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
爬行綱蛇目動物
蛇徠(學名:Serpentiformes)是脊索動物門、爬行綱下的一類動物。體細長,分為頭、軀幹和尾三部分,無四肢或在低等蛇類橫裂的泄殖孔兩側有爪狀的後肢遺跡;周身被鱗;頭部形狀各異,鼻孔位於吻側,但終生海棲的海蛇科(Hydrophidae)種類則居於吻背;眼球外有保護性的透明皮膚,瞳孔圓形、垂直橢圓形或水平橢圓形,無活動性眼瞼,晶體幾呈圓球形;舌細長分叉;前頜骨(僅蟒科蛇類具齒)、上頜骨、齶骨、翼骨和齒骨上附生著齒尖后彎的牙齒,然而齒的大小、數目及其結構則隨不同蛇種而異;尾部明顯地短於頭體長。
蛇的棲息環境因種類的不同而各不相同,棲息的環境多種多樣,有的生活於穴洞,有的生活在地面,有的生活在樹上,又有生活在水中。蛇是一種體溫隨氣溫而變的變溫動物,因為蛇本身沒有完善的體溫調節機制來產生和維持恆定的體溫。蛇是肉食性動物,所吃的動物種類很多,從無脊椎動物到各類脊椎動物。分佈於地球上除南北極以外的所有地方。
蛇是歷經1.3億年的漫長進化發展而成的一個特殊生物類群,對維護生態平衡有著重要作用。蛇屬於變溫動物,進化程度較低,其分佈和生存受氣候影響較大,是一穩定性較為脆弱的生物類群。
根據《The Reotile Database》的收錄,全世界有蛇3425種,中國有241種。據趙爾宓《中國蛇類》記載,中國有蛇類205種。隨著野外調查的深入,中國蛇類新種和新記錄不斷增多。
3張
蛇
蛇,是無足的爬行動物的總稱,又有蛇、虺、長蟲、蚖、蜧等別稱,根據品種也會有蝮、蚺、蟒、蝰等近義稱呼,屬於有鱗目。正如所有爬行類一樣,蛇類全身布滿鱗片。所有蛇類都是肉食性動物。全球共有3,000多種蛇類,包括體型最短小的細盲蛇科以至最長的蟒科及蚺科。為了配合蛇類窄長的身體,成對的內臟(如肺、腎)會在蛇體前後排列,而非左右互對。
部分蛇類擁有毒性,能令被其咬擊的生物受傷、疼痛以至死亡。蛇的另一個特徵是顎部能作出廣角度的開合,因此能吞食比自己身型龐大的獵物。生物研究指蛇類大概於白堊紀時代由蜥蜴類衍生而成,不過亦有專家認為部分蛇類早已有能生活於水中的器官,因此不會是作為陸地霸主的爬行類所衍生的。現代蛇類的分類研究,大概可追溯至古新世時代。歷史記載,最巨型的蛇類是活於古新世的泰坦巨蟒(Titanoboa),長度達13米,其化石被發現的年份是2009年;體型最細小的蛇類是卡拉細盲蛇(Leptotyphlops carlae),其身長約莫只有10厘米。
產生
巴布亞太攀蛇
進化
最早的蛇類化石發現在白堊紀初期的地層里,離現在大約有1.3億年。在距今1.5億年前的侏羅紀,大概就已經有蛇了。毒蛇的出現要晚得多,它是從無毒蛇進化而成的,出現的時間不會早於2700年。
圖騰文化
在原始部落中,以蛇作為圖騰的氏族也很普遍。據摩爾根《古代社會》中的記載,在美洲印第安人裡面,就有9個部落中有蛇氏族,有的甚至以響尾蛇作為氏族的圖騰。在澳洲的一些原始部落中也是這樣,特別是華倫姆格人,還要舉行一種蛇圖騰崇拜的儀式。在大多數原始氏族的宗教信仰中,蛇曾經佔據一個突出的地位。
圖騰崇拜在中國原始社會中也同樣存在。在仰韶文化的陶器上還有蛇的圖像;在伏羲部落中有飛龍氏、潛龍氏、居龍氏、降龍氏、土龍氏、水龍氏、赤龍氏、青龍氏、白龍氏、黑龍氏、黃龍氏等11個氏族,它們可能是以各種蛇為其圖騰的氏族。中國傳說中的龍,就是蛇的神化,例如古代居住於東方的夷族,他們的一個著名酋長叫做太暤。據說他是人頭蛇身,又說是龍身。
神話故事
紅蛇
蛇的行走千姿百態,或直線行走或彎蜒曲折而前進,這是由蛇的結構所決定的。蛇全身分頭、軀幹及尾三部分。頭與軀幹之間為頸部,界限不很明顯,軀幹與尾部以泄殖肛孔為界。蛇沒有四肢,全身被鱗片遮蓋,有保護膚體的作用。蛇分為有毒蛇和無毒蛇,無毒蛇頭部一般呈圓錐狀,前端細而後端粗;有毒蛇呈三角形狀;蛇的軀幹部呈長筒狀;蛇的尾部為肛門以後的部位。
3張
西部細盲蛇
蛇之所以能爬行,是由於它有特殊的運動方式:一種是彎蜒運動,所有的蛇都能以這種方式向前爬行。爬行時,蛇體在地面上作水平波狀彎曲,使彎曲處的後邊施力於粗糙的地面上,由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動蛇體前進。第二種是履帶式運動,蛇沒有胸骨,它的肋骨可以前後自由移動,肋骨與腹鱗之間有肋皮肌相連。當肋皮肌收縮時,肋骨便向前移動,這就帶動寬大的腹鱗依次豎立,即稍稍翹起,翹起的腹鱗就像踩著地面那樣,但這時只是腹鱗動而蛇身沒有動,接著肋皮肌放鬆,腹鱗的后緣就施力於粗糙的地面,靠反作用把蛇體推向前方,這種運動方式產生的效果是使蛇身直線向前爬行,就像坦克那樣。第三種方式是伸縮運動,蛇身前部抬起,儘力前伸,接觸到支持的物體時,蛇身後部即跟著縮向前去,然後再抬起身體前部向前伸,得到支持物,後部再縮向前去,這樣交替伸縮,蛇就能不斷地向前爬行。在地面爬行比較緩慢的蛇,如鉛色水蛇等,在受到驚動時,蛇身會很快地連續伸縮,加快爬行的速度,給人以跳躍的感覺。
蛇的棲息環境因種類的不同而各不相同,棲息的環境多種多樣。有的生活於穴洞,有的生活在地面,有的生活在樹上,又有生活在水中的蛇。
屬於穴居生活的蛇多是一些比較原始和低等的中小型蛇類。由於適應穴居生活的結果,它們解剖構造的特點是:頭小,頭骨聯結牢固;口小,口前方略為突出,眼不發達;尾短;腹鱗沒有分化或不發達。如盲蛇屬、閃鱗蛇屬。穴居生活的蛇,多於晚上或陰暗天氣到地面上來活動,都是無毒蛇。
大多數蛇類都進行地面生活,其特點是在蛇目範圍內體形正常,較少特化,一般腹鱗較寬大,在地面上行動迅速。例如,生活于山區的游科的紫沙蛇、眼鏡蛇科的麗紋蛇屬、蝰科的蝮屬和烙鐵頭屬中的大部分種類。生活於平原丘陵的眼鏡蛇科的環蛇屬、蝰科的蝰蛇、白唇竹葉青。生活於沙漠或戈壁地區的花條蛇。有許多蛇在山區、平原及丘陵都可遇到,如眼鏡蛇科的眼鏡蛇及眼鏡王蛇、蝰科的蝮蛇等。它們多半是分佈範圍較廣的蛇。地面生活的蛇也棲息居洞內,其中有許多種類都善於游泳或者善於攀援。
