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白雲湖的結果 展開

白雲湖

山東省章丘市河流

白雲湖,又名劉郎中坡,位於山東濟南市章丘區西北處。白雲湖,北臨黃河,西距濟南遙牆國際機場不足10公里。被譽為有蘇杭風光的白雲湖,猶如瑰麗的明珠,鑲嵌在山東濟南中部。

發展歷史


白雲湖
白雲湖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白雲湖公園歷史悠久,約形成於漢代,《浚渠私說》稱:“溪谷縷注,眾水瀦而為湖,白雲英英出其中,湖因以名”。歷史上白雲湖一直屬於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建國後區划調整劃歸章丘縣(今濟南市章丘區)。白雲湖風景優美,自古以來是著名的旅遊勝地,“白雲棹罷歸來晚”為章丘八大景之一。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元代文學家張養浩、明代“嘉八才子”之一的李開先等眾多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了千古名。經過近年來的開發保護建設,白雲湖已形成了有相當規模的農業生態旅遊風景區。自然環境白雲湖,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湖光瀲灧,荷紅柳綠,是天然的水上樂園。“白雲晚棹”自古就是章丘八景之一。而今,以其自然恬靜的湖光美景,成為“泉城”濟南市近郊享有盛名的旅遊度假勝地。景區規模白雲湖風景區佔地25000畝,自然湖面積17.4平方公里,由白雲湖公園、白雲湖樂園和碧綠環繞的20公里柳堤及立體農業觀賞園等組成。白雲湖公園,位於穿湖路東西兩側,佔地3000畝。主要景點有路東2000畝碧波蕩漾、舟船搖曳的天然水上樂園,有波光粼粼的片片魚塘和路西映日接天的千畝紅蓮。28米高的荷花女神,十二生肖石雕和長橋亭閣分佈在荷花湖中。乘公園覽車巡遊十里長堤,湖光水色盡收眼底。

位置境域


白雲湖,位於濟南市章丘區西北部白雲湖鎮和歷城區東北部,大體呈東西向,東西長約7.5公里,南北長約2.6公里,湖區面積(總面積)17.36平方公里。大部在章丘區境內,歷城區境內很小,僅面積1.3平方公里。水面面積7.5平方公里,水深1~3米,湖容量近8000萬立方米。1956年為提高白雲湖的防洪、排澇和灌溉能力,興建了圍湖大堤,始成現代的規模。

形成變遷


白雲湖,亦名劉郎中陂。"白雲英英出其中,湖因以名"。《章丘縣誌》載:傳說因湖邊原為北陰城,故原名北陰湖。公元前206年至公元420年(漢、晉時期),濟水淤廢,因濟水河床淤墊抬高,南岸東南成為沼澤。960年(宋建隆元年),五丈河(濟水故道)棄土兩分,自成堤岸。納巴漏河、平陵城之水聚此成湖。湖面狹長,東西橫陳。1691年(清康熙三十年)修《章丘縣誌》載:“……舊志雲,……周圍六十里“,后湖水漸減,湖面縮小。1958年,進行大規模整修,沿湖築堤、修閘。全湖面積17.4平方公里,水面積7.5平方公里,水深1至3米,湖容量近8000萬立方米。有滯洪引灌之利。后因上游開發地下水源,湖水漸涸。1985年,興修引黃河水濟白雲湖水工程后,水源充足。

