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沙鰍
中華沙鰍
中華沙鰍,學名:(Günther,1892),南方俗稱“穿金妹”,為鰍科沙鰍屬的一種魚類,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小型魚類,體長9~18cm,體態纖細,體色艷麗,體表有美麗的斑紋;吻長而尖。須3對。頤下具1對鈕狀突起。眼後有倒刺,末端超過眼后緣。頰部無鱗。腹鰭末端不達肛門。肛門靠近臀鰭起點。尾柄較低。
中華沙鰍喜歡生活在流水環境中,營底棲生活,肉食性魚類。主要食物為水生甲殼類昆蟲的幼蟲、原生動物和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類等。分佈於中國雲南(瀾滄江)、四川(東部盆地和盆周低山區江段)、湖北宜昌、甘肅文縣(嘉陵江上游支流)。
中華沙鰍相冊
中華沙鰍
攝食頻率:中華沙鰍平均攝食率及充塞度不高,可能是由於餌料生物的缺乏,或是該魚本身攝食較少,也可能和漁業作業方式有關。春季相對較高的食物充塞度和攝食率為其性腺發育提供了充足的營養和能量;夏季為繁殖期,攝食率全年最低,雌性個體腹腔被性腺充塞,攝食率和攝食強度在繁殖季節明顯下降;秋季的攝食率開始增加,說明繁殖期過後,中華沙鰍群體開始大量攝食,但平均充塞度不高,可能是由於未繁殖雌性個體性腺尚未吸收,腹腔依然被性腺充塞影響攝食;而冬季較高的充塞度應該與個體能量補充以及越冬有密切聯繫。
食物組成:中華沙鰍主要以蚌蟲、搖蚊幼蟲、石蛾等底棲性動物為食,在長江上游地區,以水生昆蟲為食的魚類達到30%,佔有主要地位。有研究學者通過對中華沙鰍消化道的觀察發現,中華沙鰍有胃,腸較短,腸長指數為0.476,屬肉食性魚類特徵。中華沙鰍主要以甲殼類(鉤蝦、蚌蟲)、雙翅目幼蟲(搖蚊幼蟲)、毛翅目幼蟲(石蛾)、蜻蜓目幼蟲(豆娘幼蟲)、鞘翅目幼蟲(溪泥甲科幼蟲)為食,藻類、原生動物、高等植物碎屑等食物類群出現率較低。隨著魚齡的增長,各主要攝食類群所佔地位保持不變。不同性別的中華沙鰍主要食物類群相同,但雄性較雌性個體更喜食昆蟲類食物。中華沙鰍食性與板結魚、黃顙魚、光澤黃顙魚等魚類食性相似。
中華沙鰍產漂流性卵.屬一次產卵類型。金沙江攀枝花江段中華沙鰍繁殖高峰期為1~6月.性別比例接近1:1,其絕對懷卵量最大為10681粒.平均6780粒,且隨體長的增加而增加;相對懷卵量最大為443粒/g,平均269粒/g。
人工繁殖
通過人工繁殖中華沙鰍可避免其在自然條件下的不利因子,提高其成活率,同時縮短養殖周期。催產時,若操作不當,沙鰍的眼下刺可能刺傷手指,若力度過重,對沙鰍又造成傷害。經過幾年的試驗對比,對催產方法進行了改進,設計了一款催產器械,可以達到連續不斷地進行催產而且又不傷手也不傷魚。
● 親本的來源與培育
自2011年6-7月到之後的每年6-7月,都是從嘉陵江、涪江水域採集部分野生中華沙鰍。個體重一般為10-30克,體長一般為70-140毫米。即使在野外繁殖盛期,同批次採集達到性成熟的沙鰍也只佔10%不足。人工繁殖的魚苗培育成達到性成熟的親本所佔比例只有3%左右。
● 人工催產
2011-2014年是用採集的野生中華沙鰍選擇發育良好、健壯無傷的親魚進行人工催產試驗,2015-2016年是用2011-2012年人工催產獲得的魚苗培育選育的親本進行人工催產。選擇親本時,雌魚體長120-140毫米,體重20-30克,雄魚體長100-120毫米,體重10-20克。在繁殖季節親魚性腺發育成熟時,雌魚體色變淡,棕黃色,腹部膨大柔軟,卵巢輪廓明顯,泄殖孔微紅且突出;雄魚的個體稍小,身體細長,體色斑紋較雌魚更加鮮艷,腹部不膨大較硬,泄殖孔不凸出,發育好的雄魚輕壓生殖孔能擠出乳白色的精液。催產藥物為絨毛膜激素(HCG)和促黃體素釋放激素類似物(LHRH-A2),採用一針注射方法,劑量為雌魚HCG50IU/尾+LHRH-A20.5微克/尾,雄魚劑量減半。將催產後的親魚按雌雄為1:1的比例放置於池中的產卵套箱中,並對親魚進行流水刺激,行自然產卵,在水溫20℃左右時,效應時間12-15小時。待其自行產卵受精后,將內箱及產後的沙鰍移除,受精卵留在外箱中進行人工孵化。孵化時間35-40小時。魚苗孵出4天左右達到平游,及時轉入養殖池中培育,否則平游后的魚苗在孵化箱中超過3天會出現大量死亡。
