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閣

七大藏書樓之一

文宗閣位於江蘇鎮江金山寺,建於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毀於咸豐三年(1853年),中經嘉慶、道光兩朝,歷時74年,以收藏《四庫全書》和《古今圖書集成》而聞名海內外。復建工程從2010年3月開工,歷時一年多時間,總投資2000餘萬元。復建后的文宗閣基本遵循了歷史原貌,建築總面積1286平方米。於2011年10月26日,文宗閣復建竣工,對外正式開放。

簡介


文宗閣
文宗閣
文宗閣位於鎮江金山寺,建於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毀於咸豐三年(1853年),中經嘉慶、道光兩朝,歷時75年。
清朝初期,統治者為了淡化知識分子的反清意識,在大興文字獄,採取殘酷鎮壓手段的同時,提倡儒學和漢族傳統文化,採取麻痹和拉攏的辦法。乾隆37年(1772年),弘曆帝下令,選派以紀昀為首的著名學者100多人開始編撰四庫全書。先後共收藏書籍3503種,79337卷,裝訂成36000餘冊。分為經、史、子、集四部,所以取名《四庫全書》。這是我國歷史上卷帙最大的一部叢書。它著錄了3461種,79309卷,存目的有6793種,93551卷。此書頭份告竣,歷時十年,連同在抄的3份,藏於北京故宮的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瀋陽故宮的文溯閣,承德行宮的文津閣,被世稱為“內廷四閣”亦稱“北四閣”。皇帝念及江浙一帶,人文淵藪,為了粉飾“太平盛世”,消除排滿思想又續抄該書3份,藏於揚州大觀堂的文匯閣,杭州聖因寺的文瀾閣,鎮江金山寺的文宗閣,這三閣,被世稱為“江浙三閣”亦稱“南三閣”。這七閣均仿寧波天一閣藏書樓的式樣。
據《金山志》載:“文宗閣在竹宮之左”。當時的竹宮之左就是現在金山公園內園林辦公室、照相館一帶。當時的金山四面江水環繞,文宗閣朝南座北。隔庭院有門樓3間與閣相對,兩側均有廊樓各十間,將文宗閣聯成四合院的形狀,閣前銀濤雪浪,氣勢滂沱,閣後山崖陡峭,峰巔浩伏。
文宗閣是由駐揚州的兩淮鹽運使督造的。落成時,鹽運使呈請弘曆帝為閣提名。弘曆帝親筆御書《文宗閣》匾額。弘曆帝於乾隆45年(1780年)春第五次南巡,駐金山行宮,曾賦詩說:“百川於此朝宗海,是地誠應庋此文”。鎮江背倚奔騰浩蕩的長江,上達川鄂,下抵江浙,柱南北之沖,扼東西之要,更有金、焦二山孤峙江心,百川朝宗,形勢雄險,景色壯觀,是庋藏《四庫全書》的勝地。文宗,便是百川朝宗歸海的自然美景和薈萃古今載籍的《四庫全書》之融合。由此可見弘曆帝冠名“文宗”的寓意所在。
文宗閣內瑤版玉弢,千卷萬帙,藏書甚豐。貯藏抄本《四庫全書》3461種,79309卷,分裝6221函、36482冊。經部5402冊,分裝947函,用青色函。史部9463冊,分裝1625函,用赤色函。子部9084冊,分裝1583涵,用白色函。集部12398冊,分裝2042函,用黑色函。《四庫全書總目錄》127冊,分裝22函,用黃色函,《四庫全書簡明目錄》8冊,分裝2函,函色不詳。《欽定古今圖書集成》5020冊,分裝520函。《欽定全唐文》504冊,分裝50函。《欽定明鑒》24冊,分裝2函。還有其他藏書。
文宗閣——這座鎮江歷史上的第一座圖書館,向來由駐揚州的兩淮鹽運使經管。典書官由鹽運使提名,奏朝廷批准后充任。還派出十名紳士,負責校理、借閱、註冊和暴晒圖書工作。在歷任典書官中,最有名的是揚州大史學家、乾隆42年(1777年)拔貢生汪中(字容甫,江都人),他住金山精法樓最久,盡閱閣中秘籍,全面檢校書籍,寫出校記20多萬字。
文宗閣的藏書,開始允許士人借閱傳抄,后改為只許在閣借閱,不準借出攜歸。
庋藏《四庫全書》的7閣中,鎮江的文宗閣首罹兵燹。1842年英軍侵入鎮江時,使文宗閣藏書遭損,時隔十一年,咸豐三年春,太平天國軍由瓜州攻佔鎮江之戰中,火毀金山寺。典書官及揚州紳士全部逃散,使閣書俱焚。揚州的文匯閣,亦同遭厄運。從此,“南三閣”僅存文瀾閣,庋藏該閣內的《四庫全書》雖有失散,但后經補全,現存於西湖浙江省圖書館內,“北四閣”的文源閣《四庫全書》,於咸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焚毀。文溯閣《四庫全書》,現藏蘭州甘肅省圖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被國民黨攜往台灣存藏。文津閣《四庫全書》,現由北京圖書館收藏。
乾隆皇帝曾三次為文宗閣題詩:
題文宗閣
皇祖圖書集大成,區分五百廿函盛。
空前絕後菁華煥,內聖外王模楷呈。
秀粹江山稱此地,文宗今古貯層甍。
略觀大意那知要,知要仍惟在力行。
再提文宗閣
四庫全書抄四部,八年未蕆費功勤。
集成拔萃石渠者,頒貯思公天下雲。
今古英華率全薈,江山秀麗與平分。
百川於此朝宗海,此地誠應庋此文。
提文宗閣迭庚子詩韻
庚子南巡閣已成,香楠為架列函盛。
抄胥聊待數年閱,數典應看四庫呈。
書借一瓻寧酒器,冊藏二酉富芸甍。
惠嘉南國崇文地,尚勖尊聞知所行。

