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張竹君的結果 展開

張竹君

清末民初女醫師

張竹君(1876-1964),女,廣東番禺沙灣螺陽鄉岐山村(今龍岐村岐山自然村)大巷人,居於穗城西關。清末民初女權先驅者,著名女醫師。

人物生平


學醫之路
1876年,張竹君出生於廣州番禹的一個官宦之家,父親是三品官員,家境富裕。出身於這樣一個舊式家庭的張竹君,沒有成為深藏閨閣的千金小姐,反而離經叛道地開學起了西醫。
張竹君就讀的是博濟醫院(今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附屬南華醫校。後轉入夏葛女醫學堂,在1900年以優異的成績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西醫。
張竹君[辛亥女傑]
張竹君[辛亥女傑]
1899年,張竹君從博濟畢業,成為一名通西醫內外科的全科醫生,開始了懸壺濟世的生涯。在閨中密友徐佩萱(后改名徐宗漢)變賣首飾妝奩的資助下,她在廣州荔灣開辦了禔福醫院,自任院長,專為貧民治病。兩年後,兩人又開辦了南福醫院。張竹君的壯舉,不僅讓她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西醫,亦開闢了女界辦醫院之先河。
張竹君醫術精湛,愛護病人,且擅長演講,因此極富有號召力。每當她倡辦醫院和女子學校時,都得到富商太太的贊助。1901年她集資創辦褆福醫院於西關荔枝灣畔,這是廣東第一所國人自辦的西醫院。不久又創辦南福醫院於珠江南岸的漱珠橋側。這兩所醫院都為平民治病,並在醫院內設立基督教福音堂及演說會,每逢星期六及星期日,她就召集親友,在此宣傳基督教福音,同時議論時政,倡導新學,提倡女權。南粵志士,多投其門下,胡漢民、馬君武等是常客。
馬君武極崇拜張竹君,曾追求她,到日本留學后撰寫《張竹君傳》刊登於《新民叢報》,有“女權波浪兼天涌,獨立神州樹一軍”的贊語。胡漢民當時任《嶺海報》主筆,經常在報上宣傳張竹君的事迹。1903年《羊城報》記者莫任衡在報紙上發表《駁女權論》文章,胡漢民與亦擁護女權的《亞洲報》主筆謝英伯起來反駁,雙方展開辯論。
張竹君曾著《婦女的十一危難事》一書,揭露清朝婦女在封建枷鎖壓迫下的卑賤地位,鼓動婦女起來求自身的解放。在她的帶動下,廣州有一些婦女走出家門,熱情參加社會活動。1901年張竹君在廣州與徐佩萱(后改名徐宗漢,廣東香山籍上海富商徐潤的侄女)結拜為姐妹。徐宗漢傾其積蓄贊助張竹君開辦醫院和女子學校,以後又帶領親友參加廣東中國同盟會組織;大姐徐慕蘭,1911年12月任廣東女子北伐隊隊長,小姑李佩書,女僕黃悲漢、鄧慕芬,女友庄漢翹亦都參加辛亥革命工作。
張竹君1901年在廣州創辦育賢女學,1902年又與馬勵芸、杜清持等女士一起創辦私立公益女學,成為廣東開辦女學校的先驅。並被稱為“女界之梁啟超”,在東南亞華人中亦享有盛名。