大部分時間都棲居喬木或灌木上。體細長,尾亦長,適於纏繞;眼大,視覺發達;腹鱗寬大,中央較平而兩側略向背面翹起,有側棱。如游蛇科的金花蛇、綠瘦蛇、林蛇屬等。竹葉青是樹棲蛇類,但不具前述典型特徵。此外,烙鐵頭等也常攀援樹上。
大部分時間都在水域內活動及攝食。有主要生活於靜水稻田或水塘中鉛色水蛇、中國水蛇等;有主要生活於小型流溪中的;有靜水或流溪中都可遇到的。典型的水棲蛇類是后溝牙類毒蛇水蛇屬,其特徵是體較粗短,尾亦較短;腹鱗不發達;鼻孔位於近背側。
主要是海蛇科,都是前溝牙類毒蛇。其特點是尾側扁,絕大多數鼻孔開口於吻背,軀千亦略側扁,產仔。吃魚,漁汛期海蛇也最多。捕魚時容易隨魚群捕入網中。
蛇類喜居陰蔽、潮濕、人跡罕至、雜草叢生、樹木繁茂、有枮木樹洞或亂石成堆、具柴垛草堆和古埂土、繁衍的場所,也有的蛇棲居水中。它們喜棲於墓洞中,洞口可見稀稠成粒的糞便。
蛇主要是用口來獵食。無毒蛇一般是靠其上下頜著生的尖銳牙齒來咬住獵物,然後很快用身體把活的獵物纏死或壓得比較細長再吞食。
蛇的食慾較強,食量也大,通常先咬死,然後吞食。嘴可隨食物的大小而變化,遇到較大食物時,下頜縮短變寬,成為緊緊包住食物的薄膜。蛇常從動物的頭部開始吞食,吞食小鳥則從頭頂開始,這樣,鳥喙彎向鳥頸,不會刺傷蛇的口腔或食管。吞食速度與食物大小有關,小白鼠5~6分鐘即可吞入,較大的鳥則需要15~18分鐘。蛇的牙齒是不能把食物咬碎的,蛇的消化系統如咽部,以及相應的肌肉系統都有很大的擴張和收縮能力。
蛇的消化系統非常厲害,有些在吞的同時就開始消化,還會把骨頭吐出來的;蛇的消化還要靠在地上爬行,利用肚皮和不平整的地面來摩擦。毒蛇的毒液實際上是蛇的消化液,一些肉食性的蛇消化液的消化能力較強,溶解了被咬動物的身體,所以表現出“毒性”。
蛇消化食物很慢,每吃一次要經過5~6天才能消化完畢,但消化高峰多在食后22~50小時。如果吃得多,消化時間還要長些。蛇的消化速度與外界溫度有關,Skoczylas(1970)觀察到游蛇在5℃氣溫下,消化完全停止,到15℃時消化仍然很慢,消化過程長達6天左右,在25℃時,消化才加快進行。
蛇的覓食次數,因蛇類品種和大小而異。一般夏令覓食活動盛期,特別是產卵繁殖期,一日一次或隔天一次。蛇體稍大的,因覓食量較大,一般是3日至一周左右進食一次。
澳洲內陸太攀蛇
蛇有冬眠的習性,到了冬天盤據的洞中睡覺,一睡就是幾個月,不吃不喝,一動不動地保持體力。待到春暖花開,蛇就醒了,開始外出覓食,而且脫掉原來的外衣。從蛇蛻的外衣直徑和長度可測出蛇重量甚至說出蛇的名稱。蛇蛻皮后不久,活動量增大,覓食量增加,體況逐漸恢復。
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進入發情期。尋偶時,雌雄蛇發出的鳴叫聲清晰明亮,“噠噠噠”如擊石聲。蛇類的產卵期一般在4月下旬到6月上中旬,因品種而異。所產蛇卵一般粘結成一個大的卵塊,卵塊中卵的數量為8~15枚不等。
蛇是一種體溫隨氣溫而變的變溫動物,因為蛇本身沒有完善的體溫調節機制來產生和維持恆定的體溫。蛇類活動的最適溫度是20-30℃,在這適宜範圍內蛇的生長速度也隨氣溫上升而直線上升。空氣濕度對蛇類也有很大影響,一般以50-70%為宜。蛇的活動與外界溫度、濕度、光線以及食物密切相關。在這些外界環境條件的作用下,出現了明顯的季節性和晝夜性的特性。
● 季節性
中國絕大部分的地區一年四季溫度變化大,因而蛇的活動也有明顯的季節差異。一般從春末夏初到冬初,由於氣溫均在10-35℃,適於蛇的活動。據觀察,蛇在20-35℃時四處活動覓食、飲水或洗澡。
當冬天氣溫開始下降變冷時,蛇的體溫則隨之下降,蛇體的功能減退。當氣溫下降至10℃時,蛇停止一切活動,開始進入冬眠。在冬眠期間,蛇不吃不喝,新陳代謝降到最低水平,靠體內積累的脂肪消耗提供能量,以維持其生命活動的最低需要。冬眠是蛇對低溫的適應,也是蛇類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遺傳特性。野外冬眠時往往幾十條或成百條蛇聚集在一起,在乾燥的洞穴內、樹洞內,這樣可以升高體溫,減少水分蒸發,利於越冬。直到次年春暖花開、外界氣溫高於10℃時,蛇方能從冬眠中蘇醒,開始出洞生活。
當夏天氣溫高於35℃時,蛇的體溫升高。此時,蛇的活動減少,同時會躲在大樹下、水池邊、陰涼潮濕的地方降低體溫,不至於熱死。另外,每當夏季天氣炎熱之時,生活在乾燥沙漠里的蛇以及生活在熱帶、亞熱帶的蛇會躲在樹蔭下潮濕的地方,一動也不動地進行夏眠。夏眠與冬眠一樣,也是蛇類對環境適應的一種遺傳特性。
● 晝夜性
晝夜性指蛇每天活動的規律,晝夜活動的規律與覓食和環境、溫度、光線等相關。一般來說,眼鏡王蛇、眼鏡蛇等主要在白天活動覓食,晚上休息,稱為晝出性活動。銀環蛇、金環蛇等主要夜晚外出活動覓食,稱為夜出性活動。而蝮蛇則多在早晨和黃昏外出活動覓食,稱為晨昏性活動。總的說來,晝夜活動的規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被蛇捕食的動物的活動時間。
此外,蛇的活動也與外界濕度有關。如尖吻蝮蛇、烙鐵頭、竹葉青等在陰雨天濕度大時活動頻繁,且異常活躍。眼鏡蛇等則多在濕度低的晴天外出活動。一般的蛇類在即將下雨或久陰驟晴、天氣悶熱、濕度大時積極出外活動。不管是白天或者夜晚出外活動的蛇,大多數是為了覓食,每當它們飽餐之後,會在棲息之所睡幾天,等肚中的食物消耗完畢才再次外出活動覓食。
蛇是肉食性動物,所吃的動物種類很多,從無脊椎動物(如蚯蚓、蜘蛛、各種昆蟲及其幼蟲)到各類脊椎動物(如魚、青蛙、蟾蜍、蜥蜴、蛇、鳥類及小型獸類)。蛇吃的各種動物都一定要是活的,也即是說蛇只捕食活蹦亂跳的動物,而對這些動物的屍體也是不光顧的。但是,人工養蛇時,經過專門馴食訓練后,以及在極度飢餓時,蛇也會吃肉塊或死亡的動物屍體。
蛇吃的動物種類繁多,但並不是每種蛇都吃這些動物,每種蛇對捕食的動物是有選擇的,因而各種蛇吃的食物種類就有所差別。按照蛇捕食動物種類特點可分為廣食性和狹食性兩大類。廣食性蛇捕食的動物種類多、範圍廣。如蟒蛇,它不但捕食蛙、蛇、鳥、老鼠等小型動物,還會捕食麂、鹿、豬和山羊等大動物。眼鏡蛇、竹葉青、蝮蛇捕食的動物也有魚、蛙、蜥蜴、蛇、鳥等多種。狹食性蛇一般捕食1-2種動物而已,如盲蛇以昆蟲為食,翠青蛇吃蚯蚓,眼鏡王蛇主食蛇類或蜥蜴類等。而金環蛇、銀環蛇則喜歡吃魚類,如泥鰍、黃鱔和鰻魚等。
