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志大學

持志大學

民國13年(1924年) 12月,何世楨辭去上海大學學長職務,繼承他們祖父何芷舠的遺志,啟用何芷舠留存的資金,與其弟何世枚在上海體育會西路興辦“私立持志大學”。

簡介


民國時期大學,上海外國語學院的前身,為何氏後人創建。

創立


持志大學
持志大學
中華民國13年(1924年) 12月,何世楨辭去上海大學學長職務, 繼承他們祖父何芷舠的遺志,啟用何芷舠留存的資 金,與其弟何世枚在上海體育會西路興辦“私立持志大學”。校名源自何園主人何芷舠的別字“汝持”。但推其始,當出於南宋理學大家朱熹提出的“六大讀書法”,即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所謂“居敬持志”,就是說讀書時必須專心致志,持之以恆。何世楨、何世枚鄭重地將何芷舠尊為創辦人,何聲煥(字仲呂)為繼志創辦人,何世楨擔任第一任校長職務。何世枚任副校長兼教務長。因校長世楨忙於政務,校務則多由他承擔。持志大學就是今天上海外國語學院的前身,可以說何氏一家為中國近現代化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當時的政界要人和社會文化名流如居正、于右任孫科、蔡元培、何應欽、劉海粟等人都曾為持志大學寫過題詞。何應欽的題詞:“與年俱進”。蔡元培書寫“進德修業”,于右任親題“成德達才”。

校訓


好學近乎知,知恥近乎勇,力行近乎仁。
後來校訓是“敬業樂群”。

校歌


持志大學
持志大學
持志大學的校歌這樣唱道:“讀書非為己,學問無所私”;“持我此志,努力社會(國家、民族)無窮期”。

校徽、校歌、校門


持志大學
持志大學

校史


民國19年,因無理工科,持志大學改稱易名“持志學院”。在這一年,持志名譽校董胡漢民被蔣介石囚禁。國民政府教育部與上海特別市黨部企圖接管“持志”,因校內許多名教授反對而未得逞。“中統”還派了一些“職業學生”打入持志,妄圖鼓動風潮破壞學校,有的甚至用手槍威脅女生。何世楨堅決抑制,將他們開除出校。民國20年,日軍進攻上海,持志學院首當其衝,七年心血毀於一旦。民國20年戰後,何世楨又籌措經費,於上海東體育會路(今水電路廣靈二路西首)重建校園。這年秋,持志學院部遷入水電路新舍複課。
民國26年(1937)八月十三日上午九時過後不久,於上海的北站與寶山路一帶,爆發了日軍便衣隊與中國保安隊射擊事件,接著事件持續擴大,上海各處都開始傳出槍聲。十三日下午,在八字橋的持志大學附近,中日雙方爆發了更為直接的射擊事件,中日兩 軍當然立刻進入陣地待命,而在當天的下午四時左右,日本陸戰隊司令部,掛出了全軍作戰的戰旗,停在黃浦江與長江水域的日本艦隊,立刻萬炮齊發的射擊中國軍 隊陣地與上海市區,於是中日在上海的衝突,就在八月十三日的上海街頭正式開戰。1937年8月13日晨九時,六千餘名日軍在第三艦隊司令官長谷川清的指揮下,以租界為依託,突襲閘北,佔據八字橋和持志大學,同時日艦猛烈轟炸上海市區,凇滬會戰爆發。中國軍隊在張治中將軍的率領下,奮力抵抗,戰況異常慘烈。根據張治中將軍的計劃,以87師進攻滬江大學作為策應,88師主攻正前方的持志大學,這所大學早就被日軍構築成了一個堅固的火力支撐點,各種掩體不計其數,日軍在持志大學配備了各種輕重機槍和小口徑火炮,陸戰隊的第一和第三大隊就駐防在這裡。若國軍能順利攻佔持志大學,那麼下一步88師就能對虹口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展開攻擊,進而實現把日軍趕下黃浦江的戰略意圖。炮擊剛一結束,88師士兵不躍而同地躍出掩體,在機槍火力的掩護下向持志大學發起了衝鋒。1937年8月14日下午4時,中國軍隊88師第264旅旅長黃梅興指揮部隊迅速包圍了持志大學,在高大堅固的建築物面前,黃梅興首先命令部隊炮擊,淞滬戰爭爆發。持志大學內的敵人在強大的攻勢面前開始邊打邊向上海法學院逃竄。后黃梅興在持志大學前沿被日軍炮彈擊中腹部當場陣亡。持志學院校舍大部被焚。新建二層樓教室、圖書館及辦公室,三層樓宿舍,全部被日軍機關槍隊縱火焚毀。圖書館版書33000餘冊(中文21000冊,外文12000冊)損失殆盡。運動器具、校具等,概遭焚毀。持志附中此前即被日軍放火焚燒。
持志校舍兩度毀於炮火,何世楨率全校師生共同努力,或重新建設,或賃屋上課,使學校保持弦歌不斷。
“八一三”淞滬抗戰後,日軍佔領上海華界,立即著手扶植傀儡政權,推行“以華制華”的殖民統治。從1937年12月至1945年8月,日軍在上海先後操縱建立了“上海市大道政府”、“督辦上海市政公署”和“上海特別市政府”等傀儡政權。1937 年12月5日,在日軍操縱下在浦東成立偽上海市大道政府,以蘇錫文為偽市長。同日,偽上海市大道政府發布成立宣言、市長就職布告和市長啟事,公布《上海市 大道政府暫行組織法》。蘇錫文早年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回國后曾任廣東大元帥府財政署長兼民政司長,后與國民黨斷絕關係,來上海擔任持志大學校長,開始鼓 吹“天下一家,萬法歸一”的大道精神。
民國28年(1939年) 9月13日汪偽特工總部唆使暴徒搗毀了持志學院。何世楨為了堅持民族氣節,維護師生安全,毅然宣布持志學院及附中停辦,徹底粉碎了汪偽劫持陰謀。14日,駐重慶國民政府指令學校停辦。一座名校持續了19年,就此退出了歷史舞台。
1942年日本人在此建立第二日本高等女學校(即女子高中)。光復后一度作為暨南大學校址。中共建政后改建為外國語學院即現在的上海外國語大學。