公益先驅

張竹君[辛亥女傑]
張竹君[辛亥女傑]
廣東新會籍外交官伍廷芳的夫人何妙齡女士(1847- ?),當時是婦女界的活躍人物,張竹君尊她為誼母。何妙齡是廣東南海人,出生於基督教華人牧師家庭。她的弟弟何啟,是香港著名醫生和律師,1887年在香港出資籌建雅麗氏醫院。何妙齡熱心醫療公益事業,20世紀初在香港創辦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醫院,又支持張竹君在上海創辦醫院。
上海製造局提調李平書1904年12月資助張竹君將育賢女校遷往派克路(今黃河路)。為此,張竹君尊李平書為誼父。1904年11月,張竹君在上海創辦女子中西醫養病院,自任院長。不久又設有派克路診所。1905年,張竹君與李平書合辦上海女子中西醫學校,這是由中國人自辦的第一所女子醫科學校。1909年,上海醫院成立,張竹君被推舉為監院(院長)。其在上海的影響力不亞於在廣州時。
1904年2月,日本與俄國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展開戰爭,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東北盛京地區有數萬中國人死於戰火,傷者無數。為救援戰爭難民,清政府暗中派人拉入英、法、德、美四國,於3月10日成立“上海萬國紅十字會”。張竹君隨萬國紅十字會深入東北,救護日俄戰爭中受害的中國人。

工運豪傑

1905年掀起的反美拒約運動,張竹君積極投身其中。
1905年初,張竹君寫信給上海的粵人同鄉組織——上海廣肇公所,反覆強調如果美國華人能與國內人民“合群禦侮”,“則拒一美而列強知中國之難侮,拒一美約,而日後見民權之可伸,則此一舉也,未此非轉弱為強之機焉”。她又指出:“今茲辦法,不藉政府,不須使臣,凡吾工商,皆可自為,苟能合群,非但不懼美國,並何懼列強乎。事之成否,在人心之齊不齊耳。”張竹君相信群眾的力量,明確指出只要全國人民齊心協力,一定能取得鬥爭的勝利,表現出張竹君的先知遠見和灼熱的愛國情懷。不久,在沿海各商埠掀起了抵制美貨運動。上海廣肇公所的董事和旅滬廣東紳商多次致電清廷,要求政府拒絕在續約上簽字。中國人民在反對美國華工禁約中所表現出來的巨大力量,在一定程度遏制了美國種族主義者肆意加害華工的趨勢。

辛亥戰醫

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國同盟會。隨後領導革命黨人在廣東發動多次武裝反清起義,使廣東成為辛亥革命的策源地。
1907年徐宗漢在南洋檳榔嶼加入中國同盟會。張竹君不久也加入中國同盟會。徐宗漢參加廣州三·二九起義前的彈藥運送等工作,起義后與張竹君一起掩護起義領導人黃興到香港治療傷口,不久與黃興結為夫妻。
1911年,張竹君曾被香港同盟會組織派往澳門從事革命活動,向太太小姐們募捐革命經費。
張竹君(前排右五)與紅十字會在漢陽鋪前線
張竹君(前排右五)與紅十字會在漢陽鋪前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成立了湖北軍政府。由於缺乏強有力的作戰指揮者,武昌革命黨人急電同盟會的第二號領袖黃興,請他到前線指揮作戰。10月17日,黃興偕徐宗漢從香港赴上海。由於清朝軍隊對武昌周邊地區嚴查封鎖,黃興夫婦請求在上海行醫的張竹君想辦法。張竹君立即發起組織上海紅十字救傷隊,自任隊長,以中外人士結隊往武漢救傷為理由,讓黃興夫婦扮作醫療隊隊員,於1911年10月25日從上海乘船出發,28日到達漢口。同船到達的有革命同志一百多人,如宋教仁、田桐、李書城,萱野長知等。
張竹君率領的紅十字救傷隊是一支勁旅。武漢革命軍與清朝軍隊的交戰中,僅10月28、29兩日,就有2000多人受傷或陣亡,重傷者多由漢口轉到武昌治療,張竹君多次冒著炮火乘小划子過江,搶治受傷的官兵。
張竹君[辛亥女傑]
張竹君[辛亥女傑]
1911年11月1日,張竹君因日夜搶救傷員,感染細菌手腫大併發燒,才回上海治療並為部隊採購冬衣和藥品。張竹君在上海張園各界歡迎會上,就組織紅十字會赴武漢前線搶救傷員事發表演說,她說:“余之制服是軍裝,是以欲脫離十字會而後定自己之方向。十字會須確具有十字會資格,始無負厥職。如以十字會為發財之媒介物,或以十字會為姦細之傳舍居,則大失其宗旨也。十字會必須於罷戰時身入戰地,抬出受傷者為第一要務,其實效為補兩方衛生隊之不足;若待其送來,則死者已無數矣。”她認為時間就是生命,醫務人員救死扶傷,就要深入前線親自抬出傷員到後方救治。體現出她大公無私、不怕犧牲的高尚品德。
1911年11月16日,革命軍反攻漢口,張竹君率隊赴前線救護,途中被清軍發現,頓時子彈如注,她們毫無畏懼,按預定時間趕到目的地。1911年11月17日,張竹君的救傷隊駐地移往漢陽,她在這天的日記上寫道:“士兵一見‘紅十字’,頻送受傷者來,自朝至夕,應接不暇。”當天晚上她又趕到革命軍戰時司令部查看傷員,日記中記載當時的情況:“時已夜深,路途不便,且路寬不滿三尺,左是田,右是塘,我騎在馬上十分驚恐,幾陷塘中。到後院一看,滿地傷員,蓋以棉被,墊以稻草。此時,炮火連天,一夜不絕。”根據國際紅十字會公約,紅十字人員可以通行交戰兩方,張竹君與隊友利用這一便利條件,常把清軍的部署泄露給革命軍,弄得清軍十分被動。
黃興於1911年11月16日下令部隊分三路向漢口進攻,由於下雨,各路部隊行動不一致,進攻受挫。1911年11月27日漢陽失守,黃興決定到南京搬救兵,於11月28日率學生軍與張竹君等乘江輪赴上海。
1912年1月1日宣告中華民國成立。1912年,張竹君參與組建中華民國女子參政同盟會,成為當時女權運動的中堅人物,因黨綱多次取消“男女平權”條文,隨唐群英、沈佩貞、林宗素、王昌國、張漢英、吳木蘭等人多次實施暴力女權。