● 魚苗培育
水泥池面積10平方米,水深0.3-0.5米,單池放養量0.5-1萬尾。早期的魚苗階段採取發塘肥水飼養,並打撈浮遊動物進行投喂,孵出10-15天後開始投喂水蚯蚓,投喂量以飽食為準。當魚苗生長到20毫米左右已具成體形態時,池塘水體中應放置少量短管,為魚苗提供隱蔽場所。此時可在投喂的水蚯蚓中摻入部分粉狀飼料揉成團狀進行投喂。魚苗培育期間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保持水體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
中華泥鰍
觀賞價值高、食用價值高,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兼備;市場價格達到400~500元/千克,是長江中上游特產優質的名貴珍稀鰍科魚類,也是中國的特有物種。
中華沙鰍是長江上游特有的經濟魚類,經濟價值很高,是大面積推廣養殖,農民增收的新品種之一。
摘要:報道了中華花鰍外周血細胞的顯微結構。應用常規血塗片Wright和Giemsa染液聯合染色,在油鏡下觀察中華花鰍的外周血細胞。結果表明:中華花鰍的外周血中可區分出下列各種類型的血細胞:紅細胞、嗜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和血栓細胞,還可見到幼紅細胞、正在分裂的紅細胞和正在分裂的血栓細胞。白細胞中血栓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較多;嗜酸性粒細胞體積最大,血栓細胞體積最小。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0年 ver 3.1——數據缺乏(DD)。
● 馴養池條件
馴養池面積一般在10-50平方米為宜,池水深度保持0.5-2.0米左右,保持流水或微流水,進排水安裝閘板和攔魚柵,馴養池面積的1/3採取遮陰處理,水體中設置部分洞穴。水源為水庫水、溪河水及地下水均可,池水溶氧最好保持在5.0毫克/升以上。
● 採集野生親本
野生中華沙鰍體表黏液較豐富,受到刺激后易在水中形成絮狀物,使鰓堵塞而死亡。所以在裝運前,應進行短時間密集處理,使之盡量分泌出含膠原蛋白的絮狀物,以減少運輸途中清理在水體表面形成絮狀物的過程。中華沙鰍具分叉的眼下刺,且較尖銳,容易刺破塑料袋,故在運輸時使用塑料桶等為好,並配備充氧裝置。運輸途中注意觀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氣溫超過28℃時,應在水中添加冰袋,將水溫控制在25℃以下,3小時內的最大充氧運輸密度200千克/立方米水體。能達到較高的運輸成活率。到達目的地后,注意調控水溫,避免溫差過大產生應激反應。並盡量做到帶水操作為好,避免魚體受到過多的機械損傷。
● 馴養管理
從野外收集的沙鰍,如果馴食方法不對,它會餓到皮包骨頭,最後機體衰竭而死,這是馴養沙鰍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野生中華沙鰍下池後過3-5天再投食,開始以動物性餌料少量誘食。發現有少量沙鰍開始攝食后適量加一點人工飼料混合后投喂。之後又有大量沙鰍攝食后,逐漸加一點人工浮料投喂,直到全部投喂人工浮料為止。在馴化期間,每天傍晚投喂一次即可。馴化結束后可採取“四定”原則投喂。定期清理殘餌及污物,防止水質惡化。人工養殖環境,中華沙鰍有集群穴居的習性,不喜強光,可在馴養池水面設置遮光物,在池中一角放置水泥板或卵石供其躲避。入冬以後,沙鰍集群穴居情況更明顯,這時盡量不要去驚擾它,否則受驚嚇的沙鰍翹起眼下刺造成相互傷害感染而發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