蛇捕食的動物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首先,常因所處的環境有所不同,如生活在蛇島的蝮蛇主要食鳥,而在中國華北地區則主食蛙與鼠,分佈在中國新疆地區的則以吃蜥蜴為主。其次,季節性的變化也影響著蛇類的食性,如草原蝰在春季以蜥蜴為主要食物,而在夏季則以蝗蟲為主要食物。此外,某些蛇的成體與幼體間的食物也不完全相同,如蝮蛇成體以吃老鼠為主,而幼體則吃昆蟲了。人工飼養時也可以改變蛇的食性,如烏梢蛇在野外以蛙為食,而人工飼養時可喂小白鼠,甚至還可以吃食瘦肉塊。
蛇除了捕食動物以外,絕大多數的蛇都需要從外界環境中攝取水分,所以蛇是要飲水的。蛇平時多舐取草叢、樹葉上的水,若遇天旱久未下雨寸,常常爬到水溝、池塘或水田中喝水。
覓食方式
蛇或者依靠嗅覺找到食物,或者依靠視覺找到食物。大概說來,陸棲和樹棲的蛇在覓食過程中視覺比嗅覺更為主要,而穴居、半水棲或水棲蛇類則嗅覺比視覺更主要。前者在蛻皮前,視覺模糊,就停止攝食。後者在蛻皮過程中照樣攝食,而且可以依靠嗅覺攝取死動物為食。
攝食方法
許多無毒蛇在咬住食物對象后,.或者直接將動物吞吃下去,或者先用自己細長身體的前半部把食物纏上幾圈,使其窒息而死,再慢慢吞吃。具有毒腺和毒牙的蛇,叫作毒蛇。后溝牙類的毒蛇,毒牙長在上頜骨的後端,咬住食物后,經過反覆嚼咬,毒液便沿著溝牙注入動物體內。前溝牙類毒蛇,咬到食物對象時,毒液立即沿溝牙注入動物體內。這兩類毒蛇毒液的主要成分都是引起神經麻痹的神經毒,動物中毒麻痹后,毒蛇便可順利地將其吞吃。還有一類具管牙的毒蛇,上頜骨極短,上面只長;著較長的管牙,管牙隨著上頜骨的活動可以在口腔內平卧或豎立。管牙類的毒液主要成分是破壞血細胞、血管壁或損害心肌的血循毒,注入動物體后,動物很快就會因出血、溶血或血液凝結、循環衰蠍而死亡。毒液中除了引起動物的神經系統或血液循環系統中毒的成分以外,還有很多複雜的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些有消化作用的酶。當蛇毒注入動物體后,這些酶就開始分解動物組織。
吞吃食物過程
一般的蛇,其與攝食有關的各骨的聯結都較靈活,尤其是下頜通過方骨間接連在顱骨上,因此,口可以張開到130度(人的口只能張開30度),加以下領的兩半在頦部以韌帶相連,還能左右展開。當蛇咬住食物后,長有牙齒的成對的上頜骨、齶骨、翼骨和下頜骨,都可以左右交替地將食物向後拉動,與此同時,蛇的上、下領還向前包住食物,自然不難吞下比自己頭大幾倍的食物了。食物一旦被蛇吞入食道,由於體壁可以高度擴張,加上體壁肌肉的依次收縮,食物很快就被送入胃內。
消化
蛇的消化力很強,不論吞吃什麼動物,充分消化后,骨骼也無殘留,只有像鳥羽、獸毛等不能被消化而隨糞便排出。消化的速度除了與食物的大小、是否容易消化有關外,主要還決定於在一-定範圍內溫度的高低。生活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中的蛇比在溫度低的環境中的蛇消化要快些。
視覺
蛇眼位於頭的兩側。盲蛇科的眼退化為隱於鱗片之下的黑點,只能感知光亮或黑暗。其他穴居蛇類的眼也較小,視覺不發達。蛇眼沒有活動的上、下眼瞼,也沒有瞬膜,而有一固定的透明圓膜罩於眼外,所以眼不能閉起來。蛻皮時也要蛻去透明圓膜表面的角質層。因此,蛻皮前,透明圓膜變渾濁,蛇看不清楚東西。
白天活動的蛇,眼較大,瞳孔圓形。晚上活動的蛇,瞳孔多為直立橢圓形,可避免白天的強烈光線,到晚上則散大呈圓形。大多數夜間活動的蛇,在視網膜和眼球後壁的細胞中有一-種色素物質,叫做結晶鳥便嘌呤,適應於蛇在晚上微弱光線下也能產生視覺興奮。
聽覺和平衡
蛇無外聽道、鼓膜、中耳(鼓室)和耳咽管等,只有聽骨(耳柱骨)和內耳。蛇的內耳同樣由兩部分構成:半規管和橢圓囊是平衡器官;球囊和耳蝸屬於聽覺器官。但由於蛇沒有外耳和鼓膜,所以不能接受空氣傳導的聲波,蛇中耳的耳柱骨一端連於內耳的卵圓窗(前庭窗),另一端不連於鼓膜而連於方骨上,使蛇對於地表傳導的振動如人或動物接近的腳步聲極為敏感。
舌頭、鋤鼻器和嗅覺
蛇口中經常伸縮的“須”,實際上是蛇細長且分叉甚深的舌頭。蛇的舌頭經常從吻鱗的缺刻伸出,不停閃動,是在搜集空氣中的化學分子,黏附或溶解於舌頭的濕潤表面上,再送入鋤鼻器中去產生嗅覺。鋤鼻器是蛇的嗅覺器官,位於齶骨前方的深凹,開口於口腔頂部前方,它的表面布滿嗅覺上皮,通常嗅神經與腦相連。由於它不與外界直接相通,舌頭便成了它完成嗅覺功能的必要助手。蛇鋤鼻器的嗅覺功能特別發達,鼻腔的嗅覺作用反而成為次要的了。
頰窩
蝮亞科的蛇,如蝮蛇、尖吻蝮、烙鐵頭、竹葉青等,在頭部兩側,鼻孔與眼之間,位置相當於頰部的凹陷,叫作“頰窩”。頰窩的內室以小孔與外界相遇,其內保持著與周圍環境氣溫相同的溫度,頰窩外室則朝向發出溫熱的物體,以接受它發射出來的熱射線。結果,頰窩膜兩面的溫度不同,在膜上形成一個溫差電動勢,通過神經傳導到中樞,產生感覺。頰窩不僅能在一定距離內分辨出攝氏千分之幾度的溫差,而且還能確定發射熱射線物體的位置,所以頰窩又叫“熱測位器”。響尾蛇的頰窩不僅能感知比周圍氣溫高的物體,也能感知比氣溫略低的物體,其精確度可以察覺出與周圍氣溫只有攝氏千分之幾度(0.003℃)的變化。具有頰窩的毒蛇,如尖吻蝮,夜間有撲火的習性。
蛇的行進方式最常見的,就是運用身體蛇行,以“S”型的方式向前推進。蛇利用腹部與地面產生摩擦。如果在玻璃下方觀察蛇的行進,可以看見其腹部鱗片的移動和滑行。它們的脊椎有將近五百塊的椎骨,讓其成為世界上最靈活的生物之一。
比如非洲西南部納米比亞的沙地,十分炎熱,但這裡的側翼響尾蛇卻能適應。它將頭部抬起,身體前半部分離開地面,然後開始單側斜行,利用上背部重複運動。若從玻璃下方觀察其行進,能看到它的身體連續性地猛烈推擠,這也說明其儘可能不讓身體與灼熱的沙地接觸,任何時候都一樣。如此絕妙本領,讓其行動面積加大,甚至可以爬上高達300米的沙丘。
