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接班

面向升學年級孩子的培訓班

所謂銜接班就是為了使升學年紀的孩子,順利適應下一個學段,而提前進行相關知識和能力方面的培訓。隨著市場的細分,初幼兒園升小學的銜接班外,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每升一個年紀,都有相應的銜接班。

簡介


“小升初”“初升高”“大學預備班”甚至各個年級之間的銜接班取代了以往一枝獨秀的“幼小銜接班”,各種銜接班尤其火爆,各大培訓機構推出的銜接班深受家長、學生的青睞。銜接班的課程大多由溫故和知新這兩部分組成,不少選擇銜接班的家長和學生認為,兩個月的假期畢竟漫長,很多學生將以前學過的知識完全拋之腦後,等到新學期學習開始,已經是兩腦空空。而銜接班不僅會將上學期學過的內容進行總結梳理,對所得的知識加以鞏固,還能提前預習下學期的知識,讓學生對新學期的學習樹立起更好的信心。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很多家長也會擔心如果孩子不去學,開學后很可能會跟不上其他同學的進度,輸在起跑線上。
而且銜接班有以下幾個作用:1,新課改突出了銜接的必要。2,偏科學生查漏補缺重樹信心。3,學藝術更要學知識。
一、小升初銜接的重要性
對於新升入初中的孩子們,因沒有重視小升初的銜接從而產生不適應的例子比比皆是,主要的類型有:
第一,對初中新環境的不適應,尤其是到一個新的學校、接觸新的老師、同學,難免會出現排斥的現象;
第二,對學習內容的不適應,升入初中后,學習科目明顯增多,課程量也明顯加大,許多孩子對這種突然的“量變”感到很不爽,甚至會出現厭學的心理;
第一點,知識難易的差別不小
小學與初中的知識梯度不是斜坡式的,而是階梯式的。
一下子突然就提高了,上好的初中要求更凸顯了這個問題。這樣的銜接不僅僅是初中與小學,高中與初中也是如此,“教師節”我那些剛畢業的學生過來就跟我“訴苦”,說高中第一次考試多麼的“慘烈”。因此,要有心理上的適應。
第二點,對學習能力的要求不一樣
初中更要求學生去研究琢磨學習的方法,培養自己學習的能力。
很多東西,是要求學生自己去掌握。老師負責教方法和督促。舉例說古詩默寫,只是跟學生說回家去背,看清楚字的書寫。第二天課堂默寫,不合格的按要求再訂正。可能與小學一次次默會有不同吧?
因此要逐步適應初中的要求,學會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去將知識點學習紮實、進行補充。
第三點,對生活能力要求不同
初中的要求更多的獨立處理問題,注意條理。比如每天完成作業要自己梳理物品,不能第二天遺漏。家長們要逐步放手,由代替完成、協助完成改變為指導完成、督促完成;同學也要更多的養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點,對未來的要求不一樣
初中面對的是真正的升學挑戰,而這決定了高中、大學、工作,小學儘管也有擇校,但是這樣的擇校的殘酷遠遠沒有初中升高中。小學升初中,更多的是聽從家長的意願,而初中升高中,更多的是自己選擇學校。因此,要確定未來的目標,並想好如何去做。
第三,對思維方式的轉變不適應,一些小學的牛娃們初中數學成績突然下降,多數是因為過分依賴小學的思維方式,如果思維方式不轉變,初一可能相差不大,越往後就會越來越吃力,家長們一定要重視。
對付這些“不適應”,我們要做的就是對初中的學習狀況有一個簡單的了解,提前準備,做好銜接,一定要重視到小升初銜接學習是非常必要的,孫子兵法中提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放在小升初上,再合適不過。

備戰階段


小升初備戰階段是一個比較糾結的過程,家長們都在奔波於為孩子選擇學校,會忽略了孩子自身學習的安排,在小升初備戰階段如何有效的複習,在短時間內創造出優異的成績呢?針對孩子們不同的學習情況,家長們一定要區別對待。

優秀學生家長

如果孩子的成績能在班級中名列前茅,證明他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有很好的學習習慣及方法,能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對於小升初相對來說成功幾率比較大。
對於這類好學生應該制定更高的學習目標,鼓勵學生多思考,多尋求自己的解題思路,培養學生獨立解決難題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讓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受益。
這小升初關鍵時期,家長更需要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空間,讓他自己安排好各學科的學習時間。做好孩子的日常後勤工作就可以了,不必強求孩子去做一些無謂的練習,增加孩子的作業負擔,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

