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窮氏

有窮氏

有窮氏:是夏朝時期位於山東半島的一個善射的部落。后羿曾為其酋長。

簡介


后羿據說是夏朝東夷族有窮氏首領,善於射箭。當時夏王「啟」的兒子「太康」耽於遊樂田獵,不理政事,被后羿所逐。太康死後,后羿立太康四弟仲康為夏王,實權操縱於後羿之手。但后羿只顧四齣打獵,後來被親信「寒浞」所殺。
相傳,啟的兒子太康常到野外打獵。有窮氏的酋長后羿乘他在外時,襲佔了國都斟潯。后羿的義子寒浞與后羿少妃純狐通姦合謀,在三年時間內,陸續害死了后羿的親信大臣武羅、伯因、熊髠、尨圉等人。到后羿十九年(己卯,公元前2022年),朝中的大臣幾乎都成了寒浞的死黨。寒浞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便打算找機會殺死他。不久,他與純狐通姦時,被酒醉后的后羿捉姦在床。后羿盛怒之下欲殺死寒浞,但他哪裡是寒浞的對手,反而被寒浞把他殺死在寢宮的床上。寒浞隨即升殿宣布了后羿的罪狀,然後自立為王,改國號為寒,立純狐為正妃,以庚辰年(公元前2021年)為寒浞元年。乘他出獵回來時,把他殺死,霸佔了他的位子和妻子純狐。太康失國后,逃到洛水之濱。他的侄孫相住在帝丘(近河南濮陽西南),又為寒浞所滅。相的兒子少康長大后,在有虞氏(主要活動在今河南丘東)的幫助下,經過多年努力,終於滅掉寒浞,復興夏朝。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少康中興”。