蛇在水中行進最為優雅,長袍眼鏡蛇與其他蛇類不同,多棲息於人類居住地附近,在南非,它常在池塘和游泳池出沒,在那展現曼妙泳姿。利用蛇行的方式,眼鏡蛇的身體,大喇喇地左搖右擺。
有些品種則終身住在水中。在亞馬遜的雨林里,綠水蟒以河流淺灘處為家,它可以完全潛入水中,達十分鐘之久,體重可達270千克以上。森蚺是全世界最重的蛇類,它們可以長到10米長,雖然是龐然大物,森蚺可是游泳健將。藉由水的浮力,它可蛇行於水中。在陸地上,森蚺和其他大型蛇類一樣,體型過大,蛇行不易,所以它們採取直線行進,利用腹部的鱗片往前推進,就像毛毛蟲的行進方式一樣。這種行進方式的蛇類,體型呈三角錐狀,腹部扁平著力地面。
蛇蛻皮從吻端開始,逐漸向後,舌尖、眼外面的透明膜都要蛻皮。蛇的皮膚分為表皮和真皮兩部分,表皮由最下面的生髮層以及依次向上的生活細胞層、甲種角質層和乙種角質層組成。生髮層的細胞之間雜有一些表皮色素細胞。在每一鱗片的外表面,乙種角質層較甲種角質層厚,而鱗片的內表面及絞合區則以甲種角質層為主。真皮深層的緻密結締組織在身體表面是連續的,將皮膚與其下方的皮下組織隔開。鱗片與鱗片之間的絞合區的皮膚較薄,使蛇體可以活動自如。絞合區和鱗片下表面的甲種角質層是柔軟的,使蛇體能夠擴大。這種構造也是保證蛇可以吞吃較大食物的重要因素之一。
甲種角質層下部和它與生髮層間的生活細胞又可總稱為中介層。蛻皮前,生髮層細胞進入迅速的增生過程,在中介層之下形成一新的表皮結構,它也包括生活細胞層和兩種角質層。蛻皮時,可能是嗜酸性顆粒白細胞(此時從真皮血管中遷移而來)產生的蛋白質水解酶的作用,使舊的中介層溶解。所以位於中介層表面的老的表皮結構蛻去,而它下面新形成的表皮結構便顯露於外了。由於:①蛻皮和生長都受腦垂體和甲狀腺激素的控制;②年輕的蛇生長迅速,比年齡大而生長遲緩的蛇蛻皮頻率大些。所以蛇的蛻皮可能與生長有一定的聯繫。飼養情況下觀察到有許多因素影響蛻皮,如溫度、濕度、體外寄生蟲的存在,環境的改變,食物的變更等等。
世界:地球上除南北極以外都有蛇的分佈,但喜暖的蛇卻絕大部份分佈在熱帶和亞熱帶,溫帶和寒帶地區蛇的數量和種類都很少。
中國:蛇廣泛分佈於中國全境,但主要分佈於長江以南的東洋界,表現出由北到南物種數量逐漸增多的分佈趨勢和特點。其中以福建省、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分佈的種類最多(85-100餘種),其次為廣東、貴州、湖南、四川、海南、安徽和浙江等省(60-76種);而古北界種類較少(≤30種),其中青海、新疆、內蒙古和黑龍江省最少(4-10種)。
蛇是雌雄異體動物,體內受精,產卵或產仔繁殖。蛇出生后一般2-3年達到性成熟。性成熟的標誌是生殖腺(雄性的睾丸和雌性的卵巢)中開始具有成熟的性細胞,可以進行交配繁殖。
蛇是體內受精動物。雄蛇有一對交接器(叫做“半陰莖”),平時位於尾基部之內,交配時,在肌孔兩側由內向外翻出,雄蛇可與若干雌蛇交配,而雌蛇只交配一次。蛇的交配期一般在春末夏初出蟄之後進行,交配時間延續半小時以上到數小時,有時可達一整天。交配后,精子在雌蛇輸卵管內往往可以保存數年(報道最長的達5年)之久。所以,經常觀察到雌蛇交配一次之後,單獨飼養下,可以連續3-4年產出已受精的卵。
大多數蛇類都產卵繁殖。蛇卵一般呈長橢圓形,具革質的堅韌卵殼,白色或白褐色,常彼此粘連成團。雌蛇多在隱蔽、有一定濕度和足夠溫度的地方產卵,如石下、樹洞中或落葉下。從卵內孵出仔蛇一般需2個月左右。有的蛇卵成熟受精后,在母體輸卵管後段滯留髮育,直接產出仔蛇,叫作“卵胎生”。卵胎生習性是高寒地區、水生生活的蛇類有利於孵卵的一種適應。同一種蛇產卵或產仔的數目,隨年齡、個體大小和生理狀況而有差別。一般而言,壯年、體大和健康的蛇多於年幼和年老、體小和不健康的蛇。
大多數蛇在2-3齡時性成熟,壽命長短視蛇種而不一,小型蛇類為10年左右,在人工飼養下,大型蛇類可活20-30年之久。
蛇目Serpentiformes已知約3000種。世界性分佈,主要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中國約有200種。
主要可分為3亞目:
中文名 | 拉丁學名 |
盲蛇亞目 | Scolecophidia |
原蛇亞目 | Henophidia |
新蛇亞目 | Caenophidia |
3張
蛇
盲蛇亞目為最原始的蛇類多具後肢帶。多具後肢帶。全身均勻覆蓋覆瓦狀圓鱗,無腹鱗分化,眼隱於眼鱗之下。分佈於世界各溫暖地區。身體粗細一致,頭尾均短,外形略似蚯蚓,多營穴居生活,食蚯蚓、白蟻等各種地下無脊椎動物。包括細盲蛇科、異盾盲蛇科、盲蛇科3科。
原蛇亞目為大中型的原始蛇類,多有後肢帶殘餘。有蟒蚺科、島蚺科、林蚺科、亞洲筒蛇科、筒蛇科、倭管蛇科、針尾蛇科、美洲閃鱗蛇科、閃鱗蛇科9科。
新蛇亞目,進步的蛇類,肢帶已經完全消失,一些種類還進化出了毒牙和毒腺,成為高效率的捕食者。包括現存的全部毒蛇和大多數無毒蛇,分佈非常廣泛,世界上大多數地方均能見到。有瘰鱗蛇科、游蛇科、穴蝰科、眼鏡蛇科、海蛇科、蝰蛇科6科。
保護級別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評估蛇類43種,其中野生滅絕1種,極危8種,瀕危9種,易危11種,需予關注11種,數據缺乏2種,未予評估1種。《中國物種紅色名錄》評估蛇類208種,其中極危5種(2.4%),瀕危4種(1.9%),易危60種(28.8%),近危28種(13.5%),需要關注81種(38.9%),數據缺乏23種(11.1%),未評估7種(3.4%)。其中,最為瀕危是莽山烙鐵頭,現存野外種群個體數量不足500條,處於極度瀕危狀態。
隨著環境污染、棲息地喪失和破碎化,以及過度利用,蛇類資源處於衰減之中。
