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2條詞條名為MV的結果 展開
MV
麻疹病毒英文縮寫
麻疹病毒,屬副黏病毒,呈球形,直徑只有100~250納米(1納米=0.000001毫米)。在外界環境中抵抗力不算強,對乾燥、日光、高溫和一般消毒劑都沒有抵抗力。在陽光下或空氣流通環境中半小時就失去活力;在室溫下僅存活2小時,56℃時30分鐘即被破壞。能耐寒不怕凍,4℃可存活5個月,零下15℃能存活5年。所以總是冬春季節出來發作。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是麻疹的病原體,分類上屬於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屬。麻疹是兒童常見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其傳染性很強,以皮丘疹、發熱及呼吸道癥狀為特徵。若無併發症,愈后良好。我國自60年代初應用減毒活疫苗以來,兒童的發病率顯著下降。但在發展中國家仍是兒童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在天花滅絕後,WHO已將麻疹列為計劃消滅的傳染病之一。另外發現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ts,SSPE)與麻疹病毒有關。
麻疹病毒
麻疹病毒
麻疹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但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各國都有關於麻疹病毒抗原性變異的報道。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麻疹病毒存在著基因漂移。
潛伏期較規則,約10±2天,有被動免疫者可延至20-28天。在潛伏期末可有低熱。典型兒童麻疹可分以下三期。
(一)前驅期從發病到出疹約3-5日。主要癥狀有發熱及上呼吸道不適癥狀,一般發熱低到中等度,亦有突發高熱伴驚厥者。
流鼻涕、刺激性乾咳、眼結膜充血、流淚、畏光等日漸加重,精神不振、厭食、肺部可聞到干啰音。幼兒常有嘔吐、腹瀉,在軟齶、硬齶弓可出現一過性紅色細小內疹。在起病第2-3日可於雙側近臼齒頰粘膜處出現細砂樣灰白色小點,繞以紅暈,稱麻疹粘膜斑為本病早期特徵。粘膜斑可逐漸增多,互相融合,也可見於下唇內側及牙齦粘膜,偶見於上齶,一般維持16-18小時,有時延至1-2日,大多於出疹后1-2日內消失。
(二)出疹期起病約3-5日後,全身癥狀及上呼吸道癥狀加劇,體溫可高達40℃,精神萎靡、嗜睡、厭食。首先於耳後髮際出現皮疹,迅速發展到面頸部,一日內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約2-3日內遍及手心、足底,此時頭面部皮疹已可開始隱退。皮疹約2-3mm大小,初呈淡紅色,散在,后漸密集呈鮮紅色,進而轉為暗紅色,疹間皮膚正常。出疹時全身淋巴結、肝、脾可腫大,肺部可聞干粗啰音。
(三)恢復期皮疹出齊后按出疹順序隱退,留有棕色色素斑,伴糠麩樣脫屑,約存在2-3周。隨皮疹隱退全身中毒癥狀減輕,熱退,精神、食慾好轉,咳嗽改善而痊癒。整個病程約10-14天
麻疹是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性很強,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種疫苗的地區易發生流行約2-3年發生一次大流行。臨床上以發熱、上呼吸道炎症、眼結膜炎等而以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和頰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及疹退後遺留色素沉著伴糠麩樣脫屑為特徵。我國自1965年,開始普種麻疹減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大流行
麻疹病毒抗原性較穩定,只有一個血清型,但近年來的研究證明,麻疹病毒抗原也有小的變異。根據核苷酸序列不同,世界上流行株可分為8個不同的基因組,15個基因型。
病毒抵抗力較弱,加熱56℃30分鐘和一般消毒劑都能使其滅活,對日光及紫外線敏感。
麻疹Koplik斑
麻疹多核巨細胞
麻疹多核巨細胞2
取患者發病早期的血液、咽洗液或咽拭子經抗生素處理后,接種於人胚腎、猴腎或人羊膜細胞中培養。病毒增殖緩慢,經7~10d可出現典型CPE,即有多核巨細胞、胞內和核內有嗜酸性包涵體,再以免疫熒光技術確認接種培養物中的麻疹病毒抗原。