水系構成


明史》卷四十一地理二載:“山東,章丘,……又清河在北;又東有河,一名綉江,合諸泉,西北匯為白雲湖,下流為小清河”。可見,明清時白雲湖是綉江河幹流上的湖泊,河穿湖而過,最後匯入小清河。同時,古代,(白雲湖)曾東南納爪漏河(巴漏河)徑流,西南納平陵城之水。
現代地理上,白雲湖仍屬小清河支流綉江河下游水第。但綉江河已經不是主要水源。湖水主要來自湖南側的坡面徑流和地下水補給。建國后在湖東開挖了連接綉江河的分洪道,用以分蓄綉江河特大洪水。在湖北側開挖了連接小清河的青雲河,以便宣洩白雲湖水。成為小清河水系的一部分。
小清河,位於章丘境內西北部。從歷城區北柴家莊東北入境,至水寨鎮小賈庄入鄒平縣,過境河段長18.8公里,流域面積1651.6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7.77億立方米。為濟南以東地區唯一的泄洪排澇河流。
綉江河,上游稱西巴漏河,發源於章丘縣垛庄區南長城嶺。北流至章丘縣綉惠鎮金盤村西北,與百脈河合,以下始稱綉江河。百脈河主要水流來自明水泉群,北流由右岸注入綉江河,河長12.5公里,流域面積80.1平方公里。綉江河又北流,於章丘縣辛豐村北由右岸注入小清河。綉江河河長87.7公里,流域面積667.9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6/1000。

水文特徵


白雲湖過去是一個常年蓄水的湖泊。由於圍湖大堤和環湖排水溝截斷一部分地表水流進入湖內,20世紀60年代以後,農業用水劇增,地下水位下降,湖泊的地下水補給減少。特別是近年來乾旱少雨,入湖水量銳減,枯季除少許入湖污水外,別無其他補給,致使白雲湖過去具有天然水面的低洼地帶已逐漸沼澤化。圍湖大堤建成后,1962~1964年曾分蓄綉江河洪水,滯洪2000~5500萬立方米,減輕了小清河下游的澇災。
1980年代始,由於工業廢水的排放和大量使用化肥及農藥,白雲湖區的地表、地下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個別地點污染相當嚴重,水生動物不能生存。1991年,白雲湖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四類水體標準。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工業廢水排放量逐年減少,至2005年,工業廢水排放量435.84萬噸,廢水排放達標率100%。白雲湖達到《漁業水質標準》。

地貌特徵


白雲湖發育在山前沖積洪積平原與黃河、小清河泛濫平原的交接地帶上,湖盆淺平。湖底高程17米,湖北、湖南地面高程分別為19米和20米。
黃河、小清河泛濫平原,分佈於女郎山西北,小清河之南。有"三河兩湖"分佈,即綉江河、漯河、小清河、白雲湖、芽庄湖。另有綉惠灌渠和若干灌溉、排澇溝渠。地貌景觀呈現出土地平闊、溝渠縱橫、阡陌交織的畫面,為章丘物產最富饒地區。

治理開發


水利

建國后,1958年,在白雲湖興建滯洪工程,容量8000萬立方米,在白雲湖周邊築壩建堤。同時,在湖東開挖了連接綉江河的分洪道,用以分蓄綉江河特大洪水。在湖北側開挖了連接小清河的青雲河,以便宣洩白雲湖水。興建了胡家岸引黃工程,在灌溉的同時,實現了對白雲湖的補給。
1964年9月12日,山洪順綉江河下泄后,為減輕小清河排洪壓力,白雲湖分洪。至15日,蓄水達5500萬立方米,湖邊一片汪洋。北堤外水深達1.5米,韓家碼頭、高橋等沿湖村莊被水包圍。
胡家岸引黃工程。1984年10月破土興建,1988年6月投入運行。至1995年底,先後完成引水能力20秒立方米的引黃閘、渠首揚水站、過清倒虹吸等配套建築物110座;開挖干支渠15條、89.4公里,其中乾渠防滲17.3公里。年引水量4000~5000萬立方米;實灌面積1.87萬公頃,其中補給水源面積1.4萬公頃。灌區內高官寨、寧家埠、白雲湖、水寨、辛寨、刁鎮6鄉(鎮)200餘村的水利條件得以改善,促進農業生產,並成為白雲湖萬畝水產養殖的可靠水源(經15公里引黃東干防滲渠)。

