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津都督府
熊津都督府
熊津都督府,是唐朝滅亡百濟后,於百濟故地設立的管理機構,屬安東都護府(為上都護府,其長官為安東都護,正三品,“掌統諸蕃, 撫慰、征討、敘功、罰過, 總判府事”)管轄。660年,初置府城於泗沘城。670年後遷於建安州。屬安東都護府。在今朝鮮半島西南部。后被新羅兼并。
百濟、新羅同為唐朝藩屬。唐高祖時,曾冊封百濟王扶余璋為帶方郡王、百濟王。百濟恃仗高句麗支持,多次侵犯新羅,二者結為世仇,武裝衝突不斷。唐太宗詔諭扶余璋,勸其勿侵新羅,扶余璋陽奉陰違,不肯奉詔。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百濟王扶余義慈與高句麗、靺鞨聯兵攻新羅,奪新羅三十餘城,新羅遣使入唐求援。
唐高宗顯慶五年(660年),唐高宗命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大總管,率左驍衛將軍劉伯英、右武衛將軍馮士貴、左驍衛將軍龐孝泰等,統兵10萬,聯合新羅伐百濟。唐軍攻陷百濟國都泗沘城,生擒百濟義慈王及太子扶余隆。百濟宣告滅亡,5部37郡共76萬人戶完全納入了唐朝的直接統治之下(參見“唐滅百濟之戰”)。
唐朝於百濟故地設置了“熊津、馬韓、東明、金漣、德安五都督府”,將其納入唐羈縻府州體系,五都督府下轄37州250縣。唐朝委任右衛郎將王文度為熊津都督,統兵鎮撫全境,又命左驍衛郎將劉仁願率兵一萬鎮守百濟城,委派當地的酋長分任都督、刺史。
唐朝在百濟故地所設立的府州雖然屬羈縻性質,但其作用和意義卻極為重大。有人認為這是中國中原政權第一次在朝鮮半島南部地區正式設立府州,其實不然。早在東漢末年公孫氏割據遼東時,就曾在樂浪郡南開拓了疆土,后割樂浪郡屯有縣及其以南之地設帶方郡,其轄境已達到今朝鮮半島南部的漢江流域,曹魏因之。唐滅百濟是繼漢魏之後又一次在半島南部地區設置府、州、縣,與漢魏相比是將新羅之外的半島南部之地完全納人了唐王朝的版圖,已遠遠超過了漢魏統轄的範圍。唐朝為了紀念這件大事,於同年八月十五日在扶余王城特地樹立了《大唐平百濟國碑銘》。唐朝滅亡百濟,從戰略意義上講,解除了新羅南部的武力威脅,更進一步密切了唐朝與新羅之間的合作關係;消滅了高句麗政權戰略夥伴,等於斬斷了高句麗的左臂,更有利於高句麗問題的最後解決和整個遼東及朝鮮半島地區的穩定。
唐高宗龍朔三年(663年),吐蕃北犯吐谷渾部,朝西陲震動。就在唐廷商議西援吐谷渾時,新羅開始侵擾唐熊津都督府所轄的前百濟舊地,唐朝遣使問罪,新羅“遣欽鈍角干、良圖波珍餐入唐謝罪”,同時暗中卻在鼓動高句麗遺民叛亂,唐朝新羅戰爭爆發。
唐咸亨元年(670年)四月,唐廷派薛仁貴率軍西援吐谷渾,遼東防務一時空虛,高句麗遺民“大長鉗牟岑率眾反,立藏外孫安舜為主”。是年,唐朝派高侃、李謹行率偏師前往遼東平叛。這樣,唐朝面臨兩線作戰的困局,而新羅利用唐軍暫無暇南顧之機,於唐咸亨二年(671年),攻佔了泗沘要塞,並建立了所夫力州,佔領了前百濟的全部領土。
