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樹病害
桑樹病害
桑樹因病原微生物侵染或不適宜的環境條件而導致的生長發育不良、桑葉產量減低和品質變劣的現象,在已知的大約150種桑樹病害中,較嚴重的有近30種。
桑樹病害
桑樹病害
桑樹病害
又稱爛斑。病原為桑粘隔孢菌(Septogloeum mori),黑盤孢目黑盤孢科。病葉呈不規則褐斑,嚴重時葉片發黃脫落。雨季和多濕環境發病較多。
病原為桑春孢鏽菌(Aecidiummori),鏽菌目半知鏽菌科。為害桑芽、新梢和桑葉。芽葉萌發時,病患處局部肥厚,彎曲呈畸形,產生金黃色病斑,逐漸停止生長而枯焦脫落。夏季高溫多濕時發病最盛,春伐桑和夏伐桑混栽的桑園發病尤多。氣溫高於30℃時發病受抑制;高溫且乾燥時病情發展可驟停。
桑樹病害
病原有漿果赤黴菌(Gibberella baccatavar.moricola)、桑菌寄生菌(Hypomyces solani f.sp.mori)和豌豆菌寄生菌(H.solani f.sp.pisi)等,均屬肉座菌目肉座菌科,其無性世代為鐮孢霉屬弱寄生菌。為害桑枝和桑芽。病原菌多因桑園管理不善或秋葉利用過度時乘樹體衰弱之機從傷口侵入。病枝的冬芽及傷口附近出現暗褐色梭形病斑,其上密生紅褐色小顆粒,為病菌的分生孢子座,病斑擴大到圍繞枝條時樹液流動受阻,上部枝條凋萎枯死。
桑樹病害
又稱根瘤病。病原有:桑根結線蟲(Meloidogyne arenaria)、北方根結線蟲(M.hapla)、南方根結線蟲 (M.incognita)等。均屬墊刃線蟲目異皮線蟲科。為害桑根,使根部發生大小不規則的球狀根瘤,初呈黃白色,后變黑腐爛;病株生長不良,枝葉逐漸枯萎而死亡。
此病主要為害桑樹葉部,實生苗、嫁接苗及成株桑樹均可受害,不但基部葉片發病,頂端嫩葉也感病。病斑形狀,因桑樹品種不同而有差異,但葉背葉脈變紅是癥狀的主要特徵,一般病斑為圓形,初期紅色,以後逐漸加深,呈暗紅色或紅褐色,邊緣有時色較深;頂部葉片發病時,初期只有短段的細葉脈變紅,有時也先形成不規則的紅色小斑,然後逐漸擴大,病斑產生褐色小點,即分生孢子盤,小點由黃褐色逐漸變為黑褐色,散生或呈環狀排列。有些品種嚴重發病時,整個枝條的葉片乾枯,枯葉的葉柄及粗葉脈變紅。
桑樹病害
4.分生孢子5.剛毛6.寄主組織
7.分生孢子盤及分生孢子
病菌以分生孢子盤及菌絲體,在被害葉片上越冬。若病葉在越冬期間沒有腐爛,則到翌年從分生孢子盤上再產生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
四、發病條件(epidemic factor )
冬季少雨,病葉不易腐爛,其上的病菌可安全越冬而成為次年的初侵染源。在發病季節,若雨量多,使病斑上產生大量的分生抱子而造成病害流行。
桑樹病害防治措施因病害種類而有不同重點。一般包括嚴格檢疫制度,早期淘汰病苗,清除病枝、病葉、病樹,施用藥劑殺滅病源生物或將病苗用溫水浸根處理,進行土壤消毒,改進桑葉收穫方法,防止過度採摘和傷害樹體,加強肥培管理以及選用抗病桑樹品種等。