管理

白雲湖湖區,設有白雲湖管理處,建於1959年9月。12月,隸屬縣畜牧水產局。1962年4月,白雲湖下放,管理處撤銷。1965年10月,重建白雲湖管理處,隸屬縣水利局。

漁業

白雲湖於960年(宋建隆元年)積水成湖,盛產魚、藕、菱、芡。有"白雲棹罷歸來晚"的景象。“白雲晚棹”為章丘八大景之一。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設河泊所,置小船110隻,歲辦課鈔1100貫。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濟南府志》載:"歷章近水之處,水之動物有魚、鱉之屬,漁人資以為業。時水之四鰓鱸,隴水之麥魚,綉江之毛腳蟹,明湖之鯉,可雲佳物,其餘常品也"。直到1949年前,漁業處於無管理狀態,民眾在河湖、坑塘中張網捕撈自然生長之魚蝦,年產不及50萬公斤。
新中國成立以來,境內認真貫徹"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的方針,淡水養殖不斷發展。1956年,二、五、七、八、十區和城關鎮部分農業生產合作社,開始利用坑塘水面養魚。1958年,國家投資2000元,在明水公社前營大隊建立魚種培育基地。1959年,縣畜牧水產局建立,在白雲湖管理處開發水產養殖基地,下設水產、養鴨等組,共有職工50餘人,其中水產捕撈隊30餘人。首次向白雲湖投放引進的中南魚20萬尾。刁鎮等公社部分大隊相繼建立魚種培育基地。1961年,漁業總產量近50萬公斤,其中白雲湖年產25萬公斤以上。因捕撈過度,投放、捕撈比例嚴重失調,且1964年後,連年乾旱少雨,河湖水量銳減,漁業生產下降。1982年,因上游開發地下水源湖水乾涸,魚蝦絕跡,景觀日趨蕭索,漁業生產下降。1985年底,有人工養魚塘15處,總面積1154畝,總產量9200公斤。1985年,興修引黃河水濟白雲湖水工程,並建萬畝養魚場。1988年竣工。1986年,魚塘面積1500多畝,產魚50多萬公斤。
為改變白雲湖自然生態面貌,充分發揮其滯洪和水產養殖效益,1984年10月,開始申報、立項,1986年10月,世界糧食計劃署(WFP)援助政策和計劃委員會第二十二屆會議批准了白雲湖水產開發項目,為WFP—中國2814項目濟南市分項目的組成部分。工程於1987年4月動工,1990年3月完工。至1990年4月1日白雲湖水產開發工程全面竣工,共建成魚池1萬畝(屬白雲湖8500畝),建成山東省最大淡水魚養殖基地。建設完成566.7公頃魚池及其供排水渠系、建築物等配套工程,共計22個單項。總投資1408萬元。1991年,全湖成魚總產175萬公斤,實現收入400萬元,成為山東省最大的淡水魚養殖基地。
1989年,在白雲湖建成魚類苗種繁殖場2處,年產草、鰱、鱅魚苗7000萬尾,建鯉烏仔2000萬尾,從根本上解決了境內苗種短缺的問題。1992年,在白雲湖建魚病防治醫院1處,設魚葯銷售點4處。1986年以後,白雲湖建立2處鮮、活魚批發和零售市場,為搞活水產品流通提供了保障。
1998年7月29日,章丘市從浙江省水產研究所首次引進美國大口胭脂血夏花魚種5600尾,在白雲湖淡水養殖場7個池塘中套養獲得成功。
1988年前,境內無魚苗生產部門,所需魚苗均由外地引進。1990年,白雲湖水產開發項目竣工,建成全縣第一家魚苗專業生產部門——白雲湖漁工商公司魚苗孵化場,有魚池5.3公頃,產卵、孵化設施各1套。當年生產草魚、鰱魚、鯉魚苗1400萬尾。1991年後,擴大生產規模,增加親魚組數,增設孵化設施,魚苗產量逐年遞增。1996年後,白雲湖淡水養殖場魚苗孵化品種逐步由草、鰱、鯉魚苗為主,過渡為純種建鯉、彭澤鯽團頭魴、甲魚等名優苗種為主。