唐廷經過四年的戰爭,才最終平定了高句麗遺民叛亂。唐上元元年(674年)正月,唐朝派劉仁軌為雞林道大總管,率軍南伐新羅。在累戰不利的情況下,新羅王金法敏被迫遣使入朝謝罪。唐朝既往不咎並“復法敏官爵”。
顯慶五年(660年)熊津都督王文度病故,使半島南部又陷人了一場動亂。扶余璋之侄福信乘王文度病故之機,從倭國(日本)迎回王子扶余豐,立為王,據原百濟周留城,聯合倭兵發動反唐叛亂,圍攻劉仁願。
龍朔元年(661年),唐高宗命劉仁軌為帶方刺史,繼任熊津都督,率唐兵聯合新羅入百濟故地平叛。龍朔三年(663年)唐軍在熊津白江口大破倭兵,“四戰皆克,焚倭船四百艘,海水為丹”,“百濟諸城,皆復歸順”,最終獲得了平叛的勝利(參見“白江口之戰”)。
龍朔三年(663年),唐高宗召劉仁願、孫仁師回朝,令劉仁軌領兵鎮守百濟。由於百濟連年征戰,窮兵黷武,致使“合境凋殘,殭屍相屬”的地步。劉仁軌做了大量的恢復工作,掩埋骸骨,登記戶口,修路架橋,贍養孤老。又在百濟頒布大唐正朔及廟諱,百濟人心大悅,各安其業。劉仁軌還在百濟屯田積糧,訓練士卒,把百濟故地經營成了攻打高句麗的前進基地。
此前,百濟有兩位首領沙吒相如、黑齒常之,在蘇定方撤軍后,招集百濟亡眾據險固守。白江口海戰後,兩人各率部眾歸降唐軍。劉仁軌見他倆忠勇有謀,便力排他議,委以重任,為大唐收攬了兩員大將。
麟德元年(664年)前百濟太子扶余隆被唐高宗任命為熊津都督,管理百濟故地和遺民。但扶余隆懼怕新羅加害於己,未敢赴任,只好由唐朝將領劉仁軌檢校熊津都督。冬十月六日,檢校熊津都督劉仁軌上書,備言百濟戍兵疲憊,征役勞苦,獎賞無信,西歸無期。恐師眾疲老,立效無日。高宗深納其言,遣右威衛將軍劉仁願率兵渡海以代舊兵,並敕仁軌俱還。劉仁軌恐夷人新服,眾心未定,乃上表自請留鎮百濟,高宗從之。
麟德二年(665年),唐朝對百濟故地進行行政改制。一是百濟各都督府、州、縣的合併,五都督府合併為統一的熊津州都督府,都督府仍治泗沘城(今韓國忠清南道扶余郡);二是合併后的熊津都督府由正設轉變為羈縻化。
麟德元年(664年),前百濟太子扶余隆被唐高宗任命為熊津都督,管理百濟故地和遺民。但扶余隆懼怕新羅加害於己,未敢赴任,只好由劉仁軌任檢校熊津都督。高句麗滅亡后,劉仁軌、劉仁願回國,熊津都督依然是未敢赴任的扶余隆,代行其事的是百濟人熊津都督府長史難汗、熊津都督府司馬禰軍。為了統合當時百濟新羅兩國力量合力攻滅高句麗,唐朝強迫新羅與熊津都督、前百濟太子扶余隆於麟德二年(665年)八月結盟。
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九月,唐與新羅聯合滅亡高句麗。十二月,“剖其地為都督府者九,州四十二,縣百。復置安東都護府,擢酋豪有功者授都督、刺史、令與華官參治,仁貴為都護,總兵鎮之”。唐朝在平壤設置安東都護府,任命右武衛大將軍、平陽郡公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率兵2萬鎮撫遼東。所轄包括遼東半島全部、朝鮮半島北部、吉林西北地區和朝鮮半島西南部的原百濟故地。