復建


1987年左右,上海首次影印《四庫全書》,全國中等以上城市的圖書館均已訂購。為了紀念文宗閣及該閣所藏的《四庫全書》,鎮江市圖書館和鎮江師專圖書館各訂一部。
文宗閣被毀后,恢復重建文宗閣是歷代文人的夢想,這個夢想一直持續到解放后。2003年,鎮江市歷史文化名城研究論文集第四集刊登了一篇文章《世人扼腕嘆文宗》, 由此引起不少文人墨客和有關部門對文宗閣的初始研究, 並在鎮江“兩代會”上提出建議和提案, 呼籲重建文宗閣。然而,文宗閣已經被毀一百多年了,到底是什麼樣子, 一直是很多人不停尋找的謎底。
功夫不負有心人。鎮江市圖書館原副研究員彭荷成經過三年不停地扒書翻檢, 終於在《兩淮鹽法志》中找到了文宗閣實景寫真圖。文宗閣之所以出現《兩淮鹽法志》中,史料記載,是因為文宗閣是乾隆四十四年由兩淮鹽政出資興建。專家將文宗閣實景寫真圖與現存文獻中文字描寫相比對,發現完全相符。圖案中可看出,文宗閣建於四面環水的金山,仿照范氏天一閣模式,坐北朝南, 隔庭院有門樓三間與閣相對, 兩側有廊樓各十間,將閣聯成四合院形式。閣前銀濤雪浪,氣勢磅礴;閣後山崖陡峭, 峰顛浩伏;閣內瑤版玉韜,千箱萬帙,誠然是一座收藏宏富的圖書館。
2009年11月中旬,由鎮江市園林部門主辦的文宗閣重建工程正式啟動。2010年3月,在文宗閣原址以東200內,也就是如今的金山公園內即原金山公園管委會辦公地正式動工興建,已進入室內裝潢階段,整個工程耗資達上千萬元。記者在現場看到,重建后的文宗閣已初顯出媚人的風采。舊時的門廳、御座房,還有藏書樓、迴廊等組成了兩進古典院落,院內香樟、銀杏、假山、海棠、紅楓、翠竹、亭閣迴廊----似乎是原文宗閣的“複製品”,引人入勝,令人讚嘆不已。
鎮江市園林局副局長余雷告訴記者,文宗閣室內裝潢設計方案,已在中國美院專家的主持下基本確定,方案在充分挖掘歷史的同時,注重現代並賦予一些幻想,預定今年上半年建成開放。他還特彆強調,他們已組織專門力量,準備到北京故宮博物院索取《四庫全書》影印本,同時,按照有關資料反映的《四庫全書》四個孤本散落社會的信息,將全力去北京國家圖書館以及民間一些地方尋找,努力將其找回老“家”, 讓遊客目睹這一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精華。
復建竣工對外開放
2011年10月26日,文宗閣復建開放儀式在江蘇鎮江舉行。
文宗閣建於清乾隆44年,毀於咸豐3年,存世僅74年,以收藏《四庫全書》和《古今圖書集成》而聞名海內外的文宗閣在鎮江金山風景區正式開放。文宗閣建於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由兩淮鹽政出資興建,是南三閣中最早建成的閣。當時乾隆皇帝親筆題寫“文宗閣”、“江山水秀”匾額,懸掛閣中。此次復建的文宗閣位於金山公園內,仿照寧波天一閣風格設計,採用傳統磚木結構,佔地面積934平方米,建築面積1286平方米,
文宗閣損毀於戰亂,160年之後,2009年鎮江市對“三山”風景區進行新一輪建設,市園林部門2010年3月負責實施文宗閣復建工程。復建的文宗閣坐落於金山寺東側湖中小島上,基本遵循歷史原貌,再展皇家藏書閣風姿。當日,江蘇鎮江復建的清代七大皇家藏書樓之一的文宗閣正式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