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張步青的結果 展開

張步青

華僑實業家

張步青(1885—1963),字公善,號浩龍,祖籍中國廣東梅州市梅縣區鬆口溪南,系著名華僑實業家、潮汕鐵路創辦人張榕軒之長子。他出身名門望族,承繼興學育才、行仁樂善之家風,加上天資聰穎、勤奮努力、好學不倦,熱誠為祖籍國和僑居地的文化教育、賑災濟貧等各項公益事業,貢獻良多。特別是他於民國四年(1915年)至十八年(1929年),出任中華民國駐棉蘭領事(十一年)、總領事(三年)。在任期間,他愛僑護民,保工惠商,振興華僑教育,政績斐然,榮膺褒獎。

人物關係


個人簡介


張步青於1885年 4 月30日出生於廣東嘉應州(今梅州)鬆口溪南南下村“大夫第”,曾就讀於鬆口公學,接受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並由其父親張榕軒聘請嘉應州舉人楊青為家庭教師,指導他學習古典詩詞、書法,文才猛進;還努力學習英文、印尼文及荷蘭文三種文字,為其日後外交官生涯奠定了基礎。
張步青相關舊照
張步青相關舊照

人物生平


清光緒甲辰歲試,嘉應州學使朱祖謀將張步青錄取入嘉應州學,考取秀才,旋仕途得志,曾任兵部主事、方司行走一職。光緒三十年(1904)9月,由其父親張榕軒和叔父張耀軒為主要投資人的潮汕鐵路動工興建,1905年3月,由清廷商務部委派他協助潮汕鐵路督辦事宜。后被委任為商務部路務議員、汕頭正始學堂校長、兼任廣東嘉應州及福建永定等八屬旅潮鎮海學堂校長;並兩次隨海軍部郵傳部考察英、法、德、美、日等國。被榮頒“金盾獎章”,並由宣統皇帝賞賜“三四品京堂候補”。
晚清時局波詭雲譎,在時局轉折關頭,張步青識時務、跟潮流,毅然加入“推翻滿清,建立民主共和”之辛亥革命行列。早在1907年初,今梅州市梅縣區鬆口同盟會在鬆口創辦“鬆口體育傳習所”,為孫中山先生領導的武裝起義訓練革命軍事幹部。該所的臨時校舍和教室由溫靖侯將祖屋捐獻使用,辦學經費由謝逸橋出面募集,而購置設備則是由張步青捐款。
1911年7月,張步青的父親張榕軒在印尼棉蘭逝世。他在棉蘭與叔父張耀軒等親屬料理完喪事後,即遇武昌起義大事,中華光復。
中華民國剛一成立,張步青即任海軍部調查員;民國政府工商部顧問官;1915年11月,外交部照準在荷印屬地爪哇島棉蘭設立中華民國駐棉蘭領事館,任命張步青領事署理,其時年僅三十歲。
由於張步青領事自幼隨父親在棉蘭瑪腰任內,熟悉荷印屬地之風土人情,並曾學習荷蘭文,故其上任后忠於職守,與荷印官員及蘇丹總督聯繫協調,為轄區內四郡之中國數萬僑民,維護權益,愛僑護僑,排憂解難,保工惠商,興學育才,政績斐然。1929年冬,張步青辭去總領事一職。鑒於他擔任民國駐棉蘭領事十一年、總領事三年共十四年的外交生涯,勤勞卓著,外交部於1930年3月特別頒授匾額以示褒獎。
張步青作為著名僑領,他在擔任外交官之餘熱心辦學,賑災救民,積極推動華文教育,貢獻良多,民國政府分別向張步青頒發“五等嘉禾章”、“四等嘉禾章”、“三等嘉禾章”、“二等大綬嘉禾章”,以表彰其“擁護共和,勤忠國事”之功。
1917年6月,民國政府教育部派遣黃炎培、林鼎華調查南洋華僑學校熱心辦學成績顯著者,張步青領事全程陪同。7月9日,棉蘭敦本商業學校舉行開學典禮,由張步青領事致詞,其勉勵學子成為社會有用之才的良苦用心溢於言表。黃炎培亦高度評價張步青叔侄注重職業教育的遠見卓識。此外,在上世紀30—50年代,張步青領事在棉蘭領事館所轄四郡努力發展華文學校達五十餘所,讓中華文化教育薪火相傳,其醉心華僑教育事業的古道熱腸將永志青史。
張步青領事對祖籍國的賑災慈善事業也不遺餘力,不但在棉蘭積極向社會賢達募捐,而且自己帶頭認捐。1920年,東北五省發生嚴重旱災,他帶頭捐款荷幣一萬盾賑災;先後多次將在棉蘭募集的賑災款,通過香港渣打銀行轉匯外交部及中國上海紅十字會,賑濟天津水災災區等。
1916年,張步青還遵從母親和耀軒叔父之意旨,與銘青、宸青兩弟弟一起,在棉蘭市郊日里河上興建一座公路鐵橋,以紀念先父。該橋命名為“成德橋”,又稱“張榕軒橋”。2000年,棉蘭市政府將具有85年歷史的“成德橋”按1916年落成的老照片原貌進行重修。此橋作為印尼蘇北省棉蘭市的歷史文物,於2003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2003年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存三等獎”,成為印尼唯一獲此殊榮者。
張步青的中華文化造詣頗深,擅長詩詞、文言文和書法,為方家所讚譽。他在任棉蘭領事、總領事十四年期間,經常與從祖國南來棉蘭的嘉應州文人唱和詩詞,其中古直先生(梅州市梅縣區梅南人)亦有多首詩稿相贈。1916年9月,中華民國黎元洪大總統向張步青贈送一幅親筆七字聯墨寶:“春山北苑屏間畫;秋水南華架上詩”;內閣總理徐世昌惠贈一幅七字聯墨寶:“海岸樓台青嶂外;人家簫鼓白鷗邊”。
張步青於1963年7月 29日逝世於印度尼西亞棉蘭,享壽七十有九。

人物紀念


2011年9月17日,由北京國際公益互助協會與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中國華僑歷史學會等聯合主辦的張榕軒、張耀軒、張步青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原中國僑聯主席庄炎林、印尼《國際日報》董事長熊德龍、張榕軒曾孫張洪鈞等出席研討會。此次研討會通過緬懷張氏昆仲、父子的業績,弘揚其愛國愛鄉的精神,為振興祖國服務。此外,會上還有來自北京、廣州、西安、深圳汕頭等地的50多名僑史專家、客家文化研究專家,以及來自台灣的代表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