新羅助唐滅百濟的戰略目的是滅亡百濟,佔有其土地、人民,而唐朝卻將百濟納入自己的統治並強迫羅、濟結盟,這引發新羅的不滿。在失去了共同敵人高句麗后,新羅、唐朝矛盾日益激化。新羅為防止唐朝完全吞併朝鮮半島,新羅文武王聯合併扶植了朝鮮半島上的原高句麗和百濟的反唐勢力一起攻打唐朝。
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三月,新羅派薛烏儒與高句麗舊將高延武各率精兵1萬渡過鴨綠江,進至烏骨城(今丹東鳳凰山東麓),由此拉開了唐朝新羅戰爭的序幕。新羅聯合高句麗殘餘力量進軍所至的烏骨城,乃是連接遼東和平壤的交通要道,佔領這裡既可對駐守朝鮮半島的唐軍進行圍攻,也可阻止唐軍從遼東方面的增援。另外,新羅軍隊在高句麗故地的活動,還可以把唐朝的視線轉移到遼東,使其無暇應對新羅對百濟故地的爭奪。
咸亨元年(670年)四月,唐廷派薛仁貴率軍西援吐谷渾,遼東防務一時空虛,高句麗遺民“大長鉗牟岑(《三國史記》作劍牟岑)率眾反,立藏外孫安舜【高句麗寶藏王高藏外孫,高句麗大臣淵凈土(淵蓋蘇文之弟)之子(一說為寶藏王庶子)】為主”。唐朝遣兵來援,新羅便退保白城。唐派左監門大將軍高侃為東州道行軍總管,右領軍大將軍李謹行為燕山道行軍總管討伐安舜,又遣司平太常伯楊昉綏納高麗亡余。此時高句麗遺臣劍牟岑率眾反唐,
這樣,唐廷面臨兩線作戰的困局,而新羅利用唐軍暫無暇南顧之機,於唐咸亨二年(671年),攻佔了泗沘要塞,推翻唐朝的熊津都督府(扶余隆為都督,但滯留唐朝不敢回故國),建立所夫里州,控制了前百濟的全部領地。之前唐朝只是與新羅支持的高句麗復興勢力作戰,並沒有和多年的盟國新羅宣戰。
咸亨三年(672年),在唐軍對安舜的高句麗大規模進攻下,安舜與劍牟岑發生分歧。劍牟岑被安舜下令殺害。安舜南逃后,被新羅文武王接納,封安舜為高句麗王,在今韓國益山市建立了報德國(674年,改封安舜報德王)。這件事唐朝和新羅的同盟關係開始破裂。
新羅之所以選擇這一時機,其原因首先是新羅對唐朝外交努力的失敗。唐高宗總章二年(669 年),新羅文武王遣欽純和良圖入唐謝罪。咸亨元年(670年)一 月,唐高宗“許欽純還國,留囚良圖,終死於圓獄。以王擅取百濟土地遺民,皇帝責怒,再留使者”。
到上元元年(674年),新羅已經從唐朝手中奪得原百濟的大部分領土。但此時,新羅軍主要與熊津都督府的百濟人交戰,而唐軍主力部隊主要與反唐的高句麗人交戰。唐高宗與新羅文武王徹底決裂,扶植文武王的弟弟金仁問為新羅君主,並派劉仁軌領兵攻打新羅。在對吐蕃戰敗後一度除名的唐朝名將薛仁貴被唐高宗任命為為雞林道總管,負責羈縻百濟的熊津都督府。正月,唐朝派劉仁軌為雞林道大總管,率軍南伐新羅。在累戰不利的情況下,新羅王金法敏被迫遣使入朝謝罪。唐朝既往不咎“復法敏官爵”。唐廷經過四年的戰爭,才最終平定了高句麗遺民叛亂。
上元二年(675年)二月劉仁軌在阿達城之戰、七重城之戰大敗新羅軍后,金法敏為保持既得利益,避免覆滅厄運,即已派使入唐謝罪。李謹行率領投靠唐朝的靺鞨人攻打新羅石峴城、赤木城、買肖城三戰皆捷。《三國史記》記載石峴城、赤木城之戰唐軍大勝,買肖城之戰20萬唐軍被金元述擊敗,新羅軍繳獲戰馬三萬三百八十匹,但是當時李謹行作為行軍總管、安東鎮撫大使,不可能擁兵20萬,有三萬三百八十匹戰馬。
