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民間流行的一種說唱伎藝,亦作“淘真”。元、明以至清代,民間還在演唱。“陶真”的記載,最早見於南宋《西湖老人繁勝錄》,當時在臨安(今杭州)十三軍大教場等寬闊場所,“撲賣並路岐人在內作場”時,演出中就有“陶真”:“唱涯詞,只引子弟;聽陶真,儘是村人。”南宋詩人陸遊曾寫《小舟游近村舍舟步歸》詩,其中第四首:“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一般認為寫的即是當時農村唱陶真的情況。陸遊這首詩是慶元間在家鄉山陰時所作,山陰即今紹興,離臨安不過百餘里,《繁勝錄》中所載,也是南宋慶元前後的事情,足見當時陶真這種民間伎藝,深受農民喜愛和在浙東一帶農村流行演唱的情況。蔡中郎這個故事,由於在民間說唱中流傳較廣,才成為後來南戲《趙貞女蔡二郎》和《琵琶記》的創作題材。
元代關於陶真的記載不多,只有元末高明《琵琶記》第17出《義倉賑濟》中有一段凈丑的唱屬陶真。在唱的中間又吸收了民間
蓮花落的腔調及和聲,成為一唱一和,已經不儘是陶真的唱調了。
明代關於陶真的記載較多。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余》記載,當時“杭州男女瞽者,多學琵琶,唱古今小說、平話,以覓衣食,謂之陶真”。並引明初瞿宗吉過汴詩:“陌頭盲女無愁恨,能撥琵琶說趙家”,說明“其俗殆與杭無異”。說明在明代杭州與
汴梁(今
開封)都有盲者唱陶真以覓衣食,所不同的是在宋代唱陶真用鼓伴奏,至明代則用琵琶來伴奏了。另據田藝衡《留青日札》中講,明代陶真的聽眾已不僅是農民,而且有城市的市民,以至“大家婦女”也都喜歡聽陶真。
到清代
嘉慶年間,捧花生《畫舫餘談》中記載
南京孔廟前演出百戲伎藝中也有陶真。
李調元《童山詩集》卷38《弄譜百詠》中的一首:“曾向錢塘聽琵琶,陶真一曲日初斜,白頭瞽女臨安住,猶解逢人唱趙家。”其題為“聞書調一名陶真”,可知當時杭州仍有瞽女唱陶真。從“聞書調一名陶真”來看,說明清代“陶真”也稱為“聞書調”了。“聞書”為“文書”之誤,據范述祖《杭俗遺風》講,當時杭州稱
彈詞為文書,現在寧波彈詞也稱為“四明文書”。始於明代
嘉靖、
萬曆年間的“彈詞”,在江浙民間流行,也是用琵琶伴奏,唱詞為
七言句式。由此可知,陶真這種伎藝後來可能漸與彈詞合流,被彈詞所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