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少年
鄭振鐸創作的詩
《我是少年》是現代作家、詩人鄭振鐸於1919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此詩是鄭振鐸早期的一首慷慨激昂、充滿激情和活力的詩,詩中非常簡明直白地說出少年青春鮮活,熱血沸騰的氣質,表達了一種進取前進的意志和追求光明新生活的信念。全詩像一部進行曲,雖然直白、粗糙,但它恰好在這粗糙的氣勢上,充滿了一往無前,青春進取的熱烈精神,顯示了一代覺醒了的新人蓬勃的朝氣,融入了當時的民族最強音。
•
!!
我有如炬的眼,
我有思想如泉。
我有犧牲的精神,
我有自由不可捐。
我過不慣偶像似的的流年,
我看不慣奴隸的苟安。
我起!我起!
我欲打破一切的威權。
• 二
我是少年!我是少年!
我有濆騰的熱血和活潑進取的氣象。
我欲進前!進前!進前!
我有同胞的情感,
我有博愛的心田。
我看見前面的光明,
我欲駛破浪的大船,
滿載可憐的同胞,
進前!進前!進前!
不管它濁浪排空,狂飆肆虐,
我只向光明的所在,進前!進前!進前!
此詩是鄭振鐸正式發表的第一首新詩。當時,他正是剛剛二十齣頭的青年,一名大學三年級的學生。鄭振鐸於1918年考上北京鐵路管理學校高等科。當時,《新青年》編輯部已至北京,古城正醞釀著一場震撼整個中國的暴風驟雨。而鄭振鐸則在課餘飢似渴地閱讀介紹新思想的書刊和俄國現實主義文學作品,不久又投入了五四新文化運動,並與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人物李大釗、陳獨秀等建立了聯繫。他在該年11月1日與瞿秋白等創辦了《新社會》旬刊。在他寫的發刊詞中豪邁地表示要創造一個“自由平等,沒有一切階級一切戰爭的和平幸福的新社會”,這首《我是少年》即發表在該刊創刊號上。
此詩首先讓人感受到的是強烈的五四時代精神。通篇竟用了二十個“我”字,令人想到三個多月後郭沫若發表的《天狗》:“我飛奔,/我狂叫,/我燃燒!/我如烈火一樣地燃燒!/我如大海一樣地狂叫!/我如電氣一樣地飛跑!……”也許,鄭詩沒有郭詩那樣“狂”;但其反抗叛逆的思想無異,熱烈進取的精神則一。鄭振鐸與郭沫若分別是文學研究會與創造社這兩個不同流派的新文學社團的主要負責人與代表作家,但他們最早的詩的風格竟這樣相似,這說明形勢所趨,潮流所向,對於一切進步的文學青年來說,有著超乎文學流派、創作方法之上的強大影響。
從藝術上看,這首詩沒有巧妙的構思、美麗的修辭,在形式上似乎是略嫌粗糙的。但是,它以氣勢取勝,以激情動人,一往無前,先聲奪人。它的第二段竟一連用了九個“進前”,猶如吹響了嘹亮的進軍號角。它像一篇豪邁的宣言書,坦露了少年鄭振鐸的壯懷豪情。詩中的“我”,是詩人自己,同時又是當時整個朝氣蓬勃的覺醒了的一代人。可以說,鄭振鐸一放開詩喉,便向內融入了當時民族的最強音;同時,也向外匯入了時代的金雞的晨唱。
在美國哈佛大學任教授的語言學家趙元任,曾為該詩配過朗讀用的表譜,並親自朗誦,灌成唱片,廣泛流傳於國內外。他在所編《國語留聲片課本》中說:“這一首的節律頗複雜”,“念起來要照意思變通”,指出了該詩在節奏韻律藝術上的特色。
現代作家劉揚烈《“五四”新詩的藝術特色》:“這個時期的創作一般都做到了明白曉暢,意境翻新。他們大多採用經過提煉的口語,讀起來明曉暢,令人感到親切、清新。……無論是直白地說理或濃厚的抒情,都很注意詩的真實感;那時,在說理詩中往往注入一種哲理,給人以啟迪或警醒,這也是一大特點,如……鄭振鐸的《我是少年》等等。”
現代作家葉聖陶《〈鄭振鐸選集〉序》:“振鐸兄的這首《我是少年》可以說是當時年輕一代覺醒的呼聲……跟他結交四十年,我越來越深地感到這首詩標誌著他的一生,換句話說,他的整個生活就是這首詩。”
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王宏印《意象的萌發·新詩話語釋讀》:“鄭振鐸寫於1919年的《我是少年》,就是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意願的。當時詩人還是一名二十歲出頭的大學生。詩人與言說者的統一性表現在二者之間全無矛盾,即言說者不能超出詩人個人的身份而說一些自己無法承當的話做一些自己無法承當的事。可以說,詩中每一句都是詩人鄭振鐸可以做到的,即便是在理想的狀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