由此來看,當時唐朝扣留的新羅使者似乎不止良圖,而且欽純帶回的唐高宗的詔令是“百濟舊地,總令割還”,直接表明了唐朝不再容忍新羅繼續佔領百濟故地的態度。這樣新羅試圖通過外交途徑來取得唐朝對其攻取百濟故地行為諒解的努力就失敗了。其次,更重要的是由於唐朝受西北局勢的影響,不得不調集駐守高句麗的兵力與吐蕃開戰,由此與之相鄰的吐谷渾、鄯善、且末之地也正式為吐蕃所據。西北局勢的危急,使唐朝不得不調任剛剛在高句麗戰場獲勝的薛仁貴前往西北戰場。4月,唐朝以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領兵5 萬出擊吐蕃。這表明薛仁貴最遲在669 年底就離開了高句麗,也必然會帶走部分兵力,而且同年唐朝還“徙高麗民3 萬於江淮、山南”,而“留其貧弱者,使受守安東”,這樣此前留駐於高句麗故地的2萬唐兵恐怕為數已是很少了。唐朝軍事力量的削弱也給新羅發動戰爭提供了時機。
經過多年的戰爭,新羅已經比較疲憊了。在劉仁軌主力回國的情況下,新羅以全國之力,仍不能徹底擊退李謹行和薛仁貴的留守唐軍。金法敏可能已經意識到通過戰爭無法使唐軍退出朝鮮半島,因此,在買肖城之戰後,派出使者,向唐朝進貢並且謝罪。
關於新羅遣使謝罪的時間,中朝雙方的記載並不一致。
《資治通鑒》把新羅謝罪的時間大致歸到了上元二年(675年)二月,但又指出,新羅謝罪發生在李謹行三戰皆捷之後。
而《三國史記》則說,675年,新羅兩次遣使入唐,前一次與中國史書相同,后一次記在九月二十九日買肖城之戰後。
綜合中朝雙方的史書來看,675年新羅遣使謝罪只有一次,發生在九月二十九日買肖城之戰後。
而唐朝也意識到,用偏師經略的辦法是不能制服新羅的,而唐朝當時的戰略重心已經轉移到了西線,吐蕃成為其主要對手,劉仁軌、薛仁貴、李謹行等東征主帥全部調到西部防備吐蕃。唐朝很難再派出主力大軍東討新羅。因此,面對新羅的謝罪請求,唐朝自然也樂於接受。高宗皇帝以這種方式,宣告了戰爭的結束,重新接納新羅為大唐的藩屬國。
新羅奪取熊津都督府
新羅一面扶植和利用高句麗殘餘勢力與唐朝對抗,一面大肆奪取百濟故地。670年,新羅接納高句麗遺臣安勝,將其安置於金馬渚,封高句麗王,以此來招納高句麗遺民與唐安東都護府抗衡。與此同時,新羅還攻取了百濟故地眾多城池。
670年7月,新羅出動大軍,一舉攻陷熊津都督府八十二城。新羅將軍“品日、文忠、眾臣、義官、天官等取城六十三,徙其人於內地;天存、竹旨等取城七,斬首二千;軍官、文穎取城十二,擊狄兵,斬首七千級,獲戰馬兵械甚多”,共取城82座,幾乎佔了百濟原有城的一半。此時,新羅軍主要與降唐的熊津都督府的百濟軍隊交戰。
671年1月,新羅發兵攻打百濟,戰於熊津南,6月,兵臨百濟加林城,與唐兵戰於石門,取得了“斬首五千三百級,獲百濟將軍二人,唐果毅六人”的戰績。不過被新羅所俘虜的六名唐果毅其實都是百濟人,唐軍滅亡百濟后,一方面,在百濟設置都督府,任命當地的百濟人擔任各種官職;另一方面,又從百濟遷走了一部分人口,安置到唐朝。