1995-2000年中國重點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中對19種蛇類在全中國的野生資源量進行了調查,2003年陶吉興等報道浙江省12種重點蛇類的資源量,2000-2003年哈登龍等對河南雞公山自然保護區蛇類資源進行了調查,2009-2010年鮑方印等對安徽省赤鏈蛇進行了調查,1997-2009年陳芳等比較研究了旅遊開發對南嶽衡山蛇類數量的影響,1994-1997年王松進行了安徽省皇甫山自然保護區蛇類資源調查等。總體而言,從20世紀50年代初到20世紀90年代末,部分蛇類野外種群在中國全境或部分區域呈現下降的趨勢。如遼寧省兩種蝮蛇(岩棲蝮和烏蘇里蝮)的野外種群從20世紀70年代的1000萬條下降到1997年調查時的300萬條,同期赤峰錦蛇從100萬條下降到10萬條。
保護措施
中國蛇類具有豐富的物種多樣性和資源優勢特點,是全球最為豐富的蛇類資源國家之一。蛇類保護與利用在中國由來已久,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重視蛇類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管理,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藥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法律法規,來保護蛇類等野生動物和包括藥用蛇類在內的野生藥材資源,建立相關的自然保護區對蛇類棲息地和種群進行有效的保護與研究。國家林業局確定了“加強資源保護,積極馴養繁育,合理開發利用”的保護利用方針,採取有效措施,強化野外資源保護,促進人工資源培育,逐步實現了由利用野外資源為主向利用人工繁育資源為主的戰略轉變,統籌兼顧資源保護、可持續利用和傳統文化與中醫藥產業的協調發展。
法律法規建設及執行
早在1958年,國務院在《關於發展中藥材生產問題的指示》中,就提出“保護和有計劃地發展地道中藥材的生產”,“必須注意野生藥材的保護與採集”和“積極有步驟地變野生動、植物藥材為家養家種”。其中就涉及到藥用蛇類的保護利用問題。1980年,中國正式加入“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華盛頓公約,CITES)”,加強管理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國際貿易。中國已有5種蛇列入CITES附錄Ⅱ。1987年,國務院進一步頒布了《野生藥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藥材物種名單》,將銀環蛇(金錢白花蛇)、烏梢蛇和五步蛇(蘄蛇)列為二級保護的藥用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伴隨著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發展,中國逐步加強了對蛇類野生資源的保護管理。特別是1988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后,1989年國務院批准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將蟒蛇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1992年中國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1994年國務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00年國家林業局將205種蛇類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各省區市也先後將許多種蛇類定為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從而在法律基礎上有力促進了中國對蛇類資源的保護管理,以行政許可的形式對嚴格管理獵捕和經營利用蛇類資源,並對蛇類資源消耗進行宏觀控制。
2003年國家林業局發布了《商業性經營利用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陸生野生動物名單》,2004年進一步發布了《關於促進野生動植物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對野生動植物野外資源實行普遍保護,禁止或嚴格限制獵捕野外資源直接用於商業性利用,並嚴禁以食用為目的獵捕野生動物。上述要求使得中國絕大多數餐飲企業停止了經營蛇類菜肴的活動,極大降低了蛇類資源消耗量。國家林業局、衛生部、工商總局、食品藥品監管局、中醫藥局五部門於2007年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強賽加羚羊、穿山甲和稀有蛇類資源保護和規範其產品入葯管理的通知》,明確要求停止野外獵捕蛇類活動,引導和規範蛇類人工繁育活動,並對庫存蛇類原材料進行核查、登記造冊、標準化封裝和定點保管,還限定了蛇類原材料使用範圍,確定了宏觀控制資源消耗總量的措施,對含蛇類成分製品實行專用標識管理制度。與此同時,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執法監管力量不斷加強,建立了以森林公安、野生動物保護行政管理體系為主,工商、海關等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的執法體系,經常性開展執法檢查和專項打擊行動,有效遏制非法獵捕和經營利用蛇類及其他野生動物勢頭。
通過運用法律手段,有效的保護了一些蛇類資源,使得某些蛇種的野外資源得到恢復,種群處於健康發展之中。赤鏈蛇是長三角地區利用的主要蛇種之一,對安徽省赤鏈蛇的調查結果表明,皇甫山和大別山兩地赤鏈蛇種群年齡結構特點及種群結構比較穩定,種群總體處於增長狀態;性別比例基本平衡,種群處於健康發展之中。