普通學生家長

孩子成績平平,證明孩子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無論是學習習慣還是學習方法肯定有不得當的地方,這就需要家長做好孩子日常學習的監督工作,及時督促孩子並幫助他完成功課。孩子需要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可以幫孩子準備錯題本或搜集歷年選拔真題進行演練等,讓孩子上課認真聽講,學會記筆記,下課及時複習,能夠獨立思考。好成績是從好的學習習慣開始的。
成績不太理想的孩子家長
孩子成績不好,跟孩子的日常生活習慣是分不開的,首先要從日常的生活抓起,幫助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監督並及時督促孩子獨立完成作業,幫助孩子安排好日常的作息時間。有的孩子成績不好,不是因為孩子不夠聰明,而是因為家長習慣了批評和比較, “你看看小明平時多認真,多讓人省心,你再看看你……”這些耳熟能詳的話都是刺痛孩子打消孩子學習積極性的罪魁禍首。所以如果孩子有點進步,哪怕只有一點點,也要及時鼓勵,這樣可以幫他樹立自信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臨考階段的孩子來說,最為重要的是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經過平時的努力和充分的複習準備是能夠達到自己的目標的,即使不能完全達到,只要儘力而為。

考前準備


回歸課本

考前要回歸課本,掌握了教材就把握了考試的根本。在老師的指導下把考查的內容分類整理,理清脈絡,使考查的知識在心中形成網路系統,並在此基礎上明確每一個考點的內涵與外延。在建立知識系統的同時,同學們還要根據考綱要求,掌握試卷結構,明確考查內容、考查的重難點及題型特點、分值分配,使知識結構與試卷結構組合成一個結構體系,並據此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複習結構,使複習效果事半功倍。