息影家園

1905年,來自廣東的基督教徒建立了自己的組織——上海廣東浸信會,並在會所內設立明德小學。1910年將明德學校改為崇德女學,同時得張竹君之助,在會所內設仁德義學。1934年張竹君還在浸信會中設立義診,施診給葯,首開上海廣東浸信會面向會友的醫療服務。張竹君擅長婦科、兒科及皮膚科的治療,很受會友歡迎。
旅滬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於1915年創立,張竹君是創始人之一,被推舉為副女執事長,前廣東夏葛女醫院院長富馬利女士被選為正女執事長。
1937年日本軍隊進攻上海的“八·一三”戰爭打響后的第二天,旅居上海的廣東人成立了“廣東旅滬同鄉救濟難民委員會”,很快設立了4處收容所。當時居住在上海的廣東人約有12萬人,進入收容所的同鄉不少帶著傷病,需要及時救治,還有少數孕婦,隨時可能生育,必須安排助產人員。委員會在總務處下設立了一個醫務組,召集醫師20名,著名西醫張竹君列名其中。
中華民國成立后,張竹君原先的一批好友如胡漢民等身居要職,而她淡泊名利,終生不嫁,還收養20多名孤苦兒童,撫養成人。張竹君同情窮人,她在廣州和上海開辦的醫院,遇有貧窮的病人,醫療費可酌減,甚至免收,所以她經濟上經常拮据,有時還負債。常由何妙齡女士出面為她募捐,才得以度過難關。
張竹君終身未嫁。1964年,她以88歲的高齡,在上海走完了充滿傳奇的一生。

