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與養生保健
中國茶與養生保健
全書主要涉及以下內容:茶的起源與傳播,中國茶的品質特徵與分類,茶的鑒別與保存方法,茶的營養與保健成分,茶的主要保健功能及保健產品開發,中醫茶療及茶養生方劑,花草茶及其保健養生功能,茶在精神養生上的運用,科學飲茶等。
茶,源於中國,今繫世界上最為廣大群眾所喜愛之飲料。自古以來,中國傳統認為飲茶對於人類的益壽保健有很大好處。數千年來,中醫視茶若葯。關於茶的防治疾病效能,在歷代的醫學、茶學文獻中有很多的記載。本書內容分成五個篇章,它以圖文並茂的方式,首先簡介了中國茶的基本知識,接著從傳統和現代兩個側面闡述了茶的保健養生功效。對於有興趣於茶療領域的科技人員與一般群眾,本書都將是很有用處的讀物。
唐代陸羽是中國古代茶文化的奠基者。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茶的營養價值經分析鑒定
茶葉內含化合物多達500種左右。這些化合物中有些是人體所必需的成分,稱之為營養成分。如維生素類、蛋白質、氨基酸、類脂類、糖類及礦物質元素等,它們對人體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還有一部分化合物是對人體有保健和藥效作用的成分,稱之為有藥用價值的成分。如茶多酚、咖啡鹼、脂多糖等。
茶多酚
茶道
茶最早產於中國,因此我國也理所當然的成為茶道的發源地。
但是說起茶道,很多人會想到日本的茶道。
源是源,繼承與發展才是最重要的。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最先茶葉是作為藥用的。食用方法先為含嚼,後為煎服作為菜與羹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後才作為飲料成為生活的輔助品。
現代再次把茶當做藥物用來養生,實在是很有回歸自然的味道。飲茶也必會成為一種簡便而又實惠養生方法和手段!
上品
葯食同源:既是食物又是藥物。
上品雖無毒,亦需養命以應天,不可隨意多服、久服。還要考慮性味歸經的因素。
五穀皆為葯,而實際上他們的性味歸經是比較平衡的,可以供人長期食用而不會出問題。
茶療——茶與中草藥的完美融合
中藥因其大多為草本類植物藥物,所以有時也稱為中草藥。
茶最先是一種葯食物,然後是飲品。
將藥物與中國歷史源遠流長的茶文化融合在一起,是茶療發展的開始。
茶為藥用是一種創新與超越,是對茶乃至茶文化的一種繼承和發展。
茶療的優勢
方劑中藥為了治療效果可能選擇二類或三類中藥,而藥茶大多為葯食同源的一類中藥,毒副作用相對很小;
方劑中藥需煎熬攜帶不便,而藥茶攜帶方便,即泡即飲;
中藥口感苦味難以下咽,而藥茶具有獨特的口感或香味,還可享受品茶的樂趣;
中藥可以治病,但一般人不會用來保健或養生,而藥茶既可治病,又可養生保健,且療效顯著。
茶療的主要功能
茶療既然是一種治療疾病的方式方法,必然有其針對的適宜對象和主要功能。
適應對象是慢性疾病以及保健強身人士包括美容瘦身的女士。
茶療雖為茶療,用以養生則更能顯示其獨特魅力。
前言
第一篇茶的基礎知識
茶的起源
茶樹的起源
茶類的起源與發展
茶文化的起源與傳播
茶葉的分類
基本茶類的劃分
各類茶的特點
茶葉品質鑒別與選購
茶葉品質的鑒別
真茶與假茶的鑒別
新茶與陳茶的鑒別
花茶與拌花茶的鑒別
茶葉的選購
茶的保存與貯藏
茶葉貯藏中品質劣變的主要原因
茶葉貯藏方法
第二篇茶與健康
茶醫藥保健的歷史
茶醫藥的起源
中醫對茶的研究與運用
現代科學技術對茶的研究
茶的功性成份
多酚類
茶多糖
茶色素
生物鹼
蛋白質與氨基酸
茶皂素
礦物質
維生素
茶的保健功能
防癌抗癌
抗衰老
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抗輻射
調節體重
抑制有害微生物
抗重金屬毒害
抗齲齒
調節大腦及神經系統功能
美容
第三篇傳統中醫茶療
茶療的中醫學基礎
茶的藥性和藥效
不同茶類的藥性、藥效
藥茶配伍的劑型
茶療方劑
茶療方劑的來源
常用茶療方劑集錦
茶療新花——花草茶
花草茶概說
花草茶的保健功效
花草茶的正確選用及飲用
常見花草茶介紹
花草茶的副作用
第四篇飲茶養生
飲茶與生理養生
以茶養生,益壽延年
以茶養生方劑精選
茶保健產品與養生
茶的醫藥開發
茶保健品的開發
茶保健食品製法
飲茶與精神養生
茶與表演藝術——茶藝
茶與音樂
茶與文學——茶詩詞和對聯
茶與宗教
第五篇科學飲茶
正確選用適合的茶葉
了解茶的不同特性
茶葉的合理選用
正確的泡茶方法
茶具的選用
泡茶用水的選擇
正確的泡茶方法
合理飲茶
適宜的飲茶時間、溫度及數量
特殊人群和特殊生理時期的飲茶
飲茶與服用藥物的關係
茶與食物營養成分的相互作用
飲茶禁忌
飲茶答疑
附錄
附錄1我國的茶葉學會、協會
附錄2我國的茶葉科研機構
附錄3我國公開出版的茶葉期刊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