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蕈

驚蕈

擊木驚蕈(stimulating fruiting by log taping ),食用菌栽培術語,架木前用錘敲打菇木兩端的截面,或將菇木豎直在平整的石塊上敲擊,從而刺激出菇。驚蕈相傳是八百年前被神化了的菇民代表人物—吳三公發明的。他對已經砍花三四年,菇木內菌絲髮育良好的菇木而不出菇,感到十分懊喪,在嘆氣聲中以斧頭敲擊菇木,不意數日之後,菇就大出。同樣的菇木,敲了就出,不敲不出,自此而形成一種“驚蕈”術,在菇民中流傳,並記錄於眾多史料之中

模擬驚蕈的辦法,


驚蕈
驚蕈
於菌絲播種發菌良好之段木,照樣能獲得出菇的效果,說明我們對“驚蕈”作用的分析是正確的。任何生命體都希望延續它的後代,任何生命體都有其惰性,當菌絲體在菇木內毫無外界干擾情況下生長時,其對子代的延續也就缺少一種內在的動力。這種菌絲髮育良好的菇木,置卧著不動大多已四五年了。通過驚蕈,給予一種重大的震動刺激,自然使菌絲細胞重新活躍,而起減弱其惰性的作用。其原因也就如前段所述,是調整改善了菌絲細胞對氧的需求。

驚蕈時間

必須選擇外界環境條件,主要是氣溫在15℃左右,菇木和林地乾濕適宜,菇木菌絲髮育良好這三個條件。缺少香菇生長的任何外界條件,欲通過驚蕈而出菇是不可能的。菇民諺語曰:“黃雲層疊蕈無見,求師驚蕈莫怨天,”“黃雲”即菌絲,是驚蕈的前提,“雲”發得不好的菇木,不能以驚蕈來解救。

驚蕈工具

常用兩隻較硬的草鞋,有時也用一雙連著樹皮的軟木拍,決不能用斧頭或硬柴亂敲。

驚蕈方法

由砍花師傅視菇木、氣候等因素決定。一般以雙手持工具同時向菇木拍擊,要求既有所震動,又不傷樹皮。已有菇蕾冒出的菇木,驚蕈是無效的;如一株長條菇木,其局部地方香菇出來了,大多數未見動靜,而菌絲良好的,可以局部進行驚蕈。驚蕈之後,一般7~8天即能見效,如果仍然不出,再次驚蕈也就無效了。對這類菇木,在條件許可的菇場,有的將其鋸成1~2米的段木,浸水后,通過水的低溫刺激出菇,但多數大菇木,無可奈何,唯有靠天而已。

雷驚菌


菌名。明 王鏊 《姑蘇志·土產·菜之屬》:“多生 西山 松林下。二月生者名雷驚蕈,其色赤者名豬血蕈。味皆鮮美。”清 吳林 《吳蕈譜·雷驚菌》:“雷驚蕈,一名戴沙,一名石蕈。二月間應驚蟄節候而產,故曰雷驚。”

《驚蕈錄》


公元1209年,即宋嘉定元年,在龍泉人何澹所著的《龍泉縣誌》中,記敘了香菇砍花法栽培的185個字。800年前,留下這185個字可謂無價之寶。它敘述了香菇栽培從擇時、選場、選樹、砍花、采菇到烘乾的整個栽培與加工過程。其後:明代浙江參政陸容(1436-1494),在任上所著《菽園雜誌》卷十四中,將《龍泉縣誌》中香蕈的185字以及制陶等五項轉記其中。特別註明,以上五項出自《龍泉縣誌》。1209年,何澹《龍泉縣誌》所寫香蕈的“蕈”字,曾為“葚”及“蕁”二個同意字,是陸容將其一律改為“蕈”字,他對此特別作了說明。又過了一百多年,到明嘉靖37年(1562年),在黃佐所編《廣東通志》中,將陸容《菽園雜誌》中香蕈砍花栽培185個字,引入其中。其時,廣東各地已有大批浙江菇農(過去龍、慶、景三縣菇農不分各縣,而概稱浙江菇農,以便一致對外),以後的所有廣東通志版本均在物產等欄記敘這185個字。
日本人,林學家佐滕成裕,就是參考了《廣東通志》這185個字,總結、完善與整理成日本香菇栽培的第一本書——稱為《驚蕈錄》,此時為1796年。此書手抄本現已成為日本國寶,存於日本水戶的歷史館中。佐滕成裕專以《驚蕈錄》三個漢字為書名,亦正為崇奉中國菇民在香菇栽培的偉大創造與奉獻。這三個字正是我龍、慶、景菇民砍花法栽培“秘技”,也是方言,其意在多年砍花之成就菇木,不出菇時,以軟木擊拍,經震動使其菌絲活躍而出菇的一種特殊技藝。這一技術在800年後科學昌明的今天,仍有其十分重大的實用價值。
《驚蕈錄》在日本問世后,被日本稱為“鉈目法”的香菇栽培技術迅速推開,為以後的香菇科技革命——純菌種段木栽培奠定了良好基礎。使日本九州的熊本群馬大分等地成為逸聞全球的菇業中心,給日本山區經濟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成就,成為所有其它農林產品在效益上無法相比的項目。接著日本人又於1906年和1909年分別在韓國的濟州島及台灣省台中的浦里鄉推廣香菇的段木栽培,所產香菇全部運回日本,經長琦向全球出口。
由於香菇給日本二戰后的山區經濟恢復帶來巨大貢獻,日本視香菇為傲視全球的項目,在日本大分縣設有專為日本天王祭祀香菇的敕祭社(寺廟)。日本農林省每年都對香菇產業進行評比獎勵,至今已達50餘次,這在日本對農產品的崇拜中也是獨一無二的。

日本友人砍花法楹聯


出於崇奉和宏揚香菇文化,出於對我廣大龍、慶、景菇民的偉大創造與奉獻,我於1992年專門請賴敏男博士一行來龍岩為吳三公祠題寫了楹聯,其曰:
砍花法,中華瑰寶,恩澤東瀛
驚蕈術,源自龍岩,功歸三公。
這一詞聯代表了我與賴博士對中國香菇及其文化乃至龍岩村吳三公的全部崇敬之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