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梁公街

狄梁公街

傍臨山西省民俗博物館三晉名剎崇善寺的狄梁公街,並不為大多數人所熟知。它全長不過二百米,寬也就八米左右,是一條地地道道的小街。狄梁公街,原名狄公祠街,顧名思義,因該街有奉祀唐初名相——梁國公狄仁傑的祠堂,故名。據地方史料記載,當年的狄公祠並不在太原城中,也不在今天的狄梁公街。“舊祠在(城南)狄村”,即南距太原城十里之遙的狄仁傑故里。隨著時代的推移,狄村的狄氏人家先後遷徙,不知所處,狄公祠亦因無人祭祀、維修,逐漸頹壞。一直到明代為續祀狄公,才將狄公祠由狄村的廢址上遷入城中崇善寺北端東側,仍用舊名。

命名背景人物


狄仁傑畫像
狄仁傑畫像
梁國公狄仁傑(630年-700年),字懷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政治家。是海內外盛知的著名歷史人物,故里在今太原市區東南的狄村。他活動於初唐,以明經舉第,先後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即:工部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等職,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傑擔任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宰相),成為宰相。但不久就被來俊臣誣陷下獄,平反后貶為彭澤縣令,契丹之亂時被起複。
神功元年(697年),狄仁傑再次拜相,任鸞台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納言、右肅政台御史大夫。他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續。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進封內史,並於同年病逝,追贈文昌右相,謚號文惠,后又追贈司空、梁國公。
任官期間,剛正廉明,明察善斷,多平冤獄,扶善除惡,以不畏權貴著稱,倍受世人稱讚。在武氏則天執政時代,仁傑數次被佞官酷吏誣陷,被謫被貶,甚至落入牢獄,幾喪性命。但是,每次都智破羅網,安度險關。後來,他的聰明才智和公正無私得到武氏的賞識,遂成為武周時期的肱股之臣,官拜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成為初唐至盛唐之際的風雲人物。仁傑為官,知人善任,為唐王朝連連舉薦德才兼備的良臣,被朝野公認為“唐祚送俊之臣”,武則天也尊稱其“國老”。死後,追進梁國公,世稱“狄梁公”,有“北斗之南一人而已”之譽。關於狄仁傑的傳奇故事,千百年來流傳不絕。尤其是描述他神機妙算、斷案如神的奇聞軼事,更是風靡海內外,享有“東方福爾摩斯”的美譽。

依傍崇善寺


崇善寺
崇善寺
狄梁公街的中段東側,便是紅牆映掩、古樹森森、梵殿巍峨、經藏繁富的名剎“崇善寺”。此寺,原名白馬寺,后改延壽寺,大約創建於隋唐之際。相傳隋煬帝北巡時曾以此為行宮,唐高宗李治亦攜武則天,臨幸於此。明初之前,該寺是太原府城東門外的古剎。洪武初擴建太原城時,將其圈入城內。洪武十六年(1383年),晉王朱㭎之母“孝慈高皇后”去世,晉王便在這所寺院,為其母頌經超度。事後,他為紀念母親,遂在原古寺的基礎上,大肆擴建,歷時十載,寺院擴建后更名“宗善寺”。擴建后的宗山寺,南北長169丈,東西寬89丈,總面積歷16.4萬平方米,真是“規模宣序,貌若仙宮”,“不惟甲於太原,誠蓋晉國第一之偉觀也”。後來,晉王依堪輿家提議,在宗字上加一山字,以辟鎮山祟,宗善寺遂更名“崇善寺”,一直沿用至今。
崇善寺大悲殿
崇善寺大悲殿
不幸的是,清同治三年(1864年),寺宇失火,寺內主要建築毀於一旦,僅存最北的大悲殿院落一隅。現存的文廟,便是光緒七年(1881年)在原崇山寺主要建築的廢墟上重建的。狄梁公街,在它問世后的年代里,目睹了這裡的興衰與巨變,陪伴著寺院的晨鐘暮鼓,度過了漫長的一年又一年。它將以它古老的傳說、古老的文化以及古老的風貌,贏得人們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