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

漢語詞語

對於橋樑總長(兩橋台台背前緣間距離)L1大於等於100m小於1000m,或計算跨徑(橋樑結構兩支點間的距離)L大於等於40m小於150m的橋樑,稱為大橋。

特大橋:比大橋的規格更長。

基本含義


橋是在水上一種架空的人造通道。由上部結構和下部結構兩部分組成。上部結構包括橋身和橋面;下部結構包括橋墩、橋台和基礎。它們高懸低卧,形態萬千,有的雄距山嶴野嶺,古樸雅緻;有的跨越岩壑溪間,山川增輝;有的坐落鬧市通衢,造型奇巧;有的一橋多用,巧奪天工。不管風吹雨淋,無論酷暑嚴冬,它們總是默默無聞地為廣大的行人、車馬跨江過河,飛津濟渡。

建橋目的


大橋[漢語詞語]
大橋[漢語詞語]
建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跨水或者越谷的交通,以便於運輸工具或行人在橋上暢通無阻。若從其最早或者最主要的功用來說,橋應該是專指跨水行空的道路。故說文解欄位玉裁的註釋為:“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橋也。”說明橋的最初含意是指架木於水面上的通道,以後方有引伸為架於懸崖峭壁上的“棧道”和架於樓閣宮殿間的“飛閣”等天橋形式。
大橋中國山川眾多、江河縱橫,是個橋樑大國,在古代無論是建橋技術,還是橋樑數量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千百年來,橋樑早已成為人們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但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在地理氣候、文化習俗以及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上,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各自立足於自己的實際條件和根據自己的需要,經過長期的時間,遂創造出多種多樣的橋樑形式,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體說來大致有如下特點.

特點


(一)地域性。中國土地遼闊,南北之間和東西之間的橋樑,受所在自然地理和人文社會的影響,因地制宜,都形成了各自相對獨立的風格和特色。如北方中原地區,黃河流域,地勢較為平坦,河流水域較少,人們運輸物資多賴騾馬大車或手推板車。因此,這裡的橋樑多為寬坦雄偉的石拱橋和石樑橋,以便於船隻從橋下通過;西北和西南地區,山高水激、谷深崖陡,難以砌築橋墩,因此,多採用藤條、竹索、圓木等山區材料,建造繩索弔橋或伸臂式木樑橋;嶺南閩粵沿海地區,盛產質地堅硬的花崗岩石,所以石橋比比皆是;而雲南少數民族地區,因竹材豐富,便到處可見別具一格的各式竹材橋樑。從橋樑的風格上看,北方的橋如同北方的人,顯得粗獷樸實;南方的橋也同南方的人,顯得靈巧輕盈。當然,這跟自然地理也有極大關係,如北方的河流因水流量欺負變化很大,又有山洪冰塊衝擊,故橋樑必須厚實穩重;而南方河流水勢則較平緩,又要便於通航,故橋樑相對較纖細秀麗。
(二)多種多樣性。中國是個文明古國,地大物博,山河奇秀,南北地質地貌差異較大,因此對建橋的技術要求也高。大約在漢代時,橋樑的四種基本橋型:梁橋、浮橋、索橋、拱橋便已全部產生了。這四種橋根據其建築材料和構造形式的不同,又分別演化出:木橋、石橋、磚橋、竹橋、鹽橋、冰橋、藤橋、鐵橋、葦橋、石柱橋、石墩橋、漫水橋、伸臂式橋、廊橋、風雨橋、竹板橋、石板橋、開合式橋、溜索橋、三邊形拱橋、尖拱橋、圓拱橋、連拱橋、實腹拱橋、坦拱橋、徒拱橋、虹橋、渠道橋、曲橋、纖道橋、十字橋,以及棧道、飛閣等等,幾乎應有盡有,什麼形式的古橋,在我國都能找到。
大橋[漢語詞語]
大橋[漢語詞語]
(三)多功能性。中國古代的匠師建橋,很注意發揮橋樑的最大效益,既能考慮到因地制宜、一切從實用出發,又能考慮使橋樑盡量起到多功能的作用。如江南的拱橋多為兩頭平坦,中間高拱隆起,使之既產生造型上的弧線美,又利於行舟。而南方地區廣見的廊式橋,則更充分反映了一橋多用的特點。南方雨多日照強,橋匠便在橋上修建廊屋,這不僅為過往行人提供了躲避風雨日照、便於歇息的場所,而且還增加了橋樑的自重,以免洪水把橋衝掉,並起到保護木樑、鐵索不受風雨腐蝕的作用。特別是很多此類廊橋,因是人員過往要衝,故還利用它兼作集市、住宿和進行商業活動。如廣東潮安縣湘子橋,這座橋全長五百餘米,?quot;一里長橋一里市"之稱,橋中設一段可以開合的浮橋,以利通航;橋上建廊屋、樓后做集市,其間店面櫛比,自晨至暮,熙熙攘攘,熱鬧非凡,以至不聞不見咆哮的潮水和寬闊的江面,故民間流傳有“到了湘橋問湘橋”的笑話。
(四)群眾公益性。橋樑自產生始,便以屬於民眾共有的社會性出現。中國的傳統建築,一般為私有性,唯有橋樑(除私有的園林中橋樑外),不管是官修私建的,都為社會所公有。故數千年來,愛橋護路成為一種良好風尚,而“修橋鋪路”則是造福大眾的慈善行為,被民眾所推崇。因此,修橋或建橋具有廣泛的群眾性。查看史志,我國曆來修橋建橋的方式,大概有四種:一是民建,即由一家一姓獨立建橋;二是募捐集資,報經官府支持,協力興建。此種最為多見,如著名的趙州橋、泉州洛陽橋等,都是用此方式建成的;三是官倡民修,由地方官倡導,士紳附和認捐,並指派官吏或商紳主持完成。此多屬較大的橋樑;四是全由官府撥款施工興建的。所以,中國古橋遍布各地,連窮鄉僻壤也多建橋。其數量之多,分佈之廣,居世界首位。

