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交響曲

第2交響曲

第二交響曲是根據作者創作交響曲的順序來命名的,如馬勒C小調第二交響曲“復活”、拉赫瑪尼諾夫 第二交響曲、勃拉姆斯 第二交響曲 (田園)、貝多芬 第二交響曲等等。下面所介紹的是馬勒的C小調第二交響曲“復活”。他經常夢見天堂,這是因為他的家族有先天性心臟病,死神的敲門聲常常在夢中伴著音樂飄然而至,所以馬勒的精神世界里總是在和死神相搏鬥,透過馬勒的音樂表現出來的就是一種宿命的悲劇色彩。”到此為止,我們可以看到,第一樂章表示悲劇的人生;第二樂章是獲得解放了的樸實的人生;第三樂章則是描寫衝擊性的混亂中的人生,而人類在經歷了這些之後,死亡的憧憬便逼近過來,並且不停歇地進入第五樂章。

基本內容


 勒 -《交響曲"復"》( .     ''), , &, 
稱:交響曲"復"
稱: .     ''
版本:Klemperer, VPO, M&A, 1963
專輯歌手:Mahler 馬勒
專輯介紹:
馬勒的音樂里有一種悲劇的美。他經常夢見天堂,這是因為他的家族有先天性心臟病。但聽過了馬勒的音樂,人又會超越死亡,所謂“從一個極致到另一個極致”。
馬勒是一個猶太人,從小就顯露出音樂才華,他的主要職業是指揮家,他一生創作的11部交響曲多是為自己指揮所用。
馬勒的音樂靈感大多來自詩歌。說起來,馬勒還是位“中國迷”,他對中國文化充滿了迷戀,並把它運用到音樂創作里去。《大地之歌》就是馬勒從李白、杜甫孟浩然的唐詩中汲取的靈感而創作出來的。
復活》作於1890-1894年,與《第一號交響曲》比起來,要求管弦樂編製的規模更大,同時還要有聲樂部分。就是從這部作品以後,馬勒開始經常在交響曲中使用聲樂。其結構也不再是傳統的四樂章制,而有五個樂章。這正是馬勒走向龐大性傾向最初的作品。然而,在這首《第二號交響曲》中,仍然有宛如《第一號交響曲》 中那種真實的抒情性,愛好線條對位法, 使用民謠風格旋律等馬勒所獨有的特徵。這部作品被稱為《復活》是由於洛普斯托克的一首聖詩《復活》。作者與德國著名音樂家封·彪羅的關係非常好,曾將本曲草稿給彪羅過目,受到熱情鼓勵。1894年彪羅逝世,馬勒在參加他的葬禮時,“從風琴壇上傳來了克洛普托克《復活》的合唱。於是像是受到了電擊一樣,我受到了感動”。他就這樣根據《復活》,順利寫下了末樂章的合唱部分。
共分五個樂章:
第一樂章:莊嚴肅穆的快板,c小調,4/4拍子,奏鳴曲形式。據馬勒自己所說,這一樂章表示的是葬禮,是第一交響曲中英雄葬禮的延續。
第二樂章:中庸的行板,降A大調,3/8拍子。作者標明“極為輕鬆地,絕不可急躁”。這個樂章馬勒這樣寫道:“過去的回憶……往日英雄生涯產生的純粹而毫無瑕疵的太陽的光線”。這一章猶如舒伯特的蘭特勒舞曲一樣快活明朗。
第三樂章:c小調,3/8拍子。“緩緩流動的”,三段體的詼譜曲。馬勒對這個樂章的敘述如下:“當從第二樂章意猶未盡似的夢中醒來,再度回到生活的喧嘩中后,你們常常會覺得人生在不停地流動著,莫名的恐怖正向你襲來。那就像是你們由外面黑暗的地方,以聽不見音樂的距離所看到的,十分光亮的舞蹈場上的舞者們在搖晃舞動的情形一樣。人生不知不覺地出現在你們眼前,也與你們常常驚叫而忽然跳將起來的惡夢很相似……”。
第四樂章 降D大調,4/4拍子,“極為莊嚴,但簡潔地”。馬勒對於這一樂章的敘述如下:“傳來了單純信仰的豪邁的歌。我變得像神一樣,也許我將回到神的身邊。”
第五樂章:這一樂章是在全曲中,管弦樂編製最大的樂曲。馬勒寫到:“在荒野中傳來了如下的聲音:人生所有的末日業已來臨。……聖人與天上的人,合唱著如此歌詞,《復活吧,復活吧,你可能被寬容》,然後出現神的榮耀。……愛的萬能的感情,促使我們走向幸福的極至。”
專輯曲目:
I. Allegro maestoso
II. Audante moderato
III. In ruhing filessender Bewegung
IV. Urlicht
V.Im tempo des scherzos

樂隊編製


木管組

短笛(兼第三長笛)
2支長笛
3支雙簧管(兼英國管)
3支大管(兼倍低音管)
2支單簧管(bB,C)
1支低音單簧管

銅管組

8支圓號
4支小號
2支次中音長號
1隻大號

打擊樂組

鈸(鈸片與吊鈸)
大鼓
三角鐵
鐘琴
管鍾

鍵盤樂器

管風琴(混合音栓+全奏)

弦樂組

2架豎琴
第一小提琴
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第2交響曲
第2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