探源


“有窮“的“窮”是什麼意思?《左傳·襄公四年》孔穎達疏:“羿居窮石之地,故以穹為國號,以‘有’配之,猶言‘有周’、‘有夏’也。”清代李玄伯認為,窮石為窮丘之誤,窮是羿的圖騰(《中國古代社會新研》)。
窮(上古音gĭwəm)是窮的簡化字,又通穹(上古音ķĭwəŋ)。《爾雅·釋天》:“穹、蒼蒼:天也。”發明弓箭以後,便以ķĭwəŋ來命名“弓”。試比較壯語kuN¹(弓)、傣語kuN¹(弓)、仫佬語cRN¹(弓)、毛南語cRN¹(弓)。《釋名·釋兵》:“弓,穹也。”有窮氏可能是以善於造弓而得名。人類是先認識天空以後才發明弓的,而不能是相反。“有窮后羿”很可能就是在以善於造弓而得名的有窮氏基礎上加工創造出來的人物。
穹本義指半圓的、弓形的彎曲空間,比如天空、氈帳等。南島語Hula(圓)在高山族阿眉斯語中作kimulu(圓球);在壯侗語中的水語作qoºlu⁵(圓)或qoºlo³(圓)。以後沿著兩個方向發展,其一:一分為二,斷裂為兩個詞;其二:急讀為一個音。比如在仫佬語中變為kon⁶(圓),在黎語中變為gom⁴(圓)、hwom¹(圓)、lun⁵(圓),在壯語中變為lu:n²(圓),在傣語中變為lɔm⁶(圓)。到了漢語形成的時代,加之受漢字用獨體字表示詞的影響,也沿著兩個方向發展。斷裂的例子很多,前一個音節有:壺或瓠(葫蘆)、窠(巢穴)、窟(洞)、窖(地室)、竅(孔穴)、窺(從孔隙處往外看)、窾(中空)、管(圓筒)等;后一個音節有:瘤(圓疙瘩)、瑠(圓珠)、摟(圓抱)等。最有意思的是“窶”字,既讀ju,又讀lou,可見仍處於尚未完全斷裂的狀態。這是“窶”源於古越語的證據之一。急讀的例子有:窟窿/孔(中空)、空(孔也)、拱(合兩手)等。王力把孔(khong)與好(xu)也作為同源詞。壯語kuN¹(弓)、傣語kuN¹(弓)、仫佬語cRN¹(弓)、毛南語cRN¹(弓),與仫佬語kon⁶(圓)、黎語gom⁴(圓)、hwom¹(圓)都是同源詞,寫成漢字,就是“穹”。有窮氏,就是以“弓”為標誌的部落。這個部落屬於東夷的一部分,其首領為羿。它與北方以“日”為圖騰的夏人發生衝突,並一度取代了夏的統治。這便是“后羿射日”的歷史真相。
當然,“有窮氏”得名還可以作另一種解釋,就是與后羿族所住的房子有關。蒙古人用樹枝和細棍構成的蒙古包,是圓的,象帳幕一樣,蒙古語稱為gər,意為“家”。古代漢族稱其為穹廬。《黑韃事略》云:“其居穹廬,即氈帳,無城壁棟宇,遷就水草無常”,“穹廬有二樣,燕京之制,用柳木為骨,…可以舒捲,面前開門,上如傘骨,頂開一竅,謂之天窗,背以氈為衣,馬上可以載。草地之制,以柳木織定硬圈,徑用氈撻(搭)定,不可卷舒,車上載行,水草盡則移,初無定日。”《馬可波羅遊記》云:“其房屋用竿結成,上覆以繩,其形圓,行時攜帶與俱,交結其竿,使其房屋輕便,易於攜帶。”帳幕以一個用交錯的棍棒做成圓形的骨架,現今草原上所用者為舒捲式或拆折式,拆折式的柳笆牆多為六塊或八塊,舒捲式者不多見。這些棍棒的頂端匯合成一個小圓圈向上伸出,以便射入光線和排煙,在帳幕中央生火。帳的側面和帳頂都以毛氈覆蓋,帳門也是以毛氈製成的,帳幕的門,朝向南方。主人的床榻安置在帳內的北邊,婦女在左邊,男人在右邊。帳幕大小,視其主人地位的貴賤而定。蒙古包的最大優點是,就地取材,發揮了林木和牧業副產品的積極作用。制氈、捻繩用的毛,制牆、做頂、支架、門框、搭桿用的木料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地方產品。蒙古包與高輪車不同,高輪車在經濟類型的不斷演變中,已經失掉了它的本來面目,以至失傳。蒙古包則不然,沿用至今無大變化。解放后除增加了地板、壁爐、鋼絲床外,內外造型保持原樣。
穹廬的歷史久遠,在漢代已見記載,並為草原民族柔然突厥等繼承使用。穹廬又作穹廬、穹閭、穹窿、廬帳。柔然之穹廬氈帳,當與上面所述蒙古人之蒙古包無異,所異者,突厥牙帳東開,蒙古則門朝南開。柔然無記載。《長春真人西遊記》云:“克魯倫河兩岸多高柳,蒙古人取之以造廬帳。”穹廬適應了草原牧民生產生活的需求,有很高的實用價值。穹廬呈流線型,圓而不銳,迎風而立,巍然不動,因其不兜風,不擋風,不受風力牽動。拆裝容易,搬遷方便,設計巧妙,計算精確,易於掌握,婦幼老弱都能拆會搭。以牲畜馱運,一頭牛拉就足夠了,最大的穹廬也有用四頭牛以上搬運的。出發作戰或去任何地方,必然要攜帶穹廬。
蒙古包,蒙古語稱為gər,所謂“穹隆”不是蒙古語的音譯,那麼它源自什麼語言呢?《漢書·匈奴傳》“匈奴父子同穹廬卧”顏師古註:“穹廬,旃帳也。其形穹隆,故曰穹廬。”也就是說,“穹廬”的命名是由於它的外形“穹隆”。很明顯,“穹隆”是古越語Hula(圓)的意思。“圓”,指天;古人把由眾多星體組成的茫茫宇宙稱為“天”,把立足其間賴以生存的田土稱為“地”,由於日月等天體都是在周而復始、永無休止地運動,好似一個閉合的圓周無始無終;而大地卻靜悄悄地在那裡承載著我們,恰如一個方形的物體靜止穩定,於是“天圓地方”的概念便由此產生,於是天就獲得了蒼穹的稱號。
穹廬可簡作穹。《晉書·劉曜傳》:“唯皇不范,邇甸居穹。”[唐]李如璧《明月》:“昭君失寵辭上宮,娥眉嬋娟卧氈穹。”如是,則上文“其子不忍食諸,死於窮門”的“窮門”應指穹廬之門。當時居民住的房屋是在圓形地坑上建蓋起的圓形尖頂屋,中間有主柱,四周豎許多小柱,覆草為頂棚,編草或樹枝為圍牆,中柱下設火塘,中柱直伸出頂棚,頂端或立相風鳥,或飾氏族標誌,火塘永不熄滅,氏族成員圍中柱火塘而食而居。這種蒙古包樣式的住屋與蒙古包不同的地方是一半建在圓坑上,不是直接建蓋在地面上的(見仰韶文化半坡、臨潼姜寨居民遺址)。這是與有巢氏(干欄式)不同的居住方式,故稱有窮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