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劍江村的結果 展開

劍江村

浙江省餘姚市鳳山街道劍江村

劍江村隸屬於浙江省餘姚市鳳山街道,地處城郊結合部,地理位置優越,是餘姚市經濟開展的熱地。全村地域面積3.67平方公里,下轄15個自然村,19個村民小組,現有家庭住戶1351戶,常住人口3530人,外來人口6500多人。2001年建立黨總支,下設14個支部,現有黨員164人,其中預備黨員4人。現存耕地面積543畝,山林面積1885畝。全村現有重點企業18家,工業總產值超5億元,2006年村民人均收入11561元,村級集體可用收入資金315萬元,村級集體資產9678萬元。

區位交通


東靠梅花山與九壘山村接壤,南至姚江,西與皇山橋村毗鄰,北與城東新區連接。
蕭甬鐵路、甬余公路、東環城路、陽明東路貫穿全村,交通便捷。汽車東站、高風中學地處村境內。

所獲榮譽


該村先後獲得餘姚市文明村、小康村、民主法治示範村等多種榮譽稱號,初步形成了文明祥和、富康安定的文明小康村新格局。

自然條件


地貌屬姚江雙河平原,地形平坦,氣候溫暖,四季分明,屬亞熱帶氣候,土地質地為青紫泥、黃土泥。
村內江河縱橫,灌溉便利,有劍江河、向東河、向南河、三河江河、姚江內河、后河南河等10條河流,各條河流曾先後砌石疏浚。

村史沿革


2001年4月行政區劃調整,原獅墩頭村、下木橋村兩個行政村合併定名為劍江村。
水是生命之源,村以劍江為名。宋朝時期形成自然村,原歸屬紹興府冶山鄉,后歸屬餘姚縣九壘鄉、四堡,再后改為高風鄉管轄;1949年廢堡改村;1950年劃為雙河鄉,下木橋為二村、獅墩頭為四村,解放初,建立農會,互助組;1955年轉低級合作社;1956年獅墩頭、下木橋合併為合心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9月稱環城公社二大隊;1961年隸屬雙河公社,拆成三獅墩頭、三河江、樓屋跟、射龜橋、嚴家道地五個小大隊;1969年三獅墩頭、三河江、樓屋跟、射龜橋合併為紅光大隊、嚴家道地改稱為前進大隊;1983年政社分設改稱雙河鄉獅墩頭村、下木橋;1992年5月划入餘姚鎮。

產業經濟


農業以水稻為主,油菜棉花、大小麥少量種植。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為提高產出效益,發展“一優二高”農業,調整產生結構,發展種植大棚蔬菜、果樹、花卉、苗木等,並開墾荒山種植經濟林,種植杉木220畝,美國松80畝,楊梅249畝(其中優質品種東魁楊梅94畝),白茶17畝,板栗40畝。1971年建辦村膠木廠,80年代后村辦企業、個私工商業迅速發展,到2005年止,已有大小企業176家,其中重點企業18家,已形成了捲尺、園林工具、光學儀器、電動工具、家私、汽配、儀錶等主導工業生產體系,2006年工業總產值超5億元。

社會事業


解放前夕,境內原以庵堂興辦私塾、學堂,解放後設夜校。1957年建辦合心小學;1972年建辦雙河小學;1994年為改善教育設施,投入60萬元,新建雙河中心小學教學樓;1996年設立老年活動室。六十年代舉辦農村俱樂部;七十年代設立村衛生室,做到小病不出村;2001年推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及村民財產保險的經濟補償;2004年推行了失地農民養老保障制度;目前已有1729人分別參加了養老保障及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村鎮建設


解放前,村民住宅多為木結構平房和少量草舍屋,人均住房面積不到10平方米。目前全村人均住房面積不少於50平方米,大多為二層和三層樓房。按照新村建設目標,制訂了村莊建設發展規劃,設立了2個新村安置點,已建造了住宅 12幢,安置了村民71戶。村級公共設施日益完善,村民全部飲用自來水;建立了有18個人組成的長效保潔隊伍;消滅了露天糞缸,並建造衛生公廁33座,垃圾箱68隻;村內道路全部硬化,鋪設了污水排放下水道,各自然村全部通公路;全村交通工具有個人轎車、麵包車、貨運車、摩托車等無數。

發展特色


實施“村企聯動共建新農村”活動,建立村企合作資金,用於全村文化教育、人才培養、公益事業、扶貧幫困等方面。利用城郊優勢,在風篷山建立楊梅觀光點,吸引外商來客觀光品嘗餘姚楊梅。建立自然村村落文化點,計劃五年內新建8個以自然村為單位的村落文化點,每個文化點規劃用地05畝,投資3-5萬元。建立農民培訓學校,開展以特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技能培訓等為重點的農民實用職業技能培訓。
啟動全村電網改造,完成全村電網改造工程,解決村民用電難的問題,改善企業用電條件。改進村級集體資產管理模式,藉助城東新區建設優勢,盤活城東新區分割的5畝土地和城東路西側8.8畝土地效益,通過興建標準廠房等項目,招商引資,確保集體資產增值保值,創收增益。

風景名勝


梅花大山旁佳城,高樓大廈兩邊分,風篷山上楊梅觀賞點,村落文化村村有,青山綠水景色美,處處呈現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