2002年,成立“章丘市白雲湖水產研究所”。2003年,成立“章丘市白雲湖淡水養殖科技示範園”,圍繞水產養殖業發展,聘請山東農業大學、中科院海洋水產研究所教授為顧問,每年培訓群眾3500人。
2003年9月2日農業部和國家認監委聯合公布首批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證書產品目錄,白雲湖特種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的“白雲湖”牌中華鱉和草魚兩種產品榜上有名。
至2005年底,魚產品總量達690萬公斤,分別比1989、1990年增長8.2倍和3.6倍。白雲湖開發后,除精養魚池外,尚有自然水面600公頃,既可粗放養魚又可種植稻、藕。因湖內常年有水,周圍地下水位上升,灌溉效率提高,湖內生態環境面貌改善,已成為山東省省最大淡水人工養殖基地和濟南市重要旅遊景點。
此外,1960年,在白雲湖建養鴨場1處,養鴨500隻,1962年轉產。白雲湖的蓮藕產品、蒲草生產也比較著名。蒲草編織工藝品很受市場歡迎。
生態
1980年代開始,隨著工業廢水的排放和大量使用化肥及農藥,白雲湖區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的地點污染相當嚴重,水生動物不能生存。1991年,經檢測,白雲湖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四類水體標準。
2001年,對白雲湖、黨家廢舊市場進行綜合整治,依法取締加工業戶379家,清理收購戶1520家。制定《加強廢舊市場環境管理的規定》,設立白雲湖環境保護所。截止2012年底,白雲湖周邊2600餘家廢舊加工企業全部取締,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2003年起,章丘區開始對白雲湖水體實施環境整治。2004年3月,山東省環保局等部門組成的預驗收專家組對章丘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建設工作進行考察預驗收。專家組對白雲湖濕地保護表示肯定。
2017年開始,投資3.5億元,對湖內1500家魚池和管理房、34家企事業單位、105處違章建築實施集中清理清退,完成退漁還湖1.6萬畝。在此基礎上,開展大規模清淤疏浚,擴大水域4000餘畝,濕地生態得到有效恢復,湖區濕地率達到83.2%。成立濟南白雲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加強湖區集中管理與維護。制定《濟南白雲湖國家濕地公園保護管理辦法》,改造提升界碑、界樁、分區標識等基礎設施,濕地公園權屬明確、邊界清晰,2.5萬畝湖區全部納入集中統一管理。與山東師範大學專業團隊合作,開展動植物資源多樣性調查研究;環保、氣象、農業、水務等部門,持續開展科研監測,全面掌握水質、水文變化,及時做出環境影響評價。隨著濕地生態系統穩定性不斷增強,動植物種類日趨豐富。植物種類達190種,鳥類82種,魚類14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2種,Ⅱ級重點保護動物12種,對保護物種基因庫、維持生物多樣性具有不可代替的生態價值。
2019年初,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白雲湖濕地公園等112處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順利通過驗收,白雲湖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此外,1998年,濟南市政府確定白雲湖為地質地貌景觀保護區。

