椵島

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樞紐

椵島(朝鮮語:가도,gado),又名平島、稷島、皮島,位於鴨綠江口東之西朝鮮灣中。島嶼並不算大,但位於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樞紐處,位置衝要,故在17世紀時被中國明朝軍隊佔據15年(1622年—1637年),作為牽制后金的基地。今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安北道鐵山郡栢梁面椵島里。

島嶼名稱


椵島
椵島
椵島,又稱平島、稷島,在17世紀時曾以“皮島”之名而為人熟知。據說明朝將領毛文龍上島后,因自己姓毛,而“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故將該島改稱“皮島”,類似的還有將附近的木米島(身彌島)改為“雲從島”(取“雲從龍”之意)。另有說法是島上多椵樹(椴樹),而該樹在朝鮮俗稱皮樹(피나무,pinamu),所以又叫“皮島”。此外很多中國書籍和地圖將椵島之“椵”字寫為“椴”,亦為訛誤。

地理概況


椵島
椵島
椵島的位置是北緯39°33′,東經124°38′,與鐵山半島南端相隔約4公里,面積19.2平方公里,海岸線35公里,形狀極不規則,有很多小港灣,與東南面的炭島之間的海峽有利於避風,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大船停泊之處。椵島和周圍的身彌島、大和島、薪島、炭島等一樣,都是江南山脈下沉而形成的島嶼,主要由結晶片麻岩構成,最高處煙台峰海拔345米。當地農業很不發達,史稱“椵島地皆沙石,無一片可耕處”,故其居民主要以漁業為生,到了現代由於該島對潮灘的開墾,所以也有一定的農業生產。農產品主要有大豆、玉米、大米,水產品主要有馬鮫、真鯛、民魚、蝦等。