愛國名校


民國20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9月20日~12月30日,上海境內持志學院與上海法學院、郵務工會、東亞同文書院、勞動大學、澄衷中學、海員工會、江灣各界抗日救國大會等先後集會、組團、發通電宣言,並捐款支援東北中國將士抗日。
民國24年(1935年) 12月14~20日,持志大學與東吳大學法學院、上海法學院、麥倫、粵東、愛國女中等大、中學校先後集會聲援北平“一二·九”抗日愛國運動。19日夜晚,暨大700餘名學生,會同交大、大夏大學光華大學、持志、大同大學、稅專等校學生共8000餘人,迎著寒風,摸黑上路。當隊伍走過安和寺路(今法華路)親日派汪精衛、曾仲鳴的公館時,學生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漢奸!”等口號。沿途女同學高唱《畢業歌》,男同學唱《開路先鋒歌》。第二天凌晨,到達江灣上海市政府大樓門前。學生不斷高喊“吳市長快出來!”“再不出來,我們衝進去!”吳鐵城被迫出見。學生代表送上意見書,上面寫著:“制止華北當局壓迫學生愛國運動”、“請政府出兵討伐殷汝耕”、“反對華北自治”、“維持領土主權完整,出兵收復失地”、“請市長保護全上海愛國運動”等7項要求。在吳表示“絕對保護”愛國運動和保護言論、集會自由之後,學生隊伍離開市政府,到市區遊行。
民國26年(1937年) 10月28日,上海市學生界救亡協會成立,持志大學、上海法學院、麥倫中學等17所大中學校為理事。

法學貢獻


由於持志大學校長何世楨和教務長何世枚的法律出身背景緻使持志大學的法科在當時中國很有名氣。何世楨於1921年東吳大學法科(Comparative Law School of China)畢業,同年赴美留學,美國密歇根大學法學博士。曾任上海大學法學教授、東吳大學法律學院刑事訴訟法教授。何世枚於民國十年(1921)從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Comparative Law School of China)畢業被保送美國密西根(今譯“密執安”)大學研究院,獲法學博士學位。民國十二年(1923)回國應聘為東吳大學法律學院刑法教授、上海大學法學教授,兼律師。
30年代上海持志學院的法科,學制4年,設置必修課程40門:第一學年9門,為國學概論、英文文學、英文修詞及作文、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民法總論、黨義、軍事教育;第二年7門,為憲法、債權概論、物權法、羅馬法、行政法、刑法總論、刑法分則;第三年12門,為債權各論、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國際公法、土地法、公司法、親屬法、法院組織法、軍事教育、繼承法、訴訟實習、選修;第四年11門,為中國法制史、國際私法、民事訴訟法二、保險法、破產法、勞工法、海商法、監獄學、強制執行法、訴訟實習二。此外還設有7門選修課:刑事政策、法醫學、犯罪學、公文程序、指紋學、中國法律思想史、歐美法律思想史。在注重書本學習的過程中,持志學院也並沒有忽視實際的操作,設有訴訟實習的課程內容,讓學生在模擬法庭上通過自己的實踐掌握法律知識技能。
持志大學法科法律系名師雲集。他們成立持志學院法學研究會。
持志大學法學畢業生大都從事法律工作。上海舊社會,正式加入律師公會的律師,總人數為1300人左右,其中以持志大學、東吳大學、法政學院和法學院4校畢業的為最多。他們在律師公會中也最有勢力。外界人士稱東吳出身的為“東吳系律師”,持志出身的為“持志系律師”,法政出身的為“法政系律師”,法學院出身的為“法學院系律師”。

