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2條詞條名為長沖村的結果 展開

長沖村

雲南曲靖師宗縣雄壁鎮下轄村

該行政村隸屬師宗縣雄壁鎮,地處鎮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18公里,到鎮道路為土路,距縣36公里。東鄰葵山,南鄰雨柱村委會,西鄰陸良縣,北鄰天生橋村委會。轄長沖、務露頂、大山依甲、小山依甲、設業灣5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626戶,有鄉村人口2402人,其中農業人口2342人,勞動力 191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510人。

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 8.87 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氣溫12℃,年降水量11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烤煙馬鈴薯、大小麥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5061畝,人均耕地2.1畝,林地6159.8 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3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36元。

自然資源


水利設施
水利設施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260畝(其中:水田135畝,旱地1125畝),人均耕地0.54畝,主要種植玉米、大小麥、煙葉、馬鈴薯等作物;擁有林地10633.2畝,水面面積 69.31 畝,其中養殖面積13 畝;草地30.9 畝;荒山荒地 1543.95 畝,其他面積 471.9畝。

基礎設施


變壓器
變壓器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電話五通。有360戶飲用井水,有531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94%)。有564 戶通電,有14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1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2.4%和72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42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67戶(分別佔總數的43%和30%)。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8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8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2輛,摩托車221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400畝,有效灌溉率為0.07%,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2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9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77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6戶;建有小水窖162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47戶。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6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2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8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6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黃心洋芋
黃心洋芋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3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21萬元,佔總收入的35%;畜牧業收入163萬元,佔總收入的2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1889頭,肉羊300頭);漁業收入3萬元,佔總收入的0.4%;林業收入17萬元,佔總收入的2%;第二、三產業收入131.3萬元,佔總收入的2.6%;工資性收入 54.5萬元,佔總收入的8%。農民人均純收入173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務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1.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00人(占勞動力的20%),在省內務工380人,到省外務工2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煙葉、馬鈴薯、玉米,主要銷售往市內。

人口衛生


村民生活場所衛生
村民生活場所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68戶,有鄉村人口2393人,其中男性1236人,女性1131人。其中農業人口2333人,勞動力 1127人。該村以漢、回族為主(是漢、回族混居地),其中漢族2269人,回族91人,其他民族7人。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2333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4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村衛生所面積為40平方米,有醫務人員4人,病床3張,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8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 91戶,占農戶總數的22.9%。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完小1所,村小5所,校舍建築面積6613.8平方米,擁有教師32人,在校學生504人,距離鎮中學18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04人,其中小學生364人,中學生140人。全村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56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03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年末集體總收入10萬元,有固定資產118.7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 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收支。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54 人,少數民族黨員4人,其中男黨員3人。該村黨支部2002 年被評為先進集體等。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5個村 民小組。

人文地理


長沖距雄壁18公里,境內山巒起伏,蒼松翠柏,以青 沙地為主,生長著一些灌木林及一些雜木樹,這裡高山起 伏,村莊主要集居在山溝及半山腰位置,故人們稱之為長沖,主要種植包穀洋芋、烤煙,洋芋是該村一大業。在平常的祭事、嫁娶、建房中還存在著一些民族風俗,結婚舉行拜天地、喝茶、鬧新房。傳統節日有:春節中秋節火把節清明節。這裡的人民還流傳著傳統的春節、中秋節、火把節、清明節等節日。節日活動的含義包含了祝願、安康、平安等。中秋節吃月餅,火把節宰羊、清明節上祖墳惦念先輩、結婚拜天地。節日期間對山歌等傳統文化。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長沖村委會不斷加強當地的人文地理建設,充分發揚農村優良傳統文化。

新農村建設


自啟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來,長沖村委會高度重視,成立了以村委會班子為主的領導小組。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目標,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結合長沖實際,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整體推進的原則,在全村掀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高潮。長沖藉助當地的資源優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施以來,共投入建設資金100餘萬元,重點扶持長沖村、霧露頂建設了水窖,引進甜脆包穀種植。依託萬元增收計劃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重點發展洋芋、烤煙、甜脆包穀等產業。在村容村貌建設中,積極發動群眾投勞。全村共投入水利建設資金40多萬元,修建村莊道路20餘萬元、建設人畜飲水工程30餘萬元、農業產業調整10多萬元,使群眾的生產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長沖村委會始終堅持中央的總體發展思路,按照發展社會主義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目標,有計劃、有步驟、有規劃的分步實施。以點帶面,總體推進。堅持以人為本,加強新型農民的培訓,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和輸出,為農民增收新路子。

發展重點


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
1、交通閉塞,文化落後,農業基礎設施較差;
2、生產渠道單一,經濟來源於農業,農民增收渠道單一。
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
1、改變以糧食種植為主的傳統農業發展思路,提高農業產業水平;
2、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
3、發展烤煙、玉米制種;
4、著力解決農田排灌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