歷史沿革


朝鮮半島有兩處“椵島”,一處位於平安南道龍崗郡海域,一處位於平安北道鐵山郡海域。前者在高麗王朝時期位置重要,在高麗蒙古戰爭時期曾設西北面兵馬使於此,但後來寂寂無聞。朝鮮王朝以後所說的椵島,更多是指平安北道鐵山郡海域的椵島。朝鮮王朝在那裡設立牧場,置監牧官,島上盛產良馬。但是該島基本上無人居住。到17世紀時,由於明朝將領毛文龍的入駐,使這個小島一度被推上歷史的風口浪尖。
天啟元年(1621年)夏,毛文龍受遼東巡撫王化貞之命,襲擊后金要塞鎮江(今遼寧省丹東市),生擒后金游擊佟養真及其子佟豐年、其侄佟松年等,隨後派陳忠等襲雙山,擒斬后金游擊繆一真等,史稱“鎮江大捷”。此戰後,寬奠、湯站、險山等城堡相繼歸降毛文龍,一時間“數百里之內,望風歸附”,“歸順之民,繩繩而來”,使得全遼震動,引起后金方面的極大恐慌。於是后金動員重兵對付毛文龍,毛文龍逃入朝鮮境內,這年十二月,后金兵越過結冰的鴨綠江,進入朝鮮追殺毛文龍,毛文龍在林畔(今朝鮮宣川)被打敗,逃到安州,僅以身免,跟他逃難的漢人中至少有578人慘遭屠殺。朝鮮國王李琿深恐毛文龍將后金禍水引入朝鮮,於是屢次勸他去島嶼,毛文龍也考慮到后金兵不習水戰,終於在天啟二年(1622年)十一月進入了皮島。
皮島主要起著牽制騷擾后金軍隊、聯絡支援朝鮮以及招撫安置遼東難民的作用。翌年,明廷在皮島設東江鎮,管轄皮島為中心的身彌島、廣鹿島、石城島、獐子島、鹿島等旅順口以東諸島嶼,毛文龍“累加至左都督,掛將軍印,賜尚方劍,設軍鎮皮島如內地”。他以皮島為根據地,不時襲擾后金後方輝發、耀州、鞍山驛、薩爾滸等地。有時,皮島也作為明朝使臣出使朝鮮的中轉站,天啟六年(1626年)翰林院編修姜曰廣、工科給事中王夢尹,天啟七年(1627年)太監胡良輔等四人出使朝鮮,皆在皮島停留。遼東失陷后,朝鮮使者出使明朝陸路不通,改走海路,亦往往途經皮島。由於后金佔領了遼東,遼民多逃至朝鮮,其中大量難民湧入皮島避難,使皮島人煙繁盛。史載:“是后遼民皆捲入海島,接屋甚盛,依作一都會,東南商船,來往如織,近海草木,盡於樵蘇”。然而沒有可耕地的皮島終究難以自給,因此仰賴登萊、天津海運糧餉等物資,同時也由朝鮮提供糧食支援。據說朝鮮為了支援皮島的花費佔了該國一年支出的三分之一,並且朝鮮政府對平安道和黃海道的居民徵收的“毛米”一直持續到19世紀。
崇禎二年(1629年)六月,毛文龍被薊遼督師袁崇煥處死,副總兵陳繼盛攝其事。翌年四月,島上明將劉興治發動兵變,殺陳繼盛等,割據皮島;十一月,明廷派黃龍接任都督,但因劉興治據島而遲遲未赴任。崇禎十年(1631年)三月,皮島再次發生兵變,劉興治被殺,黃龍赴任,趁亂來襲的后金兵也被驅逐。同年冬,皮島第三次發生兵變,黃龍被綁架並軟禁起來,實權一度落入毛文龍的岳父沈世魁手中。不久后因尚可喜來援及朝鮮過問而恢復了黃龍的權力,耿仲裕等兵變帶頭者被殺。明朝也漸漸將皮島視為“雞肋”,包括節制皮島的登萊巡撫孫元化在內的許多官員力主撤島,但終未有成議。
當時,在毛文龍死後出走登州的皮島舊將李九成、孔有德等發動兵變(吳橋兵變),在耿仲明的內應下攻克登州,抗拒明廷一年之久,官軍收復登州后,孔有德、耿仲明等投奔后金。黃龍在兵變后不久就離開皮島,移鎮旅順,參與平叛。崇禎六年(1633年)七月,孔有德、耿仲明引清兵攻破旅順,黃龍兵敗自殺,沈世魁接管皮島。崇禎十年(1637年)清太宗皇太極侵入朝鮮並迫使其臣服(丙子胡亂),緊接派兵聯合朝鮮攻陷了皮島,都督沈世魁以下明朝軍民數萬人死難(皮島海戰)。清兵隨即撤走,皮島回歸朝鮮,這一名稱也不復存在。對於皮島上遺留的100多名漢人,朝鮮把他們安置平安道的陽德等九邑,還任用其中一些人為官。
明朝尚未完全遺忘皮島,皮島陷落後,明登萊總兵陳洪範試圖聯絡朝鮮,恢復皮島,未果。崇禎十六年(1643年),明朝有意收復皮島,以黃蜚為東江總兵。同年八月,發生九艘明朝船隻侵入皮島附近海域並被朝鮮擊退的事件。翌年明朝滅亡,椵島(皮島)才終於安定下來。
朝鮮肅宗二年(1676年),因清使問及椵島所在位置,引發朝鮮王朝的警惕,一度將宣沙浦僉使移鎮此島。到肅宗七年(1681年)時,康熙帝要求出使朝鮮的大臣牛紐查看皮島古戰場,肅宗決定允許其查看,並撤回宣沙鎮。朝鮮正祖年間,椵島上有居民47戶。
朝鮮戰爭時期,聯合國軍在遭遇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進攻而撤退後,將平安北道定州一帶的治安隊組成“游擊白馬部隊”,使其駐紮在椵島及附近各島上,以牽制中朝軍隊。1951年11月5日晚上,中國人民志願軍第50軍第148師443團的1營和3營發動渡海作戰,到次日3時攻克了椵島,全殲駐島的游擊白馬部隊第一聯隊,以傷亡14人的代價擊斃33人,俘虜42人。此後椵島由志願軍駐守,直到1958年6月26日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