自然保護區建設
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好野生動植物的重要途徑,不僅對野生資源的動態變化進行常態調查和監測,而且極大強化了野外種群及其棲息地保護管理。1980年,國務院批准建立了以保護中國特有珍稀蛇類蛇島蝮為主要對象的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保護區以來,保護區科研與管理人員與國內外科學家合作對蛇島蝮的保護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保護工作,蛇島蝮種群得到了顯著恢復。此後,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將莽山烙鐵頭蛇作為重點保護對象,從資源調查監測、人工繁育放歸等方面開展了大量保護工作,2008年召開了中國首屆莽山烙鐵頭蛇保護工程研討會。保護區的建設有效的保護了蛇類野生資源,據報道,從2000年到2003年河南雞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佈的25種蛇種群數量有增加的趨勢。儘管自然保護區在蛇類資源保護方面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相對於中國廣闊的地域、豐富的蛇類多樣性和資源的不斷衰減,對蛇類的保護需求迫切而強烈。
資源利用模式轉變
為了滿足可持續利用的需要,還必須進一步加強人工馴養繁殖的發展,促進人工資源的培養,實現由利用野外資源為主向利用人工繁育資源為主的戰略轉變。
蛇可歸納為3亞目,即盲蛇亞目(Scolecophidia)、原蛇亞目(Henophidia)、新蛇亞目(Caenophidia),下屬18科,380餘屬。根據《TheReptileDatabase》的收錄,全世界有蛇3425種,中國有241種。據趙爾宓《中國蛇類》記載,中國有蛇類205種。隨著野外調查的深入,蛇類新種和新記錄不斷增多。
盲蛇亞目
為最原始的蛇類多具後肢帶。多具後肢帶。全身均勻覆蓋覆瓦狀圓鱗,無腹鱗分化,眼隱於眼鱗之下。分佈於世界各溫暖地區。身體粗細一致,頭尾均短,外形略似蚯蚓,多營穴居生活,食蚯蚓、白蟻等各種地下無脊椎動物。包括3科。
細盲蛇科(Leptotyphlopidae)
有2屬93種,分佈於美國南部西印度群島中美非洲及巴基斯坦。僅下頷具齒。
異盾盲蛇科(Anomalepidae)
有4屬約20種,分佈於中美洲南部及南美洲北部。上下頜均具齒。包括Anomalepis屬、Helminthophis屬、Liotyphlops屬、Typhlophis屬。
盲蛇科(Typhlopidae)
約6屬約229種。分佈於非洲、亞洲及大洋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少部份分部於中美洲。小型蛇類,形似蚯蚓,頭小尾短,圓柱形,從頭至尾粗細一致。最小種類全長僅95毫米,如小盲蛇;最大種類為非洲的巨盲蛇,全長可達775毫米。一般全長150-毫米。僅上頷具齒。口小,位於頭端腹面;眼小,不明顯,隱於半透明的眼鱗下;背鱗、腹鱗分化不明顯,通身被鱗為大小一致的圓鱗。頭骨連結牢固,適於掘土穴居。體內有骨片狀殘餘的腰帶(後肢附著骨)。多數種類穴居土中,或隱棲於磚石下或缸缽底下,夜晚或雨後至地面活動。食昆蟲、蟲卵和幼蟲,如白蟻、白蟻和幼蟲;也吃蚯蚓和多足類。卵生,少數卵胎生。中國有2屬4種,包括鉤盲蛇屬(Ramphotyphlops)兩種和盲蛇屬(Typhlops)兩種,常見如鉤盲蛇。
原蛇亞目
大中型的原始蛇類,多有後肢帶殘餘。有9科。
蟒蚺科(Boidae)
有20餘屬約60種。分佈於熱帶地區。為較原始的低等無毒蛇類。通身被鱗較小,但已分化出腹鱗。泄殖肛孔兩側有爪狀後肢殘餘,體內尚有後肢帶殘餘。最長者可達11米以上,如南美的綠水蟒,為最大的蛇類;最小者沙蟒僅長30餘厘米。樹棲、水棲或棲沙土中。食各種脊椎動物,大型種類可吞食較大偶蹄類。捕得獵物即纏繞,待窒息后吞食。卵生或卵胎生。卵生者產卵最多可達100枚以上,一般幾十枚;母蛇有伏蜷卵上習性。分為3亞科:蚺亞科(Boinae)胎生有7屬27種、沙蟒亞科(Erycinae)胎生有4屬14種、蟒亞科(Pythoninae)卵生有8屬33種,僅分佈於舊大陸。中國僅2屬3種,包括沙蟒、韃靼沙蟒和蟒蛇。
島蚺科(Bolyeridae)
僅2屬2種,包括分佈於馬達加斯加島東北部馬斯克林群島(Mascarene)的圓島上的島蚺(圓島蚺)和已滅絕的雷蛇。卵生。由於人為的棲地破壞和帶來的豬的競爭,圓島蚺分佈越來越局限。
林蚺科(Tropidophiidae)
有4屬24種。分佈於墨西哥到南美洲北部以及加勒比海諸島。體型很小,最小者身長僅32厘米,大者也不過1米。地棲。卵胎生。
亞洲筒蛇科(Cylindropheidae)
有1屬8種。分佈於東南亞。頭小,背腹扁平,吻端寬而圓。無鼻間鱗、頰鱗和眶前鱗,腹鱗略大於背鱗;尾短。生活於稻田或花園等泥土疏鬆處,穴居,捕食時才到地面活動。捕食其他蛇類、鰻類。受到威脅時,將尾豎起,如膨頸的眼鏡蛇頭部,以恐嚇敵害;與此同時,另一端真正的頭則伺機鑽入岩縫或木片之下,尾亦隨後入內。卵胎生,產仔蛇3-13條。中國僅1種,即紅尾筒蛇,廣泛分佈於東南亞,但在中國數量稀少,僅福建廈門、海南和香港採到過標本。
筒蛇科(Aniliidae)
僅1屬1種,即筒蛇。分佈於南美洲北部。具後肢帶殘餘。全長不到1米,體色鮮艷,但無毒。
倭管蛇科(Anomochilidae)
僅1屬2種。分佈於蘇門答臘和馬來西亞。穴居。如李氏倭管蛇,為瀕危物種。
針尾蛇科(Uropeltidae)
有8屬47種。分佈於印度南部和斯里蘭卡。中型穴居蛇類,與管蛇相似但無後肢殘餘。尾端具大型鱗片,有輔助掘土作用。
美洲閃鱗蛇科(Loxocemidae)
僅1屬1種,即美洲閃鱗蛇(墨西哥穴蟒)。分佈於墨西哥南部到哥斯大黎加。穴居。
