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西部新城
濟南西部新城
濟南西部新城是位於濟南市西部,跨濟南市槐蔭區、長清區兩區,核心區位於濟南西站片區的新城。其核心區西客站片區是濟南市城市總體規劃中的三大城市副中心之一。
新城總面積約 450 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 26 平方公里,由以濟南西站片區、大學科技園和濟西濕地公園為核徠心的三大功能板塊組成,是中國規模最大、投資最高的城市新區建設項目之一。以京滬鐵路樞紐為依託,以商務、金融和物流產業為支撐,以會展、行政辦公、文化、體育為核心的濟南市西部新城區,同時也是濟南市新的“門戶”和“窗口”,是濟南市代表山東省對外聯繫的口岸,是濟南市由內向型城市向外向型城市轉變的主戰場。
濟南西部新城東起二環西路高架,西、北至黃河,南至五峰山,總面積約450平方公里。是中國環渤海地區南翼及黃河中下游地區區域核心——濟南市的三大新城區之一。新城由以濟南西站片區、大學科技園和濟西國家級濕地公園為核心的,各具特色、功能互補的三大功能板塊組成。
西進戰略緩緩拉開帷幕,新的城市發展制高點正逐步形成,高水準的前瞻規劃、現代化的建設理念、開放性的城市設計,讓這座新城散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比肩國際水準的規劃,正精心打造著區域金融服務中心、交易中心、會展中心、文化中心、商業中心、總部中心;臘山湖公園、長清湖公園、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靈山秀水間一土一木間都散發著濃濃的自然氣息,充滿經濟活力、人文魅力、生態引力的西部新城將成就“齊魯新門戶、泉城新商埠、城市新中心”。
交通暢達的動力之城
時空因速度而改變,生活因暢達而從容。城區內約450公里縱橫交錯的內部主次幹路系統與濟菏高速、京福高速、京滬高速、104國道、220國道,以及2011年通車的京滬高鐵等外部交通構成了暢達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15分鐘內可到達老城中心,30分鐘可到達機場,一個半小時可到達北京,兩個半小時可到達上海。
配套完善的魅力之城
經過近幾年的建設,濟南西部新城基礎配套設施日益完善,共建成主次幹道約200公里,各類管線同步下埋,變電站、熱源廠、污水廠等城市配套已陸續建成運行,學校,醫院、文體中心等公共配套將相繼完善並日益成熟。
生態宜居的低碳之城
濟南西部城區自然環境優美,有天下第一山——泰山山脈的余脈、五峰山、蓮台山和北大沙河、長清湖、玉符河、臘山公洪河、小清河等,山水資源豐富,佔地5000畝的園博園、33平方公里的國家濕地公園更是形成了西部城區自然生態環境的亮點。
以“低碳、環保,生態、節能”為新城規劃建設的主要理念,在新城建設中,我們充分結合工程建設,運用了太陽能、綠色建築、建築節水、智能化管理等多項生態節能環保科技成果,更是為新城居民營造出了低耗高效、陽光健康的一流城市居住環境。
和諧雋永的文化之城
城區內名勝古迹眾多,文化底蘊濃厚,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6處,市級16處,是山東省重要的旅遊景區之一。興福寺、靈岩寺、齊長城、齊魯碑林、漢代石室孝堂山承載著濟南的悠久歷史,崮雲湖、五峰山、蓮台山展示著讓人流連的自然之美。
以“展示齊魯文化內涵,彰顯泉城特色”為新城建設的文化思維主調,在新城建設中,我們充分結合實際工程建設需要,吸收高端文化資源,將文化因素滲透到規劃設計和工程建設中去,通過規劃方案、建築單體、街頭小品以及活動展示等各個方面展現齊魯文化風貌、彰顯魅力泉城特色。按照這一理念,我們規劃建設了省會文化藝術中心、全民生態環境教育基地、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園等硬體文化設施,同時將在區載內整合省、市、區級的文化藝術院團,各類演出將大大提升區域的文化氣氛。
活力豐沛的產業之城
濟南西客站
京滬徠高鐵濟南西站片區建設是帶動西部城區乃至整個城市建設的重點工程,對作為經濟強省省會城市的長遠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機遇意識,牢牢把握京滬高鐵建設這一歷史性機遇,把西客站片區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把它作為全運會後拉動全市投資增長、加快現代化城市建設、保障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舉全市之力加快推進西客站片區的開發建設。
京滬高速鐵路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一次性投資規模最大、世界上一次建成線路最長、技術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京滬高鐵的貫通對於長三角和京津冀的帶動作用不言而喻。而濟南西客站作為京滬高鐵上的一顆“明珠”,對於濟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也同樣深遠和重大。多年以來,受基礎條件、區位規劃等因素影響,總面積達151.48平方公里的槐蔭區發展受到極大制約。“有鐵路沒有車站,有機場沒有民航,有黃河沒有大橋”是槐蔭區基礎現狀的真實寫照。