主要貢獻


創十字會

武昌起義爆發后,黃興立即攜徐宗漢北上。因清朝關卡檢查嚴密,無法到達武漢。夫婦倆繞道來到了上海,徐宗漢找到了張竹君。張竹君一口答應把他夫婦二人送到武漢。此時,上海雖為大清紅十字會基地,但官辦色彩濃重。張竹君經多方奔走、聯絡,在1911年10月19日成立了中國赤十字會。上海五洲藥房經理項松茂迅速作出反應,在21日出版的《申報》上刊登致張竹君的公開信,對張之義舉大加讚賞,“頃讀報章,知貴女士有赤十字會之發起,躬率高足馳赴戰地施展仁術,救死扶傷,志慮宏遠,宗趣正大,南丁格耳之再見,人道主義之日昌,誠足以上格天心,近回人禍,甚盛!甚盛!”
中國赤十字會成立后,她迅速組建了“紅十字會救傷隊”,24日登上了“瑞和”號。包括黃興夫婦在內的多名革命黨人混跡其中。輪船經過九江,看到湖口炮台懸著白旗,知道九江已經光復,船上一百多名同志才露出真實身份。28日下午5時,“瑞和”號安全到達武昌。

一代女醫

張竹君曾應僑居新加坡的姐姐之邀,赴新加坡考察,並受聘成為“新加坡中國醫院”的院長助理,其間,她親眼看到新加坡鼠疫屠城的慘狀,於是,開始深入關注預防醫學。她在這方面的研究很快就派上了用場。1904年,廣州霍亂流行,她準確指出疫情的傳播是由患者嘔吐穢物污染江河水源而起,因此要求勸止市民飲用污染的河水、井水,建議當局用船從廣州郊區石門運水供市民飲用。她還向病人家屬宣傳,將吐瀉物焚燒而不要倒入江河,並且禁止販賣腐爛瓜果。她的建議被當局採納,數周之後霍亂疫情便得到控制,成為中國預防醫學史上經典的案例。
張竹君也幾次遇險:1911年11月10日,張在漢口登船去武昌,清軍突然湧現,向她開槍,幸虧小船疾馳而去,一連7槍都被她躲過了;15日,張率隊去漢陽作救護工作,因勞累過度無法步行,只得由轎子抬著前行,隊員們都佩著紅十字臂章,隊列前後又都打著紅十字會旗,可就在他們通過漢水浮橋時,清軍竟向他們開槍,見沒打中惱羞成怒,朝剛登岸的轎子開炮。幸虧身邊有人聽到炮彈的呼嘯聲,猛然將張竹君連人帶轎推倒在地,逃過此劫。
在一次手術中,張竹君的左手被劃破,傷口感染化膿,高燒不止,加上過度勞累,終於病倒,但她仍然堅持用腫脹的雙手繼續為傷員治療。張竹君率領中國赤十字會,出入槍林彈雨,在兩個月中救療受傷士兵1300餘人,不僅受到國人的敬仰,西方報刊多次報道頌揚。被當時的媒體稱為“熱心辦事,可為中國四萬萬人模範”,成為中國婦女擺脫封建枷鎖登上現代文明舞台的一個標誌。

