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部落
雲南佤族原生態歌舞
《佤部落》,雲南佤族原生態歌舞。《佤部落》整場演出分為《從司崗里走來》《佤山韻》《佤山魂》《佤山美》《佤山情》和《阿佤人民唱新歌》6個部分。“司崗”,在佤語里是“石洞”的意思。傳說遠古的時候,天地鴻蒙未開,人類與萬物生靈封存在古老的“司崗”里,是靈性的小米雀啄開“司崗”,人類與萬物生靈從此走出司崗里,在西盟佤山這片神奇的熱土上繁衍生息,《佤部落》的“史詩”由此開始。
來自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文化工作隊的文藝工作者、民間藝人和農民朋友,站在中國最高的藝術殿堂——國家大劇院,面對台下近3000名熱情觀眾,他們放聲高歌,縱情歡跳,用高原的質樸,大山的真誠,向首都觀眾獻上了一台原汁原味的佤族歌舞,傳遞著佤山的靈魂、佤山的神韻、佤山的純美。
領略雲之南秘境佤山
《佤山韻》展現的是舂米、打鐵、摔跤、佤族漢子拍身擊打、原生態歌曲、談情說愛、竹竿舞、婚禮及篝火狂歡等日常生活場景。《佤山韻》,用古老的佤族木鼓,歡快的佤族舞蹈展示了阿佤山的神韻。阿佤山,一個遙遠神秘的地方,它位於祖國的西南邊疆,橫斷山系最南端。在那裡,蔥鬱的樹木覆蓋著黝黑的大地,河流奔騰滋潤萬物生長,雲海蒼茫流動著亘古的靈光。阿佤山,是詩是畫,繽紛悅目,意韻深長……
《佤山魂》,再現了佤族兒女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上耕耘收穫,載歌載舞,幸福生活的場景。自然與人文相輝映,野性和浪漫相交融,秘境佤山是傳奇、是歌謠、是人神共居的家園。《佤山魂》在攝人心魄的低沉音樂、天崩地裂的虛擬場景中展開,藝術化地展現佤族起源傳說“從崖洞中出來”的神奇畫卷。
歡快的佤族歌舞,使觀眾們沉浸在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讓人領略在彩雲之南那端,有一個被譽為“天賜普洱,世界茶源”的人間樂園。日月星辰在《佤山美》這章中“輪迴”,白雲霧靄在這裡流連,豐饒的田野,蒼茫的綠海,婉約的溪瀑,如同天空與大地的交響,每一個篇章都遵循天道,無待人,又無拒人的自由輪迴,生命和精神都閃耀明媚的光輝。
生命在阿佤山,猶如一棵蒼翠的紅毛樹上所結出的花與果。佤族兒女對這片哺育了他們祖祖輩輩的土地,有著浪漫而深切的情感,因此,情歌是漫步佤山時常能聽到的天籟。在《佤山情》的情歌里,觀眾們聆聽到了佤山最美妙的歌聲。佤族男女青年成雙成對,手持鮮花,坐在小河邊,吐露愛慕之情。情歌也是佤族男女青年通向婚姻殿堂的必由之路,讚美愛情,為愛情唱歌便成為阿佤人與生俱來的爛漫情懷。
享受原生態歌舞盛宴
在80分鐘的演出中,演員們精湛的表演,再現了佤族從原始社會中走來,繁衍生息在佤山這片神奇而美麗的土地上,對自然的敬畏、期盼和崇拜,集中展現出佤族像火一樣熱情奔放的民族性格和西盟佤山之美;一曲《阿佤人民唱新歌》傳遞了佤山各族人民建設美麗家園的豪邁之情,表達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佤山兒女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美好生活的堅定信念。台上佤族的精彩歌舞贏得觀眾陣陣掌聲。
看完演出后,全國婦聯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書記唐蘇群激動地告訴記者:“一個過去那麼原始的民族今天能夠在中國的最高藝術殿堂演出,非常了不起,演出非常成功”。
“這是一台原生態的歌舞盛宴,我在國家大劇院工作有兩年多的時間,像這樣有爆發力、有感染力的演出我還是頭一次見,尤其是劇目中佤族姑娘們表演的甩髮舞,給人一種心靈的震撼。”國家大劇院工作人員呂彬激動地說。
普洱市文化局局長饒明勇介紹,普洱有底蘊深厚的普洱茶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神秘古樸的茶馬古道文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生態文化和獨具魅力的邊地口岸文化。佤族文化作為普洱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當中的一朵奇葩,此次能代表普洱、代表雲南首次把普洱市的優秀民族文化帶進國家最高的藝術殿堂演出,這在我省尚屬首家。
將赴11個城市巡演
結束北京之行,《佤部落》演出團隊將攜佤族淳樸的民風和悠揚的歌舞,赴保定、瀋陽、大連、濟南、上海、南昌等11個城市進行巡演。這台薈萃了佤族神話傳說、農事節祭、民風民俗的精彩歌舞,將生動再現從原始社會走來的佤族人民,舊貌變新顏的新生活,將佤族人民的幸福歌聲唱響神州,唱響世界。
西盟縣副縣長陳潔說,《佤部落》的演員由西盟縣民族文化工作隊近100名隊員組成,自創作以來,《佤部落》受到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尤其得到了省委宣傳部和省文化廳的大力指導和幫助,《佤部落》經歷了幾個版本的修改提升后,最終從當初幾個簡單的舞蹈形成了一部完整的舞劇。近年來,西盟縣以文化帶動旅遊,不斷加大投入,著力打造文化精品。這次帶來的精品劇目《佤部落》在國家大劇院演出效果非常好,演出非常成功,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2020年7月9日,《佤部落》榮獲第八屆雲南省文學藝術獎(第二批)——雲南舞蹈金孔雀獎(民族民間舞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