著名校友


倪征噢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國際大法官、中國當代國際法學家倪征噢出生於江蘇省吳江縣。倪征噢進東吳法學院不久,即萌生留學美國之念。跨進東吳大門的倪征日奧很快給斯坦福大學寫信。當時,美國不少大學法學院進修博士生都要求具備“雙學士”(既要有法學士學位,也要有文或理學士學位)。斯坦福大學法學院的回函也提及此要求。當時,倪征日奧距東吳畢業還有一年,可同時兼讀文科,以便第二年夏天同時取得兩個學位。於是,倪征日奧想到了在滬江大學教授中國刑法的何世楨先生。倪征日奧兼讀文科的請求得到了何世楨教授的支持,於是他又走進了持志大學的課堂。家境每況愈下,捉襟見肘。倪征日奧在東吳的艱難生活開始了。為了維持學業與生活,倪征日奧疲於奔命,早已開始“勤工儉學”。當時,為了教學兩不誤,倪征日奧包了一輛黃包車。每天大清早,他先去持志大學趕上兩節課。10點過後,便趕去母校澄衷中學教英文課,在澄衷中學匆匆用過午膳后,即返回東吳大學上“夜課”。辛勤的汗水終於澆灌出豐碩的果實,1928年夏,倪征日奧同時在東吳、持志兩所大學畢業。1929年獲美國斯坦福大學法學博士學位。1931-1945年先後在上海東吳大學、大夏大學、持志大學講授國際法、國際私法、比較民法、法理學等課程。

周枏

周枏(1908--2004),字叔廈,被人稱為“羅馬法的活字典”。1908年5月,他出生於江蘇溧陽歌歧中村,1922年從溧陽縣城裡的"乙科商業學校"畢業后考入無錫"公益工商中學"商科,1926年周枏考入中國公學大學部商科學習銀行會計。 1928年8月,經校長胡適和一些留學歸國教授等人幫助,周枏前往比利時魯汶大學學習羅馬法。由於他勤奮好學,1931年獲政治外交碩士學位。在校期間,他接受了比利時羅馬法權威第柏里埃教授教導,並於1934年通過該校的博士生入學考試。1934年11月,早已回國在上海持志學院教授羅馬法的路式導學長來信邀周枏回國任教,周枏便踏上了歸國的旅程。1934年11月,周枏懷著欲離還留的複雜心情告別了比國,經倫敦到達格拉斯哥登上了便輪,於1934年12月24日平安返回上海,寄住在路式導、黃亞慈夫婦家中,開始了新的生活。從1935年開始,周枏開始了教書育人的佈道生涯。當時,上海持志學院的法律系設日、夜兩班,周枏講授日班和經濟政策,其學長路式導兼職講授夜班。在此期間,周枏用一年多時間寫成一部三十萬字左右的羅馬法講義,但因抗日衛國戰爭爆發未能出版。后在長沙湖南大學、江蘇大學(當時設在武夷山) 、廈門大學、上海暨南大學、上海法政學院講授羅馬法。1979 年後,應邀在西南政法學院、華東政法學院、安徽大學和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講學。

路式導

1935年,在上海執行律師業務的同時,也還在持志學院教授羅馬法,講授夜班。當時中國留學生在比利時魯汶大學求學者頗多,攻讀法學博士的中國羅馬法大家路式導、陳朝壁、徐直民、徐鑄、宋玉生等。攻讀法學博士的5年級學生有路式導、在4年級學習的有陳朝壁和徐直民、在3年級學習的有徐鑄和宋玉生。

