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妾薄命的結果 展開

妾薄命

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詩

《妾薄命》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借用樂府古題創作的一首詩。此詩“依題立義”,通過敘述漢武帝皇后陳阿嬌由得寵到失寵之事,揭示了封建社會中婦女以色事人、色衰而愛弛的悲劇命運。全詩十六句,可分四層。開頭四句先寫阿嬌的受寵;第二個四句描寫阿嬌的失寵;第三個四句,用形象的比喻極言“令上意回”之不可能;最後四句交代其中原因,得出具有哲理性的結論。全詩語言質樸自然,氣韻天成,比喻貼切,對比鮮明,說理自然而又奇警。

作品賞析


整體賞析

此詩共十六句,每四句基本為一個層次。詩的前四句,先寫阿嬌的受寵,而從“金屋藏嬌”寫起,欲抑先揚,以反襯失寵后的冷落。詩中用“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兩句誇張的詩句,形象地描繪出阿嬌受寵時的氣焰之盛,真是炙手可熱,不可一世。但是,好景不長。從“寵極愛還歇”以下四句,筆鋒一轉,描寫阿嬌的失寵,俯仰之間,筆底翻出波瀾。嬌妒的陳皇后,為了“奪寵”,曾做了種種努力,她重金聘請司馬相如寫《長門賦》,“但願君恩顧妾深,豈惜黃金買詞賦”(李白《白頭吟》);又曾用女巫楚服的法術,“令上意回”。前者沒有收到多大的效果,後者反因此得罪,後來成了“廢皇后”,幽居於長門宮內,雖與皇帝相隔一步之遠,但咫尺天涯,宮車不肯暫回。“雨落不上天”以下四句,用形象的比喻,極言“令上意回”之不可能,與《白頭吟》所謂“東流不作西歸水”、“覆水再收豈滿杯”詞旨相同。最後四句交代其中原因。這四句,詩人用比興的手法,形象地揭示出這樣一條規律:“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這發人深省的詩句,是一篇之警策,它對以色取人者進行了諷刺,同時對“以色事人”而暫時得寵者,也是一個警告。詩人用比喻來說理,用比興來議論,充分發揮形象思維的特點和比興的作用,不去說理,勝似說理,不去議論,而又高於議論,頗得理趣。由此可知靠美色取悅與皇上不能得到多少好處。愛是應該有距離的,不能距離為零,否則物極必反。
這首詩語言質樸自然,氣韻天成,比喻貼切,對比鮮明,得寵與失寵相比,“芙蓉花”與“斷根草”相比,比中見義。全詩半是比擬,從比中得出結論:“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顯得自然而又奇警。

名家點評

《分類補註李太白詩》:蕭士贇註:太白之詩,其旨出於《國風》,往往寄興深遠。欲言時事,則借古喻今。此詩雖言漢武之事,而意則實在於明皇、王后也。
唐詩品彙》:劉云:興盡語盡。
《唐詩廣選》:蕭士贇曰:飼意凄斷,令人感慨。劉會孟曰:似婦人語。奇語(“雨落”句下)。
《批選唐詩》:艷情雅調,愈俗愈佳。
《李杜二家詩鈔評論》:綿綿有情,誦之惘惘。
《唐詩鏡》:末二語善乎國人之怨,朴貌深衷,是西漢家數。
《彙編唐詩十集》:唐云:伯敬謂不當以粗人看,太白此詩是其樂府之粗者。
《唐詩快》:忽作莊語,不異棒喝(末二句下)。
《圍爐詩話》:《妾薄命》,刺武惠妃之專寵也。
《此木軒論詩彙編》:“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婀娜。非文昌、夢得輩所及。
唐詩別裁》:形容盡態,妙於一語言(“隨風”句下)。
《唐宋詩醇》:因題見意,與《白頭吟》同,不必妄傅時事也。“雨落不上天”以下,一意折旋,可以發人深省。
《詩法易簡錄》:此詩換韻俱在對句,與劉越石《扶風歌》同,而音節駘宕,自是謫仙本色。
《老生常談》:《妾薄命》云:“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下忽接“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君情與妾意,各行東西流。”此種神妙,讀者縱能瞭然於心,不能瞭然於口。
《媕雅堂詩話》:七古莫盛於盛唐,然亦體制各殊。……惟太白仙才不可捉搦,“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二語殆其自贊。後人雖不易學,然用意琢句之間,略得一二,真足脫棄凡猥,誠療俗之金丹也。
《李太白詩醇》:嚴云:提醒“寵”、“妒”無用,末二句從此生(“寵極”二句下)。謝疊山云:陳無己“葉落風不起,山空花自紅”,正如太白“雨落不上天,覆水難重收”之意。

創作背景


陳阿嬌是漢武帝的皇后。《史記·外戚世家》:“初,上為太子時,娶長公主女為妃。立為帝,妃立為皇后,姓陳氏,無子。上之得為嗣,大長公主有力焉,以故陳皇后驕貴。聞衛子夫大幸,恚,幾死者數矣。上愈怒。陳皇后挾婦人媚道,其事頗覺,於是廢陳皇后,而立衛子夫為皇后。”此詩即取材於漢武帝廢陳皇后阿嬌之事,反映婦女被遺棄的痛苦。其具體作用不詳。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作品內容


漢帝重阿嬌,貯之黃金屋。
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
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
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
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
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自言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漢飛將軍李廣後裔,西涼武昭王李暠之後,與李唐皇室同宗。
李白曾經在天寶元年(742年)供奉翰林,后因得罪高力士而離開宮中。天寶十一年(752年),李白北上途中游廣平郡邯鄲、臨洺、清漳等地。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邊疆思想,在邊地習騎射。后發現安祿山野心,登黃金台痛哭。不久即離幽州南下。安史之亂爆發時,李白游華山,南下回宣城,後上廬山至德元年(756年),李白被三次邀請,下山赴尋陽入永王李璘幕僚。永王觸怒唐肅宗被殺后,李白也獲罪入獄。幸得郭子儀力保,方得免死,改為流徙夜郎(今貴州關嶺縣一帶),在途經巫山時遇赦。李白遇赦后在江南一帶漂泊,於寶應元年(762年)病逝於寓所,終年61歲,葬當塗龍山。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當塗青山。
李白有“詩仙”、“詩俠”、“酒仙”、“謫仙人”等稱呼,活躍於盛唐,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杜甫合稱“李杜”,被賀知章驚呼為“天上謫仙”、“李謫仙”。
李白的作品想象豐富,浪漫奔放,意境獨特,才華洋溢,在詩歌的藝術成就被認為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巔峰。其詩作在全唐詩收錄於卷161至卷185,有《李太白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