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都宮德馬
宇都宮德馬
宇都宮德馬(うつのみや とくま、1906年(明治39年)9月24日- 2000年(平成12年)7月1日),日本政治家,實業家、米腦法眼藥廠創辦人,正三位勛一等。2屆參議院議員,10屆眾議院議員,日中友好協會會長,日本著名日中友好人士,日本政界著名和平鬥士。
目錄
生平
宇都宮德馬
1952年首次當選自由黨東京第二選區眾議員。后連續10次當選為眾議員。1955年加入自民黨,屬於石橋湛山和三木武夫系統,外交方面主張和平共處、恢復日蘇、日中、日朝邦交。在保守的自民黨中屬於最激進的左派。鳩山一郎內閣成立后,他協助鳩山首相恢復日蘇邦交,而他的下一個目標便是恢復日中邦交;宇都宮德馬與石橋首相私交甚厚,在他的影響下,石橋對同中國友好採取了積極的態度,不幸的是,這項事業由於石橋病倒而中斷。此後,上台執政的是敵視中國的岸信介政府,恢復日中邦交一事,不得不推遲。宇都宮德馬成為自民黨內的反對派,在他的倡議下,自民黨內成立了“亞非問題研究會”,從事對華和其他亞非國家的友好交往,為日後恢復日中邦交創造條件。1959年,他為了支持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曾親自赴阿爾及利亞。1972年,田中角榮內閣成立后,日本決定與中國恢復邦交。同年8月,自民黨議員團訪華,給中國帶來了有關恢復邦交的重要信息,而宇都宮德馬正是議員團成員。
70年代初,他作為日中友好議員聯盟骨幹,全力為在聯合國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席位和日本早日實現同中國邦交正常化而奔走呼號。曾任日本國會超黨派的議員組織“日中友好議員聯盟”主要領導人。 1976年10月,宇都宮德馬因不滿日本政府對金大中綁架事件和洛克希德事件的處理,宣布脫離自民黨,和鳩山邦夫、麻生良方等組成無黨派俱樂部。1979年第35屆眾議院議員總選舉中落選。
鄧小平和宇都宮德馬
宇都宮德馬始終站在反戰和平的第一線,《裁軍》每期的社論都由他執筆,他和其他日本的有識之士正是在這一陣地上,對日本政要參拜靖國神社、自衛隊海外派兵、修改和平憲法等行徑和動向進行了無情的批判。宇都宮德馬在他所著的《暴兵損民》和《禁止擴軍》兩本書中,指出擴軍備戰的四大罪惡:一、誘發戰爭;二、損害世界經濟;三、消耗世界有限資源;四、導致政治腐敗。《裁軍》的文章作者不在乎稿費微薄,有的甚至還遭到右翼勢力的威脅和恐嚇。讀賣新聞的一個編輯甚至捏造他受賄和貪污,他怒不可解,立即上告法庭,歷時數年,終於打贏了官司。讀賣新聞被迫在報紙上公開道歉並解除了該編輯的職務。
自1980年起,宇都宮德馬一直擔任日中友好協會會長,逝世前為該協會名譽會長。他一貫全力倡導日中友好,是公認的“日中友好事業掘井人”之一。為加強日中民間友好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曾訪華50多次,多次受到中國領導人的會見。他和朝鮮的關係也比較熟,又一次和朝鮮金日成見面的時候,對金正日被立為接班人很不以為然,勸告說:“政治家一代就可以了。”金日成淡淡的笑著稱讚他是“說實話的真朋友。”
有一次在回答記者“你為什麼喜歡中國”的問題時,不假思索地說:“如果喜歡日本,那一定會喜歡鄰居和鄰國,不是嗎?”這是宇都宮德馬拒絕一切官職而投身中日友好事業的原因,他堪稱真正的“無冕之王”。在自民黨內,他像堂吉訶德似的,幾十年如一日地為中日友好而奔走呼號。分析戰前、戰後日本的第一人,非宇都宮德馬莫屬。
1991年他曾被中國人民對外友協授予“人民友好使者”榮譽稱號。1986年第14次參議員選舉的時候,因為在東京競選需要20億日元的資金,他都不想出馬,後來還是被推出到一個小地方參選獲得成功,1992年競選的時候因資金壓力,宣布退出政壇。1997年他的製藥廠改組為ミノファーゲン。2000年7月1日,日本著名日中友好人士宇都宮德馬因患肺炎在神奈川縣相模原市醫院逝世,享年93歲。除了中國外,他還在阿爾及利亞享有國賓待遇,他死後,阿爾及利亞也進行了大規模的報道。他死後,家屬把他在神奈川大和市中央林間的櫻花別業贈送給市政府,建立宇都宮紀念公園。2002年(平成14年)2月1日,大和市首次的名譽市民認定。
2000年宇都宮德馬去世后,恭三繼承了父親的事業。恭三不僅兼任了製藥公司社長,還擔任日中友好協會監事。他通過對製藥公司的苦心經營,在經濟上一直支持其父創辦的《裁軍》雜誌,使雜誌能夠繼續保持初創時的宗旨和戰鬥精神,但終於無力回天,2004年雜誌發行量降到7000份,宣布停刊,日本唯一的反戰書刊就此消失。時人品論,這是一個時代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