閃鱗蛇科(Xenopeltidae)
僅1屬2種。主要分佈於東南亞。因鱗片在陽光下可閃耀虹彩光澤而得名。全長近1米,體圓柱形。頭和眼均小,尾短。腹鱗較窄,其寬度不到相鄰背鱗的3倍。穴居,棲息於樹林或田野泥土鬆軟處,多躲藏於朽木、石塊下。捕食蚯蚓、蛙和小型哺乳動物。性馴善,不主動咬人,如受激惹可迅速顫動其尾部。卵生,產卵6-17枚。閃鱗蛇分佈於東南亞和南亞,中國見於雲南西雙版納、孟連和廣東;海南閃鱗蛇為中國特有種,可分2亞種,指名亞種僅分佈於海南省,大陸亞種分佈於南方各省,數量稀少。
新蛇亞目
進步的蛇類,肢帶已經完全消失,一些種類還進化出了毒牙和毒腺,成為高效率的捕食者。包括現存的全部毒蛇和大多數無毒蛇,分佈非常廣泛,世界上大多數地方均能見到。有6科。
瘰鱗蛇科(Acrochordidae)
有1屬2種。分佈於印度半島、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及大洋洲沿海。頭鈍圓,眼小,體粗壯,尾短且側扁。通體皮膚鬆弛,覆以細小的瘰粒狀鱗;無腹鱗,腹中線有1個皮膚縱褶。生活於大陸或海島沿岸河口地帶,幾乎不能在陸地正常生活,以魚為食。在有的地方數量極多,常成群集隊,漁民捕魚時常被捕入網中。卵胎生,每次產27仔左右。中國極少見,僅在海南省三亞沿海捕獲過1條瘰鱗蛇。該科是界於原蛇與新蛇之間的類群,既可屬原蛇亞目也可屬於新蛇亞目。
游蛇科(Colubridae)
有近300屬約1400種,包括2/3現存蛇類,是蛇目最大科,可分為多個亞科。頭背面覆蓋大而對稱的鱗片,背鱗覆瓦狀排列成行;腹鱗橫展寬大。上頜骨不能豎立,其上生有細齒;少數種類為後溝牙類毒蛇,即最後2-4個細齒形成較大而有縱溝的溝牙。形態和習性多樣性豐富,樹棲、穴居、水棲或半水棲。卵生。中國有36屬141種,分隸於閃皮蛇亞科(Xenodermatinae)、鈍頭蛇亞科(Pareatinae)、游蛇亞科(Natricinae)和水游蛇亞科(Homalopsinae)。
穴蝰科(Atractaspididae)
有11屬66種。分佈於非洲及中東。分為2亞科:穴蝰亞科(Atractaspidinae)共1屬18種、食蚣蝰亞科(Aparallactinae)共10屬48種。有毒。是從游蛇科獨立出的一科。
眼鏡蛇科(Elapidae)
有44屬186種,可分為環蛇亞科(Bungarinae)、眼鏡蛇亞科(Elapinae)和虎蛇亞科(Notechinae)。廣佈於歐洲以外的各大洲。陸棲。上頜骨較短,水平位,不能豎起;前溝牙類毒蛇,主要為神經毒,也有混合毒者。包括許多劇毒蛇種,如內陸泰攀蛇(細鱗泰攀蛇)、黑曼巴蛇等,其一次排毒量可以殺死25萬隻老鼠。中國有4屬8種,主要分佈於長江以南,如金環蛇、銀環蛇、麗紋蛇、眼鏡蛇、眼鏡王蛇。其中眼鏡王蛇全長可達6米,為最大毒蛇。
海蛇科(Hydrophiidae)
有16屬約50種,可分為海蛇亞科(Hydrophiinae)和扁尾海蛇亞科(Laticaudinae)。主要分佈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熱帶海域中。前溝牙類毒蛇,為神經毒,但主要作用於橫紋肌,故又稱肌肉毒,毒性極強,屬於最強的動物毒。體後部及尾側扁,適於游泳;鼻孔開口於吻背,有可開關的瓣膜。腹鱗退化或消失。肺發達,從頭延伸至尾;也可用皮膚呼吸。舌下有鹽腺,可排出隨食物進入體內的過量鹽分。棲息於沿岸近海,食魚。多數卵胎生。中國有10屬16種,常見如藍灰扁尾蛇、長吻海蛇。常歸於眼鏡蛇科。
蝰蛇科(Viperidae)
有16屬188種,可分為蝰亞科(Viperinae)、白頭蝰亞科(Azemiopinae)和蝮亞科(Crotalinae)。頭大,三角形,略扁,頸細而明顯;蝮蛇鼻眼間有頰窩,是熱能的靈敏感受器,可測知周圍溫血動物的準確位置,蝰蛇無;上頜短而略高,前端著生一對長而彎曲的管狀毒牙和幾對後備毒牙,張口時能豎立,閉口時倒卧於口腔背部,為血液循環毒蛇。頭被為大而對稱鱗片或全為小細鱗。體粗壯或粗細適中。尾短;響尾蛇末端具有一串角質環,為多次蛻皮后的殘存物,遇敵或急劇活動時迅速擺動,每秒達40-60次,能長時間發出響聲。中國有5屬21種,如白頭蝰屬(Azemiops)、蝰屬(Vipera)、蝮屬(Agkistrodon)、尖吻蝮屬(Deinagkistrodon)、烙鐵頭屬(Trimeresurus)。
西部擬眼鏡蛇
中名:西部擬眼鏡蛇
學名:Pseudonajanuchalis
分佈:澳洲
資料:體長約1.5公尺。棲息於樹林、草原、沙漠等地,以小型爬行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卵生。
第九名:deathadder
中名:南部棘蛇
學名:Acanthophisantarcticus
分佈:澳洲
資料:體長約50公分。棲息於乾燥多石的灌木林,鳥類和小哺乳動物為食,胎生
第八名:blacktigersnake
中名:黑虎蛇
學名:Notechisater
分佈:澳洲東南部-塔斯梅尼亞島
資料:體長約1.2公尺。棲息於沙丘、海灘、草原等地,以兩棲類、鳥類和小哺乳動物為食,胎生。
第七名:tigersnake
中名:虎蛇
學名:Notechisscutatus
分佈:澳洲東部
資料:體長約1.2公尺。棲息於樹林、草原,以兩棲類為食,胎生第六名:colubrine sea krait
巨環海蛇
中名:灰藍扁尾海蛇
學名:Laticaudacolubrina
分佈:澳洲東北部
資料:體長約兩公尺。棲息于海洋,食物以魚類為主,卵生。
第五名:mainlandtigersnake
中名:虎蛇
學名:Notechis.sp
分佈:澳洲
資料:體長約兩公尺。棲息於樹林、草原,以鳥類、小哺乳動物為食,胎生。
第四名:easterntigersnake
中名:東部虎蛇
學名:Notechis.sp
分佈:澳洲
資料:體長約兩公尺。棲息於樹林、草原,以鳥類、小哺乳動物為食,胎生。
第三名:taipansnake
中名:太攀蛇
學名:Oxyuranusscutellatus