遷入唐朝的部分百濟人即被授予一些折衝府的官職。例如,據百濟人黑齒常之的墓誌銘記載,黑齒常之“與其主扶余隆俱入朝,隸為萬年縣人也。麟德初,以人望授折衝都尉,鎮熊津城”。又如,據百濟人禰軍的墓誌銘記載,禰軍入唐后,“聖上嘉嘆,擢以榮班,授右武衛滻川府折衝都尉”。一些百濟人被編為唐人,並被授予果毅都尉的官職,后又返回百濟。
由此新羅已控制了百濟故地大部分地區,逼近了位於熊津、泗沘等唐朝在百濟的統治中心地區。
百濟局勢的日益緊迫,使唐朝再次起用薛仁貴為雞林道總管來討新羅。新羅王金法敏一面致書薛仁貴申述其伐百濟理由,一面置所夫里州,表明了不放棄奪取百濟故地的態度。9月,唐將高侃率蕃兵4萬到平壤,新羅則於10月擊唐漕船70餘艘,斷絕唐援熊津都督府道路,從而延緩了唐軍的行動。利用此間隙新羅則繼續攻擊百濟古省城、加林城等地,薛仁貴、黑齒常之力戰不敵退回唐朝,新羅奪取熊津都督府。
咸亨元年(670)七月,新羅出動大軍,一舉攻陷熊津都督府八十二城,唐羅戰爭正式爆發。此戰熊津都督府方面損失慘重,這與熊津都督府實力較弱有關。熊津都督府是在原百濟舊地上建立起來的,而原百濟軍隊在顯慶五年至龍朔三年(660—663)的戰爭中損失極大,“殭屍如莽”,所剩兵力十分有限,估計不會超過數萬。熊津都督為原百濟太子扶余隆,但從史料上看扶余隆在咸亨元年似不在熊津都督府任職。另外自劉仁願罷職后,在百濟似乎已經沒有漢將起實際領導作用。在672年的所謂唐羅戰爭實際上就是新羅與唐朝扶持的百濟人得戰爭
石門之戰與新羅請罪
672年7月,唐將高侃與李謹行屯兵4萬於平壤,8月攻破韓始城、馬邑城,並在石門打敗新羅與高句麗聯兵。石門之戰使新羅蒙受了重大損失,其將領大阿餐曉川、沙餐義文、山世、阿餐能申、都善、一吉餐安那含、良臣等戰死,不得不在漢山州築晝長城加以防禦,而且新羅“是歲,谷貴人飢”。
9月,新羅王遣使謝罪,同時釋放所有俘虜,“遣級餐原川、奈麻邊山及所留兵船郎將鉗耳大侯、萊州司馬王藝、本烈州長史王益、熊州都督府司馬禰軍、曾山司馬法聰,軍士一百七十人,上表乞罪”,並獻上金、銀、銅、牛黃等貢品。唐朝接受了新羅的謝罪,雙方暫時處於休戰狀態。
673 年“閏五月,燕山道總管、右領軍大將軍李謹行大破高麗叛者於瓠蘆河之西,俘獲數千人,餘眾皆奔新羅”,至此平高句麗叛軍戰鬥結束。藉此戰勝的餘威,唐兵聯合靺鞨、契丹兵攻打新羅北邊,並攻入新羅腹地的買肖城
唐朝討逆與新羅請罪
674年1月,唐高宗因新羅王金法敏“納高麗叛眾,略百濟地守之”而大怒,詔“削官爵,以其弟右驍衛大將軍臨海公金仁問為新羅王,自京師歸國。詔劉仁軌為雞林到大總管,衙尉李弼、右領軍大將軍李謹行副之,發兵窮討”。但是,劉仁軌所部並沒有立即開赴朝鮮半島戰場,這一年兩國之間沒有戰事,處於戰爭準備階段。
675年2 月,劉仁軌揮軍渡瓠盧河,大破新羅兵於七重城(積城紺岳山北),其後又以靺鞨兵渡海進攻新羅南境,斬獲甚眾。隨後,劉仁軌撤軍回朝,唐又以李謹行為安東鎮撫大使,屯於買肖城(今京畿道漣川郡大田裡附近)並三勝新羅軍。此時,新羅考慮到軍事上的失敗以及“金仁問回國可能導致的內部混亂”,文武王再次遣使入貢,並請罪。而唐朝遂詔“復王官爵,金仁問中路而還,改封臨海郡公”,並承認了新羅“多取百濟故地,遂抵高句麗南境為州郡”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