軼事典故


女權先聲

一般談起中國的女權運動,都以為是“五四運動”以後的產物,直到民國十一、二年後,北平、上海等地才有女權運動團體的公開組織。而張竹君則早在民國前十二年,已經從事提倡女權,在當時的報紙上公開討論與宣布了。同時,她在光緒二十七年已在廣州自己一手創辦了育賢女學,更在中國各地開風氣之先,比之清廷學部頒布女子師範及女子小學章程的時間,還早了六年。即較之張百熙之奏定男學堂章程,也早了一年,可見其眼光之獨到。
馮自由的《革命逸史》就說:“辛丑(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壬寅間,女醫師張竹君在河南(廣州地方)南福醫院開演說會,倡辦育賢女學,為廣東女學之先聲。一時新學志士,多奔走其門,隱然執新學界之牛耳,胡漢民與程子儀、朱通儒三人贊勷最力,《嶺海報》不啻為張之宣傳機關……”又說:“……時《羊城報》記者莫任衡有《駁女權論》一文,胡漢民因與張竹君相善,張素以提倡女權自命,漢民乃訪《亞洲報》主筆謝英伯,相約擁護女權,同向《羊城報》反攻,英伯極贊成之。”
張竹君的志向並不只是行醫,她在醫室之外,復設福音堂一所,常在周末登壇演講,“每講學時,未嘗不痛惜撫膺,指論時事,慷慨國艱也。”而對於女權思潮,她認為“女人不可徒待男子讓權,須自爭之”,其爭權之法,“不外求學”,而所求之學“又不當為中國舊日詩詞小技之學,而各免力研究今日泰西所發明極新之學。”
1904年4月,張竹君在上海創辦女子興學保險會,主張女子應通過“求學”、“合群”的方式擺脫男性的壓制。她還寫了一篇長文刊登於同年四月二十三、二十四日的《警鐘日報》,文章細數中國女性所身受的十一種“險境”,進而從女性自身出發,指出“險境”的原因,在於“一由於不知學,一由於不能群”。於是她想聯合大群體以求女性自決和獨立,她說:“鄙人竊不自揣,志欲聯合海內諸女士為一大群,取數千年之惡習掃除而更張之,舉此十一險者殳夷而平盪之,永不留此恐怖之境遇於吾同種。”
在張竹君青年的時候,社會上猶盛行著“女子無才便是德”,“男女授受不親”等之類的舊道德觀念,但她卻不以為然,決心反其道而行之。據她後來跟陸丹林追述早年的情景:她出外,常坐著三人抬走、沒有轎簾的藤兜。頭上梳了一條“大松辮”,腳上穿了一雙青緞面學士裝鞋,有時並把兩腳向前踏在轎杠上,人身和腳差不多成了一字形。這樣姿勢,本來很不雅觀,尤其在熱鬧的市街,往來穿插,前呼後擁,一般人見著,多目逆而送,或者加以蔑視的不良批評。她是滿不在乎,而處之泰然的。她對陸丹林說:“人生要求自由,男子可以梳大松辮,穿學士裝鞋,婦女為什麼不可以!男子坐藤兜(轎子),可以把腳提高,踏在杠上,婦女為什麼做不得!做了,又譏評她是‘男人婆,招搖過市。’我要做男女平權的運動者,一切以身作則,要打破數千年來禁錮婦女的封建枷鎖,把不平等的舊思想、惡習慣,徹底掃除。那些頭腦冬烘,思想陳腐的禮教奴隸,我要和他們搏鬥,替女同胞殺開一條新路。那麼,任何非譏詆謗,任何恥辱犧牲,我都是不管的。我是基督徒,基督都能從容上十字架,我必步著他的後塵,替女同胞儘力,和惡劣勢力鬥爭,至死不變。”

三救黃興

辛亥那年的秋天,革命黨人在武昌起義,震驚全國。可是當時武漢的局勢實在缺乏適時的領導,基於各方面迫切的需要,黃興(克強)乃隻身由港到滬,準備秘密到武漢去會晤黎元洪,並會同主持一切,黃氏最感到困難的便是交通問題,因為東南一帶還在滿清及袁世凱勢力之下,敵人的姦細還在到處活動,黃氏不能不慎重將事。結果還是由張竹君設計,要黃氏化裝為醫生的助手,加入她所主持的上海紅十字救傷隊,由上海乘長江輪船一同出發,藉以逃避敵人的耳目。這件事可稱得上是張氏得意之作。“黃克強曾經當過我的助手”,事後她常常這樣半開玩笑的引以自豪。事實上黃興對於她那一次的襄助,也是十分感激的。
辛亥革命爆發后,從上海出發之前,當時在上海的革命黨領袖黃興、宋教仁欲急赴武漢,卻苦於清軍關卡檢查甚密,無法成行。張竹君巧妙地將黃、宋等裝扮成隨隊醫護人員,躲過沿途檢查,順利到達武漢,黃興立即擔任了戰時總司令,極大地穩定了軍心,鼓舞了武漢軍民的士氣。後來清軍反攻,黃興被困在漢陽,清軍封鎖長江,又是張竹君用十字會的渡船,冒險護送黃興從漢陽渡至武昌脫險。