分佈:分佈於澳洲北部、新幾內亞
資料:體長約兩公尺。棲息於樹林、林地,以小哺乳動物為食,卵生。
第二名:kingbrownsnake
中名:棕伊澳蛇
學名:Pseudechisaustralis
分佈:澳洲
資料:體長約兩公尺。棲息於樹林、沙漠,以蛙、蟾蜍、小哺乳動物為食,胎生最毒:inlandtaipan
中名:內陸太攀蛇
學名:Oxyuranusmicrolepidotus
分佈:澳洲中部
資料:體長約兩公尺。棲息於乾燥平原、草原,以蛙、蟾蜍、小哺乳動物為食,卵生
棕伊澳蛇
在大部分亞洲國家諸如中國、泰國、印尼、越南及柬埔寨,都有飲用蛇血的習慣,據稱這能加強雄性的性能力。亞洲亦有以蛇浸酒的做法,通常會把整個蛇體放進酒埕里,據說這樣能加強酒的濃度(價值亦因此更昂貴)。在日本,有一類名叫“波布”的蛇類,主要分佈在沖繩一帶,當地人會把它們製作成“波布清酒”。日本人把蛇製成蛇粉、酒來補身。另外,蛇膽亦號稱具有藥用價值。
另外,在世界很多地區都有人飼養蛇類。在西方國家,球蟒及玉米蛇一類性情較溫和的蛇類是受歡迎的寵物品種。為了供應作寵物用途的蛇類,一些人工飼養及繁殖爬行類及兩棲類動物的行業便應運而生,被飼養的蛇類比起野生蛇類更適合當寵物。
另外,蛇皮亦具備裝飾用途,許多盛產蛇類的地方都會抽取蛇皮製作成各種皮具用品,如錢包、手提包等。不少胡琴(如二胡)以及日本傳統弦樂器三味線的琴身,亦是以蛇皮製作的。
野生動物物種都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環,它們通過食物鏈的關係互相依存、互相制約。一旦食物鏈的某一環節出現問題,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就會受到嚴重影響。青草——蝗蟲——蛙(鼠)——蛇——鷹,這就是其中的一條食物鏈,如果人類無節制地捕獵野外的蛇,蛇就越來越少,導致森林、草地和農田的鼠害越來越猖獗,鼠害和蟲害給農林牧業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生態環境就會受到嚴重破壞。
一生總運勢
蛇
出生年月日
1905年02月04日-1906年01月24日
1917年01月23日-1918年02月10日
1929年02月10日-1930年01月29日
1941年01月27日-1942年02月14日
1953年02月14日-1954年02月02日
1965年02月02日-1966年01月20日
1977年02月18日-1978年02月06日
1989年02月06日-1990年01月26日
命理
生年地支:已年生
五行:已屬火
五常:火屬禮
吉祥方位:東北、西南及南方。
吉祥顏色:紅、淺黃、黑。忌白、金及啡色。
幸運數字:二、八、九。凶數七、一、六。
幸徠運花:蘭花、仙人掌
優點
有神秘浪漫斯文外表與熟煉處世態度。風度翩翩善於辭令很會鑽營。冷靜沈著。具有特殊才能。有貫徹始終的鬥志與精神。不會炫耀自已才能而是暗自砥礪並按照計劃逐步前進。天生感受性及知性很強。對別人卻有善意關懷的應變力強。機運上往往獨佔先機。夢想以自已力量來創造飛黃騰達的事業。但若缺乏合作精神。而容易失敗。沈默寡言不輕易動怒。凡事三思而行。是有頭腦的知識份子。很了解自已的能力。很重視精神生活。擁有來生的第六感及超人的洞察力。對事物觀與判斷很強。一生在財運上非常幸運。從不缺錢用。對金錢欲很強。思路敏銳。雖然生性平淡。但能當機立斷速戰速決。有頭腦。靈感豐富不可思議。
缺點
表面冷漠佔有慾很強。個性上有柔弱的一面不易親近也不輕易表露真心。更不隨便與人交往。生**虛榮。常帶懷疑的眼光。情緒不穩。感情易生波折。知進退善交際。心稍帶有嫉妒。不易與周邊人相處。重感情與金錢。態度雖然謙恭有禮。實際上是個不服輸的頑固者。愛得深且專一。無法容忍對方的負心。
蛇
流年運勢
在新世紀的第一年就遇到有成效的好年成。整年的運勢穩中見旺。無論工作、生意、學習等方面都有成就。唯一需要提防的是順境之中。切不可因神采飛揚、心情舒暢而造成驕傲、飄浮、輕率或目中無人。只有認真規劃。才能充分調動起好運的外力之助。達到心想事成。
性格
肖蛇者富有彈性與臨機應變的能力。同時也善於察言觀色。其思路敏捷。有計算頭腦。雖然生性平淡但卻能當機立斷。缺點是獨佔欲強、有些狡猾和不善言談交際。
事業
特別是男性。事業運旺。商機多。需要有個系統性的計劃。逐步介入。逐步完善。不能貪多而造成精力和財力上的失控。在合作和合資方面需要慎重。
愛情
愛情方面似乎是有苦難言。特別是中年夫婦出現了不融洽的痕迹。若有婚外戀情者。很容易在今年鬧出醜聞。單身者成婚的機率不高。戀情也會出現起伏多變。
大吉婚配:牛(丑)。雞(酉)
忌婚配:虎(寅)。猴(申)。豬(亥)
財運
由於今天的財運旺盛。勢必會造成應酬多。容易出現財來才去的現象。所以要克服虛榮心。不作無意義的精力和財力的付出。好財運並不代表一定能在今年大富大貴。好財運更需要一個精明的規劃去實踐。藉此進入經濟上良性循環的佳境。
蛇
健康
健康方面應無大礙。只防有情緒不安、失眠、氣管等毛病。尤其是肖蛇男士。
毒蛇是指所有能分泌特殊毒液的蛇類。蛇毒一般是以蛋白質為主的複合物質,平常貯存在顱腔內的毒素腺中。所有毒蛇體內的毒素腺都會透過體內的管道,把毒素傳送到上顎的空心牙齒中。幾乎所有蛇毒都蘊含“玻璃酸酶”,這是一種會令毒素迅速擴散的酶素。所有毒蛇的毒素成分,主要可分為細胞毒素(如出血毒素)、神經毒素及肌肉毒素(亦有混合型的毒素),這些毒素會直接攻擊生物的神經系統及肌肉系統,亦可能導致呼吸系統障礙、肌能麻痹,最終令生物死亡。毒蛇多擁有前列管溝尖牙,能讓毒囊中的毒液透過空心的溝牙流出,有效地向生物注射毒素。
3張
蛇
毒蛇和無毒蛇的體征區別有:毒蛇的頭一般是三角形的;口內有毒牙,牙根部有毒腺,能分泌毒液;尾短,突然變細。無毒蛇頭部是橢圓形;口內無毒牙;尾部是逐漸變細。中國境內的毒蛇有五步蛇、竹葉青、眼鏡蛇、蝮蛇和金環蛇等;無毒蛇有錦蛇、蟒蛇、大赤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