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類學史

中國人類學史

《中國人類學史》是2006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鴻保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3月1日)
叢書名: 21世紀社會學系列教材
平裝: 248頁
開本: 16開
ISBN: 7300071511
條形碼: 9787300071510
尺寸: 22.8 x 17 x 0.9 cm
重量: 340 g

作者簡介


胡鴻保,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雲南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后就讀於中央民族學院和中山大學,1985年、1989年先後獲法學(民族學)碩士、歷史學(文化人類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民族文化與社會史,主要教學領域為中國民族史、人類學史
參與編寫的教材和翻譯的著作有《社會學概論新修》、《應用社會學》、《中國人類學逸史》、《中國民族的形成》等。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簡明的中國人類學史教材,以人類學在中國的發展史為基礎,從當代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三科並列”的實際出發,對這段百年學術史進行了梳理和反思。注重“主觀互滲”和“換位思考”是本書的特點之一。對於人類學在中國古代和近現代某些“無名有實”時期的歷史、近代學科的本土化、研究範式轉換在大陸與台灣的不同表現、改革開放以來異軍突起的海內外人類學家對大陸的漢人社會研究等,書中都做了回溯性的探討和新的闡釋。
本書也可以幫助讀者通過學科史來進一步理解人類學的研究方法。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人類學的定義與學科體系
一、人類學的定義
二、人類學的體系
三、中國人類學與社會學的聯繫與區別
四、中國人類學的特色
第二節 中國人類學史的分期
一、分期問題
二、對於分期問題的商討
第三節 人類學重建以來學科史研究若干問題
第二章 中國人類學發展的背景
第一節 近代以前中國的人類學知識
一、西方人文傳統里的民族志與人類學
二、中國古代人類學知識的積累
三、反觀古代中國的人類學研究
第二節 早期人類學譯著與介紹
一、中國近代化的時代背景
二、早期人類學著作的翻譯與解說
第三節 相關教學機構的建立與早期學術活動
一、人類學相關教學機構和課程設置初現端倪
二、歸國留學生對人類學的推動
三、早期的實地調查
第三章 中國人類學的創立和初步開展
第一節 中國人類學學科的創立
一、民族國家建構的現實需要
二、蔡元培與《說民族學》
三、獨立學術研究機構的成立
四、中國人類學田野調查的啟動
第二節 田野工作與學科理論研究
一、田野工作的廣泛開展
二、學科規範建設
三、人類學家的博物館
四、中國民族學會的建立
第三節 學科格局與理論流派的初步形成
一、華東、華南和華北的三足鼎立
二、學科理論流派的初步形成
第四章 抗戰時期及戰後的中國人類學
第一節 人類學研究重心向西部的轉移
一、集結地之一——雲南
二、集結地之二——四川
三、西部其他地區
四、淪陷區的人類學研究機構
第二節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規模展開
一、邊疆族群研究
三、魁閣——社區研究的延續
四、延安的民族問題研究
五、淪陷區的人類學研究
第三節 戰時及戰後的重要研究成果
一、調查成果的整理
二、人類學研究的重振和發展
三、早期中國人類學中國化的討論
第五章 新中國建立與學科新定位
第一節 革命政權的建立對學術的影響
一、艱難的抉擇與思想改造
二、知識分子地位的變化
第二節 民族研究旗幟下的社會學與人類學研究
一、新局面和新思路
二、院系調整
三、新格局的形成
第三節 蘇聯模式的影響
一、20世紀50—60年代的中蘇關係與
蘇聯“人類學科學”模式
二、作品翻譯和人員交流
三、理論影響
四、雪泥鴻爪
第六章 民族識別與社會歷史調查
第一節 民族識別及其理論意義
一、緣起及階段性成果
二、關於識別原則的認識和理論探討
三、反思
第二節 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
一、緣起及調查設計
二、調查的開展
三、階段性成果
第三節 民族譯名和民族形成問題的討論
一、關於漢民族形成問題的討論
二、民族譯名和民族形成問題的討論
三、世紀之交關於族群理論的爭鳴
第七章 台灣地區的民族與人類學研究
第一節 來龍去脈:台灣地區人類學傳統的形成
一、台灣地區人類學的歷史分期和傳統
二、日本學者的研究
三、台灣人類學的大陸南派傳統
第二節 民族志與文化史(1949—1965)
一、人類學機構的設立和研究工作的開展
二、民族志的積累和文化史的構建
第三節 反觀自照:1965年以後的漢人社會研究
一、漢人社會研究範式的興起及其背景
二、新範式下的研究工作
三、應用研究
第四節 自立門戶:科際整合與中國化探索
(1970年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
二、中國人性格研究
三、“社會及行為科學的中國化”研討
第五節 上下求索:社會開放之後的多元化(1987~ )
一、重新思考原住民研究
二、與社會實踐有關的研究
三、“本土化”研究
四、對文化內在意義的研究
五、對台灣以外地區的研究
六、探討基本文化分類概念
七、對學科史本身的反思
第八章 人類學的復興
第一節 機構重建與新作出版
一、歷史分期
二、機構重建與新作出版
第二節 游移的學科地位與人才培養
一、游移的學科地位
二、專業人才的培養
三、滲透與拓展
第九章 人類學重建以來的漢人社會研究
第一節 漢人社會研究的倡導與實踐
一、從“山野研究”到“走出山野”
二、田野來風與理論回應
第二節 區域性的地方社會文化研究
一、閩台地方文化與漢人社區研究
二、廣東族群與區域文化研究
第三節 追蹤研究與鄉村社會的變遷
一、費孝通的江村研究
二、從《金翼》到《銀翅
三、華南名村的重訪
四、華北村落的再研究
第四節 海外人類學的鄉土中國研究
一、20世紀六七十年代台灣、香港的漢人社會研究
二、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大陸鄉村研究
三、海外研究的觀察視角與焦點問題
結束語
一、必須意識到認識主體本身的局限性
二、中國人類學史與中國民族學史的同一與分流
三、增強學科本體意識對於一門學科發展的重要性
附錄一 中國人類學史大事記(1898—2002)
附錄二 中國人類學主要教學研究機構一覽
三、中山大學人類學系
五、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
六、雲南大學人類學系
七、清華大學社會學系人類學研究所
八、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人類學研究所
九、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人類學組
十、台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十一、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十二、台灣“台灣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十三、台灣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十四、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