取患者急性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常進行HI試驗,檢測特異性抗體,也可採用CF試驗或中和試驗。當抗體滴度增高4倍以上即可輔助臨床診斷。除此之外,也可用間接熒光抗體法或ELISA檢測IgM抗體。
用熒游標記抗體檢查患者卡他期咽漱液中的粘膜細胞有無麻疹病毒抗原。用核酸分子雜交技術也可檢測細胞內的病毒核酸。
預防麻疹的主要措施是隔離患者;對兒童進行人工主動免疫,提高機體的免疫力。目前國內外普遍實行麻疹減毒活疫苗接種,使麻疹發病率大幅度下降。我國規定,初次免疫為8月齡,1年後及學齡前再加強免疫。這種疫苗皮下注射,陽轉率可達90%以上,副作用小,免疫力可持續10年左右。對未注射過疫苗又與麻疹患兒接觸的易感兒童,可在接觸后的5天內肌注健康成人全血、麻疹恢復期人血清或丙種球蛋白都有一定的預防效果。
傳播快速,任何沒患過麻疹又沒接種過麻疹疫苗的人(易感人群),只要跟正在患麻疹的病人見上一面,就會被感染。因為麻疹病毒就在麻疹病人的眼淚、鼻、口、咽和氣管等分泌物中,通過噴嚏、咳嗽和說話等由飛沫傳播。傳染性極強,與易感者接觸后90%以上均發病,麻疹病毒外號就叫“見面傳”。以往每隔2~3年一次暴發流行,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皮疹1
又稱:疹前期,實際上是麻疹病毒大量進入血液循環的階段,一般為3~4天。病人表現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癥狀:中度以上發熱、咳嗽、流涕、流淚、咽部充血等其他癥狀,眼部特殊癥狀:結膜發炎、眼瞼水腫、眼淚汪汪、羞明畏光、下眼瞼邊緣有一條明顯充血橫線,再加上口腔頰黏膜上的直徑約1.0mm灰白色小點,外有紅色暈圈的柯氏(Koplik)斑,對早期識別麻疹病毒十分有利,可惜往往被醫生忽略;此時傳染性最強。
皮疹2
出疹3~4天後,皮疹開始消退,消退順序與出疹時相同;在無合併症發生的情況下,食慾、精神等其他癥狀也隨之好轉。疹退後,皮膚留有糠麩狀脫屑及棕色色素沉著,7~10天痊癒。
一般說來,麻疹病毒鬥不過人體的免疫系統,多數以失敗告終,而且人體獲得的免疫力,足以終生讓麻疹病毒不敢再犯。
麻疹病毒是藉助繼發性肺炎、喉炎、心肌炎這些幫凶來殺害病兒的。每每是麻疹病毒打頭陣,拚命廝殺,雖然敗下陣來,人的免疫大軍也受到極大損害,這時麻疹病毒的幫凶一擁而上,病兒常被麻疹后肺炎、喉炎奪去生命。
麻疹病毒
正因為自然發生麻疹后和接種疫苗后的免疫力不同,目前30~40歲的青中年人,都是當年接種疫苗獲得免疫力的,沒有得過麻疹。他們的免疫力已逐年消耗殆盡,起不到保護作用,這便成了麻疹病毒的攻擊對象。某些大城市近年發生的麻疹病人中,成年人已經佔到50%甚至60%以上;而且成人麻疹的病情嚴重,死亡率高。
人類是麻疹病毒惟一自然宿主,這是麻疹病毒的弱點。至今還沒找到麻疹病毒可以寄生的禽畜動物宿主,只能在人與人之間傳來傳去保存。麻疹病毒對環境的抵抗力又太弱,一旦有一天人類有辦法把麻疹病毒在人體內消滅,麻疹病毒就有種族滅絕的危險。
天下麻疹一個型,也是麻疹病毒的弱點。麻疹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只有一個型號。這樣你在任何地方得過麻疹,有了免疫力,再到世界任何地方,那裡的麻疹病毒也奈何不了你啦。這種惟一毒型的病毒最容易被疫苗武器所殺滅,麻疹減毒活疫苗沒有持久的免疫力,如果再有更好的麻疹疫苗出現,或人類都能規範地接種現有疫苗,有規律地按時強化接種,麻疹病毒也就無空可鑽了。
麻疹的預防主要有:
① 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抗病能力。
② 隔離患者。麻疹傳染力強,在流行期間,醫療防疫部門應組織醫務人員對患者定期進行家庭訪視,做到“病人不出門,醫藥送上門”,直到出疹后5天。託兒所、幼兒園要設置臨時隔離室對患者進行隔離。對接觸者應進行隔離觀察2~3周;如無癥狀,才能回班活動。麻疹患者停留過的房間應開門窗通風20~30分鐘。醫護人員在接觸患者后應脫去外衣洗手,或在戶外活動20分鐘后再接近易感者。
③ 麻疹流行期間盡量少帶孩子去公共場所(尤其是醫院),少串門,以減少感染和傳播機會。
④ 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不挑剔食物,多喝開水。
⑤ 自動免疫:8個月以上未患過麻疹者均應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接種后12天左右可產生免疫力,即使得病,病情也較輕。
⑥ 被動免疫:在麻疹流行期間,對沒有接種過疫苗的年幼、體弱易感者,在接觸患者5天以內,肌肉注射丙種球蛋白或胎盤球蛋白,可能免於患病或減輕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