旅遊開發


1990年代初,白雲湖區開始進行旅遊開發(當時定名白雲湖天然公園)。據2000年統計,白雲湖當年接待遊客31.3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50.0萬元,旅遊業總收入1350.0萬元。

設施

白雲湖景區(白雲湖天然公園)總面積17.4平方公里,水面7.5平方公里。湖內有20公里柳堤、千畝紅蓮、荷花女神、垂釣中心、白雲晚棹、水上樂園、齊魯名士宮、吉祥如意鍾、兒童遊樂場等旅遊景點。
1992年4月,大型人文景觀——“齊魯名士宮”在白雲湖落成。章丘市稅務局、燃料公司等單位也陸續在湖內征地開發。划船站、釣魚台、水上餐廳、度假村和水上酒村等旅遊服務設施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湖區開發征地單位累計36家,其中5家已投入使用,6家也在動工興建,實際投資達到1200萬元。
1992年,章丘市燃料公司在白雲湖征地2公頃,籌建旅遊度假村。1993年5月,白雲湖旅遊度假村建成開放。
1999年投資306萬元,加強了湖區基礎設施和景點建設,對荷花湖周圍南北圍堤和名士宮路進行了硬化、綠化、美化、亮化,建成了一座大型雕塑,並添置了其它遊樂項目,建成白雲湖天然公園。於1999年8月8~16日成功舉辦了白雲湖公園開園儀式。
2000年,又投資1000萬元,建成了集休閑、娛樂、觀賞、垂釣為一體的大型遊樂園——白雲湖樂園,硬化道路55公里,建成柳堤10公里,發展紅荷66.67公頃,28.8米高的荷花女神、兩噸重的吉祥如意銅鐘立於荷花叢中,各種遊樂設施發展到50多項。成為濟南地區休閑垂釣的重要場所,展示濟南市樹市花的天然公園。白雲湖水上餐廳重新進行改造,緩解了景區內遊客就餐矛盾。
2000年7月,白雲湖樂園建成,同時向遊人開放。2000年,配合章丘市“首屆荷花藝術節”,開通章丘境內白雲湖旅遊專線客車。
2003年4月13日,濟南日報、齊魯晚報等9家省、市級新聞媒體齊聚白雲湖風景區,參加白雲湖“五一”黃金周旅遊推介會。
2003年8月,白雲湖被山東省水利廳評為省級水利風景區,為山東省首批獲此殊榮的單位。
2003年,白雲湖旅遊區在被評為省級水利旅遊風景區和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的基礎上,又被山東省旅遊局評為國家等級旅遊區(點)AA級景區。
2004年3月,白雲湖旅遊區旅遊專線車開通。
2004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首批農業旅遊示範點”。

活動

白雲湖景區從1999年(一說2000年)開始舉辦白雲湖荷花節。節日期間舉辦綜藝晚會、“荷花杯”白雲湖濕地保護徵文大賽、地方劇晚會、水上射擊比賽、水上自行車比賽、白雲湖橫渡游泳大賽等活動,2005年第六屆時,還舉辦了“保護白雲湖濕地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萬人簽名活動、《白雲湖夢想劇場》現場外景拍攝等各類豐富多彩的文體比賽和商貿活動。
2019年8月份,成功舉辦第一屆文化旅遊節,遊客多達100萬人次。

景點

白雲湖遊樂園,位於白雲湖內,白雲湖天然公園以南,南至穿湖路,西鄰韓石路,南到南大堤,佔地20公頃。白雲湖遊樂園建於2000年,投資1000萬元,是一個集休閑、娛樂、觀賞、垂釣諸功能於一體的大型遊樂園。園內建有空中索道、滑車、弔橋、悠繩、爬雪山等驚險、刺激的遊樂項目,有大大小小的轉傘,高低相間的鞦韆,登峰架、步雲橋、雲梯等。還有兼具益智、運動、娛樂功能的八卦陣一處和具有現代氣息的卡丁車、瘋狂老鼠等設施,休閑區內,在湖畔、路邊、林間都設有石桌、石凳若干,是遊人舒適的休息場所。
齊魯名士宮,位於白雲湖風景旅遊區內,1992年4月建成開放。為國內較大型的歷史名人藝術宮。佔地面積5700平方米,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建有展廳22個,設場景79處,塑歷代名士造型273個,齊魯大地幾千年人文風貌概覽宮中。採用現代化聲光手段,對名人軼事進行藝術再現。其人物栩栩如生,場景引人入勝,頗具藝術魅力。宮外形為古城式建築,四周有護城河環繞。遊人可經城門前弔橋進宮觀賞。出宮后,能拾級登城,鳥瞰全湖風光。山東師範大學歷史系負責設計,河北省石家莊正定旅遊局承擔制景,總投資530多萬元。這裡曾是《致命遺產》、《大觀園》、《燕子李三》影視拍攝基地。

