不覆蓋,大地無不承載。就算是盛德之至,也是無以復加了。
季札出使鄭國之時,見到了子產。他們一見如故,就好像是多年的知心之交。季札對時局有著異常明晰的洞察力,臨別前,他語重心長地對子產說:「鄭國的國君無德,在位不會很久,將來國主的王位,一定會傳到你的手中。你統理鄭國的時候,務必要謹慎,務必以禮來持國。否則鄭國很難避免敗亡的命運。」言之諄諄。當子產目送季札遠去時,仍然覺得音猶在耳,心裡不禁萬分悵惘。
吳王諸樊一直到過世之前,都還念念不忘弟弟季札。他留下遺訓,讓後人將王位依次傳給幾位弟弟,這樣最終就能傳到幼弟季札的手裡,以滿先王壽夢生前的遺願。繼位的吳王夷昧臨終前,要把王位傳給季札,但被季札再一次拒絕了。為了表明自己堅定的決心,他再度歸隱而去。
人物評價
孔子曾經說過:「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司馬遷讚美季札是一位「見微而知清濁」的仁德之人。賢者的謙恭禮讓、非凡氣宇和遠見卓知,一直在中國歷史的長空中,閃耀不絕。
在這個「季札讓國」歷史故事的背後,還有一個溯源主題餘韻不盡。中原地區與句吳一帶的人們,都是同祖共宗的兄弟。在古老的中國大地上,千百年來,人們本就同根同源,同體相依!

地名由來

早在東漢末年,下邳南黃河南岸就有姚姓人家居住。公元182年(光合五年)孫堅為下邳丞,得次子孫權時,孫權母親愛吃的豆腐,就是御膳房大師從黃河南岸姚家圩村一姚姓家中購買的。當時下邳城南的黃河堰下,是一片大面積的茅草荒灘。居住在這裡的姚、吳、孫、程、林五個姓氏十多戶人家都是從外地遷來的移民,鑒於姚姓一戶是三世同堂較為完整的家庭,並有一位60多歲的年長者非常正派,經常愛做善事,樂於團結大家,其家庭實屬本分人家。其他姓氏的居民在姚家的影響之下,也就自然地稱之為姚家莊。后因黃河連年決口泛濫,為防黃水沖淹災害,居住在這裡的人們,便在村莊周圍挖溝排水築圩,後來,便自然稱呼此地為姚家圩。
明朝年間,佛教盛行。姚家圩也建立了一座小型寺廟,內置佛祖塑像,每逢初一、十五,農家人都要來這裡燒香叩拜,以求佛祖保佑,免遭連年泛濫的黃水災害。隨著信教求佛的人們逐年增多,這裡又規定每年農曆四月四日為姚家圩廟逢會日。有廟會,就有商賈雲集。因該地荒草面積大,老百姓多以飼養騾、馬、牛、羊為業,廟會是日又多以交易大家畜為主,人們又將姚家圩廟會稱之為“騾馬會”。後來,廟會之後,仍有做小生意的人長期在此地經營,又有一林姓商人在此圩堰上設立一處經營花生行市,並徵求商人意見,規定每年農曆三、八、五、十為逢集日,長此以往也就自然稱之為姚家圩集了,清朝初年又簡稱為姚集。
清咸豐十年,姚一體再次領築姚家集圩,主要是加固增高圩壩,周長擴大到1386米,進一步保證了汛期集市安全。宣統年間,姚集圩曾更名為姚集寨。民國17年,更名為姚集區。1957年9月撤區並鄉,更名為姚集鄉。1958年9月,更名為姚集人民公社。1983年4月,恢復改稱姚集鄉。2004年4月,撤鄉建鎮,原張圩鄉、劉集果園、姚集鄉合併為姚集鎮。是全是土地面積第一、人口第二的大鎮。該鎮現有建材加工、板材加工兩大工業園區,農產品蠶繭、意楊、果品及特色飲食類豆腐、狗肉等名揚中外。

交通運輸


姚集鎮境內有251省道(邳睢公路,一級公路標準)、271省道(二級公路標準)在轄域東西部過境,324省道(二級公路標準)橫貫東西,姚張公路、古張公路貫通全鎮。
姚集鎮圖片
姚集鎮圖片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8年末,姚集鎮有初級中學2所,班級21個,在校生856人,教師119人。小學11所,班級115個,在校生4685人,教師224人。鎮級幼兒園4所,入園幼兒1200餘人。民辦個體辦幼兒園16所,入園幼兒1400餘人。

