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福門

平陽古城的象徵

福通門是平陽縣唯一保存至今的古城樓式建築,是平陽古城的象徵。

福通門建在平陽縣城南面嶺門的關隘之上,這個地方又叫做鐵嶺,氣勢非常雄偉。據張南英先生編纂的清乾隆《平陽縣誌·輿地》記載:“嶺門山,在縣治前,兩山翼然,中闕為門狀,如鬥牛,兩旁有溪……其門曰“通福’”。平陽縣城古時候有4座古城門,但通福門不是城門,而是南北交通幹道上的一座古城樓。

概況


通福門
通福門
平陽縣城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歷史的古城。在這座古城中,儘管經歷了時代變遷及老城改造,但一些古老的建築還保存得比較完好。美觀而端莊的通福門,是現存惟一的古城樓式的建築物,也是平陽古城的象徵。
通福門始建於清光緒11年,至今已有120年歷史,是清朝時期浙江到福建必經的一道關口,地理位置重要。通福門上為培風閣,是清朝項佩琛所建。它的台基和拱橋部分為粉紅色的花崗岩塊石築造,高5米,寬11米,進深8米,門寬3.2米,門高3.8米;兩旁設有石凳,供南來北往的人歇坐;整個石結構的基礎和拱門,造型精緻,工藝考究,至今尚未變形;培風閣上方為木石抬梁構造,共有三間,通面寬約10米,進深6米,明間有4米寬度;閣檐柱的柱頭飾有圓坐斗各一尊,坐斗底部出丁頭拱承托起檐枋;頂部的梁額和枋柱結點處,採取斗拱過渡或榫鉚式工藝,結構上看似笨拙,卻有永續牢令之意,讓人欽佩古人的心眼手法;閣頂為重檐六角攢尖頂,頂上置有葫蘆形裝飾,美觀貼切;檐角出際外伸2米許,由椽木與飛椽相接,鋪著古代特製的圓筒瓦,其勢如飛似躍,極有動感;閣樓的柱子大部分是粗石製造,有圓形和方形兩種。正中南面有一對石柱,上面刻著對聯:“星垣連北斗,驛路達南閩”。可見當時這個古樓的地域位置非常重要。
登上通福門,站在培風閣上,彷彿就能看到前後兩段歷史,因為北邊的昆陽鎮經過改造,已是一個現代化城鎮,高樓聳立,街道和居民新區生機勃勃;而朝南邊一看,一條彎彎曲曲的石板街向著遠方延伸,大多是木材和磚瓦結構的明清及民國時期的老房子。古人就是從這裡過夾嶼橋,走錢倉,經靈溪,跨分水關,而進入福建的。古代的王十朋陸遊俞曲園都曾經過這裡,並留下讚美其風光的詩篇。

名稱由來


通福門
通福門
通福門的名字沿革也是歷史的反映,在民國後期一度改為“識字門”,因為那時當地的縣官要老百姓強行識字,強制行人背誦《國民公約》或認讀“注音字母”,經過這裡的就要認得幾個字,否則不許通行。居民稱之為“鬼門關”。解放后,這門就改稱解放門。如今又改過來了,“通福門”三個大字系已故的百歲書法家張鵬翼所書,而平陽縣的文物館就設在通福門的培風閣之上,真是風光獨特,古色古香。