倒看洋書

“張竹君坐大轎——倒看洋書”,是當時廣州市流行的一句歇後語,從中可以想見張竹君的為人。張竹君是廣東番禹人,該地是與洋人最早接觸的地區,風氣遠較內陸開通,她的父親是三品京官。在義和團扶清滅洋”口號震天響,全國各地到處盲目排洋的風氣中,張竹君卻進了洋鬼子辦的“夏葛女醫學堂”。這是一所綜合性的醫學校,四年畢業,再經過附屬柔濟醫院 實習期滿,便自立門戶,懸壺濟世。張竹君身材高挑,鵝蛋臉,高鼻樑,大眼睛,喜歡穿洋裝,穿高跟鞋。她把診所開在廣州市,每次出門,都坐四個人抬的敝篷椅轎。引得路人駐足側目而視,張竹君被看得不好意思,以後出門便順手帶上精裝洋書一本,假裝在轎上看書。益發顯得神情嚴肅,凜然不可侵犯,事實上轎子上看書,忽上忽下地跳動不已,那裡看得下去,於是“張竹君坐大轎—倒看洋書”在朋友中成為笑談,並愈傳愈廣。

不婚主義

最初,張竹君為了獻身社會服務,終日為事業而奔忙,故對自己的“終身大事”,可給忘了。到她已成徐娘半老時,有人問她這個問題,她仍然半開玩笑地說:“現在還沒找到適當的對象,如果找到了,我會隨時宣布結婚的。”其實在她年青時是有過羅曼史的,馮自由的《革命逸史》就說:“竹君往還諸紳富中,有盧賓岐者,其子少岐,少有大志,與竹君相談時事,過從甚密,因有定婚之議。少岐久擬東渡求學,厄於家庭不果,賴竹君慨然假以旅費,乃得成行,少岐去後半載,竹君與盧府中人發生嫌隙,遂與少岐日漸疏遠,婚約無形解除。同時桂林馬君武,從廣西至粵,攻讀法文,聞竹君在教會演講福音,語涉時政,異常崇拜。自是福音布教,恆有馬之足跡,露愛戀之意。少岐遇之,輒視為情敵。一日,馬在張之客室,取去張之詩扇一柄,張四覓無著,旋得馬之求婚書,情詞懇切,張不能從……未幾馬赴日求學,嘗作《竹君傳》,登諸橫濱《新民叢報》,譽揚備至。附詩有“女權波浪兼天涌,獨立神州樹一軍”之句,時胡漢民尚在廣州,備知其詳,嘗語人謂:此一幕劇為驢馬爭獐。”

大名鼎鼎

張竹君終身未嫁,她致力於女權運動,清末民初,男尊女卑的風氣仍然十分普遍,只要行有餘力,男人們娶過三妻四妾,所在多有,由於張竹君看不慣這種男女不平等的社會現象,由於張竹君在社會上的影響,許多妻妾成群的男人都怕她,張竹君大名鼎鼎,據說連路遇強盜 時,她報出張竹君的名號,歹徒都竟然斂容正色,鞠躬而退:
據說,有一次,她在路上遇到了一個強盜,可是,當她報出張竹君的名號時,歹徒竟然鞠躬而退。
1924年她乘船去香港,遭遇海盜劫船。得知她的身份之後,海盜退還財物,叩首而退。

人物評價


馬君武作《竹君傳》,登諸橫濱《新民叢報》,附詩有“女權波浪兼天涌,獨立神州樹一軍”的贊語。
陽夏保衛戰結束,鄂軍都督黎元洪授予張竹君“巾幗偉人”匾額,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后,又授予她“立國紀念勳章”、“赤金紅十字軍功勳章”及“中華民國忠裔紀念章”,以表彰其功德。
張竹君一生愛國愛民,處處救死扶傷,無私為社會大眾服務,深受民眾的推崇和讚譽,曾榮獲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頒發“立國紀念勳章”,軍民贈予“巾幗偉人”匾額,並享有“中國女豪傑”、“慈愛之神”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