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鎮

萬安縣下轄鎮

沙坪鎮地處萬安南部,東臨贛江,南與彈前、夏造鎮接壤,西與遂川碧洲鎮交界,北與五豐鎮相連,距贛州市40公里、贛粵高速公路20公里、105國道18公里。該鎮轄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07個村民小組。沙坪鎮距縣城25公里,距105國道18公里,距贛粵高速公路20公里,距京九鐵路贛州火車站、飛機場50公里,井岡山火車站60公里,境內實現了村村通公路。

政區沿革


清代屬萬安縣龍泉鄉三十一都,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十月划柏岩鄉原所屬之梅團、上彭、松林三個保和長橋鄉原屬之增仚以進三個保,以鄉建置稱社坪鄉,鄉公所駐陽屋。1949年8月屬萬安縣五區社坪鄉人民政府。1958年沙坪、梅團、南陽三個高級農業合作社並為沙坪人民公社;長橋、皂口、南溪三個高級農業合作社並為長橋人民公社。 1968年沙坪、長橋二公社合併為沙坪公社。1984年3月恢復鄉建置。 1997年2月改鄉為鎮。

政區劃分


2014年末下轄長橋、增仚、沙坪、梅團、外龍、南陽、里加等7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委會,102個村民小組。

人口面積


2014年末,總人口1382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620人,城鎮化率12%,總人口中,男性7011人,佔51.7%;女性6541人,佔48.2%;14歲以下674人,佔5%;15歲—65歲12047人,佔89%;65歲以上831,佔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2662萬人,佔99%,有畲族1個少數民族,人口108人,佔總人口的1%。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8千米。總面積131.8平方千米,其中陸地125.14平方千米,佔95%;水域6.66平方千米,佔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3人。

自然資源


境內資源豐富,特色產業明顯,全鎮擁有耕地面積1.3萬畝,可養水面積近萬畝,其中長橋庫汊大水面7500畝,是網攔、網箱養魚的理想場所。山上資源豐富,全鎮擁 有山林面積14.6萬畝,林木蓄積量309.5249萬根。鎮內含有豐富的鎢、鐵等礦產資源,是贛中南著名的水產之鄉、毛竹之鄉、富硒大米之鄉、小水電之鄉。生態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森林覆蓋率達75%。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奮筆題詞的迼口壁聞名海內外,著名愛國忠臣胡詮後裔居住的觀水胡氏古村也具有較高的旅遊開發價值。沙坪鎮區位優勢明顯,投資環境優越,是萬安西南板塊的商貿物流中心。

生態環境


全鎮水資源充沛,集雨面積250平方公里,皂口河穿鎮而過,多年平均年流量2.6億立方米。生態環境優美,天然棋盤石、鵝形山、古村落等多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具有可觀的觀賞和開發價值。

經濟發展


耕地面積1.74萬畝,人均1.28畝,林地面積14.98萬畝, 2014年農業總產值達到6054萬元,比上年增加8.9%,佔GDP的比重67%。
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4年生產糧食5869噸,人均460千克,優特品種有富硒水稻。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大豆、西瓜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0.0182萬畝,產量50噸,其中花生22.5噸,蔬菜種植面積0.06萬畝,產量300噸。
畜牧業以生豬、牛、雞、鴨、鵝為主,2014年生豬飼養量4637頭,年未存欄4300頭,牛飼養量532頭,年未存欄400頭,家禽飼養量61.06萬羽,上市家禽42.1萬羽,畜牧總產值405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6.7%。
漁業以鮰魚、羅非魚、鯿魚彭澤鯽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面積600萬平方米,2014年網箱養魚1945箱,產量2917.5噸,魚塘養殖面積20公頃,產量19.2噸,漁業總產值2936.7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8.5%。

社會建設


進入“十一五”規劃新時期,沙坪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工業強鎮、開放興鎮、生態立鎮的發展戰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團結拼博,銳意進取,全面推進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一個經濟繁榮、生態優美、和諧穩定、文明進步的新沙坪必將在萬安南部快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