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鷂
隼形目鷹科動物
白腹鷂(學名:Circus spilonotus)中型猛禽,體長50~60厘米。雄鳥頭頂至上背白色,具寬闊的黑褐色縱紋。上體黑褐色,具污灰白色斑點,外側覆羽和飛羽銀灰色,初級飛羽黑色,尾上覆羽白色,尾銀灰色,外側尾羽內哃白色。下體近白色,微綴皮黃色,喉和胸具黑褐色縱紋。雌鳥暗褐色,頭頂至後頸皮黃白色,具銹色縱紋;飛羽暗褐色,尾羽黑褐色,外側尾羽內哃肉桂色。幼鳥暗褐色,頭頂和喉皮黃白色。
相似種白頭鷂上體栗褐色,頭頂至後頸棕皮黃色,具褐色縱紋,喉皮黃色,上胸棕色,下胸皮黃色,腹栗色,胸具銹色縱紋;雌鳥暗褐色,頭頂、枕和喉皮黃白色。區別較明顯,不難識別。
雄鳥頭頂、頭側、後頸至上背白色,具寬闊的黑褐色縱紋,肩、下背、腰黑褐色,具污灰白色或淡棕色斑點或羽端緣。尾上覆羽白色,具不甚規則的淡棕褐色斑,尾羽銀灰色,外側尾羽內哃基部和羽端污白色,具淡棕褐色斑。翅上小翼羽和初級覆羽外哃銀灰色,內哃褐色沾灰,內側翅上覆羽與 背同色,為黑褐色,具淡色羽緣,外側1~5枚初級飛羽黑褐色,內哃基部白色,具黑褐色斑,其餘初級飛羽、次級飛羽以及翅上大覆羽和外側中覆羽灰色,尖端較淡和具有黑色亞端斑,眼先具黑色剛毛,耳羽黑褐色,羽緣皮黃色。下體白色,喉和胸具黑褐色縱紋,覆腿羽和尾下覆羽白色,具淡棕褐色斑或斑點,翼下覆羽和腋羽白色,腋羽具淡棕褐色橫斑。
雌鳥上體褐色,具棕紅色羽緣,頭至後頸乳白色或黃褐色,具暗褐色縱紋,尾上覆羽白色,具棕褐色斑紋,尾羽銀灰色,微沾棕色,具黑褐色橫斑,飛羽黑褐色,具淡色橫斑,內哃基部具白色或皮黃色斑紋,翅上覆羽暗褐色,具棕色羽緣。頦、喉、胸、腹皮黃白色或白色,具寬的褐色羽干紋,覆腿羽和尾下覆羽白色,具淡棕褐色斑。
幼鳥似雌鳥,但上體較暗棕,下體頦、喉部白色或皮黃白色,其餘下體棕褐色,胸常具棕白色羽緣。
虹膜橙黃色,嘴黑褐色,嘴基淡黃色,臘膜暗黃色,腳淡黃綠色。
大小量度:體重♂490~610g,♀642~780g;體長♂502~540mm,♀550~594mm;嘴峰♂21~23mm,♀23~25mm;翅♂380~430mm,♀380~445mm;尾長♂232~255mm,♀245~259mm;跗蹠♂76~93mm,♀85~97mm。(註:♂雄性;♀雌性)
棲息和活動在沼澤、蘆葦塘、江河與湖泊沿岸等較潮濕而開闊的地方。
白天活動,性機警而孤獨,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多見在沼澤和蘆葦上空低空飛行,兩翅向上舉成淺“V”字形,緩慢而長時間地滑翔,偶爾扇動幾下翅膀。棲息時多在地上或低的土堆上,不喜歡像其他猛禽那樣棲在高處。
食性:主要以小型鳥類、嚙齒類、蛙、蜥蜴、小型蛇類和大的昆蟲為食,有時也在水面捕食各種中小型水鳥如鸊鷉、野鴨、幼鴨和地上的雉類、鶉類及野兔等動物,也有報告吃死屍和腐肉。通常在白天覓食,而且是較為活躍的狩獵者,整天多數時候都在地面低空飛翔尋找食物,發現后則突然降下捕獵,並就地撕裂后吞食。
繁殖期4~6月。繁殖前期常成對在空中翱翔進行求偶表演,4月中旬至4月末開始營巢。通常營巢於地上蘆葦叢中,偶爾也在灌叢中營巢。巢呈盤狀,由蘆葦構成。每窩產卵4~5枚,偶爾有多至6枚和少至3枚的,卵青白色,大小為48.5~53mm×37~39.5mm,平均50.8mm×38.2mm。主要由雌鳥孵卵,孵化期33~38天。雛鳥晚成性,雛鳥孵出后全身被有白色絨羽,經過35~40天的巢期生活后才能離巢。
整體種群未量化,但在俄羅斯和日本北部較為少見(del Hoyoet al. 1992)。該鳥各地種群數估算如下:中國台灣約有50~1,000隻冬候鳥;韓國約50~1000隻冬候鳥;日本約100~10,000繁殖對、約50~1,000隻冬候鳥;俄羅斯約10,000~100,000繁殖對、1,000~10,000隻候鳥(Brazil 2009)。該鳥種群趨勢穩定。
白腹鷂(4亞種) | |||
---|---|---|---|
序號 | 中文名 | 拉丁學名 | 命名人及年代 |
01 | 白腹鷂斐濟亞種 | Circus spilonotus approximans | 不明 |
02 | 白腹鷂澳洲亞種 | Circus spilonotus gouldi | 不明 |
03 | 白腹鷂指名亞種 | Circus spilonotus spilonotus | Kaup,1847 |
04 | 白腹鷂新幾內亞亞種 | Circus spilonotus spilothorax | Salvadori & D'Albertis,1875 |
註:表格內容來源參考。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無危物種(LC),2012年評估。
2021年2月1日,入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