流域概況


行政

白雲湖大部在章丘區白雲湖鎮境內。章丘系“龍山文化發現地和命名地”,9000多年前,即有人類繁衍居住。漢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始建陽丘縣,治回軍鎮(綉惠鎮回村)。后歷經變遷,至北齊置高唐縣。北齊天保七年(556年),縣治遷女郎山南。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改稱章丘縣,取城北山(章丘山)為名。1992年8月,撤縣設市。2016年12月,撤市設區。章丘歷代名人輩出,是鄒衍、房玄齡、李清照、劉敏中、李開先等的故里。
白雲湖區,明清時期,湖南岸牛碼頭村以東屬關廂鄉,湖南岸石珩村及湖北岸屬歷城縣。民國時期,關廂鄉改為第一區,余無變化。1948年11月,章丘縣於湖北岸新建湖北區。1985年9月,由原寧家埠區的白雲湖鄉和水寨區的高橋鄉合併而成白雲湖鄉。1996年10月,經省政府批准,高官寨、白雲湖、寧家埠撤鄉設鎮。
白雲湖鎮,是全山東省最大的內陸淡水魚連片養殖基地,濟南市旅遊開發重點鄉鎮,面積56.04平方公里,其中湖區面積17.4平方公里。2001年轄3個辦事處,22個行政村,3.3萬人。距濟南國際機場10里,距區治明水19公里;潘王公路縱貫南北,濟青高速公路橫穿東西,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條件便利。2002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3599萬元,地方財政收入259萬元。

文物

白雲湖畔,有清平軍遺址。據舊《縣誌》載:"清平軍在縣治北一十五里舊軍鎮"。1006年(宋景德三年),齊州以章丘置清平軍。為防洪水、戰亂,築土圍牆。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舊軍圍牆重修加高,按古城式樣建炮台、城樓。四門有石鐫橫額:東作、西成、俶南、拱北。民國初,為南北交通要道,汽車站設於鎮中心。解放后,存有孟氏故宅1處,已殘缺不全。1981年,文物普查,將清平軍城垣和孟氏故宅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詩詞

章丘籍明代戲曲家李開先曾有詩歌詠白雲湖。名《白雲湖夜泛》:夾岸人煙水四圍,蘇堤景物亦依稀。中流擊楫黿鼉出,樹底鳴榔鳥雀飛。漁火錯疑明月上,風帆相伴白雲歸。芳湖歷盡歡無盡,況可乘虛望翠微。

傳說

白雲湖畔群眾中還流傳著《白雲湖畔賣油郎》的傳說。古時候,白雲湖叫"北陰湖",是章丘的魚米之鄉。相傳原來這裡有座北陰城。有一天,城裡出現一個賣油的老頭,他破著嗓子喊:"賣油嘍,一葫蘆四兩,……四葫蘆半斤!"。滿城的人紛紛來買"四葫蘆半斤"。只有一個叫老薑的長者來買"一葫蘆四兩"。賣油的老頭奇怪地間:"人家都來買四葫蘆半斤,你為啥買一葫蘆四兩?"老薑說:"我看你這麼大年紀,做買賣不容易,這個賣法還不賠光了?"老頭聽了長嘆一聲說:"看來滿城就你心眼好。"接著又對老薑說:"請你記住我的一句話,當你看到城門前的石獅子紅了眼的時候,你要出城門往南快跑中五百步,中間千萬不要回頭。"老薑聽了不以為然。過了些時候,忽聽滿城人議論,說城門上石獅子紅眼了,真是怪事。老薑一聽,回家背上老婆,一口氣跑出城南五百步。回頭一看,"北陰城"全被洪水吞沒,變為"北陰湖"。若干年後,人們改稱為白雲湖。至今,白雲湖畔還流傳著"老薑背老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