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甘石
為碳酸鹽類方解石族菱鋅礦
● 正名:爐甘石
● 英文名:Luganshi
● 拉丁名:Calamina
● 別稱:甘石、干石、盧甘石、蘆甘石、爐眼石、羊肝石、浮水甘石
● 爐甘石具有解毒明目退翳、收濕止癢斂瘡的功效。
● 現代研究表明,爐甘石有生肌、防腐等作用。
● 爐甘石可以用來治療瞼弦赤爛、目赤腫痛、胬肉攀睛、翳膜遮睛、膿水淋漓、潰瘍不斂、濕瘡瘙癢等。
● 有臨床報道顯示,爐甘石還可用於急性濕疹、肛門瘙癢症、宮頸糜爛等。
● 如果您有爐甘石過敏史,那麼禁止使用爐甘石。
●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藥物,請務必告訴醫生。
● 孕婦及哺乳期女性使用爐甘石前請務必諮詢醫生。
● 兒童及年老體弱者使用爐甘石前請諮詢醫生。
● 爐甘石宜炮製后使用。
● 油膩、辛辣、腥膻的食物可能會影響藥效,如有需求,請在使用前諮詢專業醫生。
● 爐甘石中含有鉛、鎘等有害的微量元素,不可在沒有醫囑的情況下長期使用。
● 誤服爐甘石,會刺激、腐蝕胃腸道,這時需要立即就醫治療。
● 爐甘石主要產於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的四項、融安縣的長安壚、桂林葛家塘,四川、湖南、雲南等地也有生產。
● 爐甘石及加工品具有如下特徵:
● ● 爐甘石為灰白色或淡紅色的不規則的塊狀,表面凹凸不平,無光澤,粉性,孔洞較多,類似蜂窩狀。重量較輕,容易破碎。爐甘石氣味輕微,味微澀。塊頭較大、體輕、能懸浮於水中、色白或淡紅色的爐甘石質量較好。
● ● 煅爐甘石是經反覆煅燒、浸淬后,乾燥研末而得。煅爐甘石的成品為白色、淡黃色或粉紅色的粉末,較輕,質地鬆軟,細膩光滑。煅爐甘石氣味輕微,味微澀。
● 爐甘石應存放於乾燥的地方。
● 請到正規藥店及醫療機構購買和使用
● 復方爐甘石洗劑:具有收斂、保護皮膚的作用,可用於濕疹、痱子等急性瘙癢性皮膚病的治療。
● 八寶眼藥:具有退翳明目、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肝胃火盛引起的眼緣潰爛、目赤腫痛、眼角澀癢、畏光怕風。
● 生肌八寶散:能生肌收斂,主要用於治療瘡瘍潰爛、腐肉將盡、瘡口不收。
● 爐甘石為碳酸鹽類方解石族菱鋅礦,硼砂是硼酸鹽類硼砂族礦物硼砂。二者功效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 ● 爐甘石和硼砂都有解毒、明目的功效,但爐甘石善於明目退翳,主要用於治療目赤翳障;硼砂側重清熱解毒,主要治療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
● 誤區:沉在水底的爐甘石質量較好
● ● 爐甘石表面孔洞較多,類似蜂窩狀,重量也相對較輕。一般來說,質量好的爐甘石多為白色或淡紅色、塊較大、體輕,能懸浮於水中。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主含碳酸鋅(ZnCO )。
味甘,性平。
歸肝、脾經。
1、治諸般翳膜:爐甘石、青礬、朴硝等分。為末。每用一字,沸湯化開,溫洗,日三次。(《本草綱目》引《宣明論方》)
2、治目暴赤腫:爐甘石(火煅,尿淬)、風化硝等分。為末。新水化一粟米點之。(《本草綱目》引《御葯院方》)
3、治風眼流淚爛弦:爐甘石二兩,以黃連一兩煎水,入童尿半盞,再熬,下朴消一兩,又熬,成,以火煅石,淬七次,洗凈,為末,入密陀僧末一兩,研勻,收點之。(《本草綱目》引《衛生易簡方》)
4、治目暗昏花:爐甘石(研)、代赭石(煅,醋淬七次)、黃丹(水飛)各四兩。為末。白沙蜜半斤,以銅鐺煉去白沫,更添水五、六碗,熬沸,下前末,文武火熬至一碗,用銅器攪,試將葯滴水中沉下為度,以夾紙四重濾,於瓷器內貯密封。不時點之有驗。(《衛生易簡方》)
採集加工
採挖后,洗凈,曬乾,除去雜石。
炮製方法
煅爐甘石:取凈爐甘石,照明煅法煅至紅透,再照水飛法水飛,乾燥。
產於湖南、廣西、四川、雲南。
性狀鑒別
1、藥材性狀:為塊狀集合體,呈不規則的塊狀。灰白色或淡紅色,表面粉性,無光澤,凹凸不平,多孔,似蜂窩狀。體輕,易碎。氣微,味微澀。
2、飲片性狀:呈白色、淡黃色或粉紅色的粉末;體輕,質鬆軟而細膩光滑。氣微,味微澀。
藥性鑒別
煅爐甘石:煅淬后使藥物純潔細膩,以明目祛翳,收濕生肌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