歷史背景


樓頂
樓頂
通福門不但是歷史文化遺產,而且是歷史的見證和紀錄。古時,人們就是從此經過夾嶼橋到錢倉,再經過蒼南靈溪到分水關,然後進入福建境內,別無去路。它的珍貴遺存是我們探尋歷史文化的神秘入口。
據傳南朝宋景平年間,時任永嘉郡太守的山水詩鼻祖謝靈運來過平陽嶺門山遊覽吟詩,曾留下詩曰:“海岸常寥寥,空館盈清思”,“千坼邈不同,萬嶺狀皆異”。公元1158年(宋高宗紹興二十八年)冬,著名詩人陸遊赴福建寧德任職,由浙入閩,途經平陽此處也題下了《平陽驛舍梅花》詩:“江路輕陰未成雨,梅花欲過半沾泥。遠來不負東皇意,一絕清詩手自題。”
文物牌
文物牌
六十五年前,記得少年時,我家住東門外,曾在離通福門五百米外的縣小讀書,每天來回兩趟走讀於其間,遇上熱天,汗流滿面,只得在通福門的石凳上歇息納涼片刻。而“涼爽通福門的南風”,也便成了當地老百姓的口頭語。因為這裡地勢較高,兩面環山,前後南北貫通,具有彙集兜風的自然條件,風來得比其他地方大,是避暑納涼的好去處,通福門可謂“通風門”。近幾年來,通福門前後居民樓房林立,風勢受到阻擋,通風效能遠遠不如從前。此外,當年若突然下雨,我們也在此避雨。就是風風雨雨中穿行於通福門,直到完成學業后,我才與它告別。
抗戰期間,原平陽縣管轄的錢庫區(今屬蒼南縣)發生農民暴動事件,偽平陽縣政府派兵前往鎮壓屠殺,劊子手們將砍下的死難者的頭顱懸掛在通福門城樓上示眾,當時曾引發了群眾的公憤,嚴厲指責他們不該在此歷史文物遺跡上演出這場慘劇,當年通福門可謂見證了義士們的犧牲。
平陽縣城解放后,為了紀念,通福門被更名為“解放門”,如今為了發掘和保護文化遺產,恢復了“通福門”的原有名稱。通福門,“通”往幸“福”的門,實有象徵著人們祈求福祉、享受福分、追求吉祥平安的含義。它的歷史文化底蘊,是平陽古城深厚人文歷史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地理位置


通福門所處的地段,歷史上一直是浙江通往福建古驛道上的要隘。
通福門
通福門
登上培風閣,但見“望樓”的柱子大都系粗石製作,正中南面的石柱上,
刻有“星垣連北斗;驛路達南閣”的楹聯。據《平陽縣誌》載:該縣“地連浙閩,公文絡繹”。從縣城平安鋪經通福門,每十里設一鋪,途中有長山、蔡店、大驛、蕭家、塘工、橫瀆、西陳、象口、泗洲直至浙閩交界的分水關、共11鋪。毎鋪沒司兵更番傳遞官府軍政信息。又設鋪長房記錄時、日、號數。在培風閣上舉目四顧,城內外街坊房舍鱗次櫛比,山光水色盡收眼底,一條由北而南的古驛道路影影綽地飄向遠方,不禁令我想起古代遇有緊要情況,司兵們腰系震鈴、手持刀槍穿門而過,“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的那種日夜兼程遞送公文的景象。
通福門為平陽縣唯一保存至今的古城樓式建築。樓上現陳列著《明清時期平陽驛道》等圖片展覽,內有“古道夕陽”、“人文薈萃”、“古塔平疇”、“百年老街”、“城南舊事”、“千年古驛”、“通福門”等欄目。其中大驛鋪遺址、平安鋪遺址、練川鋪遺址、長山鋪旁鸛巢橋、萬全塘古驛道遺址、仙口鋪遺址、蕭家鋪遺址、烽火鋪遺址等各具地方風采的照片,令人目不暇接。

文化內涵


楹聯

登上培風閣,但見正中南面的石柱上,刻有“星垣連北斗;驛路達南閣”的楹聯。
明代名人董香光(其昌)撰書浙江省平陽縣通福門培風閣聯:麝墨輕磨聲韻玉; 免毫初點色翻鴉。
明間檐柱刻有楹聯:“星恆連北斗,驛路達南閣”、 “閣影凌清漢,奎光徹紫垣” ,以及“踏輪周六合,搦筆指三台”。

詩詞

陸遊
陸遊
據傳南朝宋景平年間,時任永嘉郡太守的山水詩鼻祖謝靈運來過平陽嶺門山遊覽吟詩,曾留下詩曰:“海岸常寥寥,空館盈清思”,“千坼邈不同,萬嶺狀皆異” 。
公元1158年(宋高宗紹興二十八年)冬,陸遊赴福建寧德任職,由浙入閩途經平陽此處也題下了《平陽驛舍梅花》詩:“江路輕陰未成雨,梅花欲過半沾泥。遠來不負東皇意,一絕清詩手自題。 ”

交通狀況


通福門
通福門
通福門至縣政府段為單行道,解放街縣政府至新華書店段同樣為單行道。但不同的是,鮮明的交通標誌和地面“禁止駛入”字樣讓駕駛員確切地知道縣政府至新華書店段為單行道。記者看到,昆鰲路往通福門路口拐角處只有2個禁止車輛通行的交通標誌,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標語和標誌了。而在縣政府往新華書店方向的路口路面就有明顯的“單行禁入”字樣,並在路口上方設置了交通標誌,標明了單行的限制時間,並安裝了2台抓拍監控。但有一部分居民反映,交通標誌設置太高,又被樹木遮擋,容易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