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電與聲光

壓電與聲光

《壓電與聲光》創刊於1970年,是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主管、四川壓電與聲光技術研究所主辦的工程科技學術期刊

據2018年5月《壓電與聲光》編輯部官網顯示,《壓電與聲光》編輯委員會擁有編委49人。

據2018年5月26日中國知網顯示,《壓電與聲光》共出版文獻6689篇、總被下載760900次、總被引29469次。

辦刊歷史


1970年,《壓電與聲光》創刊。
1971年,改為季刊。
1979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2014年11月,該刊成為原國家創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報道方向
微聲電子技術與應用聲表面波、體聲波、聲光、壓電陶瓷器件理論、設計、工藝、模擬、測試技術與應用。
微聲電子材料技術與應用壓電單晶材料、壓電多晶材料、壓電薄膜材料。
微聲感測器系統與應用微聲電子感測器、微聲電子感測器系統、微聲電子感測器網路。
微聲電子前沿技術與應用聲子/光子晶體技術、微聲超材料技術、微聲系統集成技術、納米聲學技術、隱聲技術、隱熱技術等。
慣性技術與應用(壓電/MEMS/半球/光纖/新型)陀螺、加表器件與儀錶、組件、系統等以及相關的材料、工藝、測試技術。
微波聲學技術與應用微波頻率源、微波無源器件及組件、模塊與系統。
主要欄目
《壓電與聲光》主要欄目有聲表面波、體聲波、聲光、壓電陶瓷器件理論、設計、工藝、模擬、測試技術與應用、壓電單晶材料、壓電多晶材料、壓電薄膜材料。微聲電子感測器、微聲電子感測器系統、微聲電子感測器網路、聲子/光子晶體技術、微聲超材料技術、微聲系統集成技術、納米聲學技術、隱聲技術、隱熱技術等。陀螺、加表器件與儀錶、組件、系統等以及相關的材料、工藝、測試技術、微波頻率源、微波無源器件及組件、模塊與系統。
讀者對象
《壓電與聲光》讀者對象主要是上述專業範圍內從事科學研究、產品設計、生產製造的科技人員、管理人員、技術工人和相關專業的大專院校師生以及電子技術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

人員編製

據2018年5月《壓電與聲光》編輯部官網顯示,《壓電與聲光》編輯委員會擁有編委49人,顧問22人。
顧問
姓名所在單位職位
丁衡高工程院院士
馬遠良工程院院士
馮培德工程院院士
母開明中國電科第26研究所
呂志清中國電科第26研究所
閔乃本中科院院士
李龍土中科院院士
李德毅工程院院士
楊士莪工程院院士
吳旭峰中國電科第26研究所
張福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張萬鯤中國電科第26研究所
武以立四川大學
周志剛清華大學
姚 熹中科院院士
候朝煥中科院院士
趙淳生工程院院士
胡愛民中國電科集團副總
高 潔工程院院士
秦自楷山東大學
黃順吉電子科技大學
董孝義南開大學
編委
姓名國家所在單位
Ken.Ya Hashimoto日本
Mouravev Valentin白俄羅斯
Lunin Boris俄羅斯
Qifa Zhou美國
水永安南京大學
鄧明晰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
王春雷山東大學
孫立寧哈爾濱工業大學
孫玲玲杭州電子科大
閆 平清華大學
任 巍西安交通大學
呂文中華中科技大學
張維敘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李明中中國工程物理院8所
張 銳哈爾濱工業大學
楊 輝浙江大學
胡小平國防科技大學
趙知勁杭州電子科大
顧豪爽湖北大學
徐 軍電子科技大學
徐安玉電子科技大學
韓 韜上海交通大學
蔡體菁東南大學
潘 峰清華大學

辦刊成果


研究發表

據2018年5月26日中國知網顯示,《壓電與聲光》共出版文獻6689篇。
據2018年5月2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壓電與聲光》載文量為4096篇。

收錄情況

《壓電與聲光》被中文核心期刊(GCJC)、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Elsevier Scopus資料庫、美國《EBSCO》、美國《化學文摘》(CA)、日本《科學技術文獻速報》(JICST)、Pж(AJ)文摘雜誌(俄)(2014)、波蘭《哥白尼索引》(IC)、中國科技論文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等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18年5月26日中國知網顯示,《壓電與聲光》總被下載760900次、總被引29469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625,(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411。
據2018年5月2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壓電與聲光》被引量為19747次,下載量為156526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壓電與聲光》影響因子為0.36,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127種)中排第2400名,在無線電電子學與電信技術、動力工程(193種)中排第48名。

榮譽表彰

1984年,獲電子部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
1990年,獲電子行業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
1990年,獲首屆機電部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1990年,獲首屆四川省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1991年,獲首屆國防科工委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1992年,獲第二屆機電部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
1992年,獲第二屆四川省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1993年,獲第一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
1995年,獲首屆四川省宣傳部、省新聞出版署、省期刊協會聯合舉辦的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1995年,獲四川省第三屆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1995-1996年,獲信息產業部電子優秀科技期刊獎;
1997年,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
1997-1998年,獲信息產業部電子優秀科技期刊獎;
1999-2000年,獲信息產業部電子優秀科技期刊獎;
2001年,獲重慶市“十佳”優秀科技期刊獎;
2001-2002年,獲信息產業部電子優秀科技期刊獎;
2003-2004年,獲信息產業部電子優秀科技期刊獎;
2005-2006年,獲信息產業部電子優秀科技期刊獎;
2007-2008年,獲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優秀科技期刊獎。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壓電與聲光
壓電與聲光

現任領導


主編:胡少勤
副主編:劉積學
執行主編: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