著名橋樑


長江大橋

南京長江大橋
南京長江大橋
通常,我們把金沙江和岷江在四川省宜賓市匯合之後形成的滔滔東流的大江正式稱為長江。新中國成立以前,長江上沒有一座大橋,只能通過輪渡過江,交通十分不便。新中國成立以後,於1954年底,在長江上建起了武漢長江大橋。1968年,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樑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有“爭氣橋”之稱。改革開放后,特別是1995年以來,隨著建設資金來源的多元化(原均為國家撥款,建后不收過橋費;現在為各種形式的籌資、貸款,建后收費還貸)及造橋技術的迅猛發展,大量的高投入、高技術、大跨徑的長江大橋如雨後春筍一樣紛紛修建起來,截止2005年3月28日,長江宜賓至上海江段有已建成通車的特大型橋樑41座,在建的橋樑18座(含隧道,不包括規劃中或設計中的橋樑)。

錢塘江橋

大橋[漢語詞語]
大橋[漢語詞語]
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的錢塘江上,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雙層鐵路、公路兩用橋,橫貫錢塘南北,是連接滬杭甬、浙贛鐵路的交通要道。大橋於1934年8月8日開始動工興建,1937年9月26日建成,歷時三年零一個月時間。錢塘江大橋的建成不但極大地方便了錢塘江南北的交通,而且與六和塔一起構成了西湖風景名勝區南線宏偉壯麗的景觀。大橋全長1453米,分引橋和正橋兩個部分。正橋十六孔,橋墩十五座。下層鐵路橋長1322.1米,單線行車;上層公路橋長1453米、寬6.1米,兩側人行道各一點五米,雄偉壯觀。大橋如虹飛架南北,錚錚鐵骨肩負重任。錢塘江大橋的設計、建造主持者是當代橋樑專家茅以升博士。為了完成建橋重任,茅以升毅然辭去北洋大學教席,隻身來到杭州。首次採用氣壓沉箱法掘泥打樁獲得成功,打破了外國人認為“錢塘江水深流急,不可能建橋”的預言。為中國人民長了志氣。由他主持制訂的建橋方案不但切實可行,而且比美國橋樑專家華德爾提出的方案減少投資約二百萬元,終於被當局採納。雄偉壯麗的大橋,抒發出中華兒女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豪情壯志,而銘刻其中的“殫精竭智千日功,通車之日卻炸橋”的扼腕痛心卻使國人永志難忘。

海灣大橋

位於汕頭港東部出入口媽嶼島海域處,為跨海公路橋。橋面跨越礐石海,全長2500米。由3部分組成:南面是跨黃沙灣南航道的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加大橋勁梁懸索橋;北面是跨北航道的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式橋;中部為橫跨媽嶼島上的預應力高架旱橋。橋主孔通航凈跨度452米,通航凈高46米,可以通過5萬噸級船舶。這座大橋是深汕兩地一級汽車專用公路的配套設施,是連結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等4個經濟特區的陸地交通紐帶。
大橋投資3億元,於1991年12月17日汕頭經濟特區成立10周年之際奠基,1992年3月28日正式開工,1995年12月28日建成通車。

金門大橋

大橋[漢語詞語]
大橋[漢語詞語]
1579年英國探險家FrancisDrake發現了連結太平洋和舊金山的一個海峽,這就是後來的金門。儘管這個名字在1849年的淘金潮以前早就使用,但淘金潮使得金門(進入北加利福尼亞的入口)成了加利福尼亞神秘魅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1872年就討論過要在金門海峽修建一座大橋的想法,但是直到1937年才在海峽上修了一座懸索橋。金門大橋橫跨南北,將舊金山市與Marin縣連結起來。花費四年多時間修建的這座橋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結構之一。它已不是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但它卻是最著名的。金門大橋的巨大橋塔高227米,每根鋼索重6412公噸,由27000根鋼絲絞成。1933年1月始建,1937年5月首次建成通車。金門大橋是世界著名大橋之一,被譽為近代橋樑工程的一項奇迹。金門大橋的設計者是工程師史特勞斯,人們把他的銅像安放在橋畔,用以紀念他對美國作出的貢獻。大橋雄峙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寬1900多米的金門海峽之上。金門海峽為舊金山海灣入口處,兩岸陡峻,航道水深,為1579年英國探險家弗朗西斯·德雷克發現,並由他命名。

世界之最


最高大橋北盤江大橋
杭瑞高速北盤江大橋全長1341.4米,橋面到谷底垂直高度565米,相當於200層樓高——這也是世界最高的橋樑:比國外最高橋樑巴布亞紐幾內亞海吉焦峽谷大橋(管道橋)高出近100米。
最長大橋丹昆特大橋
京滬高速鐵路丹陽至崑山段的特大鐵路橋——丹昆特大橋,全長164.851公里,是世界第一長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