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工程學院水利與生態工程學院
南昌工程學院水利與生態工程學院
水利與生態工程學院是南昌工程學院下屬二級學院,由原水利工程系和生態環境系合併組建而成,是南昌工程學院核心學院之一。
學院開設水利水電工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園林、測繪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等9個本科專業,擁有水利工程領域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權,以及鄱陽湖流域水工程安全與資源高效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水利水電工程為國家特色專業,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為江西省特色專業。
學院開設水利水電工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園林、測繪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農業水利工程、地質工程、風景園林、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9個本科專業。其中水利水電工程為國家特色專業,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為江西省特色專業;水利水電工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2個專業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園林、農業水利工程2個專業為教育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水利水電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測繪工程獲批為江西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工程應用型水土保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獲批為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各專業畢業生就業率、考研錄取率居江西省前列。
擁有水利工程領域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權,招收水文水資源、水利水電工程、水土保持等3個方向專業碩士研究生。水利工程領域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獲批為江西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在中國葛洲壩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江西省水利科學研究院、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學研究院、贛州市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九江市水利電力規劃設計院等單位建立了研究生培養工作站;2015年,獲批江西省水工程安全與資源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與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聯合培養博士后。
現有鄱陽湖流域水工程安全與資源高效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國家級平台1個,以及江西省2011生態水利協同創新中心、江西省水文水資源與水環境實重點實驗室、江西省水工程安全與資源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退化生態系統修復與流域生態水文重點實驗室、江西省高校土壤與植物生態重點實驗室等省級重點平台5個。水利工程學科為江西省高校學科聯盟首批牽頭學科,水利水電工程和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等2個學科為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點學科,其中水利水電工程學科在驗收中獲評為優。設有鄱陽湖研究院、水利工程研究中心、生態研究所等3個校級研究機構。建設有水利工程實驗中心、水文水資源與水環境監測實驗中心、測繪工程實驗中心、水土保持實驗中心、植物技術實驗中心、灌溉與排水實驗中心、生態科技園等實驗中心60個實驗室,教學儀器設備值4700多萬元,其中測繪工程實驗中心為江西省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同時,建設了29個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學院現有教職工11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3人,講師69人;博士46人,碩士51人,碩士及以上學位的人員占教師總數的85.8%。
有5人擔任了外校兼職碩士生導師。學術梯隊合理,學院共設有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等10個實驗實訓中心,其中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中心7個;擁有江西省水文水資源與水環境重點實驗室、江西省高校測繪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江西省高校土壤與植物生態重點實驗室。現有2200多萬的先進教學儀器設備。另外在江西省蠶桑研究所、泰和縣水保站、景德鎮市水務局水利設計院、深圳市水務局、興國縣水土保持局等十多處單位設有校外教學實習基地。數量充足、穩定的實習實踐基地和專業實驗室,為學生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近年來,學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先後取得了一批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2項,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28項、省級科研項目43項、橫向項目百餘項,科研經費突破3000萬元,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60餘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教材15部。
水利與生態工程學院始終堅持走內涵發展道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和黨的教育方針,以本科教學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隊伍建設為根本,以加強管理為保障,以強學科促專業建設為動力;做強特色專業,做精優勢專業,拓展新興專業;大力提升科研反哺教學的能力,著力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鑄就工程師的搖籃,為水利和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服務做貢獻。
緊緊圍繞水利工程、生態學、林學等學科,以本科教育為主,發展研究生教育。堅持立足江西,面向水利行業,培養理論基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建設水利、生態特色鮮明,省內一流、國內有影響的應用型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