查漏補缺

要加強對以往錯題的研究,找錯誤的原因,對易錯知識點進行列舉、易誤用的方法進行歸納。找准了錯誤的原因,就能對症下藥,使犯過的錯誤不再發生,會做的題目不再做錯。

規範作答

一些同學考試時題題被扣分,大多是答題不規範,抓不住得分要點。因此要提高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明確題目要求,爭取一次領悟考題要求,規範答題,確保得分率
暑期,對不少學生和家長來說,並不意味著放鬆。尤其是“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的家長,孩子即將告別一個學段,邁入另一個學段,這意味著未知的挑戰和未知的壓力,於是,他們的選擇是“補課”“必須補課”。
學業銜接階段,真的需要銜接嗎?最需要做好的準備是什麼?記者採訪了師生和家長。
學前班:該上,但感受氛圍最重要
北京市西城區6歲女孩林琳近日收到了小學的錄取通知書,學校邀請即將入學的孩子到學校參觀校園。早上,林琳的媽媽劉女士準備好入校條,目送孩子入校,中午接孩子的時候,發現入校條被老師用鉛筆寫了個“好”字。
她問女兒是怎麼回事,女兒答,老師出了一些問題考他們,包括4道“七巧板運算”、簡單的加減法、2條謎語、一些拼音識字,還讓孩子們做了自我介紹。“四個七巧板題我回答出來兩道,剩下的數學、謎語、拼音、自我介紹都會,老師就寫了個‘好’字”。林琳說。
劉女士在小學生家長的微信群中發問,有家長回應,評語分為三檔,分別是“真棒”“好”和“加油”。有一位拿到“加油”評語的家長表示,“中午看到字條,連飯都吃不下了,就像是直接被判定‘輸在了起跑線’”。這位家長當即決定在某機構報名幼小銜接班
海淀區6歲男孩耘耘的媽媽肖女士為了給孩子在學而思報名數學,一路從海淀校區追到了軍博校區,只為追隨一位奧數名師高老師。這位老師在論壇上頗受追捧,家長們還總結了如何搶到他的課的經驗。“小學是基礎,如果在幼小銜接階段就能讓高老師補數學,孩子的未來就穩了。”肖女士拿著“過來人”——今年被龍樾實驗學校錄取的學生家長給的“錦囊”,準備照章辦事,但是看了前三條就已經大呼“吃不消”。
這份錦囊寫著“從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的學習重點是英語,四年級要過KET,五年級過PET。奧數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三年級以後開始加強,同時報一個奧數普通班、一個競賽班。語文要擴大閱讀量,大量閱讀經典原著,沒有捷徑。”
從輕鬆的幼兒園進入小學,肖女士和劉女士都用“兩眼一黑”來形容。“突如其來的壓力讓家長喘不過氣”。這壓力來自於“學校無形中透露出來的信息、過來人的忠告,還有家長群中兜售的‘神測’‘早早培’內部筆記等。”肖女士告訴記者。
幼升小需要不需要銜接?需要不需要提前上補習班?北京史家小學名譽校長卓立這樣說:“雖然我想說,不需要,但是結合一年級課堂的實際情況,我還是會答:需要”。“需要注意的是,學前班是為了預先感受即將到來的課堂學習方式,而不是去接受小學一二年級知識的提前灌輸。遇到以教孩子多少算數、多少英文對話、多少古詩詞為賣點的學前班都要敬而遠之,除非在你細緻的觀察中,發現你的孩子知覺和行為能力都已經發展到了需要學習這些知識的階段。”卓立說。
小升初:不提倡!拓展閱讀是關鍵
西城區6年級男生可樂近日被派位的初中錄取,對於錄取結果,他的媽媽孟女士“總算踏實了,去了第一志願,B類學校,兒子的項目班也錄取了,需要集訓三天。”
可樂一直沒有停下補習的腳步,知道錄取結果之後,並沒有休息,而是迅速投入了新的一對一補課中,提前學習初中知識。同時,《西遊記》《平凡的世界》等大部頭名著開始讀起來了,這些算是課餘閑暇的“點綴”。“小升初”從早些年沒有“硝煙”的戰場走到今天,競爭的壓力雖然小了,但是不少孩子家長心中還是“綳著一股勁”。“不進則退,必須好好走下去。”孟女士告訴記者。
在“幼升小”“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的前提下,為什麼各種銜接班依然“供不應求”?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補習班教師告訴記者,這和學校“讓渡了一部分學業內容有關”。“如果想要取得好成績,科學的刷題、複習很有必要。然而,之前在學校就可以完成的做題過程現在被讓渡給了家庭和培訓機構,這樣一來,以前可能在高二才能拉開的成績梯度今天在初二就拉開了,如果不科學補課的話,可能面臨的結果是,初中的時候,不補習的學生哪怕把課本內容全部熟練掌握了還是考不出好成績”。
但是,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學班主任張俊對於上銜接班的態度則是“不提倡”。“我認為,家長們應該信任我們學校和教師。一個學段走向另一個學段,必然有一些不適應,通過我們的課前預習、課後複習,跟著老師的節奏,一定能迎頭趕上。如果說,有大部分學生都不能適應,我們的教學節奏一定會隨之適應。如果你問我小升初需要準備什麼?我想,家長們最需要的是依據學生的特點,拓展他們的閱讀,開闊視野。閱讀是個人學習能力的體現,這種學習能力是他們終身所需的,可以做一些知識性的預習,但是,應該注意的是,什麼階段的孩子做什麼樣的事,既然在全日制教育階段不設‘銜接’這一環節,就說明銜接班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要上的。”
初升高:應該補,刷題有百害無一利
北京市海淀區初三男孩牛牛的奶奶劉女士堅持不讓孩子上培訓班,從孩子入讀小學開始堅持了9年。但是,在這個暑假,她有些動搖了。“今年的中考數學太難了,牛牛考了69分。在即將面臨衝刺的階段,我是不是應該加擔子了?”劉女士說。
“加擔子”的觀點也得到了清華附中秦漢學校執行校長徐海鷹的肯定。他表示,“初升高”的階段一定要做好“補課”。“不一定必須上培訓班,但是一定要補課”,徐海鷹告訴記者,“原因有三,首先是英語,中考的時候,英語要求的辭彙量只有1300個,但是高三要達到3500個,相當於高中每學年都要學習相當於初中三年的英語辭彙量內容,如果不做好課外的功夫,可能書本知識都有些吃力,更不要說一些拓展的內容了。其次是數學,初中數學還處於函數課方程式的階段,但是高中數學綜合性特彆強,除了正餘弦函數還有幾何等內容,也需要課後做好補課,物理課也是同理,一上升到力學,一些學生就反映如同‘生拔’,就是課後的功夫沒有下到。最後是化學,初三才開始學習,有的章節是選考內容,老師同學們可能不會特別在意,但是一上到高中,就是基於所有的知識開展的學習,這一課也要補上。”
“有一些孩子,初中成績中上游,但是高中經歷了‘斷崖式崩潰’,就是沒有做好知識的鞏固學習,沒有做好過渡。”徐海鷹說。
做好過渡,需要有良好的學習方法,還需要有一定的適應期。“一升入高中有很多問題,首先面臨生涯規劃的問題,還有一些學生有成長的情感問題,加上學業的突然加重,同學們需要解決的困難太多,我們會讓老師課後安排補課,課上盡量解決學生困難,也會和家長展開深度合作,一起度過這個成長階段。”徐海鷹說。
補課,並不意味著“刷題”。“之所以學業負擔重,在於不少學校以‘清北錄取率’為最終考核目標,諸如‘超級工廠’式的高中,以刷題為目標,對孩子來說,是極大的摧殘,孩子的能力得不到絲毫提升,老師卻因為升學率成為名師,這樣的補課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徐海鷹最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