隨著濟南西站片區建設的加快推進,槐蔭區迎來了百年不遇、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性發展機遇。目前,西客站片區大建設的序幕已經拉開。槐蔭區按照市指揮部的統一安排部署,積極協調配合西區投融資管理中心,緊緊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有利時機,加快推進“兩片、兩線、兩點、兩縱、兩橫”基礎設施建設,以只爭朝夕的精神迎接“高鐵時代”的到來。
西客站片區融中央商務區城市綜合體、交通樞紐型城市綜合體、城郊型城市綜合體等為一體,是泉城經濟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的象徵。在西客站片區中,大量閑置資源將被直接激活,城市生活的各種要素將以一種嶄新的空間秩序重新展現,相互依存和促進,形成一個複合功能、高效率的綜合體。濟南西客站建成后,將為濟南西部地區經濟、文化、交通、地產、城市建設、社會生活等發展帶來新的難得契機。同時,濟南西客站周圍將建設濟南最大的物流園區,極大改善當前濟南西部相對落後的狀況。
濟南西站樞紐建設將率先引爆區域房地產開發熱潮。根據有關規劃,濟南西站區域將率先發展金融服務和商業會展等核心產業,利用5到10年時間,精心打造核心區總部街、金融街、會展中心、文化休閑街和專業商業街等特色街區,全力構建濟南門戶HBD(樞紐商業區)。西客站片區將建成濟南首屈一指的現代化、複合式、超大型城市綜合體,成為帶動西部城區乃至整個濟南經濟騰飛的動力引擎。
濟南西站片區,東至二環西路,南至津浦鐵路,西至濟西編組站,北至小清河,總面積約55平方公里,總建設規模約5000萬平方米。按照規劃,西客站片區中心區東到二環西路,西到京福高速公路,北到小清河,南到臘山分洪河,規劃總面積約26平方公里,總建設規模約3000萬平方米。西客站片區將形成“一站、雙軸、三心、多組團”的城市發展空間結構,“一站”即濟南西客站及其核心地區,“雙軸”是指東西向的公共服務發展軸和南北向的臘山河生態休閑景觀軸,“三心”是指綜合樞紐中心、文化藝術交易會展中心、商業商務中心,“多組團”是指多個綜合功能組團。其中,核心區6平方公里,總建築規模約1800萬平方米,京滬高鐵五大始發站之一的濟南西站,就位於核心區西部。該區域將依託交通樞紐中心、文化會展中心、商業商務中心,自西向東形成站前商務區、文化會展商務區和商業商務區三大功能區,構建西部新城城市綜合體。
濟南大學科技園東起京福、京滬高速公路,西、北至濟菏高速公路,南至崮山鎮以南一帶山體,總規劃總面積43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29平方公里。按照規劃,大學科技園將形成“一軸、兩心、多組團”的城市發展結構,一軸即沿大沙河的生態景觀軸,兩心即依託園博園形成的現代產業核心和依託文化創意形成的綜合功能中心,多組團即高校、居住、研發產業、生態旅遊、休閑度假等多個功能組團。目前,園區配套設施日趨完善,並已吸引山東師範大學、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藝術學院、山東中醫藥大學、齊魯工業大學等10所高校、18萬師生入住,園區文化創意、旅遊休閑、教育培訓及會議會展等產業日趨成熟,14萬平方米的數娛大廈投入使用,8萬平方米的學生商業街建成,佔地5000畝的園博園已開園納客,四星級名仕學府酒店、園博園度假酒店、國際會展中心相繼運營,上海世博會山東館重建暨文化創業產業區項目、奧特萊斯綜合體、龍湖睿城綜合體、銀座商業中心等項目即將開工建設,城市配套功能將不斷完善。大學科技園區逐步成為具有高教科研、生態居住、商業流通、商務辦公、旅遊服務、文化產業等功能的城市新區。
濟西濕地公園東到南水北調東線引水渠,西到高懷路,北到玉符河南河岸線,南到馮庄村與老李村間道路,總面積約33.4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工程11.3平方公里,分為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等功能分區。在立足保護濕地生態的基礎上,濕地公園將發展休閑旅遊、科普教育、生態環保,打造濟南的生態文化教育休閑區,打造一處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樂園,提升城市品質。濟西濕地公園已被批准為國家級濕地公園,建成后將是江北最大最具特色的濕地公園。計劃2013年10月對外開放。
濟南西站前廣場
西部城區由以濟南西站片區、大學科技園、濟西濕地公園為核心的三大組團構成,其中規劃建設用地約450平方公里。
該區域地勢平坦,地質條件良好,空間資源極其充裕。空氣質量良好,自然環境優美,綠化率較高。黃河、玉符河等水資源豐富,生態和諧宜居;京福高速、濟荷高速、220國道、104國道等多條快速交通通道在這裡穿過,交通條件優越;大學園、園博園、高鐵站等重大工程的建設,為西部城區發展拉開了序幕。
今後五年全區要以建設經濟強區、現代新區、文化名區、宜居美區為主攻方向,並提出了打造“文化新高地”的新口號。
據了解,近年來,槐蔭區一直致力於打造三大片區。“三大片區”就是把槐蔭151平方公里劃分為3個50平方公里進行打造。濟南西站片區約50平方公里突出“新”,著力打造“活力新區”。京滬高速公路以西約50平方公里突出“水”,著力打造“生態片區”。二環西路以東約50平方公里突出“特”,著力打造“特色街區”。三大片區是槐蔭西部新城的主要框架,也被賦予了“齊魯新門戶、泉城新商埠、城市新中心”的定位。但是在今年,三“新”之外,又添一“新”即“文化新高地”。
