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機穴

地機穴

地機,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脾舍。屬足太陰脾經。足太陰之郄穴。在小腿內側,當內踝尖與陰陵泉的連線上,陰陵泉下3寸。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深層後方有脛神經,前方有大隱靜脈及膝最上動脈的分支,深層有脛后動、靜脈。主治腹痛,腹脹,食欲不振、泄瀉,水腫,小便不利,痢疾,月經不調,痛經,遺精等。直刺1—2寸。

名稱釋義


(1)地機。地,脾土也。機,機巧、巧妙也。該穴名意指本穴的脾土微粒隨地部經水運化到人體各部,運化過程十分巧妙。本穴物質為漏谷穴傳來的降地之雨,雨降地部后地部的脾土微粒亦隨雨水的流行而運化人體各部,脾土物質的運行十分巧妙,故名。
(2)脾舍。脾,土也。舍,來原也。脾舍名意指本穴為提供脾土物質的來源之處。本穴物質為漏谷穴傳來的降地之雨,脾土物質隨雨水的流行而輸送人體各部,為人體營養物質的重要來原之處,故名脾舍。
(3)地箕。地,脾土也。箕,挑土的工具。地箕名意指脾土物質通過本穴而運化。理同地機名解。
(4)足太陰郄穴。郄,孔隙也。本穴為脾土物質的主要運化之處,脾土物質的運化是通過地部水液而運行的,脾土物質的運行量不大,如從細小的孔隙中通過一般,故為足太陰郄穴。

功能作用


滲散脾土水濕。

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之。

定位


地機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當內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陰陵泉穴下3寸。

解剖


在脛骨后緣與比目魚肌之間;前方有大隱靜脈及膝最上動脈的末支,深層有脛后動、靜脈;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深層後方有脛神經。

主治


1. 痛經,崩漏,月經不調等婦科病;
2. 腹痛,腹瀉等脾胃病證;
3. 疝氣;
4. 小便不利,水腫等脾不運化水濕病證。

操作


直刺1—2寸。

臨床運用


1、婦產科系統疾病:月經不調,痛經,功能性子宮出血,陰道炎;
2、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腰痛,遺精,精液缺乏;
3、其它:胃痙攣乳腺炎,下肢痿痹。
本穴出現壓痛提示有胰腺疾患,與胰俞、中脘、水分互參可診斷急性胰腺炎。

操作


1、灸法:直接灸3-5壯;溫和灸10-15分鐘。
2、刺法:直刺1-2寸,酸脹感有進可擴散至小腿部。
3、按摩:點按、揉法、指推法。

配伍


1. 配中極、三陰交穴治痛經;
2. 配梁丘、中脘主治急性腹痛

功效


健脾滲濕,調經止帶。

附註


經穴現代研究之一。
地機配血海,埋針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效果良好。
地機穴研究:有實驗表明,針刺地機配曲池穴,可引起胰島分泌功能亢進。臨床上,急性胃腸炎患者、腹痛、吐瀉、常在地機穴附近出現壓痛陽性反應,針灸之,效果良好。

相關論述


針灸大成》:“主腰痛不可俯仰,溏泄,腹脅脹,水腫腹堅,不嗜食,小便不利,精不足,按之如湯沃股內至膝。”
《針灸甲乙經》:“在膝下五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