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釺
林釺
林釺(1578-1636年)字甫號鶴胎,字實甫,明末龍溪人(今漳州市龍文區)。萬曆四十四年殿試探花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天啟時,任國子司業。監生陸萬齡請建魏忠賢祠於太學旁,具薄醵金,強姦為倡。釺援筆塗抹,即夕掛冠欞星門徑歸。忠賢矯旨削其籍。崇禎帝即位,遂以原官晉禮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崇禎七年召對陳奏用人理財,靖冠寧邊四策即日拜東閣大學士,起少詹事。七年正月由禮部侍郎入閣,有謹願誠恪之稱。同年9月卒。
林釺(1578-1636年)字甫號鶴胎,字實甫,明末龍溪人。
萬曆四十四年殿試探花進士,授翰林院編修。
天啟時,任國子司業。
監生陸萬齡請建魏忠賢祠於太學旁,具薄醵金,強姦為倡。釺援筆塗抹,即夕掛冠欞星門徑歸。忠賢矯旨削其籍。
崇禎帝即位,遂以原官晉禮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崇禎七年召對陳奏用人理財,靖冠寧邊四策即日拜東閣大學士,起少詹事。
七年正月由禮部侍郎入閣,有謹願誠恪之稱。
同年9月卒。
入閣辦事時,帝方疾黨人,以釺誠愨,不立門戶,特加眷顧。
首輔忌之,釺遷祭酒監,有銅鼎銅缸為雍會食,及貯水備火之器,魏璫欲假儔錢,釺持不與。
釺沖淡和平,廉介自守。鄭芝龍受撫,奉千金為壽,林釺婉言謝絕他,復其書說:成人之美君子也,因之以為利群子也,芝龍亦為嘆服。
明萬曆四十四年錢士升榜進士第三名。
因國務順劇,積勞成疾。其裔遷居漳州龍文洞口村。
同安林釺為大學士,未半歲而卒。
亦有言其清者,得謚文穆。
享年五十九歲謚“文穆”。
在南靖縣豐田鎮古樓村有一座土樓,
閣老樓
每一座土樓都有故事,故事總會有人物,而閣老樓的故事主角就是明朝東閣大學士林釬。
林釺
明朝神宗萬曆丙辰四十四年(1616年),林釬考中進士,殿試第三名,授編修。熹宗朱由校即位后,林釬任國子監國子司業,后升為國子祭酒。期間,他辦事公正,自奉清廉,教導有方。但是,當時熹宗皇帝寵信宦官,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當政專權,兇殘地陷害正派人士,屢次製造大規模冤案,打擊忠良。當時,國子監有銅鼎銅缸,用以“貯水備火”,權奸魏忠賢無視朝廷法度,欲用銅鼎、銅缸私鑄錢幣,以中飽私囊。林釬敢於觸犯魏黨,堅不讓給。那時,國子監里有個叫陸萬齡的監生,是魏忠賢的閹黨,要在京城最高學府———“太學”旁邊,建立魏忠賢生祠,“以忠賢配孔子,以忠賢父配啟聖公。”林釬堅決反對,他認為,如果把魏忠賢與孔子並列,“他日皇上入學釋奠,君拜於下,臣偃於上,能安乎?”當陸萬齡一夥將湊集建祠資金的簿冊啟事送到林釬面前,強迫其倡導捐獻時,林釬氣憤之下,“授筆塗抹”。林釬惹了奸黨,自知難以在京城存身。當日晚上,他“即名掛冠欞星門徑歸”,把自己的烏紗帽掛在欞星門上,匆匆收拾行裝,連夜逃離京城。陸萬齡碰了壁,從林釬手中奪過簿冊及啟事,即去向主子稟報,“忠賢怒,嬌旨削其籍”,魏忠賢為此偽造聖旨削去他的官職。林釬在返漳途中為避魏黨耳目,只好改穿便服。由於急著趕路,不料來到湖北黃州地界時,竟觸犯了宵禁,被州將扣留盤查,他急中生智,寫了一首詩向州將申訴:“舟到齊安日已西,故人邀我醉瓊卮。貪看赤壁兩篇賦,不覺黃州半夜時。塞北將軍原有禁,江南士子本無知。賢候若問真消息,姓字於今達鳳池。”詩寫得委曲婉轉,州將終於放走了他。
林釬返漳后,即從龍溪故里(今龍文區)移居中埔總(即今之南靖豐田古樓),在永豐溪畔擇地興建“閣老樓”。當林釬掛冠后,居住於古樓期間,那時,黃道周亦因避魏黨勢炎而歸里隱逸,兩人結為知己。黃道周愛慕他的學問和為人,經常上門拜訪,議論時事,據《南靖縣誌》卷六載:“時林釬自龍溪移寓邑之中埔,道周嘗數四往來其家,談論古今時事,夜不寢。”明天啟四年(1624年),徐霞客的母親作八十大壽,徐霞客得悉林釬在南靖,欣喜異常,便專程到中埔拜訪,同時為其母王孺人《秋圃晨機圖》向林釬索詩求字。
明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熹宗死後魏黨倒台,所建忠賢生祠悉行拆毀變價,所有受魏忠賢迫害的人得到昭雪。明崇禎元年(1628年),思宗起用林釬,初復原職,繼而升為禮部侍郎兼侍讀學士。九年(1636年),朝廷採用占卜法選官,召林釬對答問題,林釬陳述了“用人,理財,清寇,寧邊”四策。他的精闢論證和精明能幹,深得崇禎皇帝朱由檢的器重,拜為東閣大學士,入閣參與軍國大事。林釬於明崇禎九年(1636年)五月三十日逝世,賜謚文穆,葬於洞口鶴鳴堂右後側數百米處,與母、妻三合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