今後五年,全區將以多個文化項目為依託,大力發展演藝、動漫、美術、出版、影視等文化產業,并力促文化與旅遊、通訊、會展、商貿、休閑等產業的有機融合,努力建設現代文化名區。
21世紀城市發展論壇亮相泉城
2010年9月17日,21世紀城市發展論壇在山東大廈金色大廳舉行。論壇圍繞濟南城市建設實際,通過高層專家的演講和對話,深入詮釋新城市化內涵,對濟南市新城規劃建設進行了前瞻性的研究探討。
據了解,本次論壇由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濟南市規劃局,濟南市西區投融資管理中心,濟南日報報業集團,中共濟南槐蔭區委、區政府,中共濟南長清區委、區政府共同主辦,主題為“濟南西部新城與新城市化”。論壇設立了主題論壇和兩個對話式分論壇,通過回顧、展望濟南城市變遷和發展,論壇從城市規劃、產業培育、城市文化三個層面,探討了現代新城區發展的趨勢和模式,為濟南城市新區建設出謀劃策。
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主席、新加坡大學建築系諮詢委員會主席劉太格,中科院院士、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鄭時齡,同濟大學校長助理兼創意院院長、上海世博會總設計師吳志強,中國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潘知常等高層專家,圍繞新城建設與發展模式選擇、城市新區建設與產業培育、高鐵背景下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周邊城市產業發展合作與展望等多個熱點話題,展開了精彩的演講和論述。
山東浙商大廈落戶西部新城
山東浙商大廈是濟南西部新城的地標性建築,由現代聯合集團投建。作為山東浙商總部基地的首期開發項目,總建築面積7.1萬平方米,主樓3.6萬平方米,共21層,作為高端寫字樓,為在山東的50萬浙商服務,成為浙商的創業之家。
山東浙商大廈的主樓為高端寫字樓,建成后將成為駐魯浙商的創業創新之家;裙樓為浙江名特優產品展銷中心,致力於打造“山東浙商中央商務區”和“浙江名特優產品全國流通中轉站”的“大物流”概念,預計開放后,年成交量將達到百億元。
山東浙商大廈是促進魯浙兩省文化和信息交流、共建的互動新平台,其建設和運營的目的在於實現資源互補、信息對稱,為連接魯浙兩省經濟合作與交流發揮橋樑和紐帶的作用。山東浙商大廈內還設立了山東省各地市政府招商接待中心,旨在通過省會的輻射力吸引省內各地方政府招商信息的匯聚,使浙商優勢資本、技術與政府招商達到無縫對接。
2019年,濟南槐蔭區委副書記、區長朱玉明現場表示,浙商大廈在2005年就正式開工建設,證照齊全、手續完備,但因為資金跟不上,就邊建邊停,一直建設沒有完成,沒有驗收,沒有投入使用。
核心區將依託全運會和園博會,建設濟南新城市文化中心,並通過舉辦2013年中國藝術節的契機,帶動起整個西區核心區文化中心的發展,濟南西部將迎來經濟發展的春天。
按照規劃,在京滬高鐵濟南西客站片區建設的濟南市文化中心將成為“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的主場館。濟南文化中心包括6萬平方米的大劇院、4萬平方米的圖書館、1.5萬平方米的美術館、1.5萬平方米的群眾藝術館以及2萬平方米的公共配套設施。其中,大劇院將設1600座的歌劇院、1500座的音樂廳和500座的多功能廳等。
濟南文化中心的設計方案從全球範圍內進行徵集,共有十幾套方案進入初選,進入最終評審階段的方案有三套,其中設計師保羅·安德魯的方案勝出。記者了解到,有關方面將與保羅·安德魯的設計團隊做進一步溝通,進行優化、完善,為項目實施創造條件。
據悉,濟南文化中心選址在槐蔭區段店鎮大飲馬村,該位置是西客站核心景觀軸和臘山景觀帶兩條城市發展帶的重要節點。據濟南市西區投融資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濟南文化中心年內開工,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大劇院、音樂廳、多功能劇場等,建設規模約7萬平方米。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濟南市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另據了解,近日,京滬高鐵濟南西站片區會展中心效果圖正式公布。根據計劃,該會展中心將於年內開工,2013年竣工。
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在濟南西部新城舉辦,借這個契機,槐蔭區將大力發展文化體育事業,加強基層文化設施和文體陣地建設,推動槐蔭文化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積極打造文化槐蔭品牌。
截至目前,該區已建成和基本建成綜合文化站5個、規範化社區文化中心9個、規範化農村文化大院17個。到2012年,該區將再建成規範化街道綜合文化站3個,規範化社區文化中心13個,規範化農村文化大院9個,力爭到2013年5月底,建成城市“十分鐘文化圈”和農村“十里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