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那菩薩

陳那菩薩

陳那菩薩(公元五、六世紀),大乘唯識宗佛教著名論師,為印度佛教“六莊嚴之一”。陳那最初修習外道,又曾學小乘犢子部佛教,後來拜世親菩薩為師,參學大乘佛教。改革因明學是陳那的最大貢獻。

目錄

正文


陳那菩薩(公元五、六世紀),大乘唯識宗佛教著名論師,為印度佛教“六莊嚴之一”。南印度人,婆羅門種姓。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論師,佛教新因明的創始人,後人稱為“中世紀正理學之父”。
陳那最初修習外道,又曾學小乘犢子部佛教,後來拜世親菩薩為師,參學大乘佛教。另外,陳那也深通秘法。
陳那善辯才,曾以辯才挫敗諸多外道,因而著稱於世。
陳那曾在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摩揭陀國境內)講說《俱舍論》、唯識、因明等學,后受文殊菩薩點化而造《集量論》。
後來,陳那遊歷南印度,降服外道諸論師,復興已荒廢的道場。
陳那在世弘法時,造《真諦譯解卷論》、《無相思塵論》、《取因假設論》、《觀總相論頌》、《佛母般若波羅密多圓集要義論》、《因明正理門論》等等。
陳那後來在森林中的洞窟內示寂。
據《大唐西域記》卷十、《成唯識論述記》卷一、卷三以及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第23章等記載,為南印度香至國人,屬婆羅門種姓。出家后先為小乘佛教犢子部信徒,后改學大乘。據說是世親弟子。於南印度安達羅國作《因明論》,擅長因明比量,在與佛教以外其他教派的辯論中屢屢獲勝,常在那爛陀寺講《俱舍論》和唯識、因明學說。因受小乘佛教經量部的影響,主張“有相唯識”說。認為在識(能緣)的活動中,會變帶出境(所緣)的影相;境有實體,能夠使能緣識緣托而生。又從“量”(認識)的角度考察,提出“三分”說:識能夠變帶出被認識的境的影相,此名為“相分”;識能夠認識境,此名為“見分”;識能夠自己體認自己,此名為“自證分”。相分有實體,見分有行相,這種主張被稱為“有相唯識”。陳那開始提出“境不離識”的主張,使“唯識無境”的唯識學在性質上有所改變。
改革因明學是陳那的最大貢獻。他的因明學說被稱為“新因明”。其改革要點有:①主張只有現量與比量兩種認識,捨棄了聖教量、譬喻量等認識途徑;②認為現量必須是純粹的知覺,不帶任何“名相”概念的分別作用;③將五支作法變為三支作法,刪去合、結二支;④創製“九句因”以判定因的正確與錯誤,進一步充實了“因三相”的羅輯內容;⑤區分喻體與喻依,使同喻體與異喻體之間形成換質換位的關係;⑥提出“遮詮”說,強調概念通過否定事物矛盾性質以肯定事物自身的性質。這些改革,將正理派與佛教古因明的類比推理改造成為演繹推理,是印度邏輯史上的一大飛躍和轉折。
著作
主要著作為《集量論》(現存藏文譯本)。此外還有《順明正理門論》、《取因假設論》、《觀總相論頌》、《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以上現存漢文譯本)和《因輪論》、《觀三世論》、《普賢行願義攝》、《入瑜伽》、《阿毗達磨(俱舍論)注緊要義燈》、《聖文殊瞿沙贊》(以上現存藏文譯本)以及《解卷論》(《掌中論》)、《觀所緣緣論》(以上現存漢,藏文譯本)。
(羅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