楊兆龍

法學家楊兆龍(1904~1979)字一飛,江蘇金壇人。早年考入燕京大學哲學系,在兩年內即完成全部學業,經燕大校長推薦,於1922年赴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學習法律,從此開始了以法律為業的生涯。曾在哈佛大學、柏林大學深造,二十四歲時即受聘為持志大學教務長兼教授,曾當選為海牙國際法學院在世界範圍內評出的五十位傑出法學家之一;早在1928年,年僅24歲的楊兆龍就受聘為上海持志大學教務長兼教授,次年又被聘為東吳法學院、上海法政大學教授,他的講義《證據法概論》《商法概論》等作為專著於1930年出版。我國當代著名的學者、法學工作者之一陳朝壁(號大白)教授,江蘇鹽城人。1922年入中央大學(現南京大學前身),1929年考取比利時魯汶大學,1932年他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后,如當時同意留比利時工作,是會被該國教育界聘請教學的。但是,他志在振興中華、以法治國和為人民教育事業效力,還是執意回國。 1933年回國后,他雖有較高的學術造詣,竟未能受到當時政府的重用,一度冷遇,無從就業。後來,經過親朋好友的多方努力,才推薦到上海當了“開業律師”,兼任上海私立持志大學、新中國學院、蘇皖聯立技藝專科學校(原名為“蘇皖聯立臨時政治學院”,后又改稱“江蘇學院”)、廈門大學等校教授,講授羅馬法、國際私法和民法等課程。同時又擠出時間,從事法學著作,經過3年時間,孜砣筆耕,終於完成《羅馬法原理》一書的全稿,不久就得以出版。還著有《中比通婚中的國際私法問題》(法文)、《中國大百科全書·法學卷》等。
曾擔任過江浙地區法庭推事、庭長的施霖辭退公職后,歷任國立暨南大學、中國公學、復旦大學、上海法學院、持志大學等校的法律教授,並執行律務。主要著作有《中國民事訴訟法論》、《民事訴訟法通義》、《民事訴訟法釋義》、《訴訟須知詳解》。

柳璋

柳璋,字北野,號芥藏樓主、江南五鐵等,四明人。從小德其家庭熏陶,酷好傳統文學藝術。早年肄業正風文學院,問業於朱大可、潘蘭史、胡樸安、胡寄塵諸宿老。其後轉學持志學院法科,然不息對文藝的孜孜追求。上海持志大學畢業后,曾講學於江浙一帶的大學,並從事律師職業,又為上海半江詩社社長。解放后工作之餘,仍不綴吟詠、臨池、治印。特別是離休以後,廣交社會名賢,常在一起探討學問。被邀至各大專院校講學,深得好評。並與施蟄存、周汝昌、蘇步青、陳從周等時有唱和,刊有《芥藏樓詩抄》和《望海樓詞抄》。柳在《望海樓詞弁言》中說:“予二十而為詩,三十而後始倚聲填詞”。柳著《芥藏樓詩鈔》。詩集為自印本,郭紹虞題籤,共收詩十卷,后附《望海樓詞》三卷。柳北野晚年常居滬上,故集中與海上名流多有酬唱。

郭虛中

郭虛中,字展懷,號硯池、劍池,人稱“文史藝三棲的著名學者”,文論家、史評家、翻譯家、書法家、詩人。1912年夏生於紅茶名鄉閩東福安坦洋的茶商之家,早年即有“閩東才子”的美譽。17歲畢業於上海東亞大學國文科,隨之升讀上海中國公學大學部文史系,學成再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大學院攻研文學史。1936年畢業回國,最先就是在上海持志大學執教,之後講席上海暨南大學,並為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繼又任暨南大學、英士大學教授。后回閩服務高師,1971年病逝福州。自三十年代中期始,撰有《白居易評傳》、《青年文學知識》、《殘餘集》、《展懷詩詞殘稿》和《中國民族文學史》、《中國戰爭文學論》等編著,亦參與編纂《中山大辭典》,以及譯有《中國文學發凡》、《文學研究法》、《中國繪畫史》、《交通經濟總論》與《中國政治制度史》、《中國書法史》多種日本學術名著。遺存書稿中,《展懷史通批校》已釐訂刊行,其它如《中國詞史概要》、《詞學研究法》、《書法雜譚》、《國學要籍敘錄叢編》還將陸續整理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