文體事業

2019年末,姚集鎮境內有圖書館、文化站1個,劇場、影劇院1個,體育館1個。

醫療衛生

2018年末,姚集鎮有鄉鎮衛生院2所(姚集鎮衛生院、姚集鎮衛生院張圩分院)。姚集鎮衛生院全院職工76人,其中,高級職稱6人(主任醫師1人,副高級職稱5人),執業醫師12人,執業助理醫師17人,執業護士28人,本科學歷21人,大專學歷28人,其中,臨床醫生15人,中級以上職稱7人。核定床位50張,實際開放床位100張,病床平均使用率95.2%。科室設置有急診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中醫科、康復科、糖尿病專科等20個臨床科室和彩超、檢驗、放射、心電圖等醫技科室。姚集鎮衛生院下轄28所村衛生室,其中,標準化衛生室24所,省示範衛生室7所,居全縣之首。鄉村醫生55人。

社會保障

2018年,姚集鎮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耕地地力保護)1378.98萬元,能繁母豬投保2145頭,保費30030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02戶,708人。接待農村三屬等各類民政定補人員及退役軍人2609人次,辦理農口落聘人員養老67人次、醫療保險67人次。

鎮村建設

2018年,姚集鎮推進高黨、杜湖、八一、郭盧人口集中居住區建設。高黨村位於睢寧縣姚集鎮,原是黃河故道沿線一個經濟薄弱的村莊。2015年,高黨村在睢寧400個行政村中,率先啟動新型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拆除720畝舊村,復墾500畝耕地,建成佔地220畝、安置居民660戶的高黨新村。杜湖集中區總投資1.34億元,佔地約318畝,規劃建築面積約9.7萬平方米,可集中安置750餘戶,4100多人,節約土地1000餘畝。小區功能設施配套齊全,規劃設有幼兒園、超市、社區服務中心、老年公寓、紅白理事堂等公共服務設施。已鋪近千米8米寬的主道路、1.6萬米長的區內道路,鋪設3.2萬米污水管網,建設日處理300噸的污水處理廠,小區整體綠化面積達6.6萬平方米。2016年2月啟動八一集中區動遷工作,項目總投資1.5億元,項目區佔地300畝,建築面積13.5萬平方米,可入住群眾1000戶,新增耕地約1200餘畝。郭盧集中區有763戶,共3216人,總面積4500畝,可耕地面積3300畝,其中,村莊佔地面積1200畝。集中區規劃在鎮區東大街以東,總投資約為1.5億元左右,佔地206畝,規劃建築面積約11萬平方米,可集中安置716餘戶,(便民服務中心)商貿綜合體1.7萬平方米,公共文化設施0.3萬平方米。可節約土地900餘畝。

基礎設施

歷史上姚集自然條件惡劣,當地曾流傳著“春天到,秋日末,飛沙颳起難揭鍋,路上行人難睜眼,一步一個沙灰窩”。流傳的這首民謠就是那時自然條件的真實寫照。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姚集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興修水利,插條種草,植樹造林,擴大水田,使大面積的泡沙鹽鹼地逐步向高產穩產農田轉化。1983年以後,該地人民連續三年對廢黃河綜合治理,開挖黃河中泓300米,築防洪路5公里,挖溝築渠21萬米,開墾利用面積1萬餘畝,開挖標準魚塘1000餘畝,至1994年,已修建電灌站12座,橋、涵、閘82座。

環境項目規劃

環境空氣質量控制目標
實行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全鎮環境質量目標按《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執行,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標準。
地表水質量控制目標
加強區域水體的綜合整治,提高城市污水處理能力,使江河水質有明顯改善。地表水環境質量控制目標按《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執行。
地表水環境質量控制目標
水域控制目標
區域內湖泊清水畔水庫、梁山水庫按Ⅱ類標準
河網和其他水系廢黃河、鎮區的水域分別控制地表Ⅲ類標準
固體廢棄物治理
固體廢棄物要綜合利用,變廢為寶,物盡其用,真正做到不產生二次污染,鎮區生活垃圾及糞便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村莊生活垃圾處理率達80%,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理率達100%,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

風景名勝


房灣濕地公園

房灣濕地公園坐落於江蘇省睢寧縣姚集鎮古黃河中段,民俗有“黃河一路十八彎”之說。古黃河流經姚集鎮中段時在一處轉彎,后遷居此處此處的房氏居多,故名房灣。房灣濕地度假區規劃一心一帶五區,一心即房灣濕地景觀核心,一帶即古黃河濕地風光帶,五區分別為黃河古鎮區、萬畝百香果園區、夢幻童話村、智慧農業示範區、美麗鄉村示範區。
意楊林之鄉
意楊林之鄉

獲得榮譽


2020年12月30日,2020第五屆中國國家旅遊年度榜單重磅揭曉,姚集鎮榮獲2020年度臻選研學旅遊目的地獎。
2021年1月,入選2021